干貨丨身份證號碼編碼規則及其應用
引言:身份證號碼在產品設計中的應用比較多,如實名認證、綁定銀行卡、金融資料錄入等,本文將主要分享身份證號碼編碼規則及其在產品設計中的應用。
說明:本文除特別說明外,身份證號碼專指18位公民身份號碼
一、身份證號碼結構
早期‘身份證號碼’叫‘社會保障號’,為15位,1999年開始更名為公民身份證號碼,即第二代身份證,為18位,且終身不變。
430512 ?19890813 ?136 ?7
公民身份號碼是特征組合碼,由前十七位數字本體碼和最后一位數字校驗碼組成。排列順序從左至右依次為六位數字地址碼,八位數字出生日期碼,三位數字順序碼和一位數字校驗碼。
地址碼: 表示編碼對象常住戶口所在縣(市、旗、區)的行政區劃代碼。對于新生兒,該地址碼為戶口登記地行政區劃代碼。需要沒說明的是,隨著行政區劃的調整,同一個地方進行戶口登記的可能存在地址碼不一致的情況。行政區劃代碼按GB/T2260的規定執行。
出生日期碼:表示編碼對象出生的年、月、日,年、月、日代碼之間不用分隔符,格式為YYYYMMDD,如19880328。按GB/T 7408的規定執行。
順序碼: 表示在同一地址碼所標識的區域范圍內,對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人編定的順序號,順序碼的奇數分配給男性,偶數分配給女性。
校驗碼: 根據本體碼,通過采用ISO 7064:1983,MOD 11-2校驗碼系統計算出校驗碼。算法可參考下文。前面有提到數字校驗碼,我們知道校驗碼也有X的,實質上為羅馬字符X,相當于10.
二、15位與18位身份證號碼差異
出生日期碼:15位身份證號碼中出生日期碼為4位,其中年份代碼僅有2位,如590328,代表1959年生。
校驗碼:15位身份證號碼中無校驗位。
三、校驗碼算法
將本體碼各位數字乘以對應加權因子并求和,除以11得到余數,根據余數通過校驗碼對照表查得校驗碼。
加權因子:
校驗碼:
算法舉例:
本體碼為:11010519491231002
第一步: 各位數與對應加權因子乘積求和1*7+1*9+0*10+1*5+***=167
第二步:對求和進行除11得余數167%11=2
第三步:根據余數2對照校驗碼得X
因此完整身份證號為:11010519491231002X
四、編碼規則的應用
如上所述,身份證號碼是基于一定的規則的,從身份證號碼中可以挖掘以下信息:
- 身份證長度驗證:身份證長度僅存在15位或18位兩種長度;
- 身份證輸入正確性驗證:如身份證號為18位,可根據本體碼與校驗碼得關系驗證身份證號碼輸入有誤,需要指出的是,驗證通過并不代表身份證號碼的真實性;
- 獲得戶籍注冊地信息:大部分情況下,該地即為出身地或籍貫。對應時需留意行政區劃代碼的更新迭代;
- 出生年月及其正確性;
- 性別:順序碼中奇數為男性,偶數位為女性;
- 根據18位與15位身份證號碼編碼規則及校驗碼算法,將15位身份證號碼轉換為18位身份證號碼;
- 小心坑:因校驗碼為X,實際上有大小寫輸入不同,請注意兼容或統一。
作者:MrColin,支付結算產品經理,略懂技術
申明:本文為本人在知乎專欄文章,現將該文章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分享。
本文由 @MrColin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對于實名認證,前端后端會做哪些驗證邏輯啊?
另外關于身份證合法性是不是用一個正則表達式可以解決?
感謝!正在做實名認證這塊,如果前端能夠排除身份證號碼的格式錯誤,能省下很多錢。
如果對支付結算感興趣,請移步本人知乎專欄《支付結算雜談》
https://zhuanlan.zhihu.com/mrco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