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定位和產品策略(一)

3 評論 40729 瀏覽 234 收藏 10 分鐘

今天開始的系列,講的是產品定位和產品設計,會更偏向于產品經理的職業內容。這個系列會分為產品定位和產品設計兩個模塊來分享,當然,產品設計是個很大的模塊,這次不會涉及到一些特別細節的內容,整體上還是偏向于方法論的總結,希望能夠對產品同學和運營同學有幫助,其他同學也可以利用這種思考框架,來回顧一下自己的工作是否符合邏輯。

產品定位是產品工作的核心

就像這個標題所說,產品定位是產品工作的靈魂與核心,為什么這么說呢?

我們先梳理一下,一個產品從0到1的過程??赡苡胁糠滞瑢W沒有機會經歷這個過程,在你工作的時候,已經是1到100,甚至是100到10000的階段,但是沒有關系,在產品的任何階段,都是可套用這個邏輯框架,只不過考慮的層次和側重點有所區分。

一個新產品從無到有需要經歷:戰略分析/市場分析→產品定位→產品設計→產品生產→產品測試→產品上線→持續迭代

對于大部分同學來講,可能接觸不到戰略分析/市場分析這一塊,這部分內容大概率由你的老板或leader來進行決策,但這絕不是說這塊不在產品經理的考慮范圍內,關于戰略分析的內容,在后面的文章中會詳細地進行說明,今天我們還是聊聊產品定位。

產品定位和產品策略(一)

大多數產品經理,尤其是從業不久的產品,會把精力放在更偏向于表現層的內容,特別扣一些交互和體驗細節。當然,我并不是說交互和體驗不重要,只是對于用戶體驗來講,我們首先需要提供給客戶可用的產品,然后再考慮給他易用的產品,以及好用的產品。

舉個例子,今天你收到一個需求,用戶需要一個水槽,要求水龍頭水量大,水花不易飛濺,龍頭好開合,等等······于是你經過精心的挑選和考慮,給客戶設計了一個非常高級好用,外形美觀的洗手盆,客戶看了之后覺得設計的非常好,然后問你——

“這個水槽用來洗菜是不是太浪費了?”

如果在產品定位上就出現了偏差,會直接導致產品經理事倍功半,甚至是事倍功無,更重要的是,會極大地影響你自己的工作熱情和你的職業影響力。

在產品經理的工作精力分配上,產品定位值得你花掉至少30%的精力,而對于高級產品經理,這個精力分配還要增加,去結合你的戰略和市場分析全面考慮。

而為了保證產品經理們,尤其是經驗相對淺一些的同學們的工作有效性,我非常建議你們在進行需求評審時,前置進行一個產品定位的評審,保證自己的方向大致正確,避免無效勞動。

產品定位的理想描述

既然我們知道了產品定位如此重要,那么我們應該怎么去考量一個產品的產品定位呢?其實是有公式可以套的,如果能夠按照一個框架去思考,是有利于幫你自己理清思路的。

我們考慮產品定位時,需要從兩個方面去考慮:

(1)用戶價值

  • 用戶是誰?
  • 解決了用戶什么問題?/滿足了用戶什么需求?

(2)公司價值

  • 是否符合公司的戰略目標?
  • 能夠給公司帶來什么提升?例如收入提升?用戶量增長?日活增長?

很多同學認為,產品經理就是為用戶考慮,其他的事情都要為用戶體驗讓步,其實不然。最重要的產品經理視角,一定是兩面的視角——產品經理有兩副眼鏡,記得要靈活的切換。

  • 用戶視角:永遠把自己當做真實的用戶考慮,站在用戶的利益上思考
  • 業務視角:理解公司的戰略訴求,理解你的BOSS或者需求提出方的需求

以上兩個視角,缺一不可,如果只有一面,很容易在產品定位上出現偏差。

既然存在2個以上的選擇,就一定會有取舍,有優先級之分,那么到底是用戶價值重要,還是公司價值重要?作為一個產品經理,確實如上文所說,我們要為用戶考慮,因此絕大多數情況下需要堅守用戶價值,但一定不能不考慮公司價值。

從職能上劃分,產品經理是公司唯一為用戶考慮的群體,不論是運營、商務、開發,都會從公司視角上對你的需求做出修正,我們在之前的文章里面講過,現代社會的生產方式是合作式的。因此每個人都要發揮自己最大的作用,不要妄想自己一個人就能夠搞定所有的事情。但是一定要注意,堅守用戶價值不代表做“釘子戶”,或者死命抬杠,在團隊內部對需求進行溝通時,一定是所有人都達成一致才能通過,在這個時候,要調用自己的業務視角來進行整體的評估。

因此,對于產品定位,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理想的描述:給誰(什么用戶)解決了什么問題,同時為公司創造了什么價值。

需要非常注意的一個點是,在描述產品定位的前半句時,一定要代入到這個角色中去闡述!不要描述為“這個需求幫助XXX”,而是“我是誰,我可以……”

不論是針對整體的產品,還是細到某一個功能點的迭代,都可以用這個描述來考察自己是否清晰當前需求的產品定位。例如:一個客服系統的迭代需求,它的產品定位是,公司的客服同事通過新的系統可以直接在CRM撥打客戶電話,不用切換2個系統,極大地提升了公司客服的人效。

當然,通常我們會在前面加上一句“通過XXXXX的方式”,這部分屬于產品策略,會在后面講到。

如何應對針對產品定位的挑戰

在需求評審時,我們向大家同步我們的產品定位時,往往會收到一些挑戰,例如:如何衡量你的產品達到了目標?如果是為了XXX,那為什么是這樣做,而不是那樣做?

用戶能用它干嘛?現在看起來也太簡陋了吧。

為了應對挑戰,我們需要堅持3個原則:

永遠貼近用戶——我這么做是因為來自用戶的聲音

馬化騰之前提出過10/100/1000法則,每個月必須做10個用戶調查,關注100個用戶博客,收集反饋1000個用戶體驗。這個方法看起來有些笨,但很管用。

永遠貼近數據——我這么做是來自數據的支持

數據的反饋往往是最為直觀的,我們利用A/B test的方式可以更加清晰地判斷當前需求上線后對于用戶的影響,但是切記,數據的反饋往往是多重因素的糅合導致的,因此一定要結合用戶來判斷。

  • 以終為始的思考——想清楚“成功的樣子”能夠更好地幫助你澄清產品定位

在思考產品定位的時候,嘗試讓自己往終局去想,想清楚“成功的樣子”,然后根據它來倒推,往往更容易讓人接受第一版的簡陋——路徑清晰,核心明確,這樣才能更好地和團隊達成一致。

回顧幾個原則

今天的內容就是這么多了,給大家總結幾個原則:

  • 對產品定位的思考值得花30%的工作精力;
  • 絕大多數情況下,我們堅守用戶價值;
  • 產品經理的兩副眼鏡是用戶視角和業務視角;
  • 產品定位的理想描述:給誰(什么用戶)解決了什么問題,同時為公司創造了什么價值;
  • 聽到用戶的聲音;
  • 關注數據的反饋;
  • 以終為始的思考,倒推,檢驗及澄清。

 

本文由 @Joker丶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贊????

    回復
  2. 最后幾點總結很好!

    來自廣東 回復
    1. 謝謝!歡迎關注后續!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