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軍:產品設計一、二

0 評論 1880 瀏覽 0 收藏 12 分鐘

最近想產品想的多,所想比較小眾,所想中能大眾的 ,其實不是產品的部分,而是關于范疇這件事。最近比較痛苦的就是,發現討論討論經常發現大家不是在同一層面、同一詞匯體系對話。這個時候就需要通過互動的過程,共同營建這個對話公共空間出來。

范疇的定義就比較難了,比如維根斯坦利用“家族相似”來定義,游戲(game):在我們稱為游戲的任何事物之間,并不共享任何單一性質,但是盡管如此,所有的游戲都通過一個復雜的相似性網絡相互連通在一起。還好,我們大多數人不用在哲學層面上探討這些,小范圍形成共識、詞匯就行了。

還是一樣,自己想出來的,可能很不完善,可能已有專家有完善的體系,但這是自己的體會,對自己有特別的價值。

產品之一

寫在前面:最近因一些原因思考新產品,或者說大公司里的新產品開發,有些不太成型但也又試圖想得完整些的想法,暫列如下。整個產業和產品背景都被去掉了,有點干巴巴。

>>>>產品的決策路徑

-產品戰略
為什么要開發這個產品,即是否需要這個產品?
公司的資源能不能支持這個產品的開發與運營?
產品是什么?

-產品決策
何時決策開發?
何時完成開發?

-產品決定
產品設計是不是對?
產品設計是不是好?

-資源運用
如何利用內部資源?
如何利用外部資源?

-運營策略
如何運營,包括團隊、節奏、手段等等?
如何獲“利”,通過產品獲取設定的收益?

更一般地說,這是關于如何在大公司開發與運營產品,簡化來說,至少包括三個方面:產品本身的好、執行者“磕”的勁頭、如何利用資源。

更宏觀,則是產品的宏觀技術與社會的大氛圍、大潮流,具體一家公司,都只是潮流的一部分,或最多推動了潮流。

具體到產品戰略與決策,Steve Jobs這句話值得牢記,創新不是關于對每件事說yes。而是對每一件事說NO,除了至關重要的特性。

>>>>產品的決策人及背后的決策思考

誰做最終決策?-通常是公司核心人
誰是執行層的決策?-項目責任人
如何激發相關資源的人?-他們為什么支持?為什么不支持?

從具體領導者的角度,是不是深潛入開發與運營?這意味著是不是實際承擔產品的失敗責任。從更高領導者的角度,只有最高領導者(最終負責任的那個人)才會把一件事從頭到尾全面地想清楚。

大公司里開發產品,兩種說法都挺有意思:一是“大樹底下寸草不生”,一是“背靠大樹好乘涼”。因而前面說,要成,須要有一無所有去“磕”開所有門的勁頭,又要能利用大公司的資源。

相關資源的激發,相當重要,按程度不同有這樣一些:自發的擁護與支持、強力要求下的支持、表面的心不在焉的支持、陽奉陰違式的反對、全然的反對與抵制。

新產品的決策,不一定所有人都能理解,可能因為視野的高度與廣度,也可能因為本位主義。對戰略級的,可能必須得不理解也得理解,不換思路換人。最近又看華為在上個世紀末學習IBM的集成產品開發(IPD)的做法,要的是削足適履、全然的接受。我始終認為,這是華為史上至為關鍵的臺階。

題外的話,大公司的新產品創意,其實我是蠻同意湯姆·彼得斯多年前的整組觀點的,我這樣解讀:至下而上推動的產品,在產品項目本身沒有獲得真正的動能之前,不要去爭取大老板的支持。其實,無論是大公司內,還是整個產業體系,有創意的產品都不是靠前輩的背書而來的。

最后重復一句話,只有最終為此負責的那個人,才會把一件事從頭到尾全面地想清楚。(我看產品,一喜歡看產品設計本身是不是對與好,這是興趣所在與局限所在;二是比較著力去看那個人是誰,看這個人的角色是模糊還是清晰,這是身處體系中許多必要決策的主要參考依據。)

寫在后面:學者們應該有更有套路的分析,有空的時候找找資料再看看,但我下午在本子上記下的這段思考與分析,對我自己的價值大,畢竟是根據實際體驗得到的。


產品之二

接著記錄關于產品的思考。任何一個公司,其實最終與消費者打交道的,都是一個“產品”,當然,它既可能是類似洗發水、電視機或者電腦這樣的個人用戶產品,也可能是對發電機、飛機、大樓能源系統這樣的設備,也可能是面向個人的服務功能,亦可能是所謂商家對商家的服務。成敗,歸根到底,都是系于“產品”。

簡化來說,大略可以把對產品的思考分為四個層次,把不同的問題放到四個層面上去討論,而不是相互交錯,在兩個不同的平面上毫無交集。有的東西大眾討論,有的東西只是極小眾的。

第一層:超宏觀層面

這里的討論,可能是產業思考,比如當下互聯網業界最關注的東西,即是移動互聯網也就是上網行為所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可能是對產業范式轉換的思考,以個人信息消費為例,曾經面臨的范式轉換由從印刷到電子,從被推送(PUSH)到主動拉動(PULL),信息篩選機制的智能化,以及信息獲取的時空轉換等等。

可能是對產品本質的討論,比如一個產品能否“直指人心”,直接切中用戶心底的需求。比如關于產品的品位的探討,有些產品不是事關功能而是事關品位。

可能是產品的架構思考,比如,我認為,所有的互聯網產品,都可在“人(people)-物(item)-互動(interaction)”架構討論,需要從這個超宏觀的層面明確是關注人,關注物,還是關注互動。

亦有可能是對產品趨勢的思考,比如現在的各類產品,背后的軟件或代碼,變得越來越重要,每一家公司都需要軟件工程師與軟件產品經理。又比如現在各類產品的設計趨勢之一是,用戶所面對的功能/界面的簡化,而大量復雜的東西被包裝起來,或者放在服務器端。

第二層:產品宏觀層

這里討論的要相對實用,涉及產品本身的規劃:

首先是產品的目標用戶(用戶),幫用戶解決的問題(定位),以及解決方式(核心功能)。通常在開始的時候對這三個問題并不能有明確的回答,但上市的時候必須答案。之后,又可能跟隨用戶一起發展出新的答案出來。

其次是用戶體驗的思考,這經常被認為是魔鬼的細節、對細節的重視。這是近些年來的新興需求,因為除了核心功能之外,用戶還會重視體驗,重視品位。

第三則是從品牌建設角度對產品的思考,品牌極大程度上影響用戶的選擇、用戶的感受,從產品規劃階段,就必須納入品牌建設的問題,包括品牌的特征,公司內品牌線的規劃,品牌推廣的方式。

現在較受欣賞的產品,往往是功能上能“用針頂破天”,在核心功能上很專注;體驗上優秀,品牌能形成類似品牌崇拜的效果。

第三層:產品設計層

這里所思考的,就是具體的產品設計、試制、生產過程。

可能是產品的業務邏輯設計,可能是技術的準備,可能是產品的研發過程,可能是供應商的尋求,可能是試制過程等等。在互聯網開發中,除了超大型項目,比較快速有效地是所謂敏捷開發,也就是把“設計-開發-測試”變成由核心小團隊來完成,減少項目溝通成本。

這里的所有問題,和產品本身都是密切相關的,需要對行業、產品本身有無數的隱性知識/緘默知識,真正的內行專家相當重要。這里的提示是,如何能夠“像外行一樣思考,像專家一樣實踐”。

在外界,我們經常見到的討論都是在超宏觀層面與產品宏觀層,在公司/機構內部,我們見到的、關心的、在工作的,大多是產品設計層,通常詳細到只有兩三個人能夠完全了解所有細節。有時候拿出來說,別人不了解也不想了解。

第四層:產品運營層

其實進入產品運營層,則是完全另外的邏輯。和產品邏輯相關的,可能是比如做市場測試,如何有節奏地運營,如何迭代式改進,如何設計銷售環節(把產品和用戶的鏈接起來),如何設計用戶服務環節。對于針對人群的運營,比如經營俱樂部,也可能包括不少關于人群運營的策略手段。

產品邏輯之外,也是這里占主導的,是商務邏輯,核心的是如何獲利。有時也包括如何與競爭對手競爭,但我總以為,產品多數時候都是在與自己競爭。

題外話,留作備注:關于互聯網上的產品

Twitter其實一個核心功能加三個次級功能:140字信息,@(評論),RT(轉發),direct message(私信);其他面對用戶的功能可能是發圖片。

中國本土自己產生的產品,有豆瓣(圍繞“物”建立的社群);貼吧(圍繞“互動”建立的社群)。

來源:http://www.mindmeters.com/showlog.asp?log_id=9740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