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依賴性
這篇是讀《好玩心理學》與《決策與判斷》兩本書的讀書筆記。
首先,我們需要在一個問題上達成一致:我們并不是孤立地去感知和記憶某個事件,而是根據過去的經驗和事件發生時的情境去理解和解釋新信息。換句話說就是,在不同的情況下,同一個人對同一刺激的認知可能完全不同。這個就是心理學上常說的“情景依賴性”,他主要有四種表現方式:對比效應、初始效應、近因效應、暈輪效應。
對比效應也叫做感覺對比。這是我們最常見和最容易被感知到的一個情景依賴性行為。由對比效應引發出來另一個心理學效應叫做錯覺,常見的是錯視。
值得注意的是對比效應也是產品設計中最常用的一個設計原則;而銷售中也常常運用這個效應,比如商家在勸說用戶買下其想要出售的房屋之前,常常會讓買家看一所破舊不堪或者標價過高的房子,以利用二者之間的對比效應。
首因效應也叫做初始效應、首次效應、優先效應或“第一印象”效應、開頭效應等。
與一個人初次會面,45秒鐘內就能產生第一印象。這一最先的印象對他人的社會知覺產生較強的影響,并且在對方的頭腦中形成并占據著主導地位,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的道理。
這個效應沒有必要做過多的解釋了吧。不過,提醒注意的是,首因效應往往是不靠譜的,所謂,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近因效應也叫做新穎效應。事實上,初始效應是有關進入位置及其對判斷的影響的一個總體描述,在多種刺激一次出現的時候,印象的形成往往主要取決于后來出現的刺激。即交往過程中,我們對他人最近、最新的認識占了主體地位,掩蓋了以往形成的對他人的評價。
如果人們連續的列出有利原因和不利原因,就會產生很強的初始效應;但如果人們在列出有利原因和不利原因之間有3分鐘的間隔,就會出現近因效應。這個技巧也在銷售中被廣泛應用,銷售者常常會鼓勵顧客列出購買原因(有利因素)和不購買原因(不利因素),如果在列出各自原因之間沒有間隔,顧客就可能在無意間受到初始效應的影響。
近因效應的一個主要表現就是順序效應,當某一答案出現在所有備選答案最后的時候其被選中的概率最高。當然,這個效應跟被問者對該問題的了解程度成反比,當被問者完全清楚這個問題的時候,這個效應幾乎不存在。
暈輪效應也叫光環效應。人們對他人的認知判斷首先是根據個人的好惡得出的,然后再從這個判斷推論出認知對象的其他品質的現象。如果認知對象被標明是好的,他就會被好的光 圈籠罩著,并被賦予一切好的品質;如果認知對象被標明是壞的,他就會被壞的光圈籠罩著,他所有的品質都會被認為是壞的。這種強烈知覺的品質或特點,就象月亮形式的光環一樣,向周圍彌漫、擴散,從而掩蓋了其它品質或 特點。我們用一句成語來概括的話就是:愛屋及烏。
蘋果公司之前推出的imac、macbook、ipod、itouch等不論在品質、設計還是易用性上都得到了較高的贊揚。前幾種產品的良好形象為蘋果公司制造了一個光環,在這個光環的照耀下,消費者對其推出的其他產品也抱有很高的期望,這就是一種典型的光環效應。
當然,我們目前見人就說美女、美女經濟學等現象其實也是一種光環效應….
情景效應處處可見,以至于我們常常會忽略他的存在。知覺本身就是具有選擇性,因此在做任何重大決策與判斷之前,很值得停下來想一想這些問題:
我看待實物的動機是否收到了某種動機的驅使?我在看待和處理問題時是否夾雜了自身的預期?我是否與那些與我有不同預期和動機的人交換過意見?
來源:?http://www.ikent.me/blog/2536#ixzz0memamkug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