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類產品,到底需不需要做紅包功能?

2 評論 5493 瀏覽 23 收藏 6 分鐘

對于小說類產品來說,設計紅包功能能夠提高作品的曝光度以及美化文章數據,不過以利益為驅動提高相關數據的話,只是一種假象,不如提升作者與內容質量更有效更長遠。

01 紅包功能的利弊

一般小說類產品,具體的角色分為作者,內容消費者或者說是讀者,以及編輯等管理員

作品的變現方式方法基本有打賞、訂閱等。

以市面上某款小說類APP為例,紅包類型分為普通紅包、評論紅包、問答紅包、競猜紅包。

領取限制分為無限制、收藏作品、訂閱作品。其中需要門檻的為評論紅包、收藏作品、訂閱作品。

原則上評論紅包其實可以歸類為領取限制上,但是在交互上,歸類為紅包比較方便——點擊“搶”后彈出評論框,而不用直接進入作品。

1. 紅包功能的作用

紅包的作用本質上是兩個,其一是提升作品的曝光度,其二是沖數據。

首先從提升作品的曝光度進行分析——

完成一本小說的周期可以說是相當的長,短則幾千字,長則幾十萬字,而普遍網文的完結字數都在十萬字以上;其次小說作品的大環境而言,作品質量良莠不齊,最后能否進行更多的曝光還需要根據內容質量,數據表現來決定,因此作品得到反饋的周期也很長。

以一般日更3000的作者為例,完成十萬字以上的小說也需要一個月。

小說類產品本質上是一種中心化的平臺,也相當于是在賣商品、賣社交、賣服務。

對于新人新書而言,十塊錢的推廣費可以換取更多的曝光,是很值的——與長時間的每日更新相比,金錢成本遠小于時間成本。

其二是沖數據,基本上大多數的作品如果上架的話,是需要達到某些要求的。

比如這個小說類平臺則需要200個收藏,如果想要盡快將小說上架得到更多的資源的話,這是一個比較好的辦法。

可以發掘活躍用戶,對虛擬貨幣有需求的用戶實際上也是對小說消費有需求的潛在用戶。

2. 紅包功能的隱患

但是這個功能其實也有很多的隱患,如果是作者的粉絲主動去做這個操作,對于作者而言無疑是一種鼓勵,但是如果作者以宣傳方式去使用這個功能,個人覺得會有以下的問題:

1)評論、收藏數據上升但并不能帶來實際轉化

評論一本小說質量最關鍵的指數應該是訂閱,評論、收藏只是次要指數,如果是用紅包帶來的數據,對于本書而言只不過是鴨過水背,具體意義不大,甚至有可能影響作者判斷該小說是否上架的決策。

2)可能會對作者造成對運營的依賴而不是對內容質量的提升

在現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小說存量也是相當巨大,運營和內容都是必不可少的,可是因為紅包領取是有限制的,在這樣的限制下,數據必然是增長的,可是內容質量會不會根據這些數據而提升呢?未必。

寫過小說的本人,其實會發現一般用戶是很懶的,就算他發現什么問題,也不會指出,更不要說是主動評論。

一些小說類的平臺為了刺激作者寫作,留存,會用假用戶去評論,去收藏,但是本質上和這種紅包帶來的評論和收藏沒有什么太大的區別 —— 一個是網站做的,一個是利益驅動的。不同的是網站做的會明顯看到相似之處,沒有個人信息、頭像雷同、名稱相似等等。

02 總結

作者對于小說平臺來說是一個寶藏,一個作者的離開可能會帶走一批的粉絲,而這些用利益去驅動提高數據的功能,本質上是雙刃劍,它不像微信紅包那么的單純,有限制,而這些限制就是為了滿足作者的需要作品被發現,需要激勵等需求。

在我看來,網站的管理可以去想辦法提升作者的水平,提升整體網站的內容質量,這個紅包功能可以做,但是不應該做那么多影響數據的限制,只保留訂閱紅包和無限制便好。

訂閱紅包可以直接感謝對小說有直接消費的用戶,而無限制則可以做推廣使用。

綜上。

 

本文由 @Feng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紅包也只能保證短時間的數據,最終作品的熱度,還是作品本身決定。

    當然不排除內部人員有目的主推作品

    來自廣東 回復
  2. 有一說一 確實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