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影響地圖進行需求的分析?

7 評論 27644 瀏覽 103 收藏 8 分鐘

需求分析無疑是作為產品經理在實際工作中,無法擺脫的,相信每個產品經理都有自己的一套需求分析的方法,去確定需求的真偽、優先級及最終的方案。

在近期閱讀了一本書—《影響地圖:讓軟件產生真正的影響力》,其中提到的影響地圖,給了一個全新的視角和方式來進行需求(目標)的分析,是一種可協作、可視化、快速的思維分析模式。

在書中,提到,通過以下四個問題來進行分析和討論。

圖片 1

Why?

也就是目標、需求。我們需要發現最真實的好的目標。

什么叫真實的目標?很多時候,目標或者需求,只存在于發起人的意識形態深處,沒有很好地清晰表達出來,導致無法提出最佳的解決方案。

舉個栗子,那個著名的需求收集的例子中—“如果我最初問消費者他們想要什么,他們應該是會告訴我,‘要一匹更快的馬!’”,用戶的需求或者目標是什么?難道是一匹更快的馬嗎?其實不是,用戶真正想要的是更快速的到達目的地,更快的馬只是用戶給你提出的解決方案。如果你按照用戶提供的解決方案,那就大錯特錯了。

在實際工作中,產品經理經常會得到這樣的需求,比如:“我要在某個頁面增加個按鈕“、“我要多展示內容”…其實這并不是需求,而是解決方案。

“你為什么要多展示內容?”

“因為有內容未很好的展示給用戶,導致了投訴”

“那我調整一下展示的內容可以嗎?”

“可以”

從上述的對話發現,并不是要多展示內容,而是當前內容展示不合理,需要調整。

什么是好的目標呢?在書中提到了一個SMART理論,也就是Specific(明確)、Measurable(可度量)、Action-oriented(面向行動)、Realistic(現實)、Timely(有時限的)。

舉個栗子,比如作為產品經理經常會收到這樣的需求,我們的某個頁面轉化率太低了,需要提高一下。這就并不是一個好的目標,因為它缺乏可度量和時限性。假設當前為2%的轉化,提到到3%是好還是5%是好,無法評估,又或者1個月提高到3%,還是3個月提高到3%,都沒有提到。

如果是好的目標,應該是這樣的,我們計劃6月份將訂單量提升到1000單。拿到這樣的目標,就可以很清晰的知道目標,它是可度量的,也有時限的,同時它是現實的,也就是可以做到的,很明確,而且是面向行動的,我們要實現它。

圖片 2

Who?

用戶或者角色。有了明確的目標,之后就是這么目標會影響到誰?

書中提到了三種角色:

  • 主要角色:實現目標的人;

  • 次要角色:服務提供者;

  • 場外角色:有利益涉及但不直接的人;

還是舉剛才的栗子:我們計劃6月份將訂單量提升到1000單。那主要角色就是用戶,用戶進行下單,實現目標;次要角色就是供應商、運營人員,運營人員要滿足處理1000單的能力;場外角色:客服,盡管有利益涉及,比如會增加電話量,但無法直接影響訂單量的提升。

圖片 3

How?

方式,為了達到目標,我們根據用戶/角色,需要用怎么樣的方式來完成。

還是舉剛才的栗子:我們計劃6月份將訂單量提升到1000單。用戶的角度,我們可以促銷、宣傳等;運營人員,我們要增加自動化、增加人員等;客服我們要告知、準備等。

圖片 4

What?

做法,基于方式,提出的做法。

還是那個例子,用戶的促銷,我們可以滿減活動、發放優惠券、降價等;宣傳比如我們可以進行廣告投放等;我們會根據方式,提供多種做法,以此來實現目標。

圖片 5

通過以上的4個問題,我們可以很清晰的得到上面的思維導圖,為了實現最終的目標,根據角色/用戶的不同,整理了很多的方式、做法,用于實現我們的目標。

評定優先級

目標(需求)已經根據3W1H的方式,進行了需求分析,那在獲得的那么多的方式方法中,如何去評定優先級呢?

核心的觀點是要讓發起方對影響—而不是對交付內容—進行優先級排序。

這里提到的就是對影響,也就是從影響出發,去確定最終的優先級,而往往是從交付內容上進行評定。

如果按照事件的四象限進行評定的話,也就是首先是緊急且重要,然后是重要不緊急,然后是緊急不重要,最后是不緊急不重要的。

對于功能或者需求來講,就是必須要有的、差異化的功能是最重要的,而均衡性或者線性的功能,則其次,驚醒的、無合作、無關痛癢的則最后。

圖片 6

比如上圖中,紅色的部分,確定為優先級最高的,藍色的部分因為一般的,灰色的部分為最低的。通過顏色的區分,可以明顯的感知到優先級的不同。

總結

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況影響地圖,那就是“某人可以用某種不同的方式,來實現某個目標”。

通過線性化、思維導圖的方式,讓我們將目標、角色、方式、方法進行分拆,從而更清晰的對目標,或者是需求進行分析,更能夠了解目標、需求的影響范圍,從而確定最優的方案。

本文由 @藍胖子_ Simon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寫的很好,特別是舉的幾個栗子 :mrgreen:

    來自廣東 回復
  2. 怎樣做how和做什么what的區別是,一個抽象一個具體

    來自廣東 回復
  3. 確實思路清晰很多啊

    來自浙江 回復
  4. 想問下作者,可以提供一下文章中提到的那本書(體驗地圖)的地址嗎?我在京東和當當上都沒有搜到。

    來自上海 回復
    1. 去孔夫子看下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