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軸拆分法:故事還得從安卓應用圖標講起

0 評論 3274 瀏覽 28 收藏 10 分鐘

寫這篇文章的初衷本來只是打算完成給讀者的一個承諾,講解一下Android 8.0后的應用圖標適配。可是寫著寫著,發現安卓現行的圖標適配法則和“Z軸拆分法”十分類似,便由適配法牽扯出了許多相關話題。希望通過本文,UI同行們能透過手法本身,進行更多的思考。

一、安卓應用圖標適配

眾所周知,安卓相較于iOS來說,“建立標準化”一路走來是非常波折的。因為安卓的原始設備制造商 (OEM) 很多,每一個OEM又希望打造自己獨立的產品特性,這些產品特性注入到硬件設備和系統軟件等諸多方面,造就了安卓的雜屏現象。

所以我們常說安卓“雜屏”,可不僅僅指安卓設備物理像素、倍率繁多等方面,還有軟件與各類系統適配的問題。這些問題在近幾年其實已經得到了諸多改善,國內小米的創始人雷布斯就為設備的標準化做出了不小的貢獻。而Google也一直在致力于解決軟件標準化的問題,應用圖標的適配就是其中一個方面。

Material Design 規范中倡導:對于安卓應用圖標,自Android O(Android 8.0)版本開始,應用程序設計者應提供一套標準化文件。

文件應包含:

  • 前景層.svg文件:圖標主視覺區域 72dp*72dp ;最終輸出尺寸 108dp*108dp;
  • 背景層.svg文件:最終輸出尺寸 108dp*108dp。

可能聽起來讓你有些一頭霧水,一個圖標還要拆分輸出前景層、背景層,什么鬼?下面我來講解一下原因。

前面我們說到,不同的OEM的系統視覺規范不同,對于桌面應用圖標,有些OEM出廠設備是顯示方形,有些OEM出廠設備是顯示圓形。如果不采用一套標準輸出應用圖標的規范,圖標很可能會被OEM所提供的形狀蒙層裁剪到主體部分。

并且從Android 8.1版本開始,安卓引入了圖標的視差和脈動效果。

如何讓設計者只需提供一套圖標文件,就自動適配解決前面的這些問題呢?

MD選擇將應用圖標的前景層與背景層分離。

UI需提供給安卓開發人員兩個圖層.svg文件:前景層尺寸為108dp*108dp,但主視覺區域為72dp*72dp;背景層尺寸為108dpx108dp,僅包含背景圖層。

最后根據各個不同OEM提供的蒙層遮罩,自由適配不同的圖標視覺樣式。

這樣也就可以調節控制前景層與背景層不同的偏移距離,形成視差效果。

看看MD官方展示的最終效果:

這就是MD規范為OEM安卓桌面圖標差異性提供的解決方案。盡管MD官方并沒有對這種制圖手法給出一個官方的名稱,但這種手法與“Z軸拆分法”十分類似,并且常被應用在設計體系當中。

二、Z軸拆分法——機器作圖的基本邏輯

記得阿里剛推出機器作圖AI產品“鹿班”的時候,設計師們紛紛表示感受到了人工智能帶來的威脅。

AI機器作圖的智能性不用多說,它可以根據產品分析、文案分析等手法,瞬間造出千萬張適用于不同應用場景中的圖片。并且它還能夠不斷學習,越來越符合主流審美,簡直不要太玄乎。

后期人工智能會強大到什么地步,我們不討論,但實際上此類機器作圖的基本邏輯就是運用的“Z軸拆分法”。

我們看一看京東的人工智能作圖產品“羚瓏”的設計規則:

實際上人工智能都是提前被錄入了一套設計公式,設計者將一張圖片的Z軸結構拆分為裝飾、背景、前景、文字、按鈕等,AI通過篩選、搭配每一層的元素的樣式,最終堆疊生成為合理的設計成品。

三、我們可以用Z軸拆分法做什么

Z軸拆分法法其實已經不算新鮮了,我在網上找了一些案例。

Z軸拆分法的優點就在于,它容易形成模塊規范,有助于模塊批量化生產。

我們知道,團隊里每一個設計師的審美與平面能力不同,同一個模塊的設計,按照不同的理解,大家可以做出五花八門的設計。就算是讓同一個設計師來做,也可能因為不同時間的不同想法,產生不同風格的作品,這個創作過程是非常消耗時間和精力的。

并且……作為UI,我必須承認,有時候錙銖必較一些視覺工作,可能對于業務和增長來說,并不能起到多少的作用。

而使用了Z軸拆分法后,會提升模塊作圖的統一規范性與效率。

所以Z軸拆分法可以被用于模塊批量化生產作圖的場景當中,也正是因為“模塊批量化”的特征,導致人工智能作圖鉆了UI設計師的空子。

四、Z軸拆分法讓你感到輕松還是焦慮?

Z軸拆分法簡單來說就是,將模塊批量化的作圖場景,在Z軸上拆分為多個結構,替換每一個結構的元素,可以搭配出各式各樣的規范化設計成品。讓設計師在作圖過程中,減少思考成本,提升作圖效率。

那么我有一個問題,學會了這個方法,你感到輕松還是焦慮呢?

有一些設計師可能覺得,掌握了這個方法,或多或少可以讓自己在美工的道路上減輕一些負擔;有一些設計師可能覺得,這是沒有靈魂的批量化生產過程,這樣的設計師以后一定會被人工智能淘汰吧…

借用京東“羚瓏”團隊的一段話:

如果把作圖工作給到機器學習,它會按照錄入的邏輯,搜索合適的素材和配色,按照規則進行組合。而我們的設計師,則回憶起場景中的聲音、景象、氣味、觸感和味道,并把這些感受進行視覺表達,使得每一個人在看到后都有所觸動。這是很長一段時間機器設計所無法做到的共情。

前面我說,正是因為“模塊批量化生產”,導致人工智能作圖鉆了UI設計師的空子。但沒有一個體系是完全沒有漏洞的,想要不被人工智能所取代,我們也要反鉆人工智能的空子,因為機器是無法像人一樣擁有共情能力的。

機器學習也許會讓設計行業受到一定沖擊,但更加加大了對優秀設計師的過濾。更加警醒我們做UI這一行的同學,不要只聚焦于視覺,我們應該更加關心設計背后的情感和邏輯,聚焦原理、用戶心理與業務這些機器無法解析的場景,才能夠不被智能時代所淘汰。

說了這么多,感覺越扯越遠了。還是一開始的那句話希望通過本文,UI同行們能透過手法本身,進行更多的思考。

 

作者:UCD耍家;公眾號:UCD耍家(ID:ucdplayer)

本文由 @UCD耍家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