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體驗 | 針對“新手用戶”的引導設計
一個簡單的新手引導流程的出現,不僅能讓新手用戶更快、更準確的適應產品的這些新變化,還將給用戶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一個好的新手引導流程可以讓訪客一眼明白如何開始、進行和結束產品的體驗和交互流程。
寫在前面
不管是老用戶還是新用戶,在發布新版本、有新功能上線、或是現有功能更新的場景下,都屬于“新手用戶”。
新手引導流程是將新手用戶融入到產品中的設計,優質的引導設計可以讓訪客與系統進行深入的交互。
一個簡單的新手引導流程的出現,不僅能讓新手用戶更快、更準確的適應產品的這些新變化,還將給用戶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一個好的新手引導流程可以讓訪客一眼明白如何開始、進行和結束產品的體驗和交互流程。
引導設計分類
(1)全局概覽式引導
(2)功能操作引導
- 蒙版說明引導
- 彈窗引導
- 氣泡引導
- DIV提示引導
全局概覽式引導
全局概覽一般出現在用戶“第一次啟動產品”時,或用戶“完成有效的身份認證之前”的每次登陸時。
移動端一般以引導頁為主要表現形式,PC端一般以彈窗式引導頁為主要表現形式,用戶可通過“左右滑動”、“點擊下一步/上一步”或“自動播放相應流程視頻”等,對產品的核心功能有個大致的了解。
關鍵點:
- 在全局概覽的引導設計中,要給老用戶或想立馬上手的新用戶設計一個可以跳過引導直接使用產品的入口,最好提供一個可以實時反饋給用戶引導流程進度的線索,讓用戶能有意識的作出對相應操作的判斷;
- 在內容或文案上,強調核心功能的同時,要保證其足夠簡潔,用戶并沒有太多耐心查看過多的文字或描述,此外,盡可能的提供一份能吸引眼球的文案,讓用戶覺得雖然是與生硬的產品進行交互,但感受依然是生動和有趣的;
- 最好可通過場景化的動畫/插畫,配以簡潔的描述性文字,來介紹產品及其核心功能,加強引導的效果,提高引導的效率,注意動畫時長要盡可能簡短;
- 一次展示一個特性,如一個引導頁或動畫只介紹一個功能。
功能操作引導
功能操作引導是針對當前頁面,或某一個特定的功能所進行的引導說明,目的是在當前模塊快速了解當前頁面或快速上手相應的功能。
常見的形式有:
- 蒙版說明引導
- 彈窗引導
- 氣泡引導
- DIV提示引導
1. 蒙版說明引導
“蒙版說明”這一引導方式,一般出現在用戶第一次進入相應頁面時,與頁面強關聯。
順序以操作的先后順序或信息的主次程度來排列(除特殊場景外,不建議同時顯示多個點的提示/說明),前后之間可輔以動畫,也可通過對出現次數的記錄或用戶主動選擇“不再提醒”,來記錄顯示狀態。
因在引導完成之前無法進行其他操作,所以需提供跳過引導/退出引導的操作。
蒙版通常為半透明狀,如60%透明度的#000000,需保證其上的文字、箭頭、插畫、操作等清晰可見。
2. 彈窗引導
“彈窗引導”通常依然會以半透明的蒙版增加對比度。
除了基礎的介紹功能外,還負責預測并引導用戶下一步操作或前往某些特定的頁面,如移動端與系統權限相關的“打開相應權限”或WEB端常用的“解凍賬戶”等。
彈窗引導整體性較強,權重較高足夠引起用戶注意,可根據內容形式及內容多少調整大小,可以滿足較多場景下的引導。但是,彈窗的出現屬于強制跳出用戶當前心流的操作,對于該形式的使用要做好評估,并提供“關閉”等功能。
特別需要注意的一點是,避免多層彈窗嵌套情況的發生。
3. 氣泡引導
“氣泡引導”用于突出顯示頁面特定部分的重要提示,使用它來引導用戶注意相關的可能容易錯過的元素信息。
以”氣泡“形式出現在需要引導或提示的元素旁,指向性更強,同時又不會強行打斷目前用戶的操作流程(尺寸不易過大, 不能影響查看或操作其他重要元素)。
主要作為相關功能入口的引導或預測用戶行為(如微信中預測用戶可能會發送最新照片/圖片的功能)。
氣泡引導在設計中最為重要的一點是“如何消失”,這個問題有兩種解決方案:
- 第一種是必須用戶按照氣泡引導操作或點擊氣泡引導的“關閉”按鈕才會消失。這種形式雖然可以保證用戶一定看到了引導內容,但是氣泡引導一直顯示在頁面中,會引起用戶的輕度負面情緒;
- 第二種是氣泡引導默認顯示5s后,自動消失。這種形式的氣泡引導會出現在頁面內容較多或視覺焦點較多的情況下,用戶未注意到或未識別完引導文字,氣泡引導就已消失的情況。所以,在氣泡引導的應用中,要根據實際的使用場景,對比引導信息的權重和可識別度,選擇使用哪種消失形式。
4. DIV提示引導
“DIV提示引導”以提示為主(被動式引導),輔以快捷入口(主動式引導)。主要給用戶以警示作用,盡可能的讓用戶能自主選擇后續操作,不通過視覺方式主動引導用戶選擇。一般以純文本為主,可作為提示類實時信息反饋,通過不同的顏色來進行視覺效果及權重程度的區分。
DIV提示引導通常位于與待提示待引導元素靠近處,也可顯示在頁面較為顯眼處。
“成功、提示、警告、失敗”的樣式:
5. 其他功能操作引導
還有一些引導,不僅適用于新手用戶,對于老用戶也依然適用,因使用場景的不同,還有很多細分種類,如:
校驗引導:對于表單輸入內容的反饋并預示用戶正確操作。
提供邀請:用于交互期間,合理推斷用戶可能產生的需求。
過渡式引導:人腦灰質(Gray Matter)會對動態的事物(eg:移動、形變、色變等)保持敏感。在界面中,適當的加入一些過渡效果,能讓界面保持生動,同時也能增強用戶和界面的溝通。
即時反應:用戶進行了操作或者內部數據發生了變化,系統就應該立即有一個對應的反饋,同時輸入量級越大、重要性越高,那么反饋量級越大、重要性越高。
- “提供邀請”的強大體現在交互之前給出反饋,解決易發現性問題;
- “過渡式引導”的有用體現在它能夠在交互期間為用戶提供視覺反饋;
- “即時反應”的重要性體現在交互之后立即給出反饋。
結束語
引導設計的目的,是讓用戶能更輕松、更快速的熟練使用我們的產品。
我們同樣不能盲目的去為每一個覺得需要添加引導的地方添加引導,應該以實際需求及產品功能/元素等的權重進行考慮,如何把握這個度,需要每個設計師或產品經理一起權衡。
此外,關于文案的情感化設計也要視情況而定,根據產品所屬領域、調性和目標用戶人群的特性而定。
本文由 @Henry-Lee 翻譯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