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誤的信息是產品決策的最大敵人
每一個信息的誕生都有其背景和特定的條件,不同的時代,其研究方法、研究條件都受到時代的約束,難免有所誤差。而傳播者將本就有瑕疵的理論削足適履,改頭換面,新生成的理論早已脫離了當初的語境。而我們利用這些錯誤的信息去進行決策的時候,往往就會出現偏差。
我經??吹疆a品經理必讀書目中會出現《烏合之眾》。
我也經??吹疆a品經理常用的思維分析框架包含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我更經??吹降氖窃诤芏喈a品相關的文章中,在引證某些觀點時,上來即言:“《烏合之眾》中提到,群體有以下幾種性格:沖動、易怒、缺乏理性、缺乏批判精神的判斷力、對情感的過度夸張以及他人……”
又或者:“馬斯洛將需求分為五個層次,自上而下分別是xxx,xxx,xxx……”
我自己,也常干這樣的事情,為了引證自己的觀點,或是看到了一個新的理論,就不假思索,奉行拿來主義了。
然而此拿來非彼拿來。魯迅先生說,要運用腦髓,放出眼光,自己來拿。到了你我這里,卻變成不問緣由,全盤照收了。
當然這也不能全怪我們,畢竟乍一瞧去,那理論金光閃閃,左右兩旁各貼四字。左側:大師出品;右側:必屬精品。雖然并無橫批。但觀眾難免自行腦補出 “ 信我就對” 的四字箴言了。
想到這里,不由得上學時沒有認真研讀馬哲。
教科書雖然連篇累牘,但偶爾也冒出一兩個真實道理,其中一個便是揚棄。
何謂揚棄?標準定義如下:哲學上指事物在新陳代謝過程中,發揚舊事物中的積極因素,拋棄舊事物中的消極因素。所有的事物都有兩面性,既有積極因素,也有消極因素。不加思考地對事物進行全盤接受,積極因素吸收到了,但消極因素也同樣吸收到了。
這本就是個很簡單的道理。
那么問題來了,如此簡單的道理,為何我們卻經常忽略呢?關鍵就在于定義中的前半句:事物在新陳代謝中。
什么叫新陳代謝呢?簡而言之,即變動。事物無時不在變動之中。我們一眨眼,就老了一秒。我們一呼吸,突觸又死亡了好多,增加了好多。
人生須臾之百年,但今日之我已非昨日之我。而新陳代謝之事物,不唯獨人類。
拿《烏合之眾》和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來說:
《烏合之眾》,寫于 1895 年,距今 125 年;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提出于 1943 年,距今 77 年。若按新陳代謝的觀點看,以烏、馬的高齡,卻絲毫變化也無,豈非怪哉?
實際上,并非這二位無絲毫變動,而只因我們以靜態的眼光看待它們,才弄成了刻舟求劍的局面。
一般的理論分析,都需要具備四個要素:對象、環境、條件、行為。如果用一句話表述就是:什么人在什么場景下由于什么原因觸發了什么行為。
有時候,僅僅面向對象不同,得出的結論都有可能大相徑庭。就如勒龐提出 ”群氓“ 的觀點時,法國正處于動蕩時期,經濟崩潰,社會動亂。在這樣的環境下,人們會不自覺地處于緊張的狀態,容易受到集體的影響和召喚。
可是,如果異時而處,換成一個更為和平的時期,所謂的群氓效應則未必有那么明顯。
有時,即使要素完全相同,但分析角度不同,其理論結果也會大相徑庭。仍以《烏合之眾》為例,這本書的寫作有部分原因是由于當時的德雷福斯案。
當時,法德之間正處于交戰期。法軍內部有人投遞匿名信,稱自己要給德軍提供情報。很快,嫌疑人鎖定在炮兵德雷福斯身上。一來,他是猶太人;二來,他說德語。德雷福斯堅持自己無罪,但最終被逮捕定罪。
這起案件引起法國社會的廣泛討論,德雷福斯究竟有罪還是無罪。很快,法國群眾分為兩派,一派堅定地認為德雷福斯有罪,另一派則堅持其無罪。兩派間互相攻訐,而參與者莫不情緒激憤。
德雷福斯案后,勒龐提出了他的群氓論斷:個人在孤立的狀態下能夠保持理智,但是一旦裹挾到群體中就會失去理智。
然而和勒龐同一時代的心理學家塔爾德卻認為,德雷福斯案恰恰說明法國的公眾能夠對公眾事物進行積極探討,反而是一種理性的象征。
塔爾德可不是什么小人物,他是 19 世紀法國社會學的創始人之一,提出了著名的 ”模仿理論”,其地位甚至能和孔德媲美??上Ю蠣斪硬皇車鴥鹊拿襟w青睞,只能在社會學的教材中偏居一隅。
勒龐和塔爾德誰對呢?這很難說。因為雙方理解的視角不同。但至少可以證明,即使是當時,群體非理性的立論都是有爭議的。
實際上,從柏拉圖開始,到文藝復興時的馬基雅維利,甚至到了 20 世紀,杜威和李普曼還在就 “公眾到底有沒有腦子” 這個問題爭論不休。
而勒龐在《烏合之眾》中提出的相關理論,是一種定性的概念,未經檢驗。自一戰后,實驗法被引入社會心理學,心理學研究逐漸轉向定量。
定量講究證據和可重復性。也就是說,這個結論,在相同的觀測角度和要素下,其結果要有一致性。而最新的群體心理學證明,群體是一個復雜的結構體,群體極化想要形成,依賴于特定的條件,包括群體的受教育背景、所在環境、對信息的可得性等等。簡單地用群氓來形容群體,顯然是不合理的。
馬斯洛需求理論也是如此,雖然聽起來很有道理,但其實并沒有相關的數據和實例予以支持。
而馬斯洛需求還牽扯出另一個要命的問題:誤讀。
誤讀分為兩種:一種是一手理論,但是自己誤讀了;另一種是自己所讀的是二手理論,該二手信息對原信息進行了誤讀,那么自己也只能在誤讀的基礎上繼續誤讀。
第一種誤讀,一般是讀者對理論產生的四要素:對象、環境、條件、行為沒有充分的了解,斷章取義。
拿馬斯洛需求為例,很多人都知道它的金字塔模型,但卻不知道它的波浪式曲線。
這兩幅圖都出自國內的高等院校教材《基礎心理學》中,書上的原話是:
馬斯洛認為,需要的產生由低級向高級的發展是波浪式地推進的,在低一級需要沒有完全滿足時,高一級需要就產生了,而當低一級需要的高峰過去了但沒有完全消失時,高一級需要就逐步增強,直到占絕對優勢。
現在對于馬斯洛需求層次的普遍解讀是:高級別的需求建立在低級別的需求之上,一旦躍升到高級別,低級別的需求也就沒什么必要了??神R斯洛的原意是,無論何時,這五種需求都會同時存在,并且需求的發展需要經歷一個過程,在不同的時期,其在整體中所占的比重也大有不同。
第二種誤讀,則是因為理論在傳播過程中形變和曲解了。 仍以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為例,其最著名的外在形象為金字塔模型。但實際上,馬斯洛本人并沒有將他的理論闡述為金字塔。包括上面的波浪式模型,也只是教材編撰者自己添加的而已。
金字塔模型最早由一個名為查爾斯.麥克德姆的人在管理咨詢中使用,他以自己的理解將馬斯洛的理論轉譯為金字塔型。后來,美國教科書的編撰者發現了該模型,并采納進教科書的編撰中,從此金字塔原型就與馬斯洛進行了深度綁定。
不止馬斯洛,包括亞當.斯密、馬克思.韋伯、庫爾特.萊文等一眾大佬,其理論在被收入教科書時就已發生了嬗變。
而信息的扭曲會帶來什么問題呢?
正如前文所述,每一個理論的誕生都有其背景和特定的條件。不同的時代,其研究方法、研究條件都受到時代的約束,難免有所誤差。而傳播者將本就有瑕疵的理論削足適履,改頭換面,新生成的理論早已脫離了當初的語境。
這就好比把南方的桔子帶到了北方,只能成為枳,其貌相似,其實不同。用這樣的 “事實” 來幫助判斷,又何堪大用?
我們從學生時代就在談批判性思維,正所謂不盲從、不迷信權威,其實這正是產品經理在做判斷和決策時最大的武器。尤其是在信息時代,泥沙俱下,我們甚至很難搞清信息本身的正確性,批判地去接收,我們的手中才會有一把漏勺,淘出真正的金子。
總結一下前文所述,當我們要使用某個理論或者事實(統稱為信息)時:
第一,判斷信息的正確性
它是二手信息嗎?在傳播過程中是否發生了嬗變?它真正的模樣是什么樣子?
在判斷信息的正確性時,最重要的篩查條件是看來源。比較流行的理論,都會有大量的論文對其進行探討。當然也會有專門探索理論來源的相關論文。
如果能力足夠的話,也可以直接去看作者的原文,英語不好也可以借由相關工具進行翻譯。
第二,判斷正確信息的局限性
確保你已經找到了正確信息,在此之后,你需要搞清楚該信息的約束條件和適用場景。許多定性的理論都沒有實驗依據,作者從個人的角度出發,給出相關的理解。這個時候要對該理論的置信度打一個問號。作者是哪個流派的弟子,他傾向于哪個視角看待問題,他基于何種經驗得出的結論?對象、環境、條件、行為,要把四個要素一一搞清楚。
當然,你也可以看相關的評論論文,大牛的理論總是有許多學者進行分析。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第三,確保你找到的是最新信息
理論是會發展的,不會一成不變。然而理論發展的展開地是在學術場,其擴散流行卻是依靠媒體。這就導致理論的產生和流行之間總有一個漫長的等待期。
拿我最熟悉的傳播學理論來說,媒介從最開始的主宰論到有限論,接著是適度論,再接著是強效果論,一直到現在的復雜論。如果你接觸到的是最開始的主宰論,那么就離真實甚遠了。
第四,奉行真正的拿來主義
沒有一種理論可以解決你當下的問題,所有的理論和框架都只是借鑒。你最需要做的是立足當下,判斷當下的情景,以當下的局面思考,在你接觸的信息中,哪一個與當下相似。
而相似的東西遷移到另一場景中,使用的是類比而非科學。你需要保持萬分謹慎,以真實的實踐和數據確認該信息的正確性。正確了一次,意味著該信息在當前條件下的置信度又增加一分。
但是絕不要忘記,每當使用它們時,永遠要保持審視的態度。
#專欄作家#
善寶橘,微信公眾號:善寶橘,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一個崇尚終身學習的互聯網斜杠青年,擅長學界理論與業界實踐結合,專注新媒體、游戲領域的運營策劃。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有被啟發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