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aS 產品設計中,如何理解產品與需求?

1 評論 6797 瀏覽 39 收藏 14 分鐘

SaaS 產品的需求處理跟其他產品不同,本文作者基于 SaaS 產品的特點,分享了在SaaS 產品處理需求過程中的一些思考。

不知道作為 SaaS 產品經理的你,在日常工作中會不會經常碰到下面這些情況:

  • 銷售:“我跟你講,這個客戶試用后提出了這么幾個需求,你趕緊推進做了,我就能繼續推進簽單?!?/li>
  • 運營:“你們能不能做個人員導入的功能???這樣我們和客戶新增人員的時候就不用一個一個添加了?!?/li>
  • 老板:“當下這個需求很緊急,其他的先放放,優先做這個?!?/li>

這個時候,作為產品經理的你,該怎么辦?

要知道,每個客戶都是公司的上帝,況且這些問題都在實際的業務場景中真實存在,很少存在憑空想象的偽需求。

所以對 SaaS 產品經理來說,重點不是如何過濾需求,而是能夠做出需求價值的判斷,持續為客戶提供服務。

那么接下來,我會闡述一下關于 SaaS 產品「需求價值」的理解,希望能幫到你。

一、明確產品和需求的價值

1. 知己,理解產品的價值主張

產品的戰略主張是需求過濾篩選的第一步,而早在產品設計之前,戰略主張就已經確定了。

簡單說,可以將它理解為產品的戰略層,通常是由老板和公司高層制定。

而處于執行層的我們大多數情況不會參與制定,只需要理解并在產品推進過程中貫徹這一理念。

比如某公司做的是餐飲行業做智能視頻監控管理,這時有客戶提出一個“需求”,希望希望能在管理后臺,可對部分違規項進行隱藏處理。

同時對方承諾如果上了這個功能,在續約的同時還會幫你介紹新的客戶。

說白了,這個功能背后存在很客觀的商業價值。

這時你會不會動心呢?先別急,讓我們來分析一下這個“需求”。

首先,將這個“需求”回歸業務場景,思考并調研他們要解決的目標問題是什么。

在了解后發現,他們在做向上匯報時,隱藏某些巡檢項可以減少相應的處罰。

而這就是他們間接向業務人員反映提出這個“需求”的動機。

要知道通常來說,業務人員的關注點補上問題背后的含義和動機,而是這個客戶能否拿下。

因此也會很容易將他們的“需求”,直接傳遞給產品經理。

當然,這個例子說的比較直,在實際場景中其實復雜很多。

回歸到公司產品的價值主張,是希望幫助商家杜絕后廚人員的違規,提高吃客的餐飲安全。

而隱瞞意味著會淡化監管,導致違規項無法整治,最終影響吃客的食品安全。

所以這個“需求”,顯然是違背了產品的價值主張,即使這個“需求”存在巨大的商業價值,產品經理也絕對不能妥協去做。

換句話說,這也是作為一名產品經理的底線。

到這里你可以想想,你們公司產品的價值主張是什么?

說實話,很多產品經理是不清楚的,甚至公司管理層都沒想明白,這時候就需要我們自己思考并明確產品的價值主張了。

不僅是為產品負責,也是為自己負責。

2. 知彼,判斷需求的價值

這里結合 SaaS 產品,從客戶價值和商業價值兩個維度去分析。

(1)客戶價值

SaaS 產品是對企業業務的一種解決方案,因此首先需要夠保證業務的閉環,也就是滿足「可用」。

先不說業務上的提效與降本,如果企業上下游的業務人員都用不起來,這款產品本身也就沒有價值。

所以在處理 SaaS 產品的業務閉環上,首先需要將核心流程和分支流程都考慮在內,設計時要做到先增后減。

其次是需要達到「易用」,比如人員的批量導入,通訊錄部分人可見,這類需求不會影響業務的整體閉環,但會讓客戶使用起來更方便。

最后就是「好用」,而這對于 SaaS 產品來說更偏向「個性化」,比如管理層的頭銜,重要人員的標簽區分。

目前我接觸到「個性化」需求,更多的是數據看板的模型和導出 excel 表的樣式,這些需求往往會伴隨著更多的商業價值。

所以這里要記住一點,對方提出的任何需求都是圍繞著企業業務展開的,產品經理需要時刻保持好奇心,挖掘背后的含義。

(2)商業價值

對于 SaaS 產品來說,讓客戶簽單和續約是最常見的方式。

除此之外經常被忽略的一點,就是對業務數據的采集

對于我們公司的視頻監控智能算法來說,需要通過不斷的采集、識別、矯正,反復訓練來提高識算法的準確性。

因此會采取免費試用與接入對方攝像頭的策略,推廣讓更多的商家去使用。

要知道如果是免費的產品,對方的心理預期不會很高,容忍性也比較強,同時也會提出很多的建議。

總結來說,產品的價值主張為需求價值的判斷提供方向和原則,而需求價值反哺產品進一步鞏固價值主張。

二、價值是需求判斷的風向標

根據上面的闡述,我們明確了「產品價值主張」「需求價值」,接下來需要進行需求的實際判斷。

這里列舉以下幾種常見的情況。

1. 我們要做哪些需求

這里舉一個我自己的反例:

產品是將實體門店巡檢線上化,實現信息化管理。

我們系統早期沒有權限管理模塊,只有后臺寫好的一些權限,而且是用「職位」這個字段做過渡。

然后有客戶提出了這么一個問題,目前他們會使用公司內部的人做門店的暗訪巡檢,也就是說這個人在公司本身可能是「財務人員」,但他這時需要「神秘顧客」的身份,那么在填寫他職位的時候就無法完成。

當時我在接到這個需求時,沒做深入的理解,就配合產品經理做了落地,最后用一個標簽「神秘顧客」的方式“解決了這個問題”。

結果等了幾周這個功能上線后,人家早就用職位填寫神秘顧客這個方式解決了。

事后我去反思這件事,發現雖然業務場景不存在偽需求,但問題要不要解決,需要產品經理深思熟慮后做出判斷。

實際上,如果我們的產品有財務模塊,這個問題本質其實是權限分配的問題。

而這種情況,我們應該圍繞著產品的已有功能,引導用戶只填寫「神秘顧客」行不行,如果不行還會存在什么問題,一步一步深挖場景和問題。

這才是解決問題的方式。

那么下次,如果對方提出了具體的問題,我會如何進行功能價值判斷呢?

這里用四象限來提供一個判斷模型,這里需要注意的是第二象限與第四象限。

2. 權衡業務鏈間的不同角色

首先強調一點,SaaS 產品服務的是購買決策人。

因為很簡單,他們才是購買 SaaS 產品客戶,而那些一線的執行人員,并非決策人員,優先滿足他們不會帶來任何商業價值。

因此從客戶企業和自身公司考慮,產品經理首先要判斷決策人是誰,以他作為中心向四周發散來解決問題。

但要注意,這里并不是說忽略使用者的體驗,而是要想辦法做到平衡。

舉個例子:

某企業區域負責人會要求督導巡檢上報執行結果,可以理解為寫日報的這種方式。

但實際上,有的督導一天會巡檢多家門店,也就是他們會巡檢完成一家門店,寫報告然后提交,然后再巡檢下一家門店。

那么對于這個問題,你會如何解決呢?

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做個寫日報的功能,然后讓督導每日完成即可。

實際上你可以想象,這個功能上線后一定會增加他們的工作量,導致巡檢的降效,執行人員的抱怨。

而如果從業務場景和問題的角度去分析,我只要讓上級負責人能夠看到執行結果即可。

因此對于這個需求,最后的解決方案是在 PC 端選擇任務抄送人,完成后抄送人會收到報告和數據統計的結果。

這樣區域負責人不僅可以選擇性的查看,同時督導也不需要每天寫巡店報告。

3. 評估需求的優先級

SaaS 產品需要按照業務流程排列需求優先級,在「02 知彼,判斷需求的價值」中已經提到。

這里再借助 Kano 模型做詳細說明。

(1)必備型需求

這類需求屬于對方工作流中不可或缺的基礎,對此重點不是要不要做,而是要怎么才能做好。

舉個例子:

通常來說,企業管理的方式一般是自上而下,這也是產品目前的核心流程。

但由于這次疫情,會存在自下而上的匯報,也就是除管理者下派的任務,底層執行人員會根據店內情況做問題上報。

首先這個需求符合產品定義,其次結合業務場景,它的價值是能補充業務閉環。知道很多企業,會要求門店人員即時上報門店情況,并做到信息留檔。

對此我們的處理方式,先基于疫情做了一個「疫情上報」,放在 App Banner 位,做初步功能驗證和迭代調整,而后續可以作為新功能正式上線。

(2)期望型需求 + 興奮型需求

通常會伴隨著興奮型需求一起提出,而我們要考慮這個需求能否解決對方關鍵的業務問題。

畢竟對于 SaaS 產品來說,收入的途徑主要還是靠產品能否賣的出去。

而除此之外的需求,可以從影響面和?ROI?兩個維度去進行排序。

常見的就是數據看板內容,以及數據導出的樣式,而這里要注意一些用戶價值高,但商業價值不明顯的需求,比如人員導入。

事實上這類需求只能說讓對方用起來更方便,但帶來商業價值程度很低。

因此這類需求要結合對方的忍受程度,做謹慎考慮。

寫在最后

以上就是關于 SaaS 產品設計中,如何理解產品與需求,到如何判斷需求優先級的思考分析框架,也是我現在接到需求后,做出判斷的回復對方的依據。

但說實話,想要完全掌握,實際上還是蠻困難的,我現在也只能稱得上入門而已。當然這也是一個好的開始,慢慢地在實踐中不斷的反思與修正它,最后成為自己思考和分析的習慣。

實踐的積累會讓我們的決策質量越來越高,能夠從容面對更多復雜的情況。

讓我們一起加油,一起共勉。

 

作者:空,公眾號:小木盒產品記

本文由 @空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謝謝分享,復盤能得到很多收獲。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