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分析丨“Y”理論的深入探討

0 評論 5136 瀏覽 39 收藏 9 分鐘

一個好的思維理論,能夠幫助你快速地去學習融入,本文作者結合自己的理解,探討關于“Y”理論,enjoy~

需求分析Y理論

“1”是用戶需求場景或是一個點子,可以理解成各部門提出的初始需求,是需求的起點。這里可以理解成需求的第一層深度——觀點和行為。

“2”是需求背后的目標和動機,需要考慮到需求的目標和背景,同時也要結合自身公司業務,進行需求的拆解。是需求的第二層深度——目的和背景。

產品經理在思考用戶目標時也要綜合考慮公司、產品的目標。

“3”是需求分析后轉換的產品功能,需要需求方和技術部門確認并可以落地的解決方案。

“4”是需求后的隱性需求,可能包括圖中的馬斯洛需求層次,人性的七宗罪等。是需求的第三層深度——價值觀和本質

“Y”模型思考過程

“1”到“2”,了解需求的背景和目的,結合“1”中的三個“W”,Who(用戶)、What(需求)和Where/When(場景)去思考是否為偽需求,是否符合產品定位,是否符合當前業務等。

“2”到“3”,在需求確定后,將用戶需求轉化成產品功能,思考問題如何解決,是否有多種方案,優先級和性價比是怎樣的。

“1”到“2”到“3”,是一般需求的歷程,但想要做好只是這樣是不夠的,比如汽車市場的早期,你可以通過滿足“更快”的需求建立優勢。但表層需求很快就會被相似的跟進產品滿足,隨著市場的成熟,產品很快會陷入同質化競爭和價格戰,最終整個市場變成紅海,所以在現在這個時代,什么都不缺的時代,僅做好差異化競爭我覺得還可能不夠,需要將需求進行進一步的打磨,也就是圖中的“4”。

最后“2”到“4”,是指挖掘某個需求的本質,但并不是所有的需求都需要做這一步。所以也就放在了最后,這其中有產品行業著名的一句話“用心聽,但不要照著做”,其背后的邏輯是“表象無常,人性更持久”,之前在朋友間有一段對話,是這樣的:

A:你為什么不喜歡化妝呢?

B:化妝太麻煩了,有這個時間我干點其他的不好嗎?

A:但化妝不是會變的更好看嗎,而且好多人經?;ê芫萌セ瘖y。

B:我不是太注重外表,而且化精妝會花費很多時間。

A:那你覺得花精妝需要多久呢?

B:經常練習的話,1到2個小時左右吧。

A:那如果現在有一款產品或者說能你經過練習可以快速的化妝,你會不會去化妝呢?

B:嗯……會化妝。

以上是取自我生活中一段真實的對話,從上面幾句話我們可以來簡單的分析一下。用戶B最開始是沒有化妝的需求的,因為他覺得化妝需要很久,而且需要去練習,所以索性就不化了,這時會有一些剛入門的產品停留在這里,這也就是第一層深度的需求,因為不化妝只是一個行為或觀點,并不是動機。

接下來我們來分析第二層需求(動機),從上面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B并不是真的不想化妝,只是覺得很麻煩,這時我們就需要了解他為什么覺得麻煩,是否想她所說的那樣沒必要嗎?

顯然不是,人人都愛美,這個例子我覺得映射到自己身上我也可以化一化。。經過第二層的分析后,我們找到了解決方案,就是將這個化妝過程變的簡潔或者是學習成本變低。

這個例子中,我們可以嘗試結合“Y”模型去研究一下“4”需求本質,從化妝本身來看,化得一手好妝是對個人形象的提升,是人性的“愛美之心,人人有之”誰都希望自己能在其他人的眼里形象好,在這個社會,外表也相對應了一些屬性,這里就不展開了。

上述陳述可以總結為5W2H分析理論:

  • 5個W,分別是Who(用戶)、What(需求)、Where/When(場景)、Why(為什么)、Which(哪一個)。
  • 2個H,分別是How(怎么做),How many(多少個)。

拓展:怎么算梳理清楚需求/需求需要梳理到什么程度?

我覺得有以下幾個維度,產品經理需要能清楚地描述:

  1. 為什么會有這個需求,不用行不行;
  2. 如果沒有這個功能,需求是怎么滿足的;
  3. 這個需求什么場景下用戶會用到;
  4. 這個需求的頻次或緊急程度如何;
  5. 我的產品如何配合這個需求。

完整地做到這五點后,咱們進入下一步的分析。

“Y”模型的深入淺出

結合“Y”模型的圖來看,一個需求進入后一般會有兩大步驟,一是“1→2→4”,深入調研需求,盡可能的思考透徹;二是“4→2→3”,將思考后的結果輸出,同時要盡量達到深入淺出,力爭給出盡可能簡單的方案。

深入:WHY—— 為什么?為什么要做?原因是什么?要解決什么?真的能解決嗎?產品最終解決的是人的問題,科技會進步,產品會迭代,公司的形態、組織的形態都會發生變化,不變的是服務未被滿足的需求,一個好的產品一定能解決某一個痛點,痛點的背后隱藏著人性。

淺出:如何解決問題?這是一種能力,怎么能讓解決方案盡量簡單,是否在分析透需求后,能馬上想到幾種可行的方案,然后在眾多成熟元素中靈活組合出一個有新意的產品。做到這點,需要很多領域的知識,需要日積月累看過很多相關的產品,需要有跨界產品的啟發,產品經理應該做的是,把簡單留給用戶,把復雜留給自己。

最后

本人并不喜歡什么方法論,或者是固定的東西或習慣,如果一個方法或思維是對的,那我就會去學習,并且快速融入到思考方式里。雖然有些東西是“死”的,但我相信好的產品經理不是背概念背出來的,是需要正確的方向,正確的底層邏輯,是一步一腳印的打磨自己出來的。

以上是我結合自身的理解做出的分析,如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探討。

最后自我推薦一下,本人2年產品經驗,現求職北京初級產品的坑,如果有合適的崗位,希望深入溝通~

 

作者:胡子邯;公眾號:產品經理的日常思考。

本文由 @胡子邯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