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發布內容時,添加#話題#應注意的設計細節

0 評論 8026 瀏覽 43 收藏 7 分鐘

筆者在體驗了幾個APP的“發布”功能,發現單是關于“添加話題”的設計細節就不少,下面結合具體例子說明。

“#”號并不陌生,比如在撥打客服電話時,會被要求輸入#加一串數字,或以#結束確認。

發微博時選擇話題也有用到“#”號。在微博中, #文本文本# 表示話題。比如輸入:我很#開心#。然后發送,就會發現#開心#變成了一個超鏈接按鈕。點擊這個鏈接,就會進入關于“開心”的話題,看到所有包含#開心#的微博,極大的方便了用戶查找同類或同話題微博。對平臺而言,也是構建內容推薦系統的一部分。

體驗了幾個APP的“發布”功能,發現單是關于“添加話題”的設計細節就不少,下面結合具體例子說明。

01 添加單個話題

上圖是Keep發布新動態和微視發布視頻的截圖。二者都屬于功能比較簡單的,都只能添加一個話題。他們都有獨立于文本內容區的點擊入口和顯示位置。Keep使用了通欄列表,而微視的尺寸更小、位置相對更隱蔽一些,當然這也和微視要兼顧其他功能有關。

在選擇話題頁,均有搜索功能,Keep還對話題進行了分類,增加了分類篩選功能,微視則是單純的話題列表。此外,微視也不支持用戶新建自定義話題。如過用戶要取消話題,都需要到選擇話題頁面進行取消,有點不方便。

02 添加多個話題

新浪微博和抖音可以放在一起進行比較。微博恐怕是國內較早一批做話題功能的產品,功能十分的全面,但我們也能夠發現抖音做的設計創新點。

1. 相同點

(1)都是多觸發入口:A.點擊“#”圖標按鈕;B.在文本區通過鍵盤輸入#;

(2)都能連續插入多個話題;

(3)話題屬于內容文本的一部分,會作為字符計入文本長度,顏色區別于正常文本,且可以移動光標通過鍵盤刪除或對已添加的話題進行直接編輯;

(4)支持用戶自定義話題;

(5)在話題列表都展示熱門和最近使用的話題;

2. 不同點

(1)#的數量不同:微博有2個#號,抖音只有1個#號;

(2)鍵盤輸入#后的交互效果不同:微博輸入#后跳轉話題列表頁面,抖音輸入#后停留在當前頁;

(3)話題頁顯示方式不同:微博是在新頁面打開,可進行分類篩選和搜索;抖音是根據用戶操作在當前頁擴展了一塊區域進行展示(漸進顯示原則);

(4)直接輸入話題時,確認結束輸入的方式不同:微博輸入后一個“#”確認輸入完成,但仍會跳轉話題列表頁面,需要點擊取消返回發布頁(可以當做bug了)。抖音輸入空格后,即可確認輸入話題完畢。

03 發布完成后添加話題

脈脈的做法則是在發布成功后再彈出“添加主題”彈窗,基于推薦策略,讓用戶選擇要發布的主題。在用戶成功完成一項任務后的契機,讓用戶添加話題,概率可能更高一點。

04 PC端的處理方法思考

雖然移動優先,我們還是可以研究下PC端的處理方法,進行對比、開闊思路。因為話題的說法更適合C端用戶,這里主要調研了“添加標簽”這一功能,包括頭條號、微信公眾號、百家號等后臺產品。

1值得注意的設計點

(1)標簽確認方式:回車和空格(花瓣支持兩種,其他都是僅支持回車確認)

(2)標簽數量:一般是5個;

(3)標簽長度和超長處理

  • 最大長度:一般是10-15不等;
  • 超長顯示:彈性長度,完整顯示規定長度內的所有輸入內容;顯示“部分內容+…”。明顯完整顯示更好。
  • 超長提示/處理:有彈窗提示(頭條號),也有在頁面內的輸入框下方區域進行提示(微信公眾號),還有的不提示直接刪除多余的內容(百家號);

(4)刪除方式:A.鍵盤的BackSpace鍵(退格鍵)和Delete鍵(刪除鍵);B.鼠標點擊“x”或整個標簽;

(5)修改已填入的標簽:目前均不支持對已填入的標簽進行修改,只能刪除后重新輸入,可以優化;

05 結語

體驗好壞的評價標準很多,但是和功能的多少并無直接關聯,適合的才是最好的,希望本文能在工作和設計時幫助到你。

#專欄作家#

張鵬濤TAO,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關注電商、教育領域,擅長后臺產品設計、用戶體驗設計。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