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用戶效率的4種方法
今天我們了解下C端產品用戶行為路徑中提升效率的4種方法:行為探知、行為指導、行為聚合、行為記憶。
從事體驗設計這么多年,經歷過多款B端和C端產品的體驗設計,有了一定的個人感悟。由于兩者用戶群體、使用場景、產品定位等方面的不同,讓兩者的體驗設計策略也存在較大的差異。但是無論是B端還是C端產品,有一個共同的體驗目標就是“提升用戶的操作效率”。甚至在一定程度上,C端產品比B端產品要求更高。
為什么這么說呢?
因為C端產品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如果效率方面存在明顯的不足,用戶很容易就轉向其他平臺了。而B端產品一旦部署上線,不菲的產品價格,平臺切換的風險,數據遷移的成本等因素,很容易形成產品的護城河。雖然用戶內心已是萬馬奔騰,但是依舊要自己摸索嘗試、查看文檔、或者請教別人來完成工作任務。
今天我們了解下C端產品用戶行為路徑中提升效率的4種方法。
一、用戶行為探知
用戶行為探知,就是根據用戶的操作行為或特定的時間,系統給出相應的推薦操作。
1. 用戶操作感知
最常見的就是截屏操作產生的行為引導,目前主流的產品應用都會做出分享功能提示。在淘寶中,由于商品鏈接無法在微信中直接分享,所以淘寶對可能的用戶分享行為都進行了設計優化。例如用戶在商品頁面截屏時,系統會自動復制淘口令,既方便用戶分享給好友,又方便了對方快速獲取商品信息,避免了圖片分享過程中的復雜操作。
同樣微信在用戶發信息時,會自動提示是否要發送截圖內容,減少了用戶選擇圖片等操作流程,提升了用戶效率。
(左圖:淘寶截屏提示 右圖:微信提示截屏信息)
2. 用戶行為分析
高德地圖在特定時間段,開啟導航時會默認給出“上班路線”的按鈕,方便用戶快速導航。此外還在地址中增加了“常搜”標簽,根據當前地址優先顯示常搜的地址,幫助用戶快速完成導航設定。
二、用戶行為引導
用戶行為引導,就是通過用戶行為流程分析,在用戶路徑中增加相關功能的曝光和引導,讓流程更加流暢,從而提高用戶的操作效率。
1. 行為流程引導
淘寶購物商品詳情頁中,在最后幾張商品圖片中植入了評價信息和入口,更加符合用戶的心智,引導性也更強。同時用戶可以直接選擇自己喜歡的款式查看商品評價,操作效率也更高。
而且增加評論引導后,實現了用戶在首屏就可以了解商品、價格和用戶評價,有利于用戶對商品作出初步的購買決策,從而提高用戶效率。
相比之下,專門的評價模塊進入后默認顯示全部商品的評價信息,用戶需要手動選擇才能查看自己喜歡的商品款式的評價信息,無形中拉長了用戶的行為路徑,增加了用戶操作成本。
2. 操作行為轉化
在今日頭條中,搜索行為與資訊內容綁定。用戶在瀏覽的資訊后,資訊下方會自動顯示搜索關鍵詞,可以幫助用戶更快捷的進行搜索操作。
同樣在熱榜資訊下方增加了詳情提示,引導用戶去查看事件詳情。
(左圖:搜索關鍵詞推薦 右圖:熱榜引導)
三、用戶行為聚合
手機產品屏幕的空間相對較小,展示內容有限。因此需要根據用戶行為,將相關功能聚合,讓用戶在一屏中可以獲取更多的信息,從而提高用戶效率。
在天貓部分商品詳情頁中,將商品參數集合在了商品名稱右側,保證了用戶在不滑動屏幕的情況下,就可以直接讀取商品參數。方便了用戶快速了解商品信息,提升了用戶的購物效率。
考拉海購則在部分商品首屏中,直接分類展現出了商品的型號和款式分類,并且實現了商品價格聯動,提升了用戶獲取信息的效率。
四、用戶行為記憶
減少用戶的記憶成本,最好的方法就是讓系統產生記憶。因此大多數APP都會提供歷史瀏覽記錄等功能,方便用戶查找相關信息。而內容型產品為了更好的提高用戶操作效率,則是將用戶行為記憶直接保留在內容層面上。
我們常見的音樂類產品會留存音樂的播放進度,用戶點擊后就可以直接再次播放。
(左圖:喜馬拉雅 右圖:網易云音樂)
微信公眾號文章閱讀時,會對用戶閱讀位置增加錨點。用戶再次閱讀時,自動定位到上次退出時位置,從而提高用戶的閱讀效率。
微信“看一看”進入時,內容會自動刷新,提供更多新的內容給用戶,為了幫助用戶更好地區分新內容,微信增加了瀏覽位置提醒。
同樣對于用戶未完成的文章內容,用戶再次進入時,今日頭條會給出繼續閱讀的提示信息,方便用戶快速操作。
總結
在提升用戶效率時,我們需要關注用戶場景和行為路徑,從而尋找到更多的效率提升突破口,主要包含以下3個注意點:
- 明確用戶的行為路徑,尋找用戶核心關切點,提升用戶效率;
- 轉移用戶操作成本,讓系統承擔更多的行為判斷和用戶引導;
- 用戶行為聚合時,應當集中關鍵的行為信息,避免對用戶核心行為造成干擾。
以上就是我對提升用戶效率方法的分析和總結,歡迎大家留言交流。
作者:子牧先生。公眾號:子牧設計筆談(HelloDesign),用戶體驗設計師。
本文由@子牧先生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學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