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定一個框架層的好壞?
用戶體驗五要素大家都很熟悉,很多產品分析、競品分析都會從這五個維度去分析,那么今天來看看如何判定一個框架層的好與壞。
五要素都是環環相扣的,框架層的定義離不開前面的鋪墊。那么我們來回憶下這五要素各自的定義:
- 戰略層:了解企業與用戶對產品的期望和目標,能夠促進用戶體驗的目標確立和制定。
- 范圍層:明確我的產品需要有什么功能和內容?
- 結構層:是抽象與具體之間的分界線,此處的決策更傾向于抽象化。結構層確定各個將要呈現給用戶的選項的模式和順序。結構層是用來設計用戶如何到達某個頁面。并且要考慮他們完成事情之后能夠去哪里。
- 框架層:產品的框架層:按鈕、控件、照片、文本區域的位置??蚣軐邮怯糜趦灮撁嬖O計布局的,哪些元件該放在什么位置,同樣的內容應該用那種方法表現等。
- 表現層:視覺、聽覺、觸覺的體驗設計。
很多都是說結構層是交互設計和信息架構;框架層是界面設計、導航設計、信息設計。
但現在不論競品分析也好,還是設計落地,這個五要素都是大家泛泛而談的一個東西,因為設計體系的越來越成熟,用戶也有很多習以為常的使用習慣。所以突破立新是很難的,那么就拿前段時間自己做的項目做個總結,探討下框架層如何確定是合理切符合產品目標、企業目標的。
一、如何確定框架層
框架層的質量來源于上層的質量,做個假設,如果上層已知內容是一樣的,那么如何在相同的條件下確定更合適的框架層呢?
首先設定個前提:你負責的模塊可能整體的也可能是部分模塊的,但這些都不影響,理論都是相通的,我們假定一個新產品需要你去制定底層的框架邏輯,那么如何下手呢。
第一步:按照戰略層指定的用戶目標和產品目標來確定設計目標,而最難以平衡的就是產品和用戶目標之間的取舍。
最近在做的項目是車載HMI的設計,下面是針對車企、用戶兩種群體的目標,由于立場不一樣導致的目標不同,而設計起到的作用就是促成雙方的交易。
企業目標是為了盡可能減少成本達到最大收益,并且提升汽車銷量。為了達到這個目的肯定是在其他可以大幅提升用戶體驗,且成本低的方向努力,而新穎的、功能大而全的、帶有科技感的自然能夠帶給用戶不一樣的體驗。
用戶目標則是希望能夠買到物美價廉的車,很多用戶買車時會先看品牌、業界評價、油耗性能、操作手感、造型外觀、價格等等,綜合各種因素選擇一個性價比最高的。而年輕人作為新一批的購車大軍,會更加追求科技感智能化的體驗,在同等價位上也會優先考慮,但對于用戶來說,能夠溝通過網絡的便利提升自己的出行體驗是再好不過,所以功能的小而精反而是他們想要的。
那么對于上述兩種目標的沖突,我們的目標還是要以企業目標為準,用戶目標為輔,滿足企業的各種需要的同時,盡可能通過優化流程框架和界面交互向用戶目標靠齊。做乙方的心得,就是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如果我是車企,我要做HMI,什么樣的設計、框架能夠滿足未來3-5年的市場要求,并且用戶會買單,這樣雙方的合作才會良好進行。
第二步:根據范圍層,思考整體使用流程可以優化提升的點。
那么企業需要有哪些模塊、什么功能都會有個需求清單,而且還會有生態圈的ppt提供,而這樣的ppt基本都大同小異了,基本都是照搬手機上的應用和功能,企圖做一個車載版的手機。但是車機中控的硬件肯定沒有手機好,還要裝那么多的功能,卡頓是常有的事,但是企業為了賣點,為了提高車輛的競爭力,不管好的壞的,都要往里面塞。(關于這方面的優化,后續會有文章分析,需求來源于企業高層,不是我等小設計可以干預的)
比方說為了突出科技感,語音功能是必不可少的,那么如何通過語音打通整個車載場景,是可以著重設計的點,那么為了達到這個目的,語音的功能有哪些?可以放的位置有哪些?采用哪種樣式?是否有狀態變換?語音樣式對其他的應用層級是否有影響?和其他層級的信息是否有交互?
第三步:根據結構層,思考信息傳達的層次感,如何達到設計目標。
比方說為了凸顯車載場景,是否要盡可能多的顯示地圖?音樂是否也可以顯示?是否可以多放點快捷操作的按鈕減少用戶的操作步驟?應用中狀態的變化,快捷操作是否也要同步顯示?如何顯示?信息之間展示的大小比例尺寸如何更好的適應企業要求并滿足用戶的痛點?各個應用的流程如何優化可以滿足車載場景?等等
第二步、第三步每個細節展開都是非常多的推導過程,而考慮的條件越多,最終的框架就越合理。
二、如何評估框架合理性
制定框架往往會受各種不可控力的影響:領導、甲方、需求等各方的影響,設計在夾縫中求生存。但是確定了的框架還需要去考慮各種可行性,是否前后有矛盾,是否A狀態的變化導致B狀態無法操作等等。
如何評估框架的合理性呢?可以才能夠下面幾方面入手。
第一,層級優先級是否合理
車載HMI是一整套車載rom,會有應用層、車控層等等,這些層級都會制定一個優先級,優先級低的會被優先級高的擋住,這個優先級的合理性評估,一是根據根據需求優先級高低制定;二是交互樣式和性質制定,比方說消息都是通知小窗的樣式,不會擋到太多,而且是一個臨時態,顯示固定時間就會消失,那么可以提升這個層級的優先級。
第二,層級之間的跳轉是否合理
舉手機的例子會更好理解。比方說在A應用中,來了消息點擊進入B應用,如何回到A應用,這兩個之間的層級會不會有問題,會不會出現由于B層級不夠高導致點擊打開在A的下面無法看到,這都是需要考慮的。
第三,盡量減少系統層級,且提供一個快速回到首頁的快捷操作
如果沒有快捷操作,而系統層級又有7、8層,那么用戶則需要關閉很多層應用才可回到首頁。
第四,結合設計目標,檢查框架是否達到預期
最后一個步驟,期初定的設計目標,不論是方便快捷,還是智能化,還是簡潔,首頁的排版布局就要有這方面的因素,但不論布局如何變化,導航、多媒體永遠都是排在前面的剛需。
最后,框架層很多都不太重視,因為手機體系很成熟了,但是車載環境的特殊性讓這領域的體系目前還是空白,而手機和車載的打通也是很多廠商在做的事情,希望未來的開車體驗會更加友好吧。
作者:青絳,微信公眾號:慕七和大胖
本文由 @青絳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 ,基于 CC0 協議
自己都不理解,就別來誤人子弟了吧
請問答主,這個框架層和結構層是不是有一點搞混了,我還是沒太明白,結構層不應該更多的是頁面設計層面的嗎
個人認為結構層應該注重的是功能的實現,而框架層是優化頁面設計和排版布局,體驗五要素應該也是按輕重緩急和從大到小來排列優先級的
公眾號改為 搬磚人員素養
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