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萬花筒丨設計師如何理解中臺?

0 評論 12988 瀏覽 23 收藏 18 分鐘

2019年5月,企業中臺概念火了起來,雖然每年互聯網總要造些熱點方向刷存在感。但這次「中臺」,不僅僅是熱點新聞那么簡單。它更是反應了一種社會發展趨勢,這一趨勢對設計師存在著什么樣的影響,本文作者分享了自己的觀察與見解。

一、中臺是什么

自「中臺」概念火了之后,一系列企業中臺項目開始層出不窮。在工作中設計師會遇到很多冠名為某某中臺的項目,而需求所呈現的是一個個PC的列表、表單、數據看板或后臺管理系統。不禁讓人困惑做這些PC系統,就是在做中臺嗎?

那么中臺到底是什么?來自ThoughtWorks的王健作出了一個簡潔明晰的定義:中臺是“企業級能力復用平臺”。筆者在找尋各類資料時發現「中臺」相關概念繁多,而這個定義反而具備更高的包容性、并清晰劃分了范圍和關鍵價值?!捌髽I級平臺”代表了中臺是多面覆蓋、統籌全局的頂層機制,而不是單一系統或服務體系;“能力”是將不同的技術描述做了高度抽象,業務、技術、算法、數據、AI等各式各樣的能力組合成企業多維能力網;“復用”則是中臺核心價值所在,企業更敏捷更低成本運轉的核心精髓。

1. 中臺的核心價值

為了更直觀理解中臺的價值,還得回溯一下它的起源過程:2015年,馬老師帶領一眾高管拜訪芬蘭的一家游戲公司SuperCell,然后得到啟發,回國試驗起“大中臺、小前臺”的組織戰略,由此點燃了業界的“中臺”熱風。

受訪的這家公司的獨特之處在于,以兩百多的人力研發了數款風靡全球的爆款手游,一年創收二十多億美金,人均貢獻一千多萬。而這一切得益于這家游戲公司的“中臺架構”,Supercell將游戲開發過程中公共和通用的游戲素材和算法整合起來,為小團隊提供研發的工具和框架,支持數個小團隊在短時間內開發一款新的游戲。再加上嚴格的質量把關和淘汰機制,讓每個正式推出的游戲都能經受住市場考驗,保持持久旺盛的生命力,收獲更多財富價值。

由此便可以看到中臺的兩大核心價值:

(1)能力的復用與成長

將業務中公共的、通用性高的部分合并同類項,抽取到中臺沉淀為服務能力。一方面減少相同業務、系統的重復建設,直觀地降低產品研發成本。另一方面集成化的服務樞紐,打破信息孤島降低信息傳輸損耗,提升團隊、業務的協同合作效率。以及通過不斷的更迭,持續從業務中磨合沉淀新的能力和服務,從單一的業務服務發展成復合全面的服務體系,最終成長為企業最寶貴的、不可替代的IT資產。

(2)更敏捷經濟的創新試錯機制

有了能力復用的基礎,企業的創新性、試驗性項目便可快速搭建產品雛形,推向市場進行檢驗。原來可能需要三個月才能完成開發上線,有了中臺后縮減到兩三周,大幅縮短了人力成本和項目周期。這就能讓企業快速調整自身的節奏,去試驗市場的反應與效果。

就像Supercell的企業文化“慶祝失敗”,從失敗中吸收經驗,助力下一次創新。要知道他們的許多游戲試驗到原型階段就被扼殺,在經歷了14款的游戲試錯之后才收獲5款生命旺盛的爆款手游。

因為有鼓勵試錯的環境和更低的失敗成本,反而更能激發企業去尋找真正創新的機會,使企業實現自身能力與市場需求的持續對接,從而創造更多財富價值。

從企業經營來看,研發支出一直是互聯網企業的最大成本,通過中臺建設,能為企業帶來更高效更經濟的研發優勢。這也是為什么中臺在2019年這個時間點火了起來:19年年初各處哀嚎“資本寒冬”,圈內人士認為互聯網紅利退潮、大環境進入存量競爭時期,過去的增長勢頭不再,互聯網企業們只能耐下心盤算如何提升研發效率,用更經濟的方式促進業務發展。

這樣的處境并不是互聯網企業的專利,一些其他領域的企業也采用了相似的戰略來提升經營效益。

2. 傳統領域也有中臺

除了互聯網,一些企業也有類似中臺的經營策略。例如華為“?平臺炮火支撐精兵作戰,讓聽得到炮聲的人可以隨時呼喚炮火”,海爾在05年就已經提出“人單合一”的管理模式改革。

而在同樣是技術密集型的汽車產業,大眾汽車也有類似的套路——“換殼”,通過一套模塊化的底盤、動力系統、車身結構,組配出不同車型,而這稱之為大眾的“平臺化”戰略。

大眾汽車的“平臺化”歷程:

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到現在,大眾的汽車平臺也是經歷了多次演化和迭代。早期大眾僅在同級車型中的關鍵部位使用公共技術,例如發動機,而在底盤上還是會做差異化處理。中期階段,同級車型的零件通用比例越來越高,不單是發動機,還有變速器、底盤、以及車型設計等,可以說近乎整車都拿來共享了。如今則是更上一層樓,不分車型,就像樂高積木一樣按功能模塊進行組合拼接,僅需要調整局部的配置就能演變出上百種車型,供消費者自由選擇。

那么為什么是平臺化呢?答案很直接,省錢。隨著汽車技術和自動化的進步,汽車的研發復雜程度越來越高,所需的研發成本也隨之增長??船F在造車新勢力的發展就知道,從零開始研發一輛新車需要投入幾十、上百億的經費。在這樣的吞金巨獸面前,自然是盡量沿用已有的技術成果,盡量避免相同的重復勞動。

不僅如此,在汽車的材料、制造、研發三大成本巨頭中,研發可以通過“平臺化”的措施來縮減研發支出,而另外兩者也能借助通用化的零件實現更好的供應鏈、生產工藝的管理,從而實現多維提效。

“平臺化”戰略為大眾帶來的價值:

  1. 研發成本下降,研發周期縮短;
  2. 造車保質保量,建立競爭壁壘;
  3. 海量車型,挖掘更多細分市場。

用更低的成本,制造質量可靠且實惠的車型,也能用更低的成本探索不同車型潛力,這也造就了大眾企業在汽車行業的龍頭地位。

回到互聯網,有人經常覺得中臺概念很“虛”,往往是因為價值難衡量,短期效果不明顯,沒有像汽車產業有簡單明確的終端交付物。筆者也是想通過這個例子去幫助理解中臺化,思考中臺的價值所在。也可以看得出,中臺化的思路是相通的,也是企業精益化運作的時代趨勢。那么,作為一名設計師,我們如何融入「中臺」趨勢進程中呢?接著往下聊。

二、設計師的「中臺」能力有哪些?

從中臺價值而言,設計師能通過什么方式構建自己的「能力復用平臺」?方法還挺多。

1. 構建設計系統,實現中臺提效

其實早在中臺之前,設計系統就在引領著設計師沉淀通用的設計表現能力,幫助設計師提升工作效率。要更好發揮中臺價值,需要完成以下幾點:

統一的設計原則與呈現:毫無疑問設計要素的規范化、標準化是設計系統的基礎。通過統一的樣式和標準化組件,可以保持一致的體驗效果和品牌觀感,提高設計人員的輸出效率,實現更快的嘗試和迭代。

匹配的技術實現框架:要讓設計系統發揮中臺價值,就不能單靠設計語言的建設,還需要與技術人員配合,打造成套的技術實現框架。如果沒有對應的技術實現和成套的代碼化組件,設計系統僅能服務于設計師本身,而不能真正擴散到產品、研發等上下游角色。同時也會因為缺少代碼化沉淀,而不具備節約開發成本的基本訴求,對于企業內的不同部門也缺乏約束力、說服力。

包容度的平衡:設計系統在推行過程中勢必會遇到共性與個性的恩怨糾葛,如何把握邊界、建立共存機制便是設計師的關鍵任務,也是對設計系統長久生存的考驗。更好的包容性能夠讓設計系統應用更多場景和業務,也具備更長久的生命力。

傳播專業能力:對于設計師來說,設計系統讓界面設計變得跟拼樂高積木一樣簡單。上下游的產品、研發如果能學習基本的排版規則和設計理念,也可以自行拼搭簡單的頁面內容,降低設計師的工作負擔。而這部分教育宣傳工作就可以由設計師來主持,通過沉淀頁面模版、定義設計布局規則,運用宣講或軟件工具庫的形式,來幫助非專業同學掌握基本設計技巧,提升彼此的協同效率。

2. 設計能力工具化

隨著技術進步,設計師也可以幫助非專業的人來做專業的事兒。目前不少公司已經發布或正在研制智能圖片生成系統,這離不開設計師與技術人員進行深度的配合,同時也是設計能力中臺化的體現。通過解構圖形元素,設計模版的拼湊規則,沉淀出的企業自己的一套視覺資產和工具能力。與視覺表現相關的,插畫設計也開始出現通用化能力的嘗試,通過抽取的插畫組成元素,利用設計工具進行自由拼接,從而實現低成本插畫設計。

有些人認為圖形生產力工具是在自我下崗,科技能力在替代設計師的職業需要。從歷史發展來看,機器/工具在單一能力上超越人類從來都不是個例,比如工廠的機械臂、圍棋的阿爾法狗。但是機器只能做到專長,而不是全精。對策也很簡單,借助工具拓展多元化能力,讓機器成為服務自己的工具而不是和機器去競爭。

3. 讓自身成為中臺,發展更多維的專業能力

接上一條,在中臺的邏輯下,需要設計師去面對更多不同類型的項目,因此要求本職能力具備更多的廣度和深度。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去提升自身水平,比如研習更多的設計表現手法,包括視覺、動效、3D、插畫、數據可視化等,成一專多能的高手;或者鍛煉全鏈路的視野,與業務上下游進行深入合作,能夠綜合地洞悉企業、消費者多元化的訴求,獨到地提供復合解決方案。如此一來,即使未來會有更多AI替代的壓力,設計師也無所畏懼了。

4. 挖掘創新驅動力

很多時候,創新可能是從現有的參照對象去獲取靈感,或者追尋前人的腳步去獲取啟發。這些創新的一大特征是源自外部,未必不好,只是可能在實踐的時候才會發現與自身的水土不服。在鐘華的書中也提到,企業真正需要的創新一定來自于企業內部。得益于UXD的中臺形態,設計師在挖掘內部創新機會時反而具備獨到的優勢。不同業務的項目和資訊都會在UXD中流轉和沉淀,由“點”及“面”,彼此之間互通經驗、交錯思考,幫助設計師從更全局的視野去觀察不同業務的共性和機會,從而獲得內源性的創新洞察。

例如在58,不同的業務線都有節日運營活動,而UXD匯集著此類需求,針對不同的業務環境、人群特征去實踐各式各樣的活動玩法,而后所沉淀出來的過程經驗就能豐富運營活動的設計認知。當有新的運營需求出現,就可以從已有的資料庫去挖掘新的試驗機會、或發散更多的創意玩法。

5. 經驗與方法的傳播復用

知識傳播一直是很有價值的事情,無論何種職業,無論是否中臺。更豐富的經驗沉淀和方法互通,能讓不同層次的人收獲更多啟發和可能性。中臺部門普遍具備項目的廣度,而沉淀再輸出能讓經驗更有深度。同時,知識傳播與復用的過程,也是不斷學習與應用的過程。保持學習的心態,開放而深入地理解業務問題,再用中臺的方式解決,然后沉淀經驗再傳播復用,這樣就形成了中臺價值的正循環。

除此之外,相信設計角色一定還有更多的發揮空間,只要理解了中臺趨勢的關鍵特征,就能找到更多切入點。譬如協同工具領域,中臺要求了部門之間、團隊之間、同事之間的協作方式得以更高效的方式運轉,這一切離不開更優質的協同工具和合作流程,設計師們在此也能發揮更多的產品設計力量。

最后

回到本文的命題,設計師如何理解中臺?可以看到「中臺」并不是互聯網的熱點,它也存在于其他傳統企業,它是企業在競爭環境下用來提升自身經營效率的關鍵策略,是知識密集型企業的核心生產資料,是科技發展過程中的能力組織方式。相信理解這件事并不難,難的是如何調整自己的動作跟上趨勢,在越來越激烈的競爭中留存。

以上闡述也僅是拋磚引玉,關于「中臺」網絡上也有大量文章做更詳細的解釋,筆者也還在學習摸索中,歡迎交流。

#參考文獻#

《企業IT架構架構轉型之道》——鐘華

《中臺到底是個啥》——王健

《中臺強大,有多重要》——經緯創投

《揭秘大眾平臺化》——汽車之家,舒寧

 

作者:蔡陽明,交互設計師,探索更多認知

本文來源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合作媒體@58用戶體驗設計中心(微信公眾號@58UXD),作者@蔡陽明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