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管理流程及規范2——產品規劃及相關文檔
對于產品經理來說,每天要面對的工作很多,需要進行一定的規劃。本文將從三個角度進行深入分析,對產品管理流程及規范感興趣的童鞋不要錯過哦。
上一篇文章中講了產品需求的分類及收集方法,對于收集到的信息還需要整理,歸類,并進行提煉,進行一定的規劃,確定是屬于戰略、戰術、戰役哪個層面的需求,不同層級的需求涉及的面會不同,對整個產品(或者業務線)的影響不同。
在小功能,微迭代和問題修復等,可以不進行產品規劃,但更大的功能,需要進行規劃環節。另,最好不要一上手就畫原型,先理清楚業務流程,功能架構再畫原型,采用分解法圍繞業務流程及架構進行細分,這樣不容易遺漏,如果直接上手原型,非常容易出現遺漏。
一、總體流程
1.1 產品規劃及評審
與需求方對接需求,并經過評估,確定要做之后,即進行產品的規劃。
產品規劃,將商業模式、盈利點、產品路線演化、主業務流程、核心功能模塊確定之后,進行產規劃的評審,評審通過之后進行原型的繪制。
1.2 產品原型設計及評審
產品原型做線框圖原型即可,因為后期有專業的視覺設計,沒有必要做高保真原型,能向視覺設計傳達明確的意思即可。原型設計之后,進行評審,邀請評審的相關人員,中間可能會經歷幾次調整。具體邀請人這部分看具體公司,一般而言除產品及業務團隊,研發介入越早越好,能夠對部分功能的實現進行評估,產品在做原型設計的時候,也需要對相關功能進行調研,不能憑空想象。
1.3 視覺設計及評審
原型設計評審通過,則移交資料給UI設計師,UI設計師(如果有交互設計則相互配合,如果沒有,產品也需要涉及交互設計)根據原型出設計圖,UI設計師在產品原型評審階段也需要介入。UI設計師設計完成之后進行評審,評審通過,則移交資料給研發團隊。
有些團隊產品經理要承擔項目的職責,則需要和研發人員共同制定開發進度計劃。
二、產品架構
為做一款產品,我們可以依據Why-How-What黃金圈法則+用戶體驗要素中提到的5層結構,從內到外,從抽象到具體來拆分產品的架構問題。
為什么做?—— “我們為什么要開發這個產品?”(戰略層)
我們的產品目標是什么?我們的目標用戶是誰?我們為用戶解決什么問題(需求)?
做什么?—— “我們要開發的是什么?”(范圍層)
我們的產品定位是什么?功能型產品,還是內容型產品?相應需要擁有哪些功能和內容?
怎么做?——“我們如何達到上述抽象層面所確定的問題?”(結構層、框架層、表現層)
我們的產品具體做成什么樣子?要如何呈現給用戶?
用戶體驗要素的五層結構經典圖形
產品規劃一般進行到結構層的信息架構,具體產品原型繪制在結構和框架層,視覺設計處理產品的視覺表現層。
下面更進一步說明用戶體驗要素中的各層級要做什么,解決什么問題。
2.1?戰略層
這一層我們要回答兩個問題:我們(公司或項目)要通過這個產品得到什么?我們的用戶要通過這個產品得到什么?
也就是企業(項目)的產品目標和用戶需求。產品目標是對各類經營目標的細化分解,用戶需求時對用戶需求得提煉,用戶需求提煉則從用戶畫像而來。
2.2?范圍層
將產品目標和用戶需求轉變為產品應該提供給用戶什么樣的功能或內容。
范圍層意義在于:為產品設立邊界,讓參與者更能明白做出來的產品是什么樣的,也避免給產品不斷加入新功能,造成產品冗余。
以功能型產品來說:做什么功能?不做什么功能?哪些功能先做?哪些功能可以放在后續版本迭代時再做?
當功能太多時,確立需求優先級,可以利用戰略層的用戶畫像可以將虛擬人物放到一個故事中(產品故事),確定用戶的使用場景。
2.3?結構層
定義好用戶需求并排列好優先級之后,我們對最終產品會擁有什么特性已經有了清楚的圖像。結構層就是如何將分散需求的片段組成一個整體即:確定概念結構。
這部分包括兩方面:“信息架構”和“交互設計”
信息架構:考慮的是功能及內容的分類組織方式,讓用戶能夠高效、有效地完成內容瀏覽,辦理業務。具體的結構方式有:層級結構、矩陣結構、自然結構、線型結構等,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產品特點來進行針對性的設計。
交互設計:考慮的是跳轉邏輯,即:針對用戶操作,產品要怎樣反應來配合用戶操作。
2.4?框架層
在框架層,確定詳細的界面外觀、導航和信息設計。
界面設計:為用戶提供“做某事”的能力,即實現確定的“具體功能”。對可交互控件選擇合適的位置布局,這些控件能夠讓用戶容易理解和接受,從而幫助他完成任務。
導航設計:為用戶提供“去某個地方的能力”。簡單來說,就是幫用戶找到方向感,順暢的操作路徑。導航有明顯的兩個用途:幫助我們找到想要的任何東西,告訴我們現在身在何處。
信息設計:考慮的是如何把設計元素粘合到一起,為用戶呈現出有效的信息溝通。使用線框圖是對一個頁面所有組成部分、以及它們如何組合到一起、最直觀的描述。將線框圖的交互動起來,也就是有交互的,具有交互效果,比如點擊翻頁,可以跳轉新的頁面。如果只有線框圖沒有交互效果,則后期的溝通成本將會加劇。
2.5?表現層
感知呈現問題,滿足用戶的感官(視覺)感受,也就是視覺設計,一般而言的UI設計。
三、產品規劃
產品規劃將主要集中在產品的戰略、范圍及結構層級,并且加上產品的路線。
3.1 商業模式
此部分從整體上說明商業模式及整個系統如何運轉,系統內的資金,信息,實物如何流轉。如下圖所示:
此系統為一個自營模式的智能無人零售柜系統,平臺將設備放置到線下的場所,并將采用自主或第三方配將供應商商品配送上架貨柜,消費者可以通過小程序查看附近的設備及設備里面的商品,通過使用手機及支付寶掃碼支付的方式購買無人零售柜中的物品。
無人零售柜的日常巡檢及維修處理由運維方負責,平臺將通過進價及出售價格之間的商品差價,廣告主在設備廣告屏上的投放獲取收益,后期將探索更多盈利模式(比如收取品牌商品的展示陳列費等)。
3.2 商業畫布
快速確定一個商業項目的各方面關鍵要素的,具體如下:
- KA 關鍵業務——為了確保商業模式可行,企業必須做的作重要的事情。
- VP 價值主張——為特定客戶細分創造價值的系列產品和服務。
- CR 客戶關系——與特定客戶細分群體建立的關系類型。
- CS 客戶細分——企業想要接觸和服務的不同人群和組織。
- KR 核心資源——讓商業模式運轉所必須的最重要因素。
- CH 渠道通路——如何溝通,接觸其客戶細分。
- CS 成本結構——運營一個商業模式所引發的所有成本。
- RS 收入來源——從每個客戶群體獲取的現金收入(需要從創收中扣除成本)獲取收入的方式。
以下為智能無人零售貨柜的商業畫布:
3.3 用戶角色分析
在確定商業模式商業畫布之后,整個商業的邏輯基本已經清楚,需要進一步分析系統的所涉及的角色,具體角色及作用,他參與系統的成本(支出)及收益。
3.4 產品架構
產品架構為系統的整體架構圖,需要明確系統的前端有多少入口及每個入口的核心功能,后臺的核心功能,系統需要對接的第三方系統(包括內部及外部)。
當然,產品的架構不是一直不變,隨著時間推移,業務的演化,架構也會調整。但是在前期規劃的時候,需要考慮到業務未來可能的發展趨勢,早做規劃準備。不一定規劃多少就要立即完成多少,可以分階段逐步完成,但要提前分析規劃,使架構在一定的時間段內保持穩定,不能輕易變更。
3.5 產品結構圖
產品結構圖是產品信息+功能結構圖的整合,展示產品的功能框架結構,層級及信息的框架。具體如下圖所示:
3.6 系統各端口核心功能
在產品結構圖完成之后,可以進一步梳理系統涉及的端口核心功能描述,以智能無人零售柜的系統后臺部分功能舉例。
3.7?產品實施路線
產品實施路線,也可以說是產品迭代路線\計劃。一個產品的成熟是需要逐步完成,目前來說,有很多項目,真的是以終為始,也即是一上馬就是大平臺的方式,功能齊備,生態健全。但這樣的系統,往往死得很難看,最好是逐步過渡,先做MVP的小系統,盡可能的先讓業務跑起來,然后逐步完善。
以智能無人零售貨柜舉例,下圖中所示的MVP:系統后臺、用戶、運營(配送上貨)、運維(巡檢維修設備)均是必須的。但在功能上盡可能簡單,前期的數據統計等盡可能通過手工完成,與供應商及各方的結算等也可以采用財務手工轉賬的方式實現,后期根據業務量逐步實現分析、財務結算的自動化。
就像大型商超,最開始可能就是夫妻小店,只用手工記賬就可以,當店鋪大一些的時候,用一張Excel表格就好了,再大一些,用一個簡單的進銷存軟件,再大用套收銀系統,軟件系統是根據業務的發展而逐步壯大的。
在產品規劃中,一定要防止一步到位建立一個大而全,所有時髦、高大上的概念齊備的系統,這是一種誘惑,但請抵制它。
本文由 @markzou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專欄作家
Markzou,8年產品經驗,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主要專注于本地生活、O2O、到家服務、新零售領域;曾任職于多家本地生活垂直領域頭部公司,具有豐富的本地生活行業經驗。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大佬帶我起飛??
歡迎關注訂閱號:markzou的筆記
受益匪淺,但個人中心中也沒看到 1/(ㄒoㄒ)/~~
哦 找到了
好文章 對5層有更深刻理解了咯
同求i1
個人中心可以查看
同求產品管理流程及規范1
個人中心可以查看
上一篇文章在哪。。
同問,產品管理流程及規范1在哪
個人中心可以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