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異常提示,需要注意的幾個關鍵點
異常提示看似是個不起眼的工作,但是這極大考驗產品和交互設計師的功底。清晰的思考路徑和明確的決策依據至關重要,今天就來梳理一下產品異常提示需要注意的關鍵點。
01 從原因角度分析梳理
要根據不同的原因,“包裝”后展示給用戶的操作界面。原因可以簡要分為以下3種:
(1)前端沒有辦法把請求傳遞給后端;
(2)后端返回超時;
(3)后端返回的數據出現異常;
基于以上三種類別再進行細分:
- 如果能明確知道是手機網絡問題,可清晰明確地引導用戶進行操作提示,如“網絡斷開,請檢查網絡”;
- 如果是其他非用戶本身導致的問題,需要再次分析是否能通過刷新頁面進行解決。如果可以通過“刷新”來解決,需提供給用戶“刷新重試”按鈕,避免用戶因為找不到解決方法,快速流失。當然也需要提供給返回或關閉的按鈕,讓用戶有路可退。
- 有很多問題無須直接反饋給用戶,也無需根據每種情況進行針對性地提示,這時可以統一用“頁面開小差or頁面丟失”+錯誤碼(下圖熒光色)的形式展示給用戶,錯誤碼的作用是輔助相關人員(運維)進行問題的迅速定位和排查。
02 從頁面獲取的形式
用戶做操作后的反饋狀態主要為3種狀態:
(1)操作后,跳轉到新頁面,主要是搜索/展示類行為的結果反饋頁面——適合頁面相對獨立,且信息內容較多的頁面。舉例:點擊頂部/底部TAB欄,搜索結果頁等;
(2)操作后,仍停留在該頁面,但是會以抽屜式的側邊欄的形式進行展現——適合與當前的主界面有一定的關聯性,但所展示的信息不是太多,操作和交互較為簡單。舉例:視頻下載時的選集,火車票的日期選擇等;
(3)操作后,仍停留在該頁面,但是會基于用戶的行為進行反饋提示——適合操作后僅對狀態進行的改動,并不需要獲取更多信息的情況,如關注成功,加入購物車成功,優惠券領取成功等提示。
可以通過2種方式進行展現:
- 采用全局提示的方法,多采用輕量級的toast對用戶的行為進行反饋;
- 采用多態按鈕,根據按鈕自身的狀態變化進行直觀展示,也是很好的方法;
3種狀態對應的異常提示樣式
頁面的異常提示,取決于數據獲取的方式,采用全局提示或局部區域進行提示,不同頁面反饋的形式,彼此之間也有所差別。
03 從用戶的操作成本和敏感點選擇合適的提示方式
不同類別的產品,用戶在體驗的過程中會有不同的關注點和敏感點,根據操作成本和敏感點的高低進行針對性地分析。
(1)當用戶在當前頁面的操作成本較高且進行提交時,如果出現異常情況,切記不要引導用戶刷新頁面或跳轉到404頁面,這都會造成當前頁面填寫的信息丟失。因此,建議停留在該頁面,以彈窗的形式告知用戶當前狀態,并將選擇權交給用戶。
(2)當用戶的行為涉及到敏感點時,如金錢交易。這時也是需要給用戶清晰明確的結果,如果此刻結果并未產生,也要告知用戶在哪個頁面可以查到對應結果,或進行客服咨詢等。這樣不僅可以緩解用戶的焦躁,也是讓用戶對產品產生信任感的關節環節喲~~
小結
以上是我對異常提示的總結歸納,希望對你有用,也歡迎大家與我在評論區與我討論。這些細節往往是產品經理容易忽略的,或在設計時并沒有考慮到產品本身的特點,只是進行的盲目照搬,但是細節也往往是影響用戶體驗的關鍵因素。
本文由@黑心老巫婆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