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設計一款好的產品?
作者通過自己的實踐后,整理出的關于產品設計的一個論點——一個好的產品應該是情、趣、用、品皆具備,只有這樣才能設計出一款好的產品。
有一次學生問我,老師,我們學會了畫原型,流程圖,寫PRD,可是我還是不知道怎么樣去設計一款產品?
這個問題讓我很有感觸,是啊,現(xiàn)在很多產品經理都是畫原型高手,原型設計得非常漂亮和真的一模一樣。但是,為什么好的產品還是那么少?
出于對產品的熱愛,我一直在踐行場景教學法,我對這個問題拆分后重新整理得出一個論點:好+產品=情趣用品。
情+趣+用+品一定會出來好的、優(yōu)秀的產品。不必要全部實現(xiàn),做到四之一的就是好的產品,做到之二或以上的就是優(yōu)秀的產品。
1.? 情
所謂一見鐘情,你和對方眼神對一下,就知道是敵是友還是路人,看一眼吃飯的地方,就能猜到消費水平。這證明人對人、人對場景是有感知的。產品是有情感和場景的,同樣能被使用者感知,所以有一句很文藝的話:做有溫度的產品。
這句話很打動我,雖然很抽象,但是心里就是一塊被擊中,感覺上它會很懂我。
產品經理在設計功能及流程的時候,要帶入使用者的感受,讓產品做到和用戶心流對話。也就是以用戶體驗為中心,帶入感是很抽象的,我有一個方法,就是去使用競爭者的產品,把使用不爽和爽的地方記錄下來(用紙和筆,不要企圖用腦),然后問自己,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受。經過自己心流對話的思考過程,你一定能做到以用戶為中心地設計自己的產品。
就像55度杯,這款產品就是一款有溫度的產品,水太燙無法下口,水太涼對腸胃不友好。55度剛剛好可以喝。這就是帶入了使用者的感受。
你可以用紙筆把產品的體驗路徑和心里感受描述出來,然后整理進電腦,作為存檔。(為什么要存檔,因為產品會更新,體驗就會變,跟蹤產品的成長,你會對行有深度的理解。)
我以前做旅游平臺時,我會做體驗路徑,就像這樣:
(1) 從0到1拆分產品的階段,階段以流程為分界點
(2) 根據(jù)階段,描述行為,行為可以用流程的方式進行表達,不需要精確到產品流程圖
(3) 描述在這個階段,你的想法,也就是你希望達到的目標,目標越清晰越好
(4) 你在體驗過程中,你的感受如何,產品的指導是不是明確,你是不是達到你的目標,有沒有不快樂的感受,或是某個環(huán)節(jié)讓你很愉悅?你也可以把感受用心情圖表達,就像這樣:
將你在產品體驗的每個階段的心情用快樂、難受、爽等表情表達出來。
根據(jù)你的產品體驗圖,你就能很清楚,可以做些什么和你的用戶產生共情了。這就是“情”之所想。
2.? 趣
優(yōu)秀的產品大多數(shù)都是有趣的。有趣可以體現(xiàn)在很多方面。迪士尼是小朋友的樂園也是大朋友的樂園,我曾經買了周末季卡,每個周六周日都去,哪怕只玩一個項目。
為什么?因為覺得有趣,有快感。
現(xiàn)在越來越多人意識到有趣,有快感的產品能帶來什么?對,流量和自傳播效率。拼多多在招股書里寫它的模式是Costco好市多+Disney迪士尼。
Costco是好貨便宜,迪士尼是什么?我認為是有趣好爽。用“拼”的方式,讓用戶在不經意間有趣好玩,用低價的方式讓用戶得到好貨。廠家可以賣貨,三方得利,這種模式當然會風靡。
2017年12月28日,微信推出了一款叫<跳一跳>的小游戲作為小程序的突破口。以游戲作為突破口的好處不言而喻,游戲是最有好的傳播方式,加上排行榜帶有社交屬性。好友相互比一比分數(shù),轉眼就有了社交貨幣的價值。
為什么是小游戲?那還不是因為它有“趣”。
3.? 用
有“用”的產品本身就具有是好產品的價值。 淘寶、滴滴、支付寶、微信都是有用的產品,解決用戶的需求,調節(jié)需求這就是平臺類產品的價值。
有個問題很有意思,抖音呢?是不是有用的產品?
當然。抖音通過短視頻的產品設計方案解決了信息傳遞的需求,又滿足了有趣的產品特性。它做到了四分之二,是一款優(yōu)秀的產品。
給你看一組圖,你一定會明白,“有用”和“無用“的差別。
產品設計很獨特,如果不考慮產品的定位,不知道給誰用,也不知道產品解決了用戶什么問題,這樣的產品只能帶給用戶很尷尬的使用體驗。
4. 品
品質是一種態(tài)度,品味也是一種態(tài)度。品質和品味都是提升使用者人設的附加值。“品”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幫助使用者增加社交貨幣的加分項,我們很多人在高檔餐廳喝紅酒、在畫展、在話劇中心都會做一件事,就是拍照發(fā)朋友圈。高檔餐廳、畫展、話劇中心都是有品味的場景,所以我們會很自然地愿意主動展示。
產品經理如果考慮到提升社交貨幣價值,達到自傳播的目的,那么在設計時,一定要想辦法結合產品自身定位,增加“品”的特質。
以下兩款收音機,你會更愿意把哪款分享到你的朋友圈?
總結
一款好的產品,在產品經理進行設計之前,就應該要思考清楚,你的產品有什么定位,能不能符合“情趣用品”中的要素。在設計產品時,可以拿出5%的空間,對產品進行提升。這是我們作為產品經理要持續(xù)不斷思考的。
作者:Sunny文靜,十年+產品人,曾任多家上市公司產品負責人,也曾是互聯(lián)網移動平臺創(chuàng)業(yè)者。
本文由 @Sunny文靜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xié)議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