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日文輸入法項目看心理模型和實現模型

0 評論 8062 瀏覽 0 收藏 12 分鐘

新年新氣象,我們的泛用戶體驗平臺上線啦,為用戶體驗行業又新添一個企業級的分享和溝通平臺~

由此而發,我想就剛告一段落的日文輸入法項目分享一些心得,今天主要是對心理模型的話題和大伙聊聊,歡迎各位參與討論。
從古至今,輸入行為是人類不可或缺的慣常行為。輸入也是記錄和傳承的基本載體,早期的輸入行為的原型就是書寫。
如今,人們漸漸疏遠了常規的墨水和紙張,取而代之的是鍵盤和屏幕。

輸入方式發生了改變,我們每天要處理各式各樣的文檔,輸入編輯各式各樣的文案和稿件,和不同的人用IM聊天,書寫郵件…用各種語言溝通,這其中的需求無論是基數還是頻率,都無疑是可觀的。

回溯人類輸入的發展歷程,在很長一段時間你可以發現書寫的準確性和效率主要依賴于人腦和手,但是伴隨著信息化和計算機的普及,PC和輸入法工具的誕生,手寫文字變成了數據化、結構化和一致性的文字符號,并且依托技術讓工具變得更加聰明和強大,同時,電腦再也很難像紙筆那樣任由個人自由隨意發揮和控制,輸入法工具需要按照人們的書寫原型通過技術映射成一套實現模型,讓計算機推斷用戶想要的結果并呈現出來。

也正是現在這么多各式各樣的實現模型,讓用戶越難以學習和認知產品,因此我們的UCD的設計又回歸到如何探尋用戶的心智模式(下文稱心理模型)來減少用戶的學習成本,讓其快速掌握新產品的規律。

在日本市場,比較好用的日文輸入法軟件相對稀缺,主要有MSIME(微軟自帶的日文輸入法)和ATOK(ATOK還是需要收費的輸入軟件)。而在在日本為用戶提供搜索引擎的baidu.jp,能為用戶提供更多的服務。如你所知,搜索引擎和構建詞庫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
我在接到日文輸入法設計的任務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思考如何進行設計?尤其是設計一款語言迥異、文化不同的產品。
輸入法作為一種計算機程序,它需要良好的協調和糅合兩種模型,即實現模型和心理模型。
這兩者最后形成一個易于被用戶理解同時又可被開發的表現模型。實現模型在輸入法上主要是實現對用戶輸入行為的反饋并且響應指令,比如對輸入原理的分析研究、產品邏輯,同時包含程序運行的流程。

這是一個細致精確的工程模型。主要推導原理、可行性和實施方法。另外一個就是心理模型,就是存在于用戶頭腦中關于一個輸入法的概念和行為的認識、經驗和習慣,包含他們使用過的產品形成的經驗,還包括他們明顯或潛在的期望,比如經常使用MSIME的用戶去使用不同輸入模式的輸入法會有先天的障礙。但是如果滿足某種強烈的欲望,則可能促使他們選擇新輸入模式和新產品。

只有符合用戶心理模型的設計才能讓用戶容易學習并接受,尤其是我們打算做一款有別與現有輸入方式的產品給這些已經習慣舊有模式的用戶。心理模型是我們的突破口。
于是大家就從認識日本用戶的心理模型開始。了解他們的文化、語言結構差異,輸入流程行為的差異,使用軟件的經驗技能和使用場景。同時,提供一個更有效率的優于競品的實現模型也在思考范圍內。
如何進行呢?通過和UER同學一起進行了用戶訪談(多輪),親身實地觀察使用,做充分的競品分析;測試,獲取并分析用戶反饋。通過這些過程獲取了若干關于心理模型的感受結論和特定的行為模式,例如關于長短句輸入習慣、文節切分、斷詞、編輯選詞、習慣句式乃至日式鍵盤的差異,快捷鍵認知及使用頻率,甚至日本用戶輸入時微妙的心理變化。

這時,才慢慢覺得自己開始培養起基于用戶的同理心,并開始在研發成員中培養同理心,擔心他們所擔心,圍繞用戶的期望和困惑討論、尋找解決方案,并且發掘他們的期望。
基于以上結論開始進行流程設計,原型設計(測試和迭代),直到有一天項目溝通會上,日本的同事對著流程圖和原型說“It’s perfect”,才算松了口氣。
以下就設計中幾處細節來和各位同學分享一下,關于創新過程中的對心理模型和實現模型的一些體會。

如前文所述,日本市場最為普及和常用的的輸入法主要是MSIME,通過多次訪談和現場觀察,對日本用戶有了一些感知層面的了解,他們很遵守秩序和規律,因為缺乏安全感經常小心翼翼,行為保守,對習慣一旦形成很難改變。
其中,以輸入法為例,不同的文化和語言結構,不同的用戶對輸入法的心理模型是有差異的。
比如訪談發現,日本用戶對某些按鍵的理解就和中國很不一致。其一,這與MSIME多年來輸出的實現模型已經被轉化為他們的心理模型有關。另外,日文的語言結構和中文也有很大差異,日文里組成文字的單元是假名,假名音形一致,會讀就會寫。而且通過假名進行變化成漢字或者代表外來語的片假名,所以在他們心智模型中,認知是完全不同的,同時,假名的變換存在多種結果和可能性。這和中文用戶的習慣就十分迥異。經過我們對競品分析結論看,我們的實現模型的優越性對效率的提高是顯而易見的。然而,當我們拿出demo去測試時,心理模型的威力就顯現了。由于我們的demo雖然從實現模型的層面,為輸入的效率帶來了便捷,我們認為的方便卻帶來了大問題,日本用戶誤操作的比例陡然增高,他們總是很詫異的發現,敲著敲著,東西全不見了。并且也回不去了,因此很驚恐很沮喪,強烈表示難以接受。

這點讓我們的產品和開發人員頗為費解,明明就是節省效率的流程,為什么他們總是學不會呢?這時候,作為UE設計師,我就和大家解釋心理模型,大家漸漸明白,不同受眾的用戶,心理模型是有差異的,有些特定的行為方式,難以去改變。尤其像這種群體深刻而牢固的認知。并且心理模型沒有任何嚴格的科學和邏輯推斷可言。于是我們對原型進行了改進。這樣一來日本用戶就覺得比較能接受了,但是隨之問題又來了,因為用戶習慣性的行為,對應到我們的原型上,就是經過用戶兩次敲擊,候選此欄就變成了選擇第二候選詞的操作,這當然不吻合用戶的預期。于是看到一個奇特的現象,他們總是停下來仔細的回退到第一候選詞 項。當然這樣一個過程,其實就是打斷了用戶自然輸入的模式,減緩了輸入效率。
于是我繼續思考日文語言結構對日文輸入心理模型的培養,后來大致梳理出日文用戶輸入的心理模型,同時,我們按照分析和梳理出來的用戶心理模型不停的迭代 更新了產品的流程圖和原型,最終的實現模型也對應心理模型進行了調整。就這樣始終站在心理模型的基礎上思考實現模型,最終輸出了令人滿意的表現模型,從而使我們產品交互切近用戶心智。

說到這里順便提提一處小創新,就是我們在獲取用戶的心理模型后,能夠明顯的感受到一種期望,就是自然輸入狀態下,任何實現模型造成的干擾都是影響效率和體驗的,比如日英狀態切換,數字和符號的輸入打斷。尤其是發現很多情況下,輸入的內容存在混合輸入的情景下。其實用戶心理模型里面只期望輸入這些特定的內容,而不想去思考這些狀態切換,于是我就提出了眾包的組詞欄概念,在組成假名串的過程中,組詞欄可以兼容同時輸入英文、假名、數字和符號的輸入,并且把這些都統一處理為輸入元素,通過我們的技術去判斷分別給出吻合期望的候選。
比如下圖所示的眾包的組詞欄:

后來我也順便拋出一個想法,中英文的輸入切換真的需要么?會不會誕生一種世界輸入法?哈哈,跑題了。
當然,一個產品能否成功,還有很多其他方面的考量。但是,不符合心理模型的設計,對于用戶而言是難以學習和使用的,也更難獲得成功。
最后,也歡迎各位常用日文的用戶,能夠隨時隨地的給我們關于百度日文輸入法的使用反饋。

來源:http://www.baiduux.com/blog/2010/01/12/從日文輸入法項目看心理模型和實現模型/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