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廠APP里來看同款功能如何PK

7 評論 7747 瀏覽 10 收藏 12 分鐘

編輯導語:在互聯網時代,各種各樣的APP不斷地推陳出新,系統和功能也在不斷地升級,本篇文章作者通過從大廠APP中同類型的APP進行同款功能的PK,分析其中的優缺點以及存在的問題,感興趣的一起來看一下吧。

互聯網信息化時代,隨著產品越來越多,我們打開手機仔細看的話會發現,頁面布局都是類似的甚至交互方式也很像。

確實,大多數產品設計顯示出一種趨同性,但是趨同性并不是缺點。

降低用戶學習成本要求盡可能依據用戶既有經驗進行任務和流程設計。

雅各布定律認為,用戶將大部分時間花在別人家的產品上,而不是你的。

這意味他們希望你的產品跟別人的有相同的操作方法和使用模式。

但筆者也注意到,一些產品在這樣的趨勢中仍然保持著難以被模仿的水準,及優秀的用戶體驗。

筆者列舉了6個產品中的3個功能進行思考分析:為什么他們能夠脫穎而出?

一、哈啰出行 VS T3出行

1. 對比分析

在這特定景下二者流程基本是一致的,從截圖可以得知的區別在于:用戶強制退出后,哈啰出行并沒有調用取消訂單的下車點數據返回到前端顯示在【下車點】供用戶選擇。

  • 在正常流程下:用戶打車取消訂單后,哈啰出行和T3出行都會有一個【是否重新叫車】的選項,選擇【是】則會調取用戶之前已取消訂單的數據作為上車點和下車點,用戶不需要重新選一遍。
  • 在異常流程下:用戶強制退出后重新叫車,那么哈啰出行的體驗就沒有超出用戶預期,因為哈啰出行針對異常流程并沒有提供給用戶解決方案。

注:本文所述的是,用戶打車后—取消訂單——強制退出——重新打車,這一特定使用場景。

因此其他(比如是否聯網、訂單是否付款、預付車費等)這些異常流程沒有體現在流程圖上。

1)哈啰出行

強制退出APP后,用戶重新叫車的下車點和取消訂單的下車點一致,那么就需要重復操一遍,增加了用戶使用成本,降低了用戶打車效率。

2)T3出行

強制退出APP后,用戶重新叫車,直接選擇將取消訂單的下車點,作為本次訂單的下車點。

不需要重新操作一次。

提前偵測用戶預期,自動把期望的操作結果呈現出來,而不需要用戶參與。

看似很小的功能,但是結合特定的使用場景,為用戶多想一步,直達快捷的操作入口,提供最短的操作路徑完成需求,降低用戶操作的成本與時間。

3)設計思考

如何做出超出用戶預期的產品體驗?

  • 為用戶多想一步,考慮用戶在不同場景下使用過程中會出現的問題;
  • 在設計中非常有必要考慮防錯機制,尤其是用戶的操作具有毀滅性效果的功能時。

在偵測用戶預期上:T3出行做的比哈啰出行更出色。

二、微信朋友圈 VS QQ空間說說

微信朋友圈發動態和QQ空間發說說,業務流程基本一致,甚至界面布局也比較相似。

區別在于用戶編輯文字內容超出最大字數限制后,二者的交互細節。

1. QQ空間寫說說

觸發:用戶編輯文字時,內容超出最大字數限制(10000字)。

行為:右上角的【發表】按鈕置灰,右下角提示當前內容超出的字符數,用戶可以編輯但不能發布。內容在最大字符數內,【發表】按鈕恢復。

2. 朋友圈發布動態

觸發:用戶編輯的內容超出最大字數限制(2000字),點擊【發表】。

行為:單確認按鈕提示彈窗頁面居中出現,出現后點擊【我知道了】按鈕,彈窗消失。

1)對比分析

  • 用戶在微信朋友圈發動態,在編輯內容時如果超出最大字數限制(2000)系統不會提示用戶,用戶只有點擊【發表】才知道,原來自己的內容超出限制了不能發表。
  • 這種反饋相對來說是非常遲鈍了,雖然不會影響主流程的提交,但是會導致用戶不能及時發現錯誤,需要重新回過頭再編輯、再提交、再報錯,這樣會嚴重影響使用效率。
  • 用戶在QQ空間寫說說,當編輯內容超出最大字符限制后,即被告知用戶字符超出限制,而不是等用戶全部編輯完內容點擊【發表】后才提示,實時狀態將錯誤扼殺在搖籃中。QQ空間有效的在用戶出錯之前就盡量避免錯誤的發生。

2)設計思考

微信如此國民級產品會犯這種低級錯誤嗎?

“微信朋友圈不鼓勵發文字,是因為信息傳播有等級,圖片門檻低”?!獜埿↓?/p>

  • 朋友圈功能存在意義在于:促進用戶朋友之間的關系,使其更加親近、相互了解。用圖片、視頻、文字等功能…可以更詳細、更形象地描述用戶的生活。讓朋友間的生活、思想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 試想,朋友間相隔兩地用照片或者視頻再加上用戶內心感受的文字描述,來闡述事情所發生的過程,才能達到即使朋友不在現場也可以感受到現場氣氛的水平。
  • 另外,朋友圈非張貼復制的文字內容如果超過100字就會在顯示的時候被折疊。更何況用戶文字編輯2000字以上的內容發朋友圈概率是很小的。

所以微信在極限字數的處理從實際使用場景上看:并不能算做bug。

從程序角度看:QQ空間在內容錄入字數極限值的交互細節上比微信朋友圈體驗更細致。

三、美團截屏分享 VS 百度網盤截屏分享

1. 百度網盤

觸發:截屏觸發分享控件,浮層由下之上滑出,頁面其余部分顯示為半透明遮罩。

行為:點擊遮罩處或右上方浮層關閉按鈕,浮層向下收起,半透明遮罩消失。

2. 美團

觸發:截屏后生成當前頁面縮略圖且居中出現,其余部分為半透明遮罩。觸發分享控件,浮層由下之上滑出。

行為:點擊遮罩處或底部取消按鈕,浮層向下收起,頁面縮略圖及半透明遮罩消失。

1)對比分析

如果單看美團截屏的第一張圖——都會認為左邊屏幕留白太多 空著一大塊,視覺上極不協調。

甚至會想美團也會犯這種低級錯誤?相信大部分人對于這種“分享控件”需求會這樣設計:

【左右對齊、水平分布排列3個分享圖標】,因為百度網盤確實就是這么干的。

  • 在百度網盤截屏分享時:ios用戶(沒有關閉編輯截屏功能的)截屏后左邊分享到微信好友的按鈕,被系統的“編輯截屏窗口 ”遮擋了一半,導致用戶難以準確點擊。
  • 因為ios用戶?截屏后左下角都會出現編輯截屏窗口,只有左滑才會消失,否則編輯窗口會停留5秒鐘。如錄屏所示:用戶很容易點到截圖編輯,再返回需要退出2次,操作路徑很繁瑣。
  • 因此美團左邊的留白其實是為ios用戶截屏后“編輯截屏窗口”特意預留的位置。用戶在美團截屏后分享到微信好友點擊就不會受到影響。
  • 美團考慮到了當前產品的交互方式和系統“沖突”時,根據系統的特性做出調整。美團靜態圖上看似不協調的布局方式實際是考慮到了不同的用戶在實際使用中的真實場景。

2)設計思考

為什么眾多大廠產品都中意這種底部浮層的截屏分享交互方式?

缺點:分享圖標容易與ios系統截屏編輯窗口沖突。

優點:

  • 方便用戶點擊,也是費次定律運用的體現。并且據研究表明,人們在使用手機的時候,75%的交互操作都是由拇指驅動的,而拇指默認懸停的位置恰好在屏幕下方,用戶操作成本小。
  • 對用戶干擾程度低,浮層在底部屏幕展示的內容多,對用戶瀏覽其他內容影響較小。比較符合用戶預期。
  • 拓展性強,如果在版本迭代中遇到增加或者修改的需求,改動很方便基本上不影響界面布局,前端調整起來很快。
  • 用戶習慣,不僅局限于分享,很多功能都采用這種底部浮層的交互方式,遵循培養出來的用戶習慣操作。

當產品交互方式與系統“沖突”時美團注意到了這一點,并且做出了解決方案應對。

四、結語

盡管有越來越多的產品趨同,但是在用戶體驗、交互設計的每一個流程,我們依然能體會到差異。

誰能夠更好地把握用戶的情感訴求、站在用戶角度考慮設計交互的每一個細節、超出他們的預期、給到功能以外的驚喜。

就能夠在當今日益激烈的競爭中贏得一席之地。

 

本文由 @ Kronol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對于QQ那個發表變灰,有時候還需要楞一下思考思考為什會變灰,不能點擊發表

    回復
  2. 美團截屏那個是2021年發現的,所以沒有錄屏。現在這個功能版本迭代已經不在了。。。表達那個意思就行

    來自云南 回復
  3. 卷起來吧,同款功能競爭起來,這樣才能帶給用戶越來越多方便好用的設計

    來自河北 回復
  4. 其實我覺得各類設計都還是要以便利為主,流程太復雜體驗感不行,就是要簡而精

    來自中國 回復
  5. 盡管有越來越多的產品趨同,但是在用戶體驗、交互設計的每一個流程,我們依然能體會到差異

    來自中國 回復
  6. 1.哈嘍vs T3,調用上個訂單時做好有邏輯判斷,沒有數據先敲一個,if強制退出后2分鐘內再打開界面,then填充上個訂單的目的地作為目的地,目前所在地為出發地;

    回復
    1. ??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