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和產品設計
沒創意的頭腦可以看出錯的答案,但需要有創意的頭腦才能看出錯的題目。
做正確的事情是基礎,如果錯了,再正確的做事都收效甚微。產品設計也是如此,如《啟示錄》的作者所說:
“除非知道產品是用戶真實需要的,否則不要盲目投入精力開發?!?/p>
針對這樣一種常見的產品流程:
高保真原型與精益創業的MVP,皆倡導通過“驗證”環節來確保做正確的事:
不過本文想思考的并非“驗證”環節,而是最前面的“想法”環節。
一個想法就如一個題目,在我們通過驗證來解題之前,是否可以更好的選題?
提出正確的問題,往往等于解決了問題的大半?!I?/p>
首先,想法從何而來?
產品的本質即針對需求,提供解決方案,交換價值。
因此常見的想法可以分成兩種:從需求出發、從解決方案出發。
1、從需求出發
通常是想到或觀察到用戶某種痛點,然后思考各種可以解決痛點的方案;例如把客廳沙發租出去的需求、酒后開車的需求、用戶個性化頭像的需求等。
2、從解決方案出發
通常是企業擁有某種技術,或者參考某種模式或概念,然后對接可以解決的需求;
例如從AR或VR技術出發,嘗試解決教育問題、裝修問題等等;或者以O2O、共享經濟等概念,嘗試解決美甲、停車位等領域需求。
兩種出發點有何異同? ?
從解決方案出發:
從需求出發:
從表面看起來,兩者都是一個反復嘗試的過程。
- 然而從解決方案出發的想法,即使對接到了某個需求,也存在以下風險:這個需求對于用戶而言并不是最關心的,或者出發的方案未必是該需求最佳的解決方案。
- 而從需求出發的想法,則由于有明確的客戶跟需求,當提供合適的解決方案時,就能更快的實現商業價值。
雖然很多公司宣稱自己以用戶需求為中心,實際上卻是以某種解決方案為基礎。許多失敗的創業項目源于對接的需求被證偽。而抓住需求的項目,即使一時的方案不好,也有機會改進。
那是否從解決方案出發就錯誤了呢?也未必。
但我們知道一項發明從誕生到應用往往需要很長時間,例如經常被商業教科書舉例的3M便利貼,從發明到商業化使用花了12年。技術或理念有時會超出當下時代太多,人們還沒有做好接受它的準備?;蛘咄ㄟ^技術突破使原有性能實現飛躍性提升,而這必是極少數的。
所以,相對而言,從需求出發的是一種較好的題目。
相同出發點的想法又有何不同?
根據想法的一些特性,將以上兩種想法分成四個象限:
第2、4象限以解決方案出發,第1、3象限以需求出發。
1、從解決方案出發
- 技術式:第2象限指具有某種實際的技術,例如云計算技術、語音識別技術、AR/VR技術等;
- 概念式:第4象限指某種概念或模式,例如曾被“套”到各種垂直細分領域的滴滴打車模式、airbnb模式、O2O模式等;這是兩種常見的想法類型,在浪潮退去后死亡的多是第4象限的想法;從壁壘的角度,第2象限相對更有優勢;而第4象限一般需要更多市場教育,若成功常是顛覆性。
2、從需求出發
- 臆想式:第3象限的需求往往通過以下兩種方式獲得:邏輯推理式,通過競品分析或者主觀推理得出的想法;靈光一閃式,頭腦風暴時或者沐浴時靈光乍現。
- 探索式:第1象限的典型是創始人式的靈感,源于其在某領域較長時期的體驗跟探索。
既然都是“靈光一閃”,第1象限與第3象限的區別是什么?
我們可以借鑒心理學研究中對“沖動”與“直覺”的解釋:
從表面上看,直覺和沖動都是突如其來,又不時反復冒出;它們都無法用邏輯解釋,模模糊糊又不太清晰,都強烈的推動著行動。
但在腦掃描之下,二者激發的腦區有顯著的區別,沖動主要產生在邊緣系統,而且反應非常快。而直覺一般出現在連接邊緣系統和大腦皮層的額葉眼眶面皮質,直覺產生在長期接觸這個事情之后的某一瞬間。
簡單而言,看到事物第一反應,往往是沖動。而在冷靜下吸收大量的信息,在情緒和理智充分融合后,突然超越邏輯冒出來的東西,則是直覺。
回到產品的想法來,面臨一個新事物,如果團隊本身沒有對于這個事情的深刻學習和體驗,沒有在這件事情里的來回痛苦反復,那么得出的大部分想法,都只是第3象限的臆想而已。
或許很多第2、3、4象限的項目,也會在產生想法后,在現實中進行各種調研。然而就如丹麥著名物理學家Niels Bohr所說:“你不是在思考,你只是在讓自己做到理性而合乎邏輯”。這種調研常常會變成帶著先入為主的想法,去尋找支持自己的證據。而你對一個想法投入越多,就越不容易放棄它。
因此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不要愛上自己的想法。
如何避免愛上自己的想法?
可以使用“課題探索”的方法。如其名,該方法重點包括“課題”與“探索”。
“課題”意味著將原來的想法置于更大的背景下,后退一步,統攬全局,用更寬廣的視野來思考問題。
這時將發現更多可選的題目,也會發掘更多潛在合作者,他們未必跟你是相同行業,但是卻關心相同的主題,從而有機會通過合作獲得跨界的解決方案。
“探索”意味著“不確定”,意味著允許意外收獲的出現、不可預測的發生以及命運的反復無常和變幻莫測。如同創造性的溫床,終將醞釀出有創意的想法。
通過課題探索,以某個問題或想法為引子發散挖掘,再收攏聚焦找到最有價值的需求,進而以需求出發,尋求更好的解決方案。
此外,課題探索需讓團隊成員一起參與其中,不僅能利用集體的智慧,也能讓成員對項目更有認同感。若無認同感,則容易僅將項目當成工作而已。
課題探索有如此好處,為何很多新項目會缺乏這種環節呢?除了人們總是傾向快速下結論外,可能還有以下原因:
- 自信,對個人想法抱有強烈自信,甚至擔心為人所知,且不相信探索后還能得出更好的想法;
- 恐懼,由于天生對未知的恐懼,以及應對不可預測性方面的無能,使得對未知難以忍受;尤其是孤注一擲的創業公司,以及不敢坦白自己不知道的公司高管;
- 懶惰,課題探索需要走出去,需要更多思考。
- 除了以上主觀原因,也存在時間及預算限制,競爭壓力等外部原因。
相應的探索心法:
- 承認無知,健康懷疑,不執著;
- 容忍未知,容忍錯誤,要樂觀。
為何我們在探索中缺乏如創始人式的偉大洞察?
首先,想法的產生是一個“涌現”的結果,而涌現需要有足夠的信息為基礎。
而探索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積累信息的過程。我們與用戶的對話、觀察用戶的行為、查閱資料、與同事溝通,都是在積累信息。
然而,我們并非將所有信息全盤吸收。我們在生活中常常會發生“視而不見”的情況,像坐公交車時望著窗外,事實上卻什么也沒有看到,或是跟人聊天時而沒有真正聽進別人的話。
因為我們體內存在某種機制,可以稱它為“習性”或者“心智模式”,它負責快速的判斷一個信息的重要性,覺得重要的就積累,不重要的就刪除。
而每個人的習性各不相同,別人認為最重要的事,我們可能一點都不在乎。
在生活與工作的大部分時間,我們都是在習性設定的“自動駕駛”下無意識地行動而不自知。習慣性的自動遠離自己不喜歡的東西,接近喜歡的東西,自動對于無所謂的事不予理會。
又是什么驅動了我們不同的“自動駕駛”呢?
在探索中積累的信息,都是我們在乎的,而我們在乎什么,就反映出自己內在的愿望和欲望,這就是動機。
所謂動機,即我們做任何事背后的理由。
簡單地講,動機可以分為兩種極端,利己與利他。大部分人的動機是介于兩種極端之間。
常見的利己動機一般是錢、名、權。在產品中即為了變成獨角獸賺大錢,為了出名成為下一個喬布斯,為了晉升加薪。
這些深層的渴望有錯么?沒有錯。
但是動機在驅動我們的習性,習性影響我們獲取的信息跟行為。這些動機會讓我們忙于關注別人的輝煌成就,沉醉于自我想法的膨脹,敷衍于完成績效目標??傊@些太利己的動機,容易使我們忽略真實人群的需求。
以情感打比方,渴望獲得對方的愛并沒有錯,但是如果我們的行為都以此出發,反而會由于過于關注自我而忽略了對方的感受。同理,動機若純粹是賺錢,很可能反而賺不到錢。
當然賺錢也是重要的,就如愛情不是一個人的事情,單方面的犧牲會難以長久,更何況是以交換為本質的商業。
因此可以說,動機是產品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因為一切從動機而來。
產品背后的動機會直接影響產品最后的成份。
所以,產品人或創業者應盡可能對自己誠實,檢查自己的動機偏向于哪一方。
我說的都是錯的
人有時候會言行不一致,有時候又會用各種言語來解釋自己的行為使其合理。因此我每次總結的內容,也可能是為了讓世界在自己的眼里看起來更易于理解,或為自己做過的以及將做的事情建立依據。
所以有時候寫作就像是為自己治病。史鐵生一篇散文里自問自答,“一人為什么要寫作?為了不至于自殺?!币苍S有一天當病好了或者從這大千世界得了更嚴重的病,就會發現之前說過的都是錯的,但我仍會記錄當下。
關于動機
動機是多元復雜的,我也未能完全看清自己。利他與利己的交織也很奇妙,而在市場的作用下,出自利己動機的人們為了獲利,必然要去思考如何利他。而抱有利他之心的人,為了更好的實現抱負,必然也需要思考如何利己,讓自己更好的生存發展。
因此不論從哪種動機出發,要想成功,必然需要很好的整合與平衡。重要的是要看清自己。
聯想老師講過學佛的發心,不論是出于功利還是慈悲,只是入門途徑不同,不存在優劣之分。雖剛開始有所不同,到圓滿時,都是一樣了。
關于初心
“不忘初心”是創業者喜歡的口頭禪,但初心到底是什么?
有的創業者說“最初是想做一個某某某”,但這只是最初的想法,并非初心。瞬息萬變的商業社會,若執著于最初的想法豈不是很艱難,遇到轉型時豈不是又一番掙扎。
初心是你為什么要做這件事,是你的動機、你的信念,它不是口號不是情懷噱頭,而是你心里真正在意的事情。
初心即動機,會有利他利己的變化。所以我理解的“不忘初心”應是“不要忘記時時審視自己的動機”。
管理者告訴團隊“做什么”,不忘初心的領導者會告訴團隊“為什么做”,從而吸引有相同信念的跟隨者。
關于禪品
雖然上文寫了那么多,然而在現實中卻應忘記。我們常常透過某些概念跟方法去看待問題,造成了主客觀間的分割,這就如同拿著解決方案試圖去“套”需求一樣,使我們錯過認真觀察問題的機會。
作者:捍道
來源:微信公眾號【禪與產品設計藝術】
版權:人人都是產品經理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若標注有誤,請聯系主編QQ:419297645
很棒的產品設計理念,好的創意是產品的靈魂,受益匪淺!
很好的文章,我不太喜歡總結,這篇的觀點讀來確實符合自己的想法。
容忍無知 寬恕無知
我們不是在思考,只是先入為主,去搜集證據去驗證自己的邏輯和想法
不要愛上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