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未來 APP 產品設計的革命性趨勢

1 評論 3194 瀏覽 1 收藏 16 分鐘

蘋果作為當前的話語霸權者已經導致全部手機 APP 設計朝它看齊,止步不前,這是失去喬布斯之后的后蘋果時代最大的敗筆。幸而有些東西讓我看到了一些不錯的苗頭。結合目前本人的觀察,今天就來談一下未來可能的 APP 產品設計革命性的趨勢。表面上雖然可能是極客們都覺得不值一提的微創新,但是見微知著滴水成海,有些種子一旦種下是必然要生根發芽的,無論前路多黑暗。這個時代總有這么一些前行者值得我們去尊敬。

App 圖標多元化

為什么我們要一直忍受永遠不變的 logo?我們還要忍受多久?想必各位都已經看過錘子手機的發布會。其中最大亮點便是圖標市場??梢哉f這是徹底征服我想刷錘子 ROM 的最大原因,個人認為,一旦此閥一開必將帶來馬太效應,各種設計創意定會傾巢而出,我們的手機再也不是千篇一律的圖標,而是更加的個性化。高手一直在民間,看看小米的開放式主題就知道了。如果說小米的開放主題是一個牛叉的創新,那么我敢斷言羅永浩的圖標商城對用戶的吸引力絕對要在主題之上。

總結:此處的革命性價值在于能有超越主題的更加個性化的用戶體驗。這是羅永浩的殺手锏。感謝羅永浩開辟的新大陸。

App 圖標動態化

看過最近米粉節的朋友都應該想到了。是的,我想要談的就是動態圖標。我不禁要問,為什么我們看了這么多年的靜態圖標卻沒覺得有任何問題?為什么我們都這么麻木于蘋果的權威?全部整齊劃一、一動不動?這樣的創舉好比于當時的電風扇全都是黑色的,而突然之間有個廠家在賣彩色電風扇一般。雖然很容易被模仿與抄襲,但是對于整個行業來說,可以說是全面朝良性發展的影響力。

我指的不是系統內置 App 圖標變成動態,而是指的全部 App 行業?;蛟S哪一天,你的推送不再來自手機頂部,或是煩人的右上角的數字提醒,而是直接來自圖標本身。只要設計足夠優秀與人性,每個變化都能抓住你心里最柔軟的那部分。

雷軍說全部動起來用戶可能會覺得很亂,這點我不贊成,我認為應當開放給用戶自己選擇靜與動,以及設計師必須考慮好每次變換的時間。

靜與動,快與慢自古以來就是古老的哲學問題,美本身就不具備一個標準,無論有多大質疑,定會有人前行,去嘗試。

總結:此處的革命性價值在于耳目一新的用戶體驗。感謝小米為我們帶來的驚喜。

App 圖標本身就是一個應用,無需點開

這個很好理解,目前我只有看到小米手機的清理內存實現了我所說的功能,但可惜目前沒有廠商足夠重視這塊,首先小米就沒有開放清理內存的圖標設計,如果一旦開放必將會有更有趣的設計,我自己就想到了幾個,太極,風車,車輪,向日葵…… 比起騰訊管家和 360 管家的清內存動畫更快更簡潔。(但騰訊管家做的火箭確實很酷)

事實上,有很多功能可以用這種方法實現,比如錄音。我實在想不通,為什么錄音這么一個簡單的應用小米還需要讓我打開一個占滿全屏的應用,先看一副毫無意義的巨大圖片,然后再在手機下面那塊小區域找到錄音按鈕才能錄音?能不能給我一個快捷錄音的設計,將錄音本身做成一個手機桌面上的按鈕?這樣對記者其實更有利。另外云同步,語音助手,隨機播放音樂,手電筒,WiFi,鎖屏,GPS,等等(也可以設計成按一個 App 之后,會再從該 App 周圍展開數個按鈕出來給你選擇操作,等完成之后再慢慢縮回去不見)

 

手機廠商們可以將這些制作出來然后讓用戶自己選擇他所常用的功能是否放到桌面,并且可以重新思考關于手機設置部分的設計是否可以更直觀、更出眾、更驚艷?

那有人會問,那不就是把系統功能以 App 的形式放到桌面上嗎,這有什么革命性的?不,這個很酷,相當酷。革命性的東西不是一個大改變,恰恰是一個個小小的變動帶來的顛覆性創新。那你說什么是搖一搖?不就是查找同時在查找附近的人的人嘛?有什么創新的?

小就是大,一切見微知著。我等著這樣驚艷的 ROM 作品出現。

總結:此處的革命性價值在于手機廠商對于用戶更加貼心的關懷。

App 去全屏化操作

就拿我個人的體會吧,我其實挺煩每次打開一個不痛不癢的應用都要全屏化進入,然后再退出,再強迫癥一樣的把它關掉。為什么所有應用都要全屏化?有些程序全屏化是不是最好的?我能不能想要不全屏就不全屏,退出一個應用也可以更輕松簡單呢?談幾個非全屏化的例子:

愛奇藝播放器可以讓你在非全屏模式下觀看視頻。這點做得很人性,但是我覺得還不夠,因為一定會有用戶希望直接在此進行搜索操作。這樣設計最大的好處就是便捷。另外說一下有些軟件其實根本就不需要全屏化操作,比如冬吳相對論的 App,完全可以做成非全屏樣式,而不是一個臃腫的需要進入全屏去看的 APP。一個如此簡單的 APP 居然需要我等它放大,然后再去等它縮小,是十分難以忍受的事情。我相信今后一定會有人這么做,而且這樣的用戶體驗一定更流暢。

手機安全應用的桌面化。這里我比較欣賞 360 和騰訊的產品。我一直非常喜歡,兩個都裝。它們清內存的感覺都超級酷。有時候無聊我就會刷幾下騰訊的火箭,或者讓 360 給我掃掃地,而不是選擇小米自帶的清理內存。你問我這是什么心理?我之前也說不清楚,后來想明白了,是用戶有需要驚艷效果的需求。這已經不是清理內存這個層面了,就好像微信的搖一搖已經超越了找人這一層面,這些都是一種科技回歸人文的情懷,讓我們忘記手機其實是個機器。我們想要的是一種超越手機的感受。

velox 是一款 Apple 的越獄插件,這也是我最想說應用之一。太酷了!各位可以看到它最大的特色就是全部非全屏操作,讓用戶直接在桌面完成設置。各位發現了吧,iPhone 的體驗已經無聊到了讓極客們想發瘋的地步了!極客們都看不下去了,終于站出來為 iPhone 做更酷的事情!雖然這些改動看起來不大,但實際上卻有很大的歷史意義,為什么這么說?你能想象像我這樣一個“強迫癥患者”是如何在 iPhone 上使用聽廣播這種小 APP 的嗎?

我需要點開一個死氣沉沉的 App,然后等著全屏化!

然后開始收聽了再按 home 鍵退出!

聽完后還要連按兩次 home 鍵!

再長按圖標!

再按那個小減號!

才能把這么一個小應用關到你徹底看不見!!!!

所以我們不禁要問,iPhone 當初的交互設計現在來看還是最好的嗎?真的已經不需要任何改變了嗎?我們真的需要帶著 iPhone 的腳銬繼續唯命是從嗎?

殊途同歸,簡單化需求一定存在各個角落,我再列舉一下 PC 上的例子。想必各位極客們基本都用過 Chrome 或者火狐,并且會裝上各種插件,這就是一個便捷式操作的最佳案例。我們只需要點一下而不需要再去打開網頁便可以打開豆瓣 FM,發微博,查看 SEO 情況,收藏網頁,截圖。

同理,手機雖然與 PC 不同,但是有些便攜式需求會一直存在。需求與設備無關,就連設備本身也是便攜式需求的產物,我們設計的時候必須認清楚這點而非本末倒置,將手機置于人之上。在設計的時候牢記,人是萬物的尺度。

另外再說下 Facebook Home,就是洞察到這點的案例。不過就目前的差評來看,似乎做的有點過分。物極必反,我們必須在大與小的哲學思辨之中找到某種動態平衡,才能求得與大眾需求的水乳交融。最經典的例子就是手機屏幕。

總結:此處的革命性價值在于留給用戶更多的便捷操作。內置系統功能可以這樣做,并且很多 APP 可以這樣做,尤其是音頻類。這種設計,會讓我們看到更加人性化的一面。有些設計必須可大可小,就像定海神針,而設計師們就是造定海神針的那個人。

App 圖標動畫

我說的是圖標自身的動畫,上面的騰訊和 360 清理內存的案例不算。所以這個我目前還沒有看到案例,基于當前 ROM 的原因,也壓根不可能找到,這也是我本人的創意或者說暢想。相信互聯網圈子的都看過一個有意思的 GIF 小動畫叫做“右下角的戰爭”,3Q 神仙大戰讓很多事情和人交了好運,最走運的兩個,一個是金山毒霸,還有一個就是這個漫畫作者。

如果我們可以好好分析,排除惡搞的成分,我們會發現雖然用戶知道這些都是假的,一個軟件根本不可能說話,但是這時候卻會被帶入到這種情境當中,信以為真?就像看電影一樣真誠的自欺?為什么?因為軟件被賦予了靈魂,他已經不再是一個軟件而是一個擁有靈魂的東西,你會感受到并且用你的靈魂觸摸到。

這就好像各位把鼠標放到極客公園左上角那個 LOGO 的時候會轉動。

用鼠標滑過Android 主頁左下角的那個機器人會向你打招呼,而一旦點擊它便會揮舞小旗子然后跳舞。

也許又有人會問?不就是個小動畫嘛?哈哈,那我告訴你們,你們想過沒有?如果有一天突然 QQ 企鵝那個圖標突然從它所在的框框跑出來,扭扭腰跳個舞,跟你招個手,對你么么,如果 360 在同一屏那就再跑去踢它一腳,最后再蹦會自己的位置,那對你來說是一種什么樣的感受?你們想過沒有?這個跟你在一起這么多年的永遠是那個樣子的死企鵝,突然活了,它不再是個聊天軟件而是某個靈魂,就像匹諾曹被仙女點醒的那一刻,而我們都是他那個工匠爺爺,站在一旁目瞪口呆,從未想過生活會有如此的盛裝的驚喜。

于是你終于發現,它雖然默默的站在那里,但是它是有靈魂的,它不過是一直藏起來等著你去發現。于是此時,手機再也不是手機,而是精靈們的聚集地,他們默默地等你起床,為你服務。

總結:革命性的價值在于真正的人文關懷。這就是我想要說的那一種感覺,人文對科技的最大反哺就是讓科技回歸到人自身,用人文關懷推倒科技在異化人類的論調。我們可以承認人類是一群烏合之眾,人類被科技變得更疏遠與冷漠甚至是自私。但是我們也應該有足夠的理由相信我們上萬年沉淀下來的文化也在不斷的給我們反哺,科技也是我們人類自身,科技是身體,人文是靈魂,無論身體跑的多快,靈魂總會全力以赴地跟上??此莆覀儽豢萍挤蛛x地更遠,但實際上卻是讓我們結合地更緊密,更好地協作交流,這也正是科技發展的最初的原始動力,自古如此。科技與人文沒有十字路口,只有等待勇士們的無盡荊棘。

我們走的更遠都是是為了更好的領悟為什么出發,以及在旅途中的一切,從原始人就已經開始。

勇士們繼續向前進吧,不用害怕會迷路,因為無論我們的身體走多遠我們的靈魂都會把我們帶回最初的地方。

#專欄作家#

承哲,微信公眾號:shouxifayanzhe,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關注工具產品和人工智能領域,擅長AXURE,興趣愛好看書,思考。

轉載此文章須經作者同意,并請附上出處(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及本頁鏈接。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未來不需要下載。。。不需要安裝。。。全在云端嗎?

    來自菲律賓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