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用戶效率設計的再思考(上篇)
編輯導語: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越來越快,對于一些產品設計的用戶效率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比如手機APP頁面的軟件可獲取的信息越來越豐富,可選擇空間也變大。本文作者分享了關于用戶效率設計的思考,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前兩天有朋友留言,希望能夠做一下用戶效率方面的分析;我之前寫過一篇文章《帶你認識提升用戶效率的4種方法》,從用戶行為過程分析了提升用戶效率的方法和技巧,感興趣的話可以看一下。
這次分享以方法論的形式做了要點提煉,結合案例分析,希望對給大家有所幫助。
由于內容較多,考慮到大家的閱讀習慣,我會拆分成上下兩篇推送給大家。
主要內容如下:
【上篇】
- 效率是什么
- 效率設計考量因素
- 界面表現對效率的影響
【下篇】
- 提升用戶行為效率的方法
- 弱化低效感知的方法
一、效率是什么
1. 效率是促進用戶行為發生的重要手段
當今快節奏,碎片化的生活場景下,少思考、高效率成為了產品設計重要目標;根據福格行為模型,對用戶行為能力要求越低,行為越容易發生。
例如抖音通過簡單的上下滑動,即可完成視頻切換,從而讓用戶更容易沉浸其中;微信朋友圈里隨手點贊,就可以建立起用戶間最簡單的交流——所以提升用戶效率更容易激勵用戶行為發生。
2. 效率是用戶行為過程的相對平衡
在特定場景下,我們需要設置一定的用戶行為門檻,為用戶安全或者商業目標服務。
最為典型的就是刪除文件時的彈窗提醒;就用戶行為而言,增加了操作步驟,造成效率下降。
但是如果沒有確認彈窗,誤刪帶來的用戶損失成本可能更高,甚至是無法估量的;所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彈窗帶來的是更高的效率。
智能手機已經成為用戶聯通世界的必備工具,同時隱私和安全也成為了用戶首要需求,我們通常都會設定手機解鎖方式。
因此我們的設計目標是在滿足安全的前提下,更快的完成解鎖任務;解鎖方式也從初期的密碼輸入、圖案繪制等交互式操作,到現在指紋、面部識別等智能化弱交互方式。
另外為了增加用戶留存,所有產品都不希望用戶輕松退出;此時效率就會被適當的“忽略”,所以“退出登錄”按鈕通常路徑會比較深,不易查找。
因此設計師一方面要追求更快的用戶效率,另一方面要做好需求平衡,綜合考慮用戶投入成本和行為過程中的體驗來確定交互方式。
二、效率設計考量因素
我們在做設計時,考量效率的因素無外乎用戶群的需求、用戶所處的環境、以及核心需求的優先滿足。
1. 效率需要考慮不同人群的差異化需求
產品面向人群類型越多,就需要通過不同的功能設計滿足不同用戶的效率需求,才會產生有價值的效率提升。
微信溝通作為全民通用的社交工具,不同用戶的需求差異較大;例如:老年人打字不順暢、拼音不準,因此手寫輸入、語音電話,甚至是視頻電話才能更好的滿足他們的社交需求。
而年輕人更習慣于文字溝通,電話、語音等方式反而會給他們帶來心理壓力;另外表情包也是輔助情感表達的重要工具,豐富有趣形象的表情成為了快速溝通的設計方向;為此微信專門設計了“相似表情”查找功能,激活用戶溝通交流的欲望。
2. 效率需要以用戶場景為目標
在工作中,我們主要通過文字輸入進行溝通,語音消息、表情包反而會有些不合時宜。
而在緊急情況下,需要與他人快速溝通時,語音通話成為了重要的溝通方式;當你身處異地,想念許久不見的家人時,視頻通話可以從身心上拉近你們之間的情感距離;所以效率的提升需要綜合考慮用戶的各種場景,才能更好的為用戶服務。
3. 效率需要優先滿足高頻需求
通常產品都會融合大量的業務功能,但是根據“二八定律”,可以推斷出用戶最基礎、最核心的功能占比并不高,因此效率設計應該首先要滿足用戶高頻需求。
例如微信聊天界面功能排布,將用戶使用最為頻繁的文字輸入、語音消息、表情包等方式優先展示,保證了用戶核心功能的優先展示。
而支付寶在收付款頁面中,“向商家付款”優先級最高,并且直接顯示出條形碼和二維碼,減少了用戶二次操作。
三、用戶行為過程
用戶行為過程可以拆解為“信息認知”、“分析決策”、“行為操作”、“過程感知”4個階段。
因此在設計時,一方面需要提升用戶行為效率,另一方面需要弱化用戶行為過程中對低效率的感知。
四、界面展示對效率的影響
界面信息展現更多的視覺設計師時的工作范疇,不過有時候視覺設計師考慮更多的是用戶第一眼看到界面的感受,偏向于界面的美觀、色彩搭配,而容易忽略信息層級和傳遞效率。
根據原子設計理論,我們分析下不同元素對信息傳遞效率的影響。
1. 圖標設計
圖標的種類可以概括為面形、異形、線性3類,不同的圖標帶給用戶的感受也是不同的。
例如:京東PLUS會員頻道首頁改版時,icon風格做了明顯的變化。
原有版本icon采用了面形圖標,融合了圖形和功能名稱兩個方面的信息,完整的圓形圖標背景色;讓用戶第一眼感知到的是一個個色塊,引導性更強,但是識別性較弱。
而且用戶單純通過icon 很難理解權益內容,仍舊需要icon名稱輔助理解;因此重疊的信息反而變成了干擾因素,影響了信息識別率。
而異形圖標作為圖形出現,去掉了背景層后,表達的權益信息更加準確直觀,配合icon 名稱,識別效率更高。
2. 內容層級影響
同樣是京東PLUS會員頻道首頁。
改版前,PLUS會員權益頁面內容較少,更加注重商品轉化;所以頁面主要內容是優惠券和會員商品。采用的是無邊界的展現形式,內容主要依靠間距分割,這種方式在內容較少時,不會影響用戶的閱讀體驗。
改版后,頁面增加了較多權益信息,內容更加豐富;為了凸顯內容層級關系,方便用戶瀏覽閱讀,樓層采用了卡片式設計。
今年支付寶首頁改版也采用了同樣的設計方向,收窄卡片凸顯信息層級。
3. 屏效影響
移動端產品受限于屏幕尺寸,一屏顯示內容有限;一方面需要通過縮減內容量,保證用戶快速直達核心內容,另一方面需要利用屏幕寬度增加信息容量。
拼多多為了保證用戶更高效的觸達商品,去掉了頭部Banner廣告位,保證一屏之內可以曝光推薦商品列表。
同樣美團對Banner位置進行了弱化,放置在金剛區下方,并設定了展示策略,在特定場景下不會顯示Banner信息;此外Banner的高度也進行了壓縮,保證了商品樓層的露出。
在突破屏幕尺寸限制上,還可以利用懸浮廣告位作為臨時活動入口;既可以不占用主屏空間,又能夠形成更強的引導性,直達活動會場,用戶效率更高。
由于受篇幅所限,以上就是效率分析的上篇內容。
下篇鏈接:
#專欄作家#
子牧先生。公眾號:子牧UXD(HelloDesign),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產品體驗設計師。8年互聯網行業經驗,擅長體驗設計思維、設計方法論、交互設計研究。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議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