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開展你的B端產品需求調研-實戰分享

1 評論 12056 瀏覽 84 收藏 16 分鐘

編輯導語:對于B端產品來說,需求調研是經常做而且很重要的一件事,只有對需求足夠了解,才能設計出大眾所喜歡的、市場所需要的好的產品。那么,應該如何開始你的需求調研呢?需求調研的執行過程又是怎樣的?如何對結果進行匯總和反饋?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一起來看本文作者的分析吧。

一、什么是需求

需求=預期-現狀。

二、需求調研的意義

C端產品和B端產品在調研方式上,存在差異。C端產品往往并不是通過用戶需求調研獲取產品需求,而是基于對用戶群體的深度認知分析、并通過一系列策略方案設計等得出產品改進方向。

B端產品需要解決很多實際應用場景問題,往往需要對行業非常了解,深入行業,了解行業現狀和訴求,才能設計出更為符合市場需要的產品。

1. 了解實際情況

通過調研了解客戶目前實際的工作情況,管理情況,制度流程等。

2. 找出系統偏差

了解實際情況同產品之間的差異:哪些是可以系統化的、哪些線上管理會更復雜、哪些在線上能夠得到優化。

3. 分析問題并確定核心問題

對收集到的需求內容進行分析,歸類整理,確定與目前產品有偏離的需求點,提煉共性核心問題。

4.? 用戶更愿意使用產品

針對共性要點問題,結合當前產品現狀,進行迭代優化,讓產品更適應客戶的實際管理工作,切實提高產品效率,讓客戶更愿意使用并依賴系統。

三、需求調研的過程

需求調研,包括目標制定——確定調研計劃——選擇調研對象——確定調研方式——設計調研問題——規劃行程安排——調研過程執行——調研結果匯總分析——調研反饋等幾個階段。

接下來我們對幾個重要過程進行詳細分析:

四、如何開始你的需求調研(調研計劃)

1. 確定調研目標

要做需求調研,首先需要明確調研的目的,要達到一個什么樣的效果。大方向確定了,才能進行后續規劃。

2.?選擇調研對象

目標確定后,接下來對目標進行拆解,確定調研對象,調研對象是調研分析過程中最重要干系人之一,需要仔細做好管理。

確定調研對象的范圍、職位、數量、訪談時長、地點、溝通方式等。

3.?確定調研方式

調研方式一般包括行業研究(典型客戶研究、競品分析等)、深度訪談、調研會議(客戶反饋會議等)等幾種方式,本文后續主要針對深度訪談進行分析。

4.?設計調研問題

1)如何設計調研問題

合理設計調研問題,能夠起到很好的引導和提示作用,通過5W2H等方法,對調研問題進行相對完整的梳理分析。

  • Who:由誰來完成
  • Where:在哪完成
  • What:完成什么事情
  • When:什么時間完成
  • Why:為什么要完成
  • How:怎么完成
  • How much:涉及哪些費用

2)分層設計調研問題

我們在確定需求調研目標時,可能會涉及多個不同的崗位,而調研對象也往往具備不同的職位。我們在調研時,要考慮調研對象所處的層次,針對不同層次的人群,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

調研問題可簡單分為戰略層、戰術層、執行層問題。

  • 戰略層問題:一般需要被調研者具備較高的視野或者職位,能夠對總體目標有比較清晰的認知和規劃,清楚最終需要達到的方向。我們了解戰略目標后,方向基本更加明確,可以指導調研人員少走彎路。
  • 戰術層問題:一般集中在各類策略制定上,比如管理流程、營銷策略、定價策略等等。一般是對公司總目標的分解,被調研對象集中在中高層管理人員,處理管理類工作較多。管理類需求的實現很可能是決定客戶是否采購的重要評判依據。
  • 執行層問題:一般集中在具體執行層面,此類調研一般是在總體目標基本明確,流程基本清晰的情況下進行,大多集中在人員安排、工作細節等類工作上。對于具體的工作任務分配及工作效率的提升,有較強烈的需求,執行層問題可以多關注具體業務細節,找出需要進行增效提速的痛點需求。

3)設計調研問題注意事項

  1. 適當刪減:適當針對某項工作,設計調研問題時,可以進行裁剪,有些背景情況已經比較明確的,沒有必要多次強調,減少溝通成本。
  2. 設計開放性問題:需求調研問題,可以設計一些開放性問題。我們并不能考慮所有的情況,設置開放性問題,有時會收獲意想不到的驚喜。
  3. 盡量不做假定性設定:設置問題,以了解客戶的實際操作為主,盡量不設置假定性問題(方案設計環節可以使用)等。
  4. 不設計引導性問題:比如您覺得我們XXX功能是不是很好用等等,讓客戶說出自己想說的答案,不要引導,不要誤導,這樣容易得不到客觀的答案。

調研問題設計可參考下表(內容可自行設計):

5.?規劃行程安排

調研啟動前,先溝通好行程,讓配合調研的客戶或伙伴有相應的準備。能夠抽出時間及精力,配合我們的調研。提前建立聯系,有助于拉進跟調研對象之間的距離。

五、需求調研的執行過程

1. 切入

需求調研方式確定后,根據行程安排,見面后簡單介紹來意、目的;可根據環境聊一些簡單的問題,夸贊對方好的地方(注意誠心,不要浮夸),拉進跟被調研對象之間的距離。

2. 觀察

觀察力是產品經理必須要具備的能力,我們在觀察時,要注意人、場、事、流。

其中,人、場、事是比較容易觀察的,流程想通過觀察獲得,有時會有一些困難??梢越Y合提問來了解情況。

1)人

觀察人的年齡、性別、穿著、情緒、說話風格等,迅速了解這個人的一些基本特點,以調整應對方式。

比如:這個人比較專業,就盡量少問一些基礎問題;如果這個人比較嚴肅,就盡量少用一些玩笑的口氣;如果比較樂意溝通,就盡量多問。

2)場

多觀察辦公場景,場景是線上和線下結合的重要參考因素。

有時候,你看了他們的辦公環境,就知道有些功能他們一定不會用。觀察整體辦公環境,可能會發現一些協同的地方,如共同區域、管理流程等;觀察個人辦公環境,可以分崗位去查看,每個不同崗位,桌面上或桌面下以及辦公桌周邊,配置的物品會有所不同。

可根據不同物品的擺放,找到一些不便捷地方或者很好的地方(考慮線上化實現)。

3)事

觀察被訪談者的辦公狀態,主要工作處理時的情況,在溝通時,可讓被訪談者模擬辦公場景。關注其他人的辦公狀態,我們訪談時,往往會把注意力被訪談對象身上,而那些沒有參與訪談的,他的工作狀態往往更加真實,可以多留心觀察。

4)流

對于一些工作流要額外關心,工作流往往屬于比較復雜的協同工作,這些工作流對于線上化的需求,可能會更加強烈,線上系統對流程協同容易找到更好的解決辦法,提升協同和溝通效率。

3. 提問

熟悉環境時,我們就可以開始提問,提問題不一定要非常正式的一對一談話,可以邊聊天邊進行,在訪談對象的辦公桌前也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可以邊聊邊觀察訪談對象的日常工作。

提問題時把握好時機,并不需要根據訪談列表一一提問,訪談列表可以事后整理。提問過程中,如果有些回答沒有說清楚,或者有些問題之前沒有考慮到,及時進一步提問,以便弄清楚事實。

整個訪談過程,可以進行錄音,以便事后整理。

4. 傾聽

在訪談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傾聽,時不時予以肯定,交談過程中,不要出現否定客戶的行為或者語音。鼓勵訪談對象多說,我們多聽。

需求調研的過程,并不是解決客戶問題的過程,我們對于客戶在訪談中提出的一些問題,可以適當解答,但盡量不偏離調研主題。

對于用戶的一些操作或者系統使用方法,我們看起來不合理的,不一定要糾正,要及時弄清楚,客戶這么使用的原因是什么,這也是產品改進的重要參考因素。

5. 感受(同理心)

感受實際是在溝通過程中的一種心理過程,我們應該要具有同理心,盡可能同客戶站在同一個的角度看待問題,每個人所處的環境不同、認知不同、層次不同,客戶的回答也許沒有價值,但這本身就是一種價值,他代表了一類客戶的認知或者問題。

這類人也是我們的客戶,如果我們能很好的解決并滿足這類人的需求,對產品的發展同樣大有益處,同理心是一個人能夠持續成長的很重要的特征。

6. 記錄

訪談過程中,有時候很多問題來不及記錄。如果條件具備,可以記錄一些提綱性內容,事后再來整理,最好是可以準備一個錄音筆或者使用手機錄音,事后進行整理。

7. 合理幫助(可說可不說時,則不說)

針對一些客戶明顯有違常識或者知識內容錯誤的,可適當提醒,如果把握不好尺度,可以不用提出,避免溝通氛圍出現問題(有些人性格外向,樂于學習,比較容易接受,有些本身有一定的身份,為人嚴肅,現場直接指出錯誤,可能會出現其他問題)。

訪談最后,確認是否有其他問題,感謝別人的幫助。

六、需求調研的結果匯總

1. 調研樣本歸類

需求調研完成后,對調研內容進行歸類整理,對不同客戶的特性,也進行歸類整理,了解客戶群體,問題類型等。

2. 問題匯總

對問題進行匯總,同樣的問題,同樣的回答、不同的回答,各占比多少,如有不確定內容(如一人一個回答),可以增加調研的樣本量,或者記錄后分析原因。

3. 統計個性與共性問題

問題匯總后,統計個性問題及共性問題。

對于共性問題,一般是我們需要進行重點處理的內容,對于部分個性問題,保持敏感性,特別是用戶在回答問題涉及到一些本能(比如涉及到貪、懶等)需求,這類問題可能具備價值點。

4. 合理推理

對于一些調研結果,需要進行一些合理的推理,以便弄清楚調研結果出現的原因;對一些調研結果進行推理,得出更為合適的結論。

有些用戶所答問題,并不是實際情況,很可能是用戶自己也不清楚想要什么,或者為什么。這時,合理的推理能夠解決一些問題。

七、需求調研的反饋

1. 感謝

對參與訪談的人表達感謝,無論是調研結束,還是下一次溝通的起始,感謝別人的配合和幫助。

2. 反饋調研結果

調研結束后,部分客戶或者協調人會期望得到反饋,我們對內容收集整理后,可跟客戶保持溝通,及時反饋調研結果(比如后續會進行排期等等)。

3. 補充收集內容

對于一些問題沒有一次性溝通清楚的,可以事后再次聯系該被訪談人,了解情況,注意不要時不時問一個問題,可以將問題匯總后,集中溝通,效果會更好(看客戶情況,如果雙方建立了不錯的關系,方式自便)。

4. 產品上線反饋(需根據調研溝通情況反饋)

對于一些客戶在訪談過程中所提問題,已納入排期計劃并上線,可以跟客戶保持溝通,并跟進用戶使用情況,以便后續的產品優化調整。

在總結這篇文章的過程中,結合自身工作中的一些實踐,也參考了一些行業前輩的工作經驗,比如本站“周伯通”老師的一些文章,對于我學習掌握需求調研方法論很有益處。

感謝行業前輩的分享和指導。期望能跟大家一起多多交流,企業服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希望中國的企業服務能夠和國外一樣蓬勃發展。

 

本文由 @原始森林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學習了~

    來自福建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