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推薦上車點功能分析
編輯導語:如今打車變得十分方便,不用在路邊攔的士,直接在手機上就可以把車提前叫好;但是這也會有一個問題,有時定位不準讓雙方都找不到位置,浪費時間的同時也帶來了不好的用戶體驗;本文作者分析了滴滴推薦上車點的功能分析,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下面我將就滴滴推薦上車點的邏輯,以及乘客、司機、平臺三個方面來分析“推薦上車點“這個功能,最后會再提出幾個我使用下來認為可以提高的點。
一、滴滴推薦上車點邏輯
首先我們要明白這個邏輯里有三個比較重要的地理位置——第一是打車點、第二個是上車點、第三個是推薦上車點。
打車點就是用戶打開滴滴平臺并開始打車的定位點,上車點是用戶實際最終的上車點,推薦上車點是滴滴平臺建議用戶輸入的起始位置。
需要注意的是——打車點并不等于上車點,他們之間很可能是有一段距離的。
(黑色為打車點,紅色為推薦上車點)
先來說說推薦上車點的標記,簡單來說就是哪些地址應該被標記為推薦上車點呢?
1. 推薦上車點是根據地圖數據來進行標記的
這些包括地圖里比較重要的一些標志性的點,比如說小區的大門、公交站、大廈門口,或者是一些比較出名的店面等;因為這些點是可以確保一定在路邊,車輛可以到達的,并且是廣為人知,司機比較好找的;當然要排除一些內部的點,比如說小區內部的1號樓、辦公區內部的一些點。
2. 大數據賦能的用戶上車點的聚類
滴滴平臺會收集某個地域用戶輸入的上車點的所有歷史數據,通過分析這些用戶的行為來得出用戶之間的相似度,從而來聚類用戶,并且聚類他們的上車點成為推薦上車點。
3. 推薦上車點的分發
在哪個范圍里的人會被分發到哪個推薦上車點呢?
我覺得滴滴可能是通過每位用戶的打車點和實際上車點的地理位置來進行劃分的;比如某位用戶輸入的上車點正好是附近的一個推薦上車點,那以后再有用戶在這個位置打車時該推薦上車點就會被分發給這位用戶。
因為這是被別的用戶驗證過的可行的上車點,不會離用戶的打車點過遠,讓用戶走一大段路,也不會太難找,因為這是通過聚類無數用戶所得到的最佳上車點。
二、乘客
根據俞軍老師的用戶價值公式,用戶價值=(新體驗-舊體驗)—轉換成本
新體驗-舊體驗——“推薦上車點”這個功能點滿足了乘客在哪些場景的哪些需求,解決了哪些痛點?
- 乘客出去旅游的時候,在陌生的地方打車;乘客不知道自己現在所處的地方叫什么名字,因此不知道該在起始位置里輸入什么地址。
- 乘客在商場內或者步行街逛街時打車;乘客不知道哪里上下車方便,哪里是禁車區,因此不知道該在起始位置里輸入什么地址。
- 乘客趕著上班,并且站在一個標志性建筑物前,很多人在此等著打車;乘客為了省時間不想輸入所在地址,想直接輸入去哪里后直接打車。
但是在新體驗在這些場景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在其他一些場景犧牲掉了用戶體驗;比如,由于出發點已經默認為推薦上車點,用戶不需手動填寫,也不會有提示跳出來提醒用戶檢查推薦上車點是否正確;因此,很可能出現上車點與自身位置大而不自知的情況(比如我…)。
此時用戶要么一頭霧水的去尋找推薦上車點,要么和司機電話溝通新的上車點的位置,要么就是取消訂單重新打車。
再者,用戶有時在自己非常熟悉的地區打車,他非常清楚自己所在的位置就是最好上車的地方;但是平臺卻總是用一個并沒有那么方便的推薦上車點來做上車位置,這些情況所導致的不便利都有可能導致用戶對滴滴平臺心生埋怨。
替換成本——由于這只是滴滴平臺里一個很小的功能點,我認為乘客的替換成本將無限接近與零;所以在推薦上車點這個功能里我將主要考慮新舊體驗的差別,對司機側同理。
三、司機
司機也是平臺的一種用戶,同樣可以套用用戶價值公式
新體驗-舊體驗——“推薦上車點”這個功能解決了司機的哪些痛點?
- 乘客輸入的出發點太難找,比如說小區內部的第幾棟樓;明明很近的距離卻要繞半天找不到,空載時間長導致司機的效率不高不說,乘客還經常會因為等待而埋怨司機。
- 乘客自定義了上車點,該出發點在地圖根本找不到,司機需要花很長時間在電話里跟乘客溝通地點。
在司機側,推薦上車點的新體驗在大多數場景下都是正向的,我能想到的唯一的負面體驗就是當乘客誤用了推薦上車點作出發位置的情況了;在這種情況下,司機到了推薦上車點后找不到用戶,會浪費比較多的時間和用戶溝通推薦位置。
四、平臺
滴滴作為平臺,本質上要做的是撮合司機和乘客之間的交易。
在這個過程中,它可能要關注如下幾點:
- 確?!巴扑]上車點”是可行的,高覆蓋度的,清晰的。
- 在設計“推薦上車點”時司乘體驗是否平衡。因為司機和乘客是平臺同等重要的兩端,而他們的利益點既有重疊的部分又有沖突的部分。
對于第一點,在增加這個功能的時候,滴滴平臺需要明確這個功能有足夠的技術支撐。
首先,所有“推薦上車點”都是可行的,也就是說都是處在打車位置附近,并且都是路邊,車輛可到達的地方的;其次,確保這些推薦上車點覆蓋住了所有區域,讓每個地域范圍內都有一個推薦上車點;最后,確保所有推薦上車點都是有認知度的,方便找的。
接下來說說第二點,由上文的分析可以發現,司機對“推薦上車點”這個功能的需求度較強,屬于就算沒辦法幫我提升效率也對我沒有不好的影響的存在;但是乘客雖然對這個功能在很多場景下都有需求,但是也有很多時候就是想在打車點上車,不愿意多走幾步路至推薦上車點。
因此,為了平衡司乘體驗,不犧牲掉太多用戶體驗,滴滴平臺沒有強制用戶使用推薦上車點,用戶還是可以隨時修改推薦上車點的;但至于會不會對使用推薦上車點的乘客采取優先派單,甚至價格優惠等激勵措施就不得而知了。
五、現存的問題和解決方法
1. 乘客端
1)誤以為自己的打車點就是推薦上車點,司機到了推薦上車點后沒看見乘客電話溝通過后才發現自己與推薦上車點有一定的距離;經常聽到滴滴的用戶抱怨滴滴的定位不準確,總是把上車點定在一個離自己很遠的地方,讓自己走半天才能找到車;司機也常常抱怨到了上車點找不到乘客,打電話溝通過后才得知乘客在另一個地方。
2)乘客不知道該怎么從打車點到達推薦上車點。
針對這兩個問題,除了在技術上進行對推薦上車點的進一步優化以外,我覺得在用戶點擊開始呼叫司機以后可以多一個確認頁面,頁面會讓用戶確認是否使用默認的推薦上車點作為上車點;并且顯示用戶打車點和推薦上車點的距離(比如“您據xxx有100米,預計步行1分鐘可到達);并且目前滴滴是沒有從打車點到推薦上車點的路線導航的,我覺得這個導航也可以增加,來輔助用戶更加方便的到達推薦上車點,同時也可以提高”推薦上車點“這個功能的使用率。
當然,多一個交互頁面也會損失掉一些用戶體驗,權看如何權衡了。
2. 司機端
推薦上車點是非常好找,但是是在單行道的另一邊,需要繞很久的路才能接到乘客。
我自己使用下來對這個問題的感受也非常明顯,推薦上車點經常是一些比較好找但是不好停車或者是在單行道司機過來的方向的另一邊。
上車以后司機經常和我抱怨說我再走幾步到馬路的另一邊他就可以少繞一大圈,大家都可以省時間,當然他還可以省油錢;或者是有時候會跟在汽車后面跑,因為周圍都是交警停不了車。
我個人認為滴滴可以把這些比較細小的因素考慮進“推薦上車點“的設計中,并且更加實時的捕獲、更新路網數據;當然,這些改進的方法都是說說容易做起來難,對技術方面的要求會比較高。
本文由 @杰西卡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寫了非常好,包括之前的那篇。希望能向你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