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這個新功能你用過嗎
編輯導語:微信作為國內最活躍的社交軟件,在近幾年隨著互聯網興起,短視頻、直播等平臺的出現,也感到了危機;微信的新版本加了不少功能,從“看一看”“搜一搜”到朋友圈的跳轉設置,都體現了微信的轉變;本文作者分享了關于朋友圈新功能“跳到還沒看的位置”的邏輯,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前段時間微信發布了新版本,在眾多功能里面,有一個不是很起眼的小優化,我想應該有一些細心的朋友在刷朋友圈的時候看到了這個小提示“跳到還沒看的位置”;今天就深入的分析一下微信的這個“小功能”,挖一挖其背后的邏輯。
一、表現層
首先從其表現層上來看,在刷朋友圈信息流的時候,會在某個位置出現一個按鈕“跳到還沒看到的位置”;當我點擊這個按鈕后,會跳過一部分內容自動定位到我沒瀏覽過的內容區。
或許這個時候你要說了,這個功能很簡單啊,就是幫助用戶提高瀏覽信息流效率的;這句話這么說確實沒錯,但是你可能不知道微信為何要這么做,他們做這個的目的是什么,對用戶來講會有什么影響?
二、功能邏輯
我們先來看看這個東西的核心邏輯是什么現在假設我有20條朋友圈信息流未讀,我進入朋友圈瀏覽10條內容,這個時候我由于其它事情退出朋友圈,那么其實我還有10條內容并沒有讀。
2個小時后我進入朋友圈又更新了20條內容,那么在我瀏覽完這新的20條內容后,會在這后面出現這個“跳到還沒看的位置”,如果我點擊這個按鈕我就可以直接跳過之前瀏覽的10條內容,直接定位到之前退出的位置,查看之前未讀的內容。
這就是這個功能的產品邏輯,其實從上面的分析來看,我們大致能感知到微信團隊的擔憂:
- 用戶瀏覽朋友圈的時間越來越碎片;
- 用戶瀏覽內容越來越沒有耐心;
- 容易被外界影響(比如im、群聊等等)導致用戶瀏覽朋友圈的效率越來越低;
- 幫助用戶快速篩選已讀和未讀內容,提高內容瀏覽效率,這應該是做這個功能的初衷。
三、用戶體驗
但是從體驗上來講,這個體驗真的好嗎?
還原一下使用場景,我進入朋友圈刷信息流,刷著刷著突然出現一個按鈕,讓我感知到的是跳過下面內容,其實這整個過程體驗是很強制性打擾的。
1)被迫選擇
這個提示的出現強行打斷了用戶刷內容的“無腦”心流狀態。
讓用戶被迫陷入一個選擇狀態,是選還是不選的問題,選了會去哪?不選會有什么影響?他是沒有預期的。
2)自動忽略
我們被一些其它平臺教育形成了一種習慣,遇到這種提示,很多用戶會默認地認為下面的內容是我們已經看過的,所以不會有太多深入思考就直接退出了。
類似于貼吧、b站等社區平臺經常會在信息流遇到這樣的提示,潛意識里我會知道下面的內容已經看過了,我只會退出或者回到頂部刷新。
3)記憶模糊
用戶在瀏覽朋友圈的時候其實是不怎么思考的,快速瀏覽,只有感興趣的點才會停下來看看。
用戶對自己看過沒看過這個內容其實是記憶模糊的,快速跳過后發現其實我還有很多“沒看”,讓用戶對其產生不信任感,那么這個功能就雞肋了。
4)時間困惑
用戶對朋友圈是有時間概念的,從上到下是按照時間先后這樣排列的,用戶在瀏覽的過程中雖然不會特地去看時間,但是潛意識里是有時間感知的;一旦跳過內容,就打斷了時間的感知,會迷失在當前的位置。
但凡事都有兩面性,這個對某些“任務型”用戶就特別友好,對他來說只需要快速篩選到自己沒看的內容即可,他們其實沒有太多耐心和時間去頻繁地看朋友圈;如果看到之前看過的內容一般都會選擇離開,有這個功能確實可以讓他們至少會選擇留下來繼續看,這也是產品設計的目的。
四、另外一個角度
但為何這么設計呢?會不會有更好的方案呢?
比如我直接做一個已讀未讀功能,讓用戶自己去做篩選呢?
那么這樣的話朋友圈就會變成一個待辦清單,變成一個工具,顯然這個方向都偏了。
那再比如b站、小紅書等這些社區平臺為何不需要這么做呢?
從產品邏輯上來看,朋友圈是依靠時間來推內容,而社區平臺是靠算法推薦內容,從本質上說是兩種不同的模式;對b站來說,與其篩選未讀內容不如讓其刷新查看新內容。
五、不得不說的亮點
微信一向在做體驗輕量化,這個功能其實也做了很多平衡,仔細的話還是會發現里面有很多細節的處理還是很棒的。
比如第一次出現這個提示后,下次進來至少不會再出現,少于5條左右的未讀應該也是隱藏,一天觸發的次數也有限制。
再比如有一個很小的細節處理的非常高級,就是提示出現的地方:
按鈕出現的地方是在已讀第一條內容的下方,這個處理實在是高明,讓用戶先看一個已讀的內容,讓他感知到這個內容他看過了;那么這個時候再出現引導提示更符合用戶預期,動機也就順理成章了,不得不說微信的體驗做的非常細膩。
六、微信的困境
盡管如此,這個功能還是影響到了很大一部分用戶的使用體驗。
很多用戶習慣了之前的瀏覽習慣,哪怕看過的內容也寧愿再瀏覽一遍,這對他來說就是喜歡這種方式;現在他卻不得已每次都要看到這個“補丁”,雖然這個“補丁”已經足夠輕量,影響盡量做到了最小。
隨著短視頻直播的興起,小紅書、抖音快手頭條等快速崛起,流量入口被瓜分,強大如微信也不得不想盡辦法留住用戶。
這個功能本質的目的就是為了留住用戶,提高留存、提升使用時長、曝光內容以及更多互動。
不管最后這個目標完成的如何,就算只有1%的用戶使用,那么也能帶來千萬級的指數增長;雖然犧牲了一部分用戶的體驗,但是從商業層面來說還是成功的。
七、寫在最后
任何一個設計和功能都是兩面性的,不能單純考慮體驗,也不能單純考慮商業,而微信也在不停地嘗試新的社交方式,讓自己變得更年輕、更“有趣”。
一個產品體驗設計師 , 微信公眾號 : 早羽說
本文由 @早羽說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支付系統
這個功能,會不會也有一個角度是從發朋友圈的人的角度去考慮的呢?朋友圈的信息越來越多的情況下,有一部分人的朋友圈其實是會被刷下去沒有人可以看到的。這個功能是否也可以照顧到一些發布者的心態,讓他們的內容可以被看到,增加被點贊評論的可能性,同時也可能激勵繼續發朋友圈。
作者說的關于 提示出現的位置確實挺有意思的。其他點我有點意見,“就算只有1%的用戶使用,那么也能帶來千萬級的指數增長;雖然犧牲了一部分用戶的體驗,但是從商業層面來說還是成功的。”微信隨便推出一個功能都會有上千萬人受益,也會有上千萬人受損。所以這恐怕不是衡量商業上成功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