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師做C端還是B端好?

2 評論 6695 瀏覽 46 收藏 13 分鐘

編輯導語:對于設計師來說,在工作中所做的產品類型主要是B端項目和C端項目。近些年來,由于互聯網進入下半場,C端用戶增長觸及天花板,流量的紅利逐漸消退,很多企業的業務由C端轉向了B端。從C端設計切換到B端設計,或從B端設計切換到C端設計,都并非易事。今天這篇文章,本文作者就和我們一起聊一聊設計師做C端還是B端好?

“ 你是個好端,俺要加入?!?/p>

“ 你是個好人,但我們不合適?!?/p>

大家好,我是米吸。在職場摸爬打滾這些年,B端C端都干過了。隨著行業發展越來越迅速,越來越多的設計師開始困惑了起來:我到底做C端好還是做B端好呢?

本阿姨在此先嘮一句:更多時候并沒有什么絕對的好壞,合適自己的(而且還要你的)就是最好的。

今天就從BC兩端的概念、相同點與不同點、崗位匹配方法這幾個方面來簡要分享一下這些年的小收獲,希望能給迷途中的可愛寶寶們一些職業方向上的引導。

01 概念

C端:customer,即消費者、用戶,TO-C的熱門產品舉例:微信、網易云音樂、淘寶、滴滴、美圖秀秀等。

B端:business,即商家、企業,TO-B的熱門產品舉例:阿里云、京東云、網易云等。

02 相同點

  1. 都是給活人用的,不同產品面向的用戶各方面姿態會有所不同;
  2. 都要兼顧體驗、美觀和業務之間的平衡,不能一味的自嗨;
  3. 都要想辦法讓他們為產品或者服務付費,摸得錢賺你工資哪來咩。

03 不同點

1. 目標用戶

C:個人用戶,面向的群體更廣泛。在做用戶畫像的時候根據需要要考慮用戶年齡、職業、城市、收入、喜好、操作習慣等等。

B:企業用戶,公司團隊商家組織都算,也可能是代表組織的個人在使用。設計目標主要是滿足這一類角色的通用需求,而不是某一個人的個性化需求,B端用戶大部分情況下相對C更垂直。

2. 使用場景

C:可能是任何場景,移動端居多,自由度非常高。比如工作時、休息時、跑步時、吃飯時、通勤時,一般使用比較碎片化的時間去使用不同的產品。

面向C端的產品更多的需要去解決用戶生活和情緒上的需求,比如點外賣、聽歌、購物、社交、娛樂、旅行等等。

B:一般都習慣用PC端,產品以企業管理平臺居多。比如SAAS(通常指第三方給企業的線上軟件服務)、CRM(企業管理客戶的工具)、OA(辦公流程自動化工具)、ERP(企業資源統一管理平臺)等等。

用戶更多的是為了工作去使用這些產品,付費的決策者更可能是高層領導,然后命令公司員工去使用它。比如上下班的打卡機、企業視頻面試工具、內部流程工具等等。

面向B端的產品更多的是去解決工作上的問題,更注重功能的實用、易用、高效。

3. 功能服務

C端產品更多的是圍繞一個核心功能去設計,比如聽歌、看書、玩游戲,在此之外還會有一些輔助功能,比如評論、打賞、分享。

有的C端產品還有一些增值功能吸引用戶消費,比如VIP會員卡、專家付費服務等等。

B端產品更多的是用一套流程或者多項功能,去完成用戶的一個工作目標。比如OA系統里的請假流程,需要員工提交申請、領導審批、HR考勤錄入、申請提交成功反饋,才完成這個功能流程。

B端產品大部分依靠功能付費、人頭付費、維護付費等方式盈利。

4. 業務目標

C端產品競品很多,設計以用戶體驗為中心,業務目標大多是拉新、提升留存、提升活躍、提升轉化率、增加訂單量等等。

跟設計師強相關的界面易用性、交互體驗、營銷頁利益設計都在業務目標實現過程中占據著比較重要的位置。

B端產品競品相對較少,業務目標是更大程度的滿足付費者的需求,或者利用更系統化、更高效的程序功能吸引越來越多的企業付費使用它。這很考驗B端產品設計的效率思維。

5. 設計風格

C端視覺更追求情感化、個性化、品牌化。

C端視覺設計師初入B端領域可能會苦于找不到設計發力點,因為TO-C的視覺設計主要以品牌視覺的差異性和創意性來吸引用戶的注意力;而B端更克制、更簡潔,設計邏輯主要以工作目標為導向,專注于用戶特征中的群體職業身份,更多的考慮系統化地解決體驗問題和企業需求痛點。

設計師做C端還是B端好?

C端產品以娛樂和社交內容居多,針對不同的活動和用戶有不同的視覺表達,更多的時候會去追求視覺的沖擊力、創造力,可能還會融入一些好玩的交互呀游戲呀之類。

而B端設計主要以高舒適度的設計風格來讓用戶情緒穩定,專注高效。

所以C端產品更需要具有視覺創造力的設計師,而B端產品更重理性,需要設計師有更嚴謹的設計思維,需要對行業有一定的理解能力,才能更貼合商業需求。

不過不同的公司不同的業務線,面向不同的項目和對應的業務目標,視覺風格也會不一樣,所以不建議單純去選擇公司,而是多了解一下該公司不同的業務線的基調。

比如網易各大產品業務線就有著不同的視覺風格:

設計師做C端還是B端好?

04. 如何匹配

1. 了解自己

從感性上來說,理清自己喜歡什么,想做什么,獲取什么能讓自己嗨皮。

從理性上來說,理清自己的優勢和弱勢是什么,包括軟件工具使用、行業用戶了解程度、設計語言表達、工作經驗積累、思維邏輯能力、項目流程管理、性格特征、愛好特長等等。

如果面對兩條路無法抉擇,可以根據自己目前的情況,針對兩條路大概梳理一個自己未來的一年目標、三年目標,統計一下兩條路的目標達成所需的成本有哪些,收益可能有哪些。對比之后,你可能就比較容易選擇了。

2. 了解對方

依據網絡和朋友圈子口碑等等去了解各行業和各公司的企業文化、主要業務、營收來源、設計風格、品牌理念、工作氛圍、業務流程、考核標準等等。

然后分類,收集出符合你目標方向的行業,以及根據你能接受的環境糟糕程度把行業中的公司分不同的梯度排個隊。

3. 關鍵點交叉

1)在上一步收集的行業中,根據你拿手的方向和優勢篩選出你最合適的行業

  • 如果你的設計風格非常新穎潮酷,可以選擇主做比較年輕化的社交娛樂產品公司,比如抖音、快手;
  • 如果你相對理性穩定,對企業用戶和群體工具有一定的了解,可以選擇主做工具類的B端產品公司,比如阿里云、獵聘旗下的多面(企業視頻面試工具);
  • 如果你對數字敏感,在數據可視化這一塊拿捏得很穩,可以選擇去金融理財類和區塊鏈公司;
  • 如果你在CG插畫、三維方面非常在行,可以去游戲公司。

2)再根據你的性格和喜歡的氛圍篩選出可能合適的團隊

  • 如果你追求創新,喜歡快節奏(大概是996大小周加班到半夜且不懼怕脫發這樣),那么很多年輕態高強度的互聯網團隊都很適合你,比如字節跳動、快手;
  • 如果你追求高效,喜歡跟一群邏輯思維清晰的戰友打造一個體驗賊好的工具,那么去工具產品大廠比較適合你,比如阿里云、京東云;
  • 如果你是個文藝青年,不僅追求設計的美感還特別注重情感化設計,那么去網易云音樂、豆瓣是不錯的選擇;
  • 如果你想好好休息,喜歡慢節奏,對設計成長和扁平化氛圍沒有特別高的要求的話,可以去國企,比如銀行、政府之類,大概是9點上班5點下班絕不加班。

3)最后根據你的特長去篩選合適的崗位

這個去搜搜JD就可以知道啦,大多數會寫清楚該崗位需要側重點在哪些地方的人才,比如手繪、C4D、動效等等。

如果你的特長跟JD要求一拍即合,那就是非常之合適了。記得在作品集和面試過程中,把你符合崗位的點凸顯出來。

4. 針對性投遞

篩選出合適你的行業、公司、團隊、崗位之后,挑選你喜歡的幾個,做針對性投遞。

比如崗位要求會手繪,你的作品集可以多放一些手繪作品。

崗位要求重視業務增長,那么作品集可以放一些通過設計改版提升核心漏斗轉化率、或營銷活動設計帶來的點擊轉化訂單量等等之類的項目展示。

這樣能夠一定程度上避免“你是個好人,但我們不合適”情況的發生。

劃重點:設計師的定位跟投遞命中率和面試通過率也有著極大的關聯,如何整合自己的定位這一點及其重要,我會在下一期專門寫一篇文章來談這一點噠,感興趣的朋友多多關注。

05 不斷規劃

無論做哪個行業做哪個端,現在的優勢是什么規劃是什么,都別忘了定期給自己做復盤,通過復盤不斷去調整自己,比如能力補齊、方向調和等等。

做好眼前的短期計劃,為未來的發展不斷更新迭代自己的長期規劃,慢慢積累和進步,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擴寬自己的眼界、完善自己的世界觀,這樣無論將來行情有何變化,你都能大方向上不慌不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我們下期見啦!

 

本文由 @米吸設計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C端崗位好少

    回復
  2. UX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