熵增理論與破窗效應在產品設計中的運用
編輯導語:熵增原理,即一個孤立系統不可能朝低熵的狀態發展,即不會變得有序;破窗效應,即環境中的不良現象如果被放任存在,會誘使人們仿效,甚至變本加厲。乍一聽,這兩個理論仿佛與產品設計沒什么關系,但是實際上將其運用至產品設計中,可以產生不小的效果。
了解自然規律對于人的發展能起到指導性的作用,今天我就熵增理論與破窗效應在產品設計上能給我們起到什么樣的指導作用展開一些綜合性的思考。
一、理論概念
1. 熵增理論
熵增理論是熱力學第二定律,最早在1865年由克勞修斯提出。它指的是在一個封閉系統中,若無外力干擾,則該系統將會趨于混亂與無序。
2. 破窗效應
破窗效應(英語:Broken windows theory)是犯罪學的一個理論,該理論由詹姆士·威爾遜(James Q. Wilson)及喬治·凱林(George L. Kelling)提出,并刊于《The Atlantic Monthly》1982年3月版的一篇題為《Broken Windows》的文章。
它指的是環境中的不良現象如果被放任存在,會誘使人們仿效,甚至變本加厲。以一幢有少許破窗的建筑為例,如果那些窗不被修理好,可能將會有破壞者破壞更多的窗戶。最終他們甚至會闖入建筑內,如果發現無人居住,也許就在那里定居或者縱火。
一面墻,如果出現一些涂鴉沒有被清洗掉,很快的,墻上就布滿了亂七八糟、不堪入目的東西;一條人行道有些許紙屑,不久后就會有更多垃圾,最終人們會視若理所當然地將垃圾順手丟棄在地上。
總結:根據熵增理論來看,在一個封閉系統中,事務總是趨向于混亂與無序,而破窗效應將使得這種混亂和無序的現象更加嚴重。明白了這個結論,那么對于我們的產品設計來說,具有非常大的指導意義。
二、對產品設計的指導意義
1. 基于外部環境
也許我從本文的開頭就告訴您:“你腳下的一片紙屑會影響到你的產品設計?!蹦憧赡茑椭员?。但從熵增理論和破窗效應來看,結果可能確實如此。
試想一下,你是不是總感覺你的辦公桌每次收拾完之后沒過幾天與變得凌亂不堪了?其實這就是熵增理論的實際體現。當每個同事的辦公桌都是亂糟糟的時候,整個辦公環境必然整潔不到哪里去,隨之而來的是異味與噪音。
基于這樣的工作環境之下,人的注意力會更加分散,團隊之間的矛盾會更加激烈。這時候想要設計出一款好的產品似乎是天方夜譚。
那么面對這種現象我們該怎么做呢?
對我給出的對策是:及時對自己的工作環境進行整理。整理不僅僅包括規整辦公桌物品擺放順序,還要對電腦桌面進行梳理——建文件夾收納文件。
同時還要對自己的團隊成員進行“約束”,如果你覺得“約束”沒有用的話,不妨先做好你自己,給大家做一個表率。相信大家在你的實際行動下,也會開始慢慢“約束”自己,使得整個公司的工作環境得以凈化。
2. 基于個人狀態
個人的狀態對產品設計的影響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負面的,積極向上的個人狀態給產品設計工作帶來積極的一面,消極沉悶的個人狀態給產品設計工作帶來負面影響。
身為PM的我們,隨著生活壓力日益加大,來自于甲方爸爸和BOOS改不完的需求也在不斷加重我們的工作壓力,可能團隊間的一點小矛盾或者生活中的某件小事就會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瞬間上演“成年人的崩潰往往就在一瞬間”的場面。
那么在工作中我們要如何盡量使的我們自身狀態始終保持在一個“積極向上”的狀態呢?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減少埋怨,埋怨在工作中是一個非常負面的因素。在團隊中,埋怨=“破窗”。根據我多年的工作經驗來看,任何團隊沖突都是起于“埋怨”。所以,修補埋怨這扇“破窗”,成為了我們調整自身狀態最重要的環節。
3. 基于產品本身
產品從0-1階段,其實就是一個修補“破窗”的過程。當BOOS或者甲方爸爸提出一個Idea時,其實就是給了我們一個房子的設計圖。別說“破窗”了,甚至連個窗子都沒有。
此時的我們:
- 第一步:這個“房子”能不能做,即驗證這個Idea的可行性。通過研究市場、用戶、競品、商業,輸出《可行性分析報告》,包括簡化版的競品分析+商業模式;
- 第二步:老板或甲方爸爸確定這個項目可以做之后,那么我們就要開始買“磚”(全方位調研)和“瓦”(制定工作計劃),項目開始動工;
- 第三步:在需求階段,通過收集需求、分析需求、需求評審來一步步將房子建設起來。在這個環節中,則要確定每個“房間”(功能)的“大小”(優先級),從而構建出一套完整的房子;
- 第四步:“裝修”(UI界面設計);
- 第五步:內部人員“試住”(內部測試);
- 第六步:“對外開放”(外部上線),同時收集整理外部外部反饋,進一步修補“破窗”。
為了更加直觀的表述產品從0-1的過程,我將其比喻為“建房子”,其實整個產品每一步都可以看做是在修補“破窗”。
比如產品的定義階段,老板只給了我們一個空空的窗框,需要我們對市場、用戶、競品、商業進行分析,然后輸出一份《可行性報告》,這難道不是一個修補破窗的過程嗎?再比如我們再做全方位調研的時候,不也是再修補前期留下的漏洞嗎?只有這樣一點一點的修補,才能打造出設計出一個好的產品。
三、總結
著名的物理學家薛定諤曾說過:“生命以負熵為食”。
現在網上也同樣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你是怎樣把生活搞成這樣子的——就正常操作啊”。正是因為我們的正常操作,才使得生活越來越無序和混亂,從而破窗效應也越來越明顯,最后生活的泥潭所吞沒。
人的懶散是一種舒適的狀態,如果你覺得現在過得很舒適,這說明此時你處于“熵增”的環境下,而熵增帶來的破窗效應,會使得你周圍的環境越來越糟糕,內心被負面情緒占據,工作也無法正常進行。
此時的你是不是該做些什么來改變一下呢?不用設定那些非常遠大的目標,就從整理桌面開始吧!
本文由 @莫向外求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這篇文章 就像一個很長的比喻句
n.在套用理論。從0-1的事太多,文中提及的各部門職責過于宏觀了。希望作者給出更具體的案例。放在會議上,領導只會說一句:“說人話,到底在干什么事兒?!保]有幽默搞笑的成分,認真在讀文章,沒明白下面評論說真厲害的觸發點)
感謝大佬指點,后期會針對性改進~
我覺得你的評論很有見解,可以加個微信互相學習一下嗎~
大佬厲害啊,關注了
太有見地了!
厲害啊
寫的好,分解的很詳細,也學會這個方法論了。
講得很牛逼,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