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繪制邏輯圖——要素的屬性(2)
編輯導語:上一篇作者介紹了關于邏輯圖的三元素,詳情:如何繪制邏輯圖——邏輯圖構成的三元素(1);除了基本元素之外,怎么把邏輯圖中的一些要素表達清楚也是關鍵;本文作者分享了關于繪制邏輯圖中要素的屬性,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按照邏輯圖的三元素原理(要素、邏輯、模型),要素是構成邏輯圖的主體,構成邏輯圖的要素有哪些特點、規律及標準,如何用屬性來表達它們的特點、規律和標準呢?
理解這些內容是正確繪制邏輯圖的基礎,我在培訓中經常看到學員們在同一張圖中繪制了大量的要素;只要繪圖者覺得哪些要素是同類、或是有相關性,就把它們都塞到一起,這些要素不分粒度、層次,圖看上去非常熱鬧、很豐富,但是很混亂。
- 在沒有經驗的人看來,圖中表達的內容很多、畫圖的人一定非常有經驗;
- 在有經驗的人看來,畫圖的人思路不清、沒有抽提能力、水平不高(但可能經歷豐富);
在判斷一張邏輯圖是否正確時,我們首先要看圖中所選取的要素是否正確、分類是否合理,粒度是否統一、且有規律,然后才會仔細研究它的邏輯是否正確;如果第一眼看到圖中所選取的要素非?;靵y,不在一個層次的內容都放到一起,那么觀者可能就沒有意愿再去研究圖中的邏輯是否正確了。
因為在選取的要素都是錯的情況下,研究邏輯是否正確完全是多余的,沒有意義的,所以如何選取要素對于邏輯圖表達的正確與否非常重要。
01 要素的內容
要素,在表達不同對象的邏輯圖中以不同的形式出現,比如:
- 業務架構圖:要素表現為系統、子系統、模塊、功能;
- 數據架構圖:要素表現為數據表、數據;
- 管理架構圖:要素表現為標準、規則、判斷;
02 要素的相對性
要素,是構成事物必不可少的因素,要素的集合體構成了對象。
要素與對象是個相對的概念,比如:在研究“企業業務”這個對象時,其內部構成中的“財務”要素僅僅是作為對象“企業業務”中諸多要素之一而存在的,企業業務的構成如圖(b)所示;但是在聚焦于其中的“財務”研究時,“財務”就從原來的一個要素,轉變為一個對象,財務的構成要素如圖(c)所示;對財務中的“成本”再進行深入的研究時,則“成本”又成為對象,構成成本的要素如圖(d)的所示,以此類推。
對象不同,拆分出來的要素也就不同,比如:
- 圖a企業業務:其構成為b:財務、計劃、生產、設計、銷售、物流、等;
- 圖b財務要素:其構成為c:財務:收入、成本、經費、支出、收入、報銷、等;
- 圖c成本要素:其構成為d:預算、合同、定額、計劃、目標、核算、等;
為了說明這些現象,需要一套描述這些要素特征的方法。
03 要素的屬性
要素是構成邏輯圖的核心內容,要素覆蓋的內容包羅萬象,在對要素進行描述時需要一套規范的屬性表達方法;這些屬性與要素所代表的業務內容無關,它們可以表達要素的數量、大小、狀態以及關系等,有了這樣的屬性,繪圖時就知道該如何挑選要素、歸集要素。
將描述要素的屬性分為4組,分別是:粒度與分層、黑盒與白盒、系統與模塊、解耦與內聚。
- 粒度與分層:表達要素的數量與大??;
- 黑盒與白盒:表達要素所處的狀態;
- 系統與模塊:表達要素集合體的名稱;
- 解耦與內聚:表達要素之間關聯關系;
邏輯圖中的要素有哪些特性?如何選擇要素?在下一篇中將具體介紹要素的特性和屬性表達方式,歡迎觀看。
擴展說明:
邏輯圖中95%的內容是要素(圖標符號),我們在用文字寫文章、用語言進行交流時的大部分內容也是要素;因此,充分地理解要素的屬性、精準地掌握要素的屬性,是完美地表達自己意圖的基本能力。
如果要素的屬性搞不清楚,那么就會出現:
- 無論是繪圖、寫文章或是講話,都很難做到清晰、準確、明了。
- 表達要素之間關系的線條、箭頭再精準,表達的邏輯關系也可能是錯的。
本系列下一篇博文:如何繪制邏輯圖 — 3.要素的屬性:粒度與分層
本文由 @李鴻君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