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設計的思考方式:優先級(一)

6 評論 22305 瀏覽 178 收藏 10 分鐘

想要打造好的產品,無論是互聯網的網站、移動應用、微信公眾號/小程序、內容產品,甚至是實體產品,都需要隨時定義各個層面上的優先級,減少損耗。

人類擁有無窮的欲望,卻只擁有有限的資源

資源的稀缺性是經濟學的基本假設之一。資源的稀缺性假設是說相對于人們的欲望和需求,資源總是不夠用的。正因為資源的稀缺性,我們在生活當中會不斷受各種資源條件的限制,考慮各種成本。

終其一生,人們不得不決定:

  • 是該多花些時間娛樂,還是學習?
  • 是要去工作,還是去KTV唱歌,或者去看電影更好?
  • 是要花更多的時間復習高等數學,還是大學物理?
  • 是該陪陪家人,還是和朋友聚會?
  • 是把錢花在買一件衣服好,還是買本書?

俗話說得好: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時間、金錢、我們的精力或者其他資源都是稀缺的。當我們做出這些決定的時候,我們就在為這些事物指定優先級。?

產品設計首先要解決:稀缺資源的優化配置

稀缺性同樣是產品設計和用戶體驗的基本問題。無論是從機器還是用戶的角度,資源都是稀缺的。在機器方面,電腦、手機、智能手表和各種智能設備,它們的屏幕大小、所采用的人機交互技術都是有限的,我們需要將界面和內容數據「塞」到有限的空間中,并且只能讓用戶以有限的交互方式來使用(例如觸摸、語音等)。而在用戶方面,人的認知能力是稀缺的,理解力、記憶力、已有的經驗和知識等都有限,即使人的四周布滿了屏幕,同一時間也只能處理有限的信息。

產品設計首先要解決的就是這些稀缺資源的優化配置問題,在機器的資源限制和用戶的認知能力之間取得平衡,盡可能的充分利用資源,實現用戶目標和商業目標。在配置機器資源和用戶認知能力的過程中,首先就是要明確優先級,確定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次要的,將合適的資源分配給恰當的對象。

而從商業角度,產品的開發資源、運營資源和市場資源也是稀缺的,無論公司大小,需要做的事情永遠多于現有的資源。很多時候我們都會聽到抱怨的聲音,為什么公司不做這件事,不做那件事,歸根結底是因為資源的分配問題。而在產品中,同樣要投入力量,在有些地方增加的用戶體驗要更多,而在有些地方的投入所獲得的用戶體驗提升卻更少。必須將好鋼用在刀刃上,將公司的各種資源配置在那些用戶體驗效用足夠大的地方。因此,我們也必須明白產品設計和研發中各種對象的優先級高低。

對「優先級」的定義關系產品成敗

蘋果早期 iPhone 的設計是優先級控制的典范。手機正面只有一個按鍵的設計,盡管現在看來似乎是理所當然的,但在當時卻是非常勇敢和有爭議的決定。我曾深入研究過 iOS 系統早期的設計,在很多地方的取舍做的非常到位,能夠大膽砍掉之前手機系統常見的功能和界面元素,讓重點變得更重點,讓需要突出的內容變得更突出。

而相比之下,同一時期諾基亞的系統盡管擁有大量功能,在呈現給用戶時并沒有處理好優先級,對于用戶相對要更復雜,如果讀者還有印象,可以想象一下打開一個聯系人,看看與之對應的常常的功能菜單。而那個時候微軟的 Windows Mobile 系統,則是大量將 PC 上的體驗搬到手機上,用戶的認知資源和系統有限的顯示和交互資源之間并不匹配。

增加用戶的選擇成本,會帶來人機交互的損耗。人們在面前只有一條路可以選擇時,事情會變得很簡單,但是當面臨三條路時,往往會躊躇不前。每一次的選擇,都意味著一次損耗,損耗的可能是精力、耐心,以及潛移默化的好感。這樣的損耗很難量化,但是損失是顯而易見的。

想要打造好的產品,無論是互聯網的網站、移動應用、微信公眾號/小程序、內容產品,甚至是實體產品,都需要隨時定義各個層面上的優先級,減少損耗。

處理優先級,就是做減法

我們常說的做減法,實際上核心就是處理優先級。設計中對優先級的把握就是要讓我們能夠將真正重要的功能、內容、界面元素放到突出的位置,以最多的系統資源、界面資源去展示它們,而將次要的部分弱化、隱藏起來,再次要的部分,則索性砍掉。

當我們把所有重要的東西都擺上桌面,就沒有重要的東西了。無論有多么不舍,都一定要分出高低、輕重緩急來,之所以有優先級高的部分,就是因為我們明確了優先級更低的另一部分。常常會遇到的問題,是「不舍」,認為哪一個都重要。再重要的事物里,也總能分出優先級的高低。對于優先級的把握應該是一種習慣。

把握不同層面的優先級

庖丁解牛的故事很形象,普通人看見一頭牛只是牛本身,而庖丁看到的是牛的各種結構和部位,所以才能夠更專業的做到工作。產品的決策者、產品經理、設計師等專業人士,和普通用戶看待產品的角度同樣是有區別的。

當我們面對一個產品時,腦海中應該清晰的浮現出來的,應該是結構化的優先級,包含了戰略優先級、用戶優先級、需求與業務的優先級、內容與信息的優先級、交互的優先級、視覺的優先級。戰略、用戶、需求與業務、內容與信息、交互、視覺,這些本身也涵蓋了產品的各個層面,我們會陸續講到。

對于優先級的定義,是持續和不斷深入的。從戰略到產品的開端,到每一次功能迭代,每一個界面,每一篇內容,都在不斷定義優先級。處理不同層面、不同時期的優先級,是我們在做產品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未完待續。

系列文章

產品設計的思考方式:層次(二)

產品設計的思考方式:視覺的亮點與輕重(三)

產品設計的思考方式:交互的主線與支線(四)

產品設計的思考方式:功能的保健與激勵(五)

產品設計的思考方式:用戶的核心與圈層(六)

產品設計的思考方式:臨界點(七)

產品設計的思考方式:用戶行為的慣性定律(八)

產品設計的思考方式:用戶的行為會受到路啊徑依賴的影響(十)

產品設計的思考方式(連載11):重視信息產品中的隱喻,引導用戶對界面的使用

產品設計的思考方式(連載12):考慮產品的內在機制時,需要利用好正反饋

產品設計的思考方式(連載13):在產品中,如何對用戶的軌跡進行規劃和引導

產品設計的思考方式(連載14):產品中內容的曝光程度,會影響商業轉化、用戶行為等

產品設計的思考方式(連載15):做產品時,要注重處理用戶的感覺

#專欄作家#

馬力,最美應用創始人&CEO,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擅長互聯網產品設計、需求挖掘、流量和用戶體驗。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用戶操作像漏斗,流程越多,流失就越大。簡化操作流程,直達目標?

    來自安徽 回復
  2. 產品所需功能是不是可以看成一個圓桌?

    來自安徽 回復
  3. 處理優先級的過程就是做減法的過程

    來自北京 回復
  4. 學習了

    來自云南 回復
  5. 引導有需求的人去他們想要去的地方

    來自廣東 回復
  6. 優先級是最重要的,這點很認同。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