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設計的思考方式:視覺的亮點與輕重(三)

1 評論 17182 瀏覽 62 收藏 8 分鐘

通常,考慮到用戶的認知成本和學習成本,大多數界面都可以追隨已有的行業慣例(例如那些已經影響用戶習慣的大應用的做法)、平臺的界面設計規范,而在適當的地方做出亮點,控制好界面效果的輕重,對于增加用戶的主觀滿意度、建立良好的品牌認知、促進傳播都很有效。

當你覺得自己一見鐘情、被丘比特之箭射中時,未必是因為他/她在各個方面都吸引你,而往往是因為某一時刻顯露出來的談吐舉止、一個故事、一個身影,或者,僅僅就是一次回眸。關鍵時刻閃耀而出的亮點比一切都來的重要。

對于產品也是如此。對于功能是這樣,對于用戶界面更是這樣。讓人對界面產生好感、進而可能對品牌產生良好認知的,往往就是一兩個體驗上的核心亮點。

換個角度來說,這是設計當中的輕與重。顏色、形狀、動畫效果使用的平實,不夸張,這是輕。而使用相對獨特的、容易抓眼球、讓用戶有不一樣的感知的效果,則是重。輕重之間需要找到平衡。

我們往往會看到兩種極端,一種是完全平實的界面,過于平淡,只有輕沒有重,而另一種則到處是吸引眼球的點,通過各種效果來實現重的體驗。這兩種都存在問題。

前者是很多不具備足夠設計能力的團隊常會做的,枯燥平淡的堆積功能。有一些完全依靠價格或者特色服務取勝的產品,其實本可以在界面的體驗方面做個更好,最終可能會更好的提升轉化率或者品牌忠誠度,但是并沒有用好界面這個和用戶產生聯系的通道,就好像一家餐廳的門面一樣。

而后者則是一些具備一定設計能力、但是又不懂得掌握分寸(其實本質上仍然是設計能力的問題)的團隊會出現的問題。過于夸張、花哨的界面,太多的動效,放到一起,看起來每個地方都想讓用戶吃驚,都想抓到用戶的眼球,但是實際上卻是適得其反,過猶不及。很多團隊會看到這個產品的某個界面效果不錯,那個界面效果也還行,于是都拿來主義,摻雜在一起。

按照優先級理論,如果想要突出重,就一定要有輕的存在。一種良好設計的思路,是在基礎功能和大部分流程上采取平實的思路,盡量輕,降低用戶的認知成本,而在關鍵的個別地方做重的設計,形成體驗層面上的亮點。對于亮點,可能是在某個地方明顯差異化的設計,用明顯的動效,用顏色、形狀、聲音等來突出,等等。整個界面的感覺,是通過亮點來樹立起來,而大部分基本界面則不宜夸張,做好基礎的支撐。

亮點本身是相對來說的,隨著時間推移也在不斷演進和變化。一開始覺得特別與眾不同的地方,可能經過一段時間,就沒有那么特別了,但是并不能忽視當時的作用。

微信的搖一搖功能,在早期的微信中本身就是一個亮點。而就界面來說,搖動手機、界面上動效的變化,這里產生的儀式感,很好的強化了功能本身的作用。然而微信并沒有到處運用這樣的效果,整體的界面設計仍然是輕的,就微信的產品定位來說,這樣的處理非常到位。

Path 的界面設計是一個有趣的例子。作為一個熟人社交產品,Path 并不成功,但是 Path 的界面設計非常值得討論。在 Path 剛發布的時候,憑借令人耳目一新的界面設計吸引了很多用戶,甚至界面改版升級都會讓用戶數量翻倍。而當我們剖析 Path 的界面時,會發現真正讓人感覺耳目一新的,其實只有很少的幾個點,例如點擊后蹦出的弧形菜單設計,側面的抽屜設計。這樣的亮點已經足夠讓我們覺得它的界面設計不一樣,其他的地方就用不著太夸張。用戶體驗方面大的感覺就「立起來了」。在這里需要額外說明,對于產品的成敗,界面設計是其中一個因素,能夠在產品發展的各個階段當中不同程度的起到作用。為了討論方面,我們在這里僅僅只側重界面設計方面的問題。

Flipboard 同樣是個好例子。實際上在 Flipboard 推出時,RSS 聚合閱讀的產品很多,Flipboard 為何能夠脫穎而出?幫助他們完成冷啟動和迅速積累用戶的,就是獨特的用戶界面設計。而在用戶界面當中,真正的核心亮點就是類似報紙、雜志一樣的翻頁效果。用戶在看到這個效果時,一下子就將他們和其他的閱讀產品區分開了。而真正在閱讀的詳情頁面、在其他的一些功能上,界面設計本身則是相對樸實的,沒有都做的這么夸張。這也是輕與重關系處理的范例。

通常,考慮到用戶的認知成本和學習成本,大多數界面都可以追隨已有的行業慣例(例如那些已經影響用戶習慣的大應用的做法)、平臺的界面設計規范,而在適當的地方做出亮點,控制好界面效果的輕重,對于增加用戶的主觀滿意度、建立良好的品牌認知、促進傳播都很有效。

人的外表是需要打扮的,產品的界面也是如此。好看的著裝搭配要講究亮點和平實的配合,界面設計同樣也是這樣。有內在美的人,穿的得體漂亮會更有吸引力,而有內涵的產品(功能、內容),有一個恰當的界面也同樣如此。

相關閱讀

產品設計的思考方式:優先級(一)

產品設計的思考方式:層次(二)

#專欄作家#

馬力,最美應用創始人&CEO,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擅長互聯網產品設計、需求挖掘、流量和用戶體驗。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