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使性設計養成專欄—從需求層級來看優使性
原文為繁體,轉載時翻譯為簡體,傳送門:原文
關于優使性,我們最常聽到的解釋可能是』好用』、』易用』(ease-of-use)、』可用』,然而,以〝好用〞來定義優使性似乎有些不足(用』可用』作為解釋就更奇怪了,因為感覺好像與』堪用』很類似),因為好用只能說是構成優使性的原素之一,如果以各種不同的需求層次來分析,也許能夠更清楚的了解優使性的定位。
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Abraham Maslow)在1954年時提出著名的需求層次理論(Need-hierarchy theory),這個理論將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五類,依次由較低層次到較高層次,在普遍的情況中,當較低層次的需求無法得到滿足時,人便無法追求更上一層的滿足。
依據馬斯洛的理論基礎,同樣地,我們可以將面對產品時的使用者需求也分成五個不同的層級,這五個產品設計上的層次分別為功能性(Functionality)、可靠性(Reliability )、優使性(Usability)、創新(Proficiency)及創意(Creativity)。
功能性(Functionality)
設計上最底層的需求就是功能性,產品的功能必須能讓使用者有完成工作的』可能性』。
既然具備了應有的功能,那為為何使用者只是』可能』完成工作呢?
因為如果只是將應具備的功能』塞』進網站中,并不能確定使用者最后能夠順利的完成工作,使用者可能在操作過程中迷路,或因為產生錯誤而放棄原本的動作。
可靠性(Reliability)
使用者會希望所使用的系統是穩定、有效率的。
在網站設計上,可靠性指的是往往是與技術有關的問題,如果網頁下載的速度非常慢、常出現無效的連結,或是在傳送資料的過程中產生錯誤,這些都會讓使用者感到不安。
優使性(Usability)
當滿足了使用者對基本功能及可靠性的需求后,這時才真正進入非技術面的設計階段,在這個階段使用者的需求不僅僅是堪用、穩定的系統功能,而且希望使用的過程平順且另人感到滿意。
創新(Proficiency)
創新在這里指的是,在原有的功能上做得更好,更方便,比方說,Google的搜尋方式可能已經能滿足一般搜尋的需要,也滿好用的,但如果可以在搜尋關鍵字時,除了可以找到網頁外,還能同時瀏覽其它相關資訊,那不是更棒嗎?
如以這個例子來看,A9.com就是一個搜尋上的創新。
創意(Creativity)
最后一層乃是創意,關于創意不用多談,大家都了解所謂的創意指的是新的、不同于以往的創作模式,只不過我們經常將創意視為一個獨立的議題,然而在這個金字塔模式中,創意的前提必須具備其它四項設計需求,如果在產品設計上將創意這個部分架空來討論,那么創意將不具意義。
在這個模型中,優使性處于中間的位置,然而如果排除屬于技術面的設計層次,那么優使性可說是創新及創意的基礎,事實上,由于這三個層次環扣在一起,因此,如果以廣義來看,這三層都可以算是優使性; 因為創新的目的是為了讓使用者更加便利,而創意是為了讓使用者得到更美好的使用經驗。
本文出自 Usability Notes優使性筆記本,,優使性筆記本是一個分享使用者經驗設計及數位趨勢的共筆平臺,歡迎大家分享文章(支援Facebook/Gmail帳號登入)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