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端體驗細節(一):按鈕的里里外外

2 評論 9274 瀏覽 46 收藏 22 分鐘

編輯導語:按鈕功能雖然聽起來微不足道,但是實際上卻對用戶體驗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作者對按鈕的作用、要素和設計原則進行了分析,帶我們一起看看按鈕的里里外外。

在B端界面中,按鈕是每張頁面都會出現的最基礎的元素,用戶的任務流程皆從按鈕開始,按鈕設計的有理有據,可以為界面及產品專業度加分不少。

如果一個產品的界面,是如下圖那樣(按鈕的設計規則無規律可循,隨意為之),不僅產品用戶體驗會直線下降,產品所在企業及產品本身的口碑也會受到質疑。同時,按鈕作為產品設計規范中的一個部分,如果不加以約束,每種場景都會出現過多的組合方式,導致界面體驗無章可循。

因此,整理按鈕的里里外外相當重要,從細微之處提升產品的體驗。

B端體驗細節(一)-按鈕的里里外外

一、按鈕的作用

在了解一個按鈕是怎么回事前,我們需要先明白按鈕在B端界面上的作用。

  1. 觸發某一類功能:用戶通過操作按鈕,可以觸發功能從而完成任務。
  2. 引導下一步操作:通過在適當的位置放置按鈕,引導用戶操作。
  3. 聚合信息:當需要展示的內容過多時,可以通過按鈕觸發跳轉詳情,無需在當前頁展示全部內容。
  4. 形成用戶心智:當按鈕的位置、形式、文案都相對固定,且觸發的功能一致,用戶會對該按鈕形成習慣,會形成用戶對產品的依賴。

二、按鈕的要素分解

別看一個小小的按鈕,它可是隱藏著巨大細節的。越深入了解它,你會對它越來越刮目相看。

1. 按鈕類型

在B端場景中,按鈕主要分為5種,包括主按鈕、默認按鈕、虛線按鈕、文本按鈕、鏈接按鈕。通過對按鈕添加屬性后,又可以有危險按鈕、幽靈按鈕、禁用按鈕、加載中按鈕等。注意,不建議在一個按鈕組中混合多種按鈕使用,這會導致界面混亂,而每個按鈕都是有其自身的使用場景。

B端體驗細節(一)-按鈕的里里外外

2.?按鈕形態

根據按鈕類型,及按鈕不同場景的使用需要,可以將按鈕分成圖標按鈕、圖標+文字按鈕、組合按鈕、下拉按鈕、Block按鈕。

B端體驗細節(一)-按鈕的里里外外

3. 按鈕狀態

每類按鈕都有一套基礎的狀態,包括Normal態(默認態)、Hover態(懸浮態)、Pressed態(點擊態)、Disable態(禁用態)。按鈕的不同狀態告知了用戶當前可以執行的下一步操作。

  • Normal(默認態):該狀態就是按鈕正常顯示在頁面的狀態。
  • Hover態(懸浮態):當鼠標指針停留在按鈕上時,按鈕展示出的反饋。
  • Pressed態(點擊態):當鼠標指針按壓按鈕時,按鈕的效果反饋。
  • Disable態(禁用態):當頁面按鈕不可用時,可能是信息未填寫完成,可能是操作未達到某種條件要求,按鈕會展示不可用狀態。對于禁用按鈕,可以讓鼠標浮上去后展示解禁提示,這樣會對用戶更友好。

B端體驗細節(一)-按鈕的里里外外

4. 使用場景

筆者發現,很多同學在按鈕的調用中,基本不太知道該如何去選擇適合的按鈕,而每類按鈕都有其具體的使用場景,并不是上帝隨意創造的物體,而是設計界專門為提升產品用戶體驗而創造的物體。

  • 主按鈕:主按鈕為召喚按鈕,在界面上較為醒目,召喚用戶去操作,通常一個操作區只有一個主按鈕。
  • 默認按鈕:按鈕組中沒有主次之分的按鈕,通常按鈕組中次按鈕數量沒有限制。
  • 虛線按鈕:虛線按鈕通常用于當前頁內容的添加操作。
  • 文本按鈕:在一些無需主次按鈕的場景中,可以使用文本按鈕,例如表格行操作項。
  • 鏈接按鈕:顧名思義,用于外鏈到外部頁面的按鈕。
  • 危險按鈕:一般在需要二次確認的地方,需要使用危險按鈕,如刪除、修改權限等場景。
  • 幽靈按鈕:按鈕用在需要放置在不同底色或背景復雜的場景中。
  • 禁用按鈕:當前操作不可用,需要禁用按鈕。
  • 加載中按鈕:在提交內容后,無法及時反饋,還需加載過程的,需要用到加載中按鈕。
  • 圖標按鈕:有些按鈕用純圖標不僅節省界面空間,還直觀,例如打印、修改文字顏色、內容布局等。
  • 圖標+文字按鈕:圖標按鈕會讓頁面更有活力,更清晰表意,特別是如上傳文件、下載文件類按鈕,按鈕加上圖標比單純文字更直觀。
  • 組合按鈕:有多個按鈕性質相似時,適合使用組合按鈕,如視圖切換按鈕。
  • 下拉按鈕:當按鈕數量過多,適合將一些低頻按鈕收納起來。
  • Block按鈕:這類按鈕在一些頁面需要強指引的時候出現,且操作較為全局性,比如登錄、注冊、付款、表單提交等。這類按鈕在使用中要注意數量控制在2個以內,通常為一個主要按鈕,一個次要按鈕,不要出現太多,太多了顯現不出該按鈕的特點了。

5. 視覺樣式

一個小小的按鈕,包含了非常豐富的視覺樣式,在設計階段,需要對樣式進行細致的拆解和定義。按鈕的視覺樣式包括尺寸、顏色、文本、按鈕、間距、形狀、風格,具體如下。

1)尺寸

在B端產品中,按鈕通常有3種尺寸,分為大中小。大按鈕主要使用在全局性操作的界面上;中按鈕通常為標準按鈕,其基本隨時隨地出現;小按鈕主要使用在下拉面板或一些需要使用到小按鈕的地方。

備注:計算標準按鈕高度的方法(僅供參考),文字字號2.4倍或2.5倍,計算出來的值取最靠近4的倍數的數字。例如12號字體在2.4倍數值為28.8,距離4的倍數最近的為28,因此標準按鈕高度為28px;14號字體在2.5倍數值為35,距離4的倍數最近的為36,因此標準按鈕高度為36px。

B端體驗細節(一)-按鈕的里里外外

2)文本

按鈕如何傳達意思給用戶,文本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用戶見文字了解用意,引導用戶進行操作。放置在按鈕中的文本需要注意三個問題:第一,文本顏色要清晰;第二,文本大小要合適;第三,文本寓意要明了。

3)圖標

在設計打印、導入、導出、下載等按鈕時,我們會發現圖標按鈕會比文字按鈕更合適。圖標按鈕在設計上需要注意的與文本一致。

4)顏色

按鈕的顏色主要由容器背景色和邊框色(注意:是內描邊)、字體顏色和圖標顏色組成。不同的按鈕色,代表了不同的按鈕類型,例如賦予主色的按鈕是主按鈕。對于一些特殊風格的按鈕來說,還有陰影的顏色,陰影顏色可以用按鈕色值的透明度50%左右來設計。

B端體驗細節(一)-按鈕的里里外外

5)間距

按鈕內圖標與文字的間距、文字與按鈕邊框的間距等,是形成按鈕呼吸感的重要因素。在按鈕規則的設計上,建議簡單與美觀。簡單是指規則簡單易拓展,美觀是指按鈕依據規則設計出來后,在視覺上要合理。

B端體驗細節(一)-按鈕的里里外外

6)形狀

形狀是由按鈕的圓角形成的。圓角為0px,按鈕形狀挺拔,給人嚴謹、尖銳的感覺;圓角為4px,按鈕形狀稍顯柔和,給人專業不失柔和的感覺;圓角為半圓形(圓角的半徑=高度的50%),按鈕形狀非常柔和,給人親和感。

B端體驗細節(一)-按鈕的里里外外

7)風格

B端按鈕的風格主要為輕擬物、凸起按鈕、漸變按鈕和扁平化,而扁平化已經越來越成為趨勢,扁平化按鈕的優勢在于:

  1. 使得界面信息展現更清晰,用戶將更聚焦于內容及任務操作。
  2. 在開發上更方便,扁平化拋棄了很多不必要的設計。
  3. 減少了陰影等細節,提升了產品性能。

B端體驗細節(一)-按鈕的里里外外

6. 交互方式

除了視覺樣式,按鈕還帶有交互方式。按鈕只有帶上了交互,才真正開始為用戶服務,它是用戶輸入信息的口子,是系統接收信息的口子,更是人機友好交互的口子。

按鈕的交互分為六種:

第一:點擊按鈕后出彈窗,例如新增、刪除。

B端體驗細節(一)-按鈕的里里外外

第二:點擊按鈕后關閉、退出當前操作,例如保存對表單的操作。

B端體驗細節(一)-按鈕的里里外外

第三:點擊按鈕后在當前頁反饋信息,例如當前頁新增表單項。

B端體驗細節(一)-按鈕的里里外外

第四:點擊按鈕后出現下拉等浮層反饋,例如下拉菜單、表格“更多項”操作、工具欄“更多項”操作。

B端體驗細節(一)-按鈕的里里外外

第五:點擊按鈕后跳轉頁面,例如步驟類操作中的下一步、頁面類新增表單。

B端體驗細節(一)-按鈕的里里外外

第六:鼠標懸浮在按鈕觸發面板類反饋,例如用戶設置、換膚。

B端體驗細節(一)-按鈕的里里外外

7. 展示數量

按鈕的數量展示是指在一個按鈕區中,按鈕數量的多少。筆者見過B端產品三種按鈕數量放置的方式,以下只有第三種是推薦的。

  1. 能提供給用戶的按鈕都展示出來,唯恐用戶找不到。
  2. 適當做了按鈕的收斂,但不清楚所以然,就是把一些按鈕象征性的放到了“更多”中。
  3. 對業務的目標和用戶的界面操作場景非常熟悉,有條有理的將按鈕合理展示,既保證用戶能順利操作,又保證產品界面整理有序。

總體來說,建議一個按鈕區的按鈕數量盡量控制在5個以內,多余5個置入“更多”中。

8. 歸類聚合

歸類聚合是指具有相同含義的按鈕需要歸類展示,例如新增、刪除、修改、查看通常在一起;啟動和停止、導入和導出、下載和上傳都會在一起,不宜距離太遠。

9. 按鈕位置

按鈕的位置是指按鈕或按鈕組位于內容塊的哪個部位,在一定程度上,我們也可以將頁面視為內容塊,即內容塊是包含內容的區塊。如果需要結構性的將一個內容塊進行有序化切分,通常由Header、Body、Footer三部分組成。

B端體驗細節(一)-按鈕的里里外外

  • Header:放置在Header的按鈕,通常是一些全局性質的操作,例如編輯全部數據、切換視圖展示、批量刪除等。但是這些按鈕應該放左側、中間、還是右側呢?
  • Body:放置在Body的按鈕,通常是對跟隨的內容直接操作,例如編輯單條表單項、編輯某部分表單區塊等。但是這些按鈕應該放在哪里呢?
  • Footer:放置在Footer的按鈕,通常是全局完成類的操作,例如取消、確定、保存等。但是這些按鈕應該放在哪里呢?

Header、Body、Footer按鈕位置根據“F”和“Z”型的視覺瀏覽規律給出如下使用建議。圖中藍色為主按鈕,白色為次按鈕。

B端體驗細節(一)-按鈕的里里外外

10. 按鈕順序

按鈕順序是指按鈕組中,不同按鈕的順序應該如何放置,這里的順序包含兩層:第一是主按鈕與次按鈕的順序;第二是同類按鈕之間的順序,例如次按鈕和次按鈕的順序。同個產品中,按鈕順序保持一致,不僅利于提升用戶的操作效率,同時會減少用戶的操作出錯概率。

由“2.9按鈕位置”我們可以發現,當按鈕組位于Header和Footer區時,主按鈕和次按鈕順序為主按鈕靠右原則設計,符合“Z”型閱讀模式+費茨定律。當按鈕組位于Body區時,若要同時出現主次按鈕,主按鈕在次按鈕左邊原則,符合用戶“F”型瀏覽模式。

除了以上基礎的設計建議外,還有以下三個設計原則需要遵守:

1)方向性原則

返回、前進、上一步、下一步、撤銷、重做等按鈕都是具有方向性的,假如按鈕的放置位置是符合其方向性的,用戶的認知成本就會很低。

2)相關按鈕臨近原則

讓相關的操作按鈕更相近,這樣不僅在視覺上增強用戶對他們的相關性認知,而且距離越近越容易操作。例如保存、保存并返回首頁;發布、定時發布。

3)符合對話習慣

用戶在操作界面按鈕的時候,實際上是和界面在進行對話,因此,按鈕設計符合用戶自然的對話會比較合適。例如你想把自己喜歡喝的飲料分享給朋友,你會問“想喝嗎”,如果他不想喝,你會再問“很好喝,可以加點糖”,如果他搖頭,你會說“那好吧,可以先放一邊,想喝了再喝”。而不會一上來就是“喝不喝,不喝扔到垃圾桶”,對吧。

因此,針對彈窗按鈕的放置順序為:保存、取消、刪除。即“需要保存嗎?”—“不保存,那需要取消嗎?”—“原來文件不需要了,那刪除吧?!?/p>

B端體驗細節(一)-按鈕的里里外外

這里筆者有一點自己的心得分享給大家,也就是在設計按鈕組的時候,可以運用以下步驟去思考:

第一、制定自己所負責的產品設計規范的內容塊中按鈕組的設計位置,例如Footer區按鈕組的位置在哪里(可以區分場景也可以不區分,由產品覆蓋的業務范疇決定)。

第二、制定主次按鈕的位置(是否區分場景也看產品情況)。在阿里云平臺設計規范中,主按鈕都在左側;而在antd中,主次按鈕位置是分場景的。

第三、制定按鈕組中每個按鈕的順序,建議參考2.10中的三個設計原則。

三、按鈕的設計原則

1. 讓它就是它

讓它就是它是說按鈕在外形上就要看起來是個按鈕,從用戶的心智模型來說,只有用戶第一眼識別到這是個按鈕,我操作它后,它可以讓我達成什么好的結果,用戶才會去使用。

2. 類型分明

類型分明是指設計者需要合理和正確使用不同類型的按鈕,正確表達按鈕的交互邏輯,讓用戶可以提前預判操作該按鈕后的結果。例如,不要讓用戶點擊鏈接后,彈出一個彈窗,正確的應該是點擊鏈接,打開一個新的頁面。

3. 形式單純

形式單純是指在B端產品中,按鈕不要設計的過于花哨,而是要干凈利索,以抱著用戶快速完成任務的心態去設計,而不是阻礙用戶的操作,過分干擾和分散用戶的視線。

4. 反饋明確

每個按鈕都承載一個功能,有功能有操作就需要有反饋,明確的反饋是用戶下一步操作的基礎。

5. 規則清晰

按鈕的使用規則,不同的設計規范有不同的定義,只要能合理定義自身所負責產品的按鈕使用規則,并讓用戶接受,就是好的規則。定義清晰的按鈕使用規則,不僅減少產品設計師之間的溝通成本,提升產品界面操作的一致性,同時降低用戶的出錯率。

四、結語

定義B端界面的設計規則是一項復雜且浩大的工程,但從長遠來看,這是一件不得不去做的事情。我們希望規則簡單、有約束、易拓展、有包容。關于按鈕,還有很多要去解決,歡迎小伙伴們一起交流,筆者也會陸續整理和輸出B端體驗細節的其他部分,歡迎我的關注公眾號“知果日記”,這是一個有理想的公眾號喲~

 

作者:知果;公眾號:知果日記

本文由 @知果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非常好的文章,很詳細,解答了我很多疑惑!

    來自北京 回復
    1. 能幫助到大家,很開心。

      來自浙江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