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的服務進化論

1 評論 5113 瀏覽 4 收藏 18 分鐘

[核心提示] 互聯網正經歷著變革,用戶主導地位的突出促使每一個服務提供方為用戶而服務。即搜即得不僅是一個技術的問題,更是一個產品與內容的問題。

這個時節是各大互聯網公司進行校招的時候,筆者遂將準備了許久的關于搜索的一點小小思考放將出來,不希望 BAT 校招失利后,埋落塵中。

服務之論

展望互聯網的方向,互聯網正經歷著變革,用戶主導地位的突出促使每一個服務提供方為用戶而服務。而用戶的主導型行為在將互聯網產品變成服務。

按照我國通用的三種產業劃分標準來看,互聯網產業本身就屬于第三產業,也叫“服務業”。對比一些我們較為熟悉的服務類別,比如理發。理發這個服務發生的時候,用戶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將自己的需求交出來,交給理發師,由理發師來將這個需求變現,而被服務的人是不需要消耗什么,唯一的消耗就是為服務買單,還有就是時間上的消耗。餐飲業也差不多,異的是用戶需要將自己的需求釋放到現有或餐廳有能力做出來的產品的上,同是將需求提交后,顧客吃就行了,需要付出的只是金錢。

雖然理論界對于服務的定義還存在著爭議,但是類比大部分的服務業我們可以這樣說,服務業要做的就是將顧客解放出來,用戶的需求變現過程中,不需要顧客過多的參與,顧客直接享受需求變現后的服務即可。按照這樣一種論斷,互聯網產品在演變為一種服務的時候,需要的是將用戶不必要的消耗給消滅掉,這樣才符合服務的定義。

長長的尾巴

搜索引擎從產品形態上來講,是一個長尾“聚合器”。主要體現為用戶交付的需求差異化嚴重,而已有的互聯網產品大分類無法細分概括進去的需求,都可以通過搜索引擎進行初步解決。百度在移動平臺端推的“輕應用”可以理解為其對 PC 端的產品理念在移動端的表現,并沒有擺脫其作為一個長尾“聚合器”無法將差異化的需求深入的滿足。如此說來,搜索引擎產品形態處在一個尷尬的位置,對于內容,可以抓取到,但是內容卻不是自己產生的,所以在對內容進行加工的時候,具有局限性。

搜索引擎全面來講,是一個覆蓋了互聯網整個活動的產品。從需求上來講,用戶在互聯網中的需求大部分是可以通過搜索引擎實現。需求可以分為:強需求和弱需求。強需求的通俗解釋應該是具有一定規律性的群體性需求,當然包括了一直談的“剛需”;弱需求更像是位于需求長尾上的眾多需求,相對于強需求而言,需求方體量小,需求頻度低等。按照長尾理論,將需求分為兩部分:頭部和尾部,分別對應著強需求和弱需求。頭部需求涵蓋了互聯網創業活動中將用戶某一需求作為切入點而打造的產品,有點像騰訊公司的業務體系,還有垂直搜索領域。

longtail 

尾部是為頭部無法顧及到的需求,個人定義為:個性化需求。電子商務網站上表現出來的明顯的長尾效應,從需求層面來說,是因為每個個體需求的差異化所引發的現象。當然類似長尾需求依然可以定義為具有一定規律性的群體需求,因為商品的受眾一般情況下是不會出現單個的情況,而需求中參雜了情緒,性格等因素的時候,尋找規律顯得很困難。

以音樂產品為例,按照曲風,情緒等細分條件對音樂進行分類是站在科學的角度進行邏輯性的分類,將每一個元素進行量化,具有邏輯性的“是”與“否”,并沒有對其中存在的“不確定性”進行劃分,所以從這個層面來說,電腦的邏輯性依然是線性邏輯,而人腦的邏輯方式卻并不局限在線性邏輯當中。這樣就造成了個性化的需求可能只存在于個體,而不是一個不管大小的群體當中。

頭部需求與尾部需求構成了搜索引擎需求的全部,同時也概括了搜索引擎的內容源。頭部需求所對應的內容源具體表現為垂直搜索領域,是相對成熟的需求滿足過程,這部分的資源可以很好的在人為規則下進行釋放。類似于百度如今對“框計算”的部分實現主要集中在現有資源能夠很好解決的領域,而對于一些破碎的尾部需求是需要通過技術手段來分析“需求表達式”,再輾轉到對應的內容源中進行加工提取。同時,尾部需求釋放出來的能量是由于“個性化”差異性造成的,對于單個用戶的意圖分析決定了搜索需要將每一個用戶當作一個“自然人”來進行服務,因此會涉及到用戶的全網信息收錄于分析,這將是一個長期的且不容易實現的過程。

前向 or 后向

 

money 

上面提到支持搜索引擎的內容源面臨著邊緣化的問題,而百度等搜索引擎現有的盈利模式都是通過搜索結果列表的廣告付費來支持(當然,廣告聯盟等暫時不被考慮)。這樣的盈利模式主要依靠的是流量渠道,搜索引擎把控了流量渠道,然后將流量分發出去,如此搜索引擎就可以向內容源進行收費。這就是典型的“后向收費”模式。

但是我們仔細品讀前文提到的百度“框計算”和“服務論”,用戶的需求在搜索結果頁就能夠被很好的滿足,用戶不再需要通過搜索結果頁跳轉到某一個網站,不會對某個內容網站做出實質性的流量貢獻,那么流量分發對于搜索引擎來說會被弱化。在整個鏈條上的搜索引擎主要的盈利方式將會發生實質性的改變,而這種改變必定會出現一種主盈利模式的遷移。

我們知道,線下的服務業盈利模式是通過向被服務者收取服務費,這種收費方式若是按照互聯網盈利模式來講是屬于典型的“前向收費”模式。中國互聯網三大巨頭,每一個的主要盈利方式都有著各自的特色,百度是典型的后向收費模式,騰訊則是典型的前向模式,而阿里比較混雜,主要還是向商戶收費的后向收費模式。從這里來看,互聯網產品偏向于服務類別的是依靠前向的收費模式,而更偏向于工具的產品是后向的收費模式。若是阿里能夠滿足個體對于購買商品的個性化需求,那么這個模塊是可以向用戶進行收費的,或者是通過增值的形式豐富盈利模塊,這些都是可以想象的。

那么當一個搜索引擎發展到可以直接解決用戶的需求,那么依靠搜索引擎的單一盈利模式將迎來多元化的爆發,而依靠搜索與內容的結合將成構成一個搜索引擎盈利的巨大想象空間。

入口之論

 

門 

入口是一個很不好拿捏的話題,入口之論爭吵了太久,也有太多產品渴望成為一個入口。就我個人的理解,大部分談論入口的人是站在PC互聯網時代來說入口話題。PC互聯網時代最重要的我們知道是流量,而入口就是流量的承載體,一個產品是否為入口就是看其承載流量的體量。而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玩法改變了,不再是流量變現的老手段,而是依靠服務向用戶收費。

何為入口,就我理解而言,入口即是你看到了一個很正的妹子,然后通過各種方式去認識這個妹子,不管是街頭搭訕,社交網絡,還是通過朋友輾轉的幫助,都是你認知這個妹子的一種方式。任何一個“缺口”都有潛力成為一個“門”,但是妹子的個人喜好決定了哪些缺口是可用、優勢明顯的,哪些口是一觸碰就會粉身碎骨的。

入口說到底只是一個“圈地運動”,然后再地里進行放養,能養出又膘又壯的肯定是好事,就算養不出來,地占著了還可以租給別人養不是。

而放在產品上來講,一個互聯網公司不管是在進行圈地運動上還是在放養上,產品的還壞,是否足夠吸引用戶,為用戶解決實際的問題,才是重點。所以從本質上來說,商業上的手段不及在產品上進行深耕細耘。

輸入

從需求的角度簡單理解互聯網世界,可以將互聯網世界概括為:輸入-處理-輸出,的過程。這里我單獨說說“輸入”這個過程。“輸入”是屬于交互的過程,是用戶與計算機之間的互動,是如何將自己的需求告訴給計算機。而這個過程就是“輸入”的過程。

不管是搜索引擎需要進行文本輸入而后返回結果,還是用戶打開手機應用獲取內容,從需求層面來講,都是輸入端口,將需求輸入計算機載體,從而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當然輸入后面臨的用戶自發的信息篩選是屬于處理的過程了。

舉例來說,用戶打開智能手機上的百度新聞app,用戶將自己想要看新聞的需求放置于百度新聞這個產品上,這個行為就是“需求的輸入”,而用戶在選擇哪些新聞是自己想讀的,哪些看一眼標題就夠了的,這些都屬于“處理”的過程。

如此看來,“輸入”端口就可“入口”有著相似的意味了。但是“輸入”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它的重要性體現在用戶的需求是通過某種方式傳達給計算機。其中的某種方式是值得搜索引擎細細玩味的地方。我們知道通用搜索是通過文本這種最適合與機器交互的人類自然行為來進行需求表述,后來在圖片搜索中可以通過將本地圖片上傳,然后搜索原圖等;此后語音識別技術的成熟,讓語音作為需求“輸入”方式讓“輸入”的方式更加接近人類的自然行為。

而怎么樣使“輸入”的方式更加自然,更適合人類的自然行為,不僅可以讓搜索變得更加舒適,同時可以將無法用語言表述的搜索需求解放出來。從這點來說,Google Glass雖然在產品形態上依然不成熟,但是其關于對人類自然行為“輸入”的探索精神,是可敬的。

我理解的搜索引擎

無論什么產品,只要是面向廣大用戶的,都可以拉出來一條線:以用戶為中心。說到底就是解決用戶的需求,也是破除用戶痛點。所以可以說“需求”是貫穿于整個產品的流程以及生命周期之中的。
Search

上圖是筆者自己理解的搜索引擎架構。整個架構分為一個主體加四個部分。主體是從需求的層面來理清這樣一條線索。而四個部分則是考慮怎樣整合資源以更好的為了用戶的需求而推陳出新,不斷迎向用戶的G點。

整個流程可以概括為:

  • 第一步:用戶通過最適宜當前環境下的輸入方式進行需求輸入;
  • 第二步:需求輸入后則是通過技術手段來分析用戶的需求中的意圖何在,同時結合用戶行為庫中的具有規律性的用戶意圖以及個體用戶的數據來進一步分析用戶的行為意圖;
  • 第三步:技術在分析用戶意圖的過程中,會直接將用戶的需求進行導向,視頻類需求直接導向視頻的內容中,生活類問答則直接導向相應的欄目(比如百度知道,知乎這樣的專業問答體系);
  • 第四步:內容(垂直搜索)中,將用需求涉及到的內容進行提取,同時進行處理;
  • 第五步:經過前面的處理,結果則已經出來了,此時,鑒于用戶需求中所涉及的內容載體不一,可能是新聞,可能是視頻等,所以結果的呈現上,在每一種不同內容上所表現出來的呈現方式具有差異性;同時考慮到用戶使用的環境與場景,如PC、移動端、智能電視等,所以又出現了差異性;對兩者進行綜合,進而能以盡可能舒服的方式將結果呈現給用戶。

整個流程中應不斷的減少需要用戶進行選擇的事項,這也是前面提到服務時所應關注的重點。用戶直接享用結果,效率優先。

互聯網世界是真實世界的映射,用戶是互聯網產品的主體,現有的互聯網商業模式也要求產品對用戶進行理解,在明確用的前提下戶需求,輸出用戶滿意的結果,這樣的產品才能成為受用戶歡迎的產品。所以搜索引擎需要通過對用戶輸入和結果輸出給用戶這兩個過程進行優化,使使用的方式更加自然,使獲得結果的方式更自然。

搜索引擎進行需求處理的過程中,技術是基礎,內容是必要條件。重點卻在于怎么樣用技術來排列內容,從而得出最適合用戶的需求的結果。前文說到搜索引擎解決的是“長尾”需求,而搜索的長尾需求里所涉及的內容卻是可以從與長尾相對應的“頭部”需求里產生。對頭部需求的有效歸納與解決,而后延伸到尾部需求,此時需要對用戶的深入了解,將搜索需求分化到每一個對應的產品之上,通過個體產品對需求的消化來反哺搜索需求。

即搜即得不僅是一個技術的問題,更是一個產品與內容的問題。

文章來源:極客公園

原文鏈接:http://www.geekpark.net/read/view/190457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看完覺得還不錯啊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