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字這件小事,也可以運用產品思維
編輯導語:起名字這件事情,自打我們出生就遇到過。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經常碰到需要起名字的時候,比如小組命名、群名以及企業的一些品牌名。起名字也是一門大學問,來看看作者如何運用產品思維來取名字吧。
上次因為個人的公眾號改名字,總結了一篇《如何給你的互聯網起個好名字》,最近又有幾個粉絲私信問我如何起名字,他們中有因為是自己作為產品人,負責的新產品線需要起名字的,也有自己新開的店,需要給自己的品牌起名字。
那么,既然有需求,就索性嘗試用產品思維來總結下起名字的思路和方法,如果對你有啟發就更好了。
一、起名字感覺挺簡單的?
起名字,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事情,要說場景那就多了去了。
- 老婆懷孕,得提前給孩子起名字,因為孩子出生后做出生證明需要,那么你可能會經歷不知道胎兒是男是女的情況下,各準備好幾個名字備用的激動場景;
- 作為產品負責人,從0-1策劃的產品或者功能模塊,需要有個名字,方便后期開發協調溝通統一口徑;
- 如果自己開店或者做買賣,你的店名或者商品得有個名字,比如之前我堂弟開汽車美容店,讓我幫他想一個簡單大氣的名字,同時還需要設計店面logo,用來定位和宣傳自己的小店;
- 又或者,自己新養了一只可愛的小狗或者小貓,也需要給起個名字,方便日常呼喚玩耍。
- ……
起名字,這件看似簡單的事情,好像簡單到3-5個漢字就能搞定,但是因為中文語義博大精深,如果想要通過幾個字來組合一個特別適合自己、貼切心意的名字,還是挺難的。
上次的文章,因為是隨手總結的,所以內容比較簡單,而且局限于互聯網行業。
這次的話,想通過分享跟粉絲同學的交流再次總結下:在工作或生活中,如何給你的“產品”起個不錯的名字。同時,這里的思路和方法會盡量兼顧多個行業和場景,希望對你有用。
二、起名字需不需要流程?
最近一位產品新人同學在負責一條主業務下的分支業務線,需要給產品起個名字,于是跟我咨詢:在公司給產品取名字一般是什么流程?
我們作為產品人,通常會負責一個產品線或者一個功能模塊,甚至在給某個功能字段定義文案的時候,也會想:到底應該叫什么呢?
同時因為產品的名字會比功能模塊或者功能字段重要很多,直接影響產品的品牌宣傳和影響力,也間接決定著這個產品的命運。
在公司給產品起名字的時候,一般會需要一個流程,來將自己的想法傳達到老板那里,然后被采納,當然這個流程也會根據公司組織架構和個人的話語權來決定決策路徑的長短。
在這個流程中,我們一般需要明確背景—素材整理—篩選—提案—BOSS決策,此外,除了名字之外,還需要一些VI設計作為輔助,比如這個名字的logo、寓意以及放在展臺熒幕上的視覺效果。
如果是為我們自己起名字,那流程和決策路徑就比較短,會更多專注于素材整理—篩選決策。比如給自己的孩子、寵物起名字,或者給店面起名字,更多是直接收集關鍵字然后對比決策。
三、那么,應該怎么起名字呢?
起名字,也是有方法或者思路的,只不過我們很多人在起名字時可能忽略了自己思考的過程,就會覺得沒啥方法,全靠拍腦袋,覺得不錯就定了的霸道總裁范。
其實,即使是拍腦袋,也是需要思路的。接下來就結合上述流程來聊聊如何給產品起名字。
1. 明確業務背景和產品定位
也就是流程中的第一步,在做產品設計之前通常需要了解業務,起名字也不例外,需要先明確自己的業務背景。
如果是給新產品命名,那就要知道這個產品的定位和目標用戶畫像,了解這個產品是做什么的,能幫助用戶解決什么問題?用戶畫像的表現中,目標受眾是傾向于什么樣的認知?
比如這位產品新人同學的訴求是為自己負責的產品線起名字,產品定位是幫助剛畢業的同學快速找到匹配的工作機會。根據這個業務背景和產品定位,就可以快速提煉出產品業務關鍵詞:求職、剛畢業、快速匹配。
明確關鍵詞后,可以先想想,剛畢業學生就業的痛點是什么?有什么好的名字可以一聽上去就好像能解決他們的問題?
所以,先了解目標用戶,通過了解目標受眾的認知,掌握他們對什么比較熟悉或者易于理解,起的名字能讓他們理解和聯想最好。
2. 根據關鍵詞做素材整理
這里的素材整理,像極了我們常做的競品分析。
根據關鍵詞去搜索整理一些同行業、同類產品的名字,去梳理這些名字背后的意義。參考同業內Top競對的風格,分析下他們的用戶畫像跟我們的有啥區別,我們能否借鑒思路或巧借東風。
通常市場主流的或者上市的產品名字,一般都經歷過市場驗證,已經建立了用戶認知和習慣的,如果能參考并且針對自己的定位做一些差異化,巧妙的建立聯系也是不錯的方法。
比如在求職市場上已經上市的有BOSS直聘,主要是想體現溝通平等、直面伯樂的心思,間接的表達出在這個平臺上找工作會很快。
那么根據這位產品同學的業務理解,可以建議:也在自己的名字中加上“直聘”等關鍵詞,既突出產品定位,又巧借東風。
同理,如果你是做汽車美容或者兒童服裝生意,再給自己品牌起名時,也可以參考同行業內知名的品牌名字,根據理解他們名字背后的意義,加入我們自己的想法或者偏好,來設計我們自己的名字。
3. 備選方案太多怎么篩選?
想起之前在給我還未出生的、不清楚是男孩還是女孩的孩子想名字時,也是動員了家人想了好多個名字,但自己也明白,最后在出生證明上只允許寫一個。
而且在中國也特別講究命格、運氣等說法,生怕自己文采不夠、細心不足而耽誤了未來的人中龍鳳。
可能此時你已經為自己的產品腦暴了十好幾個名字,每一個都覺得特別好,但是在實際向上反饋時,給領導太多方案選擇是不妥的,甚至領導會認為你沒有自己的主見和思考,所以就應該從整理好的素材中篩選出3-5個不錯的名字來進行向上溝通。
任何選擇都代表著會有犧牲,可能你選擇的就是最好的,也可能會差強人意,但是選擇最終還是需要面對的。哪怕是拍腦袋,也需要有依據的。
產品需求的優先級決策中,有個KANO 模型,通過這個模型可以將需求歸類從而整理出優先級。
在名字篩選時,如果有精力,那么不妨也參考下這個思路,把整理好的名字素材,按照業務匹配度、品牌辨識度兩個維度來進行自定義分類,如果業務匹配度越高,品牌辨識度越高,再加上其他的輔助因素,如目標用戶易理解,老板覺得還不錯等,那它就是最合適的名字,以此類推。
四、什么樣的名字是好的名字?
好名字沒有絕對的定義,只能說相對來講還不錯。一旦產品和名字面向市場,每個人對產品的理解是不一樣的,是很難統一所有人的認知。
我相信,“微信”這個產品名字,一定會也有人覺得不夠完美,甚至覺得還可以叫“騰信”。
所以,如果你的產品名字業務匹配度高,能讓人很快知道是做哪個行業,提供什么解決方案的。
同時,品牌辨識度高,能快速與競品區分開,而且還好聽又好記,那么這個名字一定是一個不錯的名字。
關于好名字的特點,我之前的文章也有總結,大概率需要符合幾點:
- 方便檢索:關鍵字盡量貼合生活中常見的事物,很容易讓用戶聯想起來;
- 貼合用戶認知:要讓用戶覺得你的關鍵字就是在形容他所理解的東西,符合大眾心理預期;
- 突出產品定位:讓用戶不假思索或者稍微想一下就知道你的“產品”是做什么的,你想表達說明含義;
- 簡單好記:避免生僻字,降低用戶記憶成本,可通過設計將生活中讓人輕快的事物做關聯;
- 避免庸俗:名字可以平庸,但不可以庸俗。如果有實力可以做到雅俗共賞,如果沒有也不要把庸俗不堪的關鍵字加進來,可能會吸引眼球,但絕不是一個有利于品牌推廣的做法。
最后一點,除了以上這些以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點,就是唯一性。
如果你想到了一個絕佳的名字,那么請趕快去申請注冊商標,名字有了商標版權后,也會間接地幫你打造產品品牌護城河。
#專欄作家#
王曙,微信公眾號:產品科代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通俗產品人,分享獨樹一幟的產品思維、職業經驗。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議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