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字長文:如何設計O2O零售商家后臺
編輯導語:自從傳統的“快遞電商”革新以來,O2O電商占據了商家以及大眾的視線。新零售這一詞匯在近期比較火,不少商家也都設計新零售業務。做了這么久的新零售,如何設計O2O零售商家后臺,不少商家還是不清楚。本文給你這一問題的答案,一起來看看。
區別于傳統的“快遞電商”,O2O電商是商家對覆蓋門店周邊3KM范圍進行銷售配送的電商模式,當前比較成熟的近場電商主要有:外賣、新零售(傳統商超為核心)兩種形態。本文主要參考美團外賣零售商家后臺,梳理如何針對商超零售設計O2O商家后臺。
一、業務流程及要點
零售商超基于連鎖業態、商品種類繁多、財務流程繁瑣等形態產生以上售前、售中、售后三階段的業務操作。
1. 售前階段
操作:新增店鋪、管理不同門店的基本信息,并且對不同商品進行上下架編輯等。
與傳統電商差異點:
- 門店依托線下,會有大量的連鎖店在同一賬戶管理的需求,區別于淘寶一店通,O2O電商需要開很多店鋪。
- 新開店鋪需要對不同店鋪服務(接單、開閉店、店鋪UI、履約方式、支付方式)、配送范圍等進行差異化配置。
- 商品需要配置重量、運營、包裝費等并參與到運費的計算環節。
2. 售中階段
操作:營銷配置、訂單狀態跟蹤。
與傳統電商差異點:
- 營銷環節沒有本質區別。
- 訂單狀態基于門店揀貨、騎手配送的物流形態時效更短,有接單、催單、異常單等,退貨退款場景更復雜。
3. 售后階段
操作:用戶(會員)管理、數據(經營、流量等)管理、財務對賬。
與傳統電商差異點:
- 兼容線下會員卡。
- 連鎖門店數據管理。
- 更高時效要求的財務對賬周期。
二、對應架構與功能
1. 配置層:針對業務售前階段對門店運營進行基礎配置
1)店鋪運營具體功能
新建門店:分為單個新增與批量導入以及接口接入。
平臺建店:零售門店需要根據銷售范圍上傳相關的經營資質、許可證等審核,還需配置門店經緯度,服務范圍、門店編碼等。
接口接入:門店管理(新增門店、修改門店信息、查詢門店信息)、運費設置、接單設置(自動接單、手動接單)、評價管理(查詢回復評價)。
部分門店信息商家不可設置,但是可查詢。商家不可設置配送基礎運費,商家回復評價需審核通過后才可展示。
門店裝修:包括門店海報、招牌、banner、商品陳列UI、品牌故事、聯系方式。
配送距離:如果是自營物流可自主設置配送距離,第三方則需要第三方回傳是否可配,商家也可通過設置門檻,篩選第三方返回的配送金額判斷是否可配。
營業時間:開閉店時間以及閉店時段是否接預訂單。
起配金額:門店可設置起送金額。
自動接單:設置是否自動接單,否則手工接單。
自動退款:根據業務場景設置急速退款和手工審核退款。
打印機設置:自動接單、揀貨、售后單等商家聯打印輸出設備。
提示音設置:訂單、配送、網絡、打印機相關配置,提示次數方式和提示音設置。
微信接單:掃二維碼綁定微信號推送揀貨消息。
是否參與平臺活動:第三方平臺開啟全場營銷活動或公益活動時可設置門店是否參加。
分時段運費:區分閑時、高峰期、極端天氣、下午茶、深夜等時段配送金額。
配送方式:提供不同配送方式枚舉值選擇。
合同管理:店鋪相關合同、資質、許可證等上傳查看。
任務中心:總部或者平臺在此發布相關任務,引導店鋪完成配置、營銷相關任務。
2)權限運營具體功能
主副賬號:可根據連鎖形態設置總部與分店賬號。
賬號權限配置:主要是總帳號處可見,高權限可配置低權限??筛鶕毮芘渲貌煌~號操作權限范圍(如門店設置、商品調整、營銷方案配置等),獲取權限編碼。
3)商品運營具體功能
新建商品:接口接入和平臺編輯,接口接入:商品、類目信息新增、修改接口,實現自動同步。
平臺包括:批量和單個新增商品,包括上傳商品編碼、條碼、類目、店內類目、圖片名稱、重量等基本信息提交審核。
店內類目(分類)設置:一級、二級類目新增、排序、同步、管理。
商品管理:設置商品上下架、刪除等狀態。
價格庫存管理:可在平臺操作查詢,也可通過價格(單個/批量)同步接口;庫存(單個/批量)同步接口。
操作日志:可查看商品操作時間、操作人等日志。
商品查詢:通過商品編碼、條碼、名稱查詢商品信息。加入門店篩選查詢上下架狀態。
商品規則配置:批量對商品增刪改查、售罄商品訂閱通知、訂閱商品列表、缺貨商品自動清0、必選品、商品限購等。
包裝費:每個商品填寫包裝費或者以門店、重量為單位進行包裝費規則配置。
商品審核:根據設定規則批量審核操作,如自動篩選資質未過關、超出經營范圍、未上傳圖片、名稱條碼編碼不規范、未填寫類目或者其他商品信息、類目商品不匹配、未填寫品牌、重量規格、價格虛高、庫存預警等。
4)支付方式具體功能
新增支付方式:包括第三方支付、電子人民幣支付、積分支付、禮品卡支付等。
支付方式配置:支付方式、Logo、文案、營銷規則以及是否支持多種方式疊加支付。
極速支付:設置極速支付金額門檻、次數、適用門店、啟用禁用。
2. 營銷層:針對業務售中階段對營銷活動進行基礎配置
1)優惠券(紅包)
新增優惠券:編輯優惠券名稱、類型(全場/商品/運費/商家券/活動券)、數量、滿減條件、使用時間段、對象,有效期、適用商品、門店、場景、規則、渠道,領取路徑。
優惠券查詢:根據優惠券名稱、券編碼查詢優惠券信息。
優惠券管理:對優惠券進行增刪改查。
賣券:新增并設置購買/兌換條件。
返券:配合運營設置返券條件如拉新、邀請好友返券、助力返券、下單返券、好評返券等。
發券:設置發券場景/對象/渠道,如定向人群發券、店外發券、進群發券、進店發券、LBS發券、掃碼發券等。
2)促銷優惠
- 新建預售活動:新建預售、周期購等。
- 新建價格優惠。設置爆品單價、滿(總額/數量)減(運費/總價)、商品折扣、滿額(總額/數量)折扣。
- 贈品/錢:滿贈。
3)流量活動:在第三方平臺上單個店鋪可選擇參加第三方活動,或者總部可配置流量活動
新建商品活動:設置參與活動的商品名稱、條碼、價格、補貼比例、補貼總額、庫存要求,門店參與活動的數量以及商家資質,活動時間、生效時段、循環周期。補貼內容包括單品補貼、推送人數、曝光率等,以及退出條件和懲罰。
新建滿減活動:設置參與活動的滿減活動詳情、優先級或者優惠券,門店參與活動的數量以及商家資質,活動時間、生效時段、循環周期。補貼內容包括單品補貼、推送人數、曝光率等,以及退出條件和懲罰。
參與活動:選擇參與門店,參與活動的商品、滿減活動、優惠券。
4)用戶營銷
默認顧客:高客單價、潛力顧客(近30天,下單數低于平均,單價高于平均)、低單價老客(近30天,下單數高于平均,但單價低于平均)、低單價顧客(近30天下單數、單價低于平均)、新客,以上顧客X天內未消費的行為定義為流失顧客。
定義顧客:
①適用門店、人群名稱、描述、顧客類型(高客單/潛力等)、時間段、下單日期、下單時段、下單類型(新客/老客)、消費頻次(近46-90天高頻顧客、近8-30天低頻顧客、60天流失顧客召回)。
②有無評價、是否收藏、優惠敏感度、實付客單價、消費類型(根據停留時間判斷沖動/猶豫)、職業(根據學生認證、下單地址定義如孕婦、學生、白領等)。
③性別、消費渠道、顧客來源、商品偏好(低溫奶、常溫奶、冷品熱品、啤酒咖啡飲料、休閑食品、化妝品、鮮食烘焙)、顧客成長體系(潛在(瀏覽、收藏、搜索曝光)顧客、新客成長、老客提頻、未登錄流失召回、取消單低評分流失關懷、)等。
顧客發券:選擇優惠券(滿減)、作用對象、時間、數量、有效期等。
5)會員營銷
會員列表:分為平臺會員和其他渠道會員,平臺會員為平臺流量轉化的會員,其他渠道是調用其他接口的會員接口。可統一對會員列表進行增刪改查。
會員體系:設定會員成長等級、類型、權益、會員專區活動等。
會員卡樣式:設置會員卡樣式圖片、權益、說明等。
會員營銷:設置會員滿減、折扣、免運、返券等。
6)禮品卡
新建禮品卡:卡樣式、卡類型、面額、庫存、發行渠道、使用有效期、是否實名、是否可贈送、是否需要激活等卡屬性定義。
禮品卡列表:可對系統定義好的禮品卡類型進行增刪改查。
禮品卡信息查詢:可查詢禮品卡對應的用戶信息、是否激活、有效期等。
7)專題活動
創建營銷活動:可在平臺創建或者調用第三方接口直接使用。
平臺創建:選擇營銷類型:優惠券、促銷、流量活動、用戶營銷、會員營銷等,選擇活動規則,展示樣式,作用對象、時間、規則,創建完成可生成二維碼和外鏈。
接口:創建促銷活動,使用促銷類相關常規接口。訂單級別的促銷包括:滿減、多買多折,單品級別的促銷包括:單品直降、限時搶、單品買贈、X元Y件。創建完成后,可調用審計查詢分類下的接口查詢商品參與了哪些促銷活動。
創建banner:選擇banner位置、樣式,對banner內部樣式、商品排序規則進行裝修,并可生成二維碼和外鏈。
專題活動列表:對已創建營銷活動增刪改查。
8)門店推廣
新建推廣:選擇首頁、頻道頁、搜索頁、推送、公域BANNER、展位大小,圖文樣式等并選擇持續時間,作用渠道、對象、時段。
推廣記錄:可對推廣記錄進行增刪改查,查看推廣效果:曝光率、進店人數、進店率、轉化率等等。
3. 訂單層:針對業務售中階段對物流活動進行基礎配置
1)訂單狀態:下單-接單-揀貨-配送-簽收全流程訂單類型
訂單狀態更新:平臺手動更新和接口接入。接口包括:定時查詢、過機查詢、消息通知更新。
接單:新訂單和已處理訂單、顯示需接單訂單詳情,并可選擇是否接單、取消訂單。
預訂單:通過預定狀態(未到時間、臨近、超時)以及訂單狀態(有效(訂單進度)/無效)篩選顯示訂單詳情(姓名、性別、會員等級、隱私號碼、備用號碼、收貨地址、距離、備貨狀態、商品列表及數量單價、價格計算明細、訂單號和全環節時間)并操作:騎手側可查看電話、路線進度、評價。用戶側可退差價、部分退款、取消訂單并退款,商家側可打印訂單。
催單:顯示超過設置時間未送達的訂單,可在訂單頁聯系顧客、騎手,發送實時進度,未有騎手接單的可選擇發起自配。
退單:通過退單狀態(僅退款/換貨/退款退貨)和處理狀態(已處理/未處理)篩選查看訂單詳情、退款進度日志、退款理由,可操作取消訂單并退款、同意退款、拒絕退單申請、申請客服介入、退差價等。
餐損賠付:展示非商家原因取消的訂單,如騎手超時、損毀、系統崩潰、定位異常等原因訂單,可申請客服介入或直接申請賠付。
配送異常:集中展示超出限定時間無騎手接單的有效訂單并可批量操作。
訂單看板:今日訂單數據、收入、參與營銷單、自定義特別關注訂單等信息。
2)訂單查詢
訂單查詢:通過支付類型、訂單類型、日期、門店名稱、門店編碼、收貨人、收貨手機號、下單手機號、訂單號、商家訂單號篩選查詢歷史訂單,并可進入訂單詳情進行聯系顧客、騎手,更新狀態、取消訂單、退款、查看流水號等操作。
操作日志(適用運維):通過用戶手機號和時間查詢用戶在門店操作記錄以及相關報錯及時定位問題。
3)其他活動訂單
禮品卡交易流水:可查詢特定類型禮品卡購買、贈送記錄。
禮品卡訂單記錄:可查詢單張禮品卡對應的商品交易記錄。
預售訂單:查詢預售單訂單詳情,進行退款、聯系騎客、取消單等操作。
周期購訂單:查詢周期購單訂單詳情,手動更新周期配貨記錄,進行退款、聯系騎客、取消單等操作。
(4)售后管理
售后單管理:分為接口接入和平臺操作。
接口:推送售后單單號消息、查詢售后單詳情接口、售后單確認收貨接口,實現自動同步。
平臺操作:展示完成訂單后顧客發起的售后訂單,可查看售后單詳情,批量操作退款、退差價、駁回申請等。
4. 數據層:針對業務售后階段對整個銷售流程中統計的數據進行提取分析
篩選:可選擇時間(昨日,7日,30日,自定義,按周,按月)和門店篩選查看24小時各個時段的相關數據走勢。
商圈同行均值對比:根據門店定位劃入的商圈與商圈內其他商家各項數據均值對比。
商圈同行10%均值對比:根據門店定位劃入的商圈與商圈內前10%商家各項數據均值對比。
前7日均值對比:與門店前7日各指標平均數據對比。
1)經營數據:營業額相關數據
① 收入相關
營業額:營業額為商家的真實流水總額,包含商品原價+包裝費。針對自配送,眾包配送訂單,會同時包含顧客實付配送費。針對其他配送類型訂單,營業額將不再包含用戶支付的配送費
收入:營業額—商家支出(包括商家補貼,平臺服務費等)后的凈收入。
有效訂單數:商家已接單后,且未被取消的訂單數。
無效訂單數:取消的訂單數。
無效訂單損失:統計時間內無效訂單的營業額之和。
客單價:每單平均價格。
② 支出相關
營業支出:商家支出的活動補貼+平臺服務費。
商家補貼金額:商家承擔的那部分活動補貼費用。
平臺服務費:平臺家承擔的那部分活動補貼費用。
2)流量數據:門店流量相關數據
① 店鋪曝光
曝光人數:所選周期內,對應位置看到商家的用戶數。
曝光次數:所選周期內,對應位置商家被用戶看到的次數。
流量來源:統計商家定義好的渠道(打開APP:設備/APP小程序/分享外鏈/外部推廣、進店:商家列表/搜索/活動專區/訂單頁面/其他)進入的次數比例。
② 入店轉化
入店轉化率:入店轉化率=入店人數/曝光人數
入店人數:所選周期內,由店外進入到店內頁面的用戶數。
入店次數:所選周期內,用戶由店外進入到店內頁面的次數。
③ 下單轉化
下單人數:所選周期內,最終提交訂單的用戶數。
下單次數:所選周期內,用戶在商家最終提交訂單的總次數。
下單轉化率:下單轉化率=下單人數/入店人數。
下單金額:所選周期內,用戶提交的訂單的商品實付總金額。
支付人數:所選周期內,提交訂單并成功支付的用戶數。
支付金額:所選周期內,用戶已支付訂單的商品實付總金額。
支付轉化率:支付轉化率=支付人數/下單人數。
復購率:老顧客下單人數/總下單人數。
3)商品數據:商品銷售情況數據
① 商品在售情況
店內在售(上架)商品:在所選時間周期內,商品狀態為“在售”的商品總數,在售商品包括所有售賣中和已售罄的商品。
店內可售商品:在所選時間周期內,商品狀態為“在售”且庫存大于0的商品總數,即所有售賣中的商品。
店內商品售罄率:店內商品售罄率= (店內售罄商品數/店內在售商品數)*100%。店內售罄商品數含義為:在所選時間周期內,最末狀態為“售罄”的商品總數。
下架商品數:在所選時間周期內發生下架,且其最末狀態仍為“下架”的商品總數。
② 商品曝光情況
在售商品曝光率:商品曝光率 =(店內曝光商品數/店內在售商品數)*100%。
近30日無曝光無動銷商品數:以所選時間周期的最后一天為截止日期,在過去30日無曝光無動銷的商品總數。商品無曝光的含義為商品未被顧客看到過,因此沒有機會被用戶購買。建議商家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此類商品在頁面上的陳列,以增加優質商品的曝光機會。
③ 商品動銷情況
在售商品動銷率:商品動銷率 = (店內有動銷商品數/店內在售商品數)*100%。
近30日有曝光無動銷商品數:以所選時間周期的最后一天為截止日期,在過去30日有曝光但無動銷的商品總數。商品有曝光無動銷的含義為顧客曾瀏覽過該商品但未購買。
④ 商品折扣情況
店內折扣商品數:在所選時間周期內,參與折扣活動的商品總數。
⑤ 商品異常情況
退款商品數:在所選時間周期內,由用戶申請或商家主動發起的所有退款成功的商品總數。
差評商品數:在所選時間周期內,出現差評的商品總數。
⑥ 單品數據
詳情頁打開率:商品詳情頁打開次數/曝光次數
購物車頁換購率:單品換購次數/符合換購門檻的訂單數
市場價格指數:商品價格在所在城市的價格表現情況。A商品市場價格指數=A商品原價/所在城市的市場價格,大于1說明價格高于市場價格,小于1說明價格低于市場價格。
在售原價:商家設置商品的原價,如果一天內有多個價格這里只取一個價格做展示,銷量和銷售金額是按商家真實售賣情況統計。
商品銷量:在所選時間周期內,商品被售出數量。
商品成交均價:在所選時間周期內,完成訂單內單品分攤后價格平均值。
⑦ 熱銷榜
商品熱銷榜:展示選定時間周期劃定店內銷量/銷售額最高的商品。
類目熱銷榜展示選定時間周期劃定店內銷量/銷售額最高的類目。
商圈內銷售額最高商品:展示選定時間周期劃定商區里單品原價銷售額和原價銷售額。
商圈內銷量最高商品:展示選定時間周期劃定商區里單品原價銷售額和原價銷售額。
4)服務數據:訂單狀態數據
① 異常訂單
原因:用戶原因/配送原因/商家原因/其他原因
服務問題導致的營業額損失:因商家原因(例如商家拒單、商家超時未接單、商家取消訂單不告知用戶導致用戶投訴退款、商家少送錯送、質量問題導致用戶退款、缺貨導致用戶退款)產生的營業額損失之和。
非顧客原因異常訂單數:統計期內非顧客原因導致的異常訂單數總和。
- 接單問題訂單數:因商家自身問題導致的不接單訂單總數。這里的商家問題包括:
- 商家拒單:商家因“店鋪太忙”、“地址無法配送”、“店鋪已打烊”或“商品已售完”而選擇“取消訂單”。
- 商家超時未接單:用戶下單后商家超時未確認,或商家開始營業后超時未處理預訂單導致系統自動取消訂單。
- 商家取消訂單不告知用戶:商家取消訂單卻未告知用戶,導致用戶向客服投訴。
- 顧客投訴訂單數:統計期內售后投訴的訂單數總和。
② 履約效率
超時揀貨訂單數:統計期內揀貨時長超業內標準值的訂單數。目前的標準為:大型商超,以及有較復雜加工業務(例如鮮花包裝、水果撈制作等)的門店:揀貨時長不超過30分鐘。其它門店:揀貨時長不超過15分鐘。
超時配送訂單數:統計期內配送時長超出預計送達時間最低限度的訂單數。
履約問題:接單問題訂單數/商家拒單數/商家超時未接單/商家取消訂單不告知用戶/商家少錯送錯訂單數/質量問題退貨訂單數/缺貨退款訂單數。
履約效率:平均接單/揀貨/配送時間、超時揀貨/配送訂單數。
③ 評價分析
商家評分:對商家在所選日期的近30天內的評分數據進行展示,統計結果同當日客戶端展示數值一致。
其他評分:包括質量評分、包裝評分、騎手評分。
配送滿意度:統計期內,完成評價的訂單的配送滿意數與評價訂單數的占比。
平均配送時常:統計周期內平均訂單配送時間。
評價訂單數:統計周期內有評價的訂單數量。
用戶評價率:統計周期內所有訂單中有評價訂單占比。
低分占比:統計周期內所有訂單評價中一星、二星訂單占比。
評價關鍵詞:根據用戶選定標簽以及用戶評價抽象出關鍵詞。
商品評價榜:分為好評榜和差評榜、退貨榜,分別對所選日期的近30天店內點踩數>0 和 點贊數>0 、退貨次數>0的商品進行排序展示。
評價明細:可查看詳細評價,并對評價進行篩選互動。
5)用戶數據:用戶標識與行為數據
① 新老客看板
成交人數:選定周期內支付成功且未退款用戶數。
新客數:選定周期內首次在門店下單客戶數。
老客數:選定周期內非首次在門店下單客戶數。
② 復購看板
復購新客:選定周期內下單兩次以上的新客。
復購老客:選定周期內下單兩次以上的老客。
新客老客比:(新客:老客)X100%。
顧客下單頻次:選定周期內平均顧客下單次數。
復購率:選定周期內,老客/總顧客數。
③ 留存看板
N日未復購人數:選定周期內未再次下單顧客數。
活躍顧客人數?:最后一次下單在30天內的人數。
沉默顧客人數:最后一次下單在30-60天內的人數。
流失顧客人數:最后一次下單在60-90天的人數。
④ 會員看板
會員下單人數:選定周期內下單會員數量。
會員下單率:選定周期內下單會員數量/總下單人數。
⑤ 用戶畫像
篩選客戶:新客/老客/學生/上班族/新媽媽/主婦/單身自定義。
顧客畫像:會員/性別/年齡/地區/設備/客單價。
顧客基礎信息:顧客下單時長占比(長中短)、顧客地點占比(校園/辦公室/醫院/酒店/自定義)、顧客性別占比。
顧客常買商家:選定周期內門店下單顧客,下單次數最高的其他門店。
顧客客單價:通過自定義或者商圈成交中位數,劃分高中低客單顧客構成。
6)營銷數據:營銷活動數據
① 營銷活動總覽
活動營業總額:享受活動優惠的訂單交易額。
活動訂單數:享受活動優惠的有效訂單數。
活動成本:活動成本=商家補貼金額+平臺補貼金額。
商家補貼金額:在營銷活動中,由商家承擔的那部分活動補貼費用。
平臺補貼金額:在營銷活動中,由平臺承擔的那部分活動補貼費用。
投入產出比:活動成本/活動帶動營業總額,單位成本內的活動營業額越高則活動效果越好。投入產出比的值越小越好。
營銷活動類型排行:通過各個維度對比各種營銷活動的數值排行(條形圖、餅狀圖、數值排行),維度有活動營銷總額、活動訂單數、活動成本、商家補貼金額、平臺補貼金額、投入產出比。
7)財務數據:財務對賬相關數據
發票管理:查看發票開具申請(抬頭,金額,票種,審批),查看審核進度,可單個或者批量推送發票開具提醒。
賬單對賬:包括待結算和已結算賬單,總計筆數、日期、訂單編號、訂單類型、詳情、收支明細、結算金額(結算金額=商品原價+包裝費-商家活動支出-平臺服務費-公益捐款)、是否已匯入余額等。
8)店鋪分析
① 門店周邊數據
熱門地標排行:平臺內定義好的地標進行流量排名。
商圈潛力地標:平臺內定義好的地標進行流量曝光排名。
商圈顧客常買商家:平臺內定義好的地標進行商家復購次數排名。
② 管理考核指標:從服務履約、基礎運營、營銷活動入手進行綜合考核
商家評分:截止昨日用戶端商家綜合評分(注:如果評價數低于5條,本項指標直接按初始分數計算得分)。
商品結構分:統計近7日商家商品結構分均值。
因缺貨造成的退款率:統計近7日因缺貨導致退款訂單數占訂單總數的占比(如果近7日門店無訂單,本項指標直接按初始分數計算得分)。統計“缺貨”時包含用戶主動選擇“商品已售完”和退款成功訂單內包含“缺貨”或“沒貨”相關的關鍵詞。
營業時長:統計近7日每日商家營業時長均值,不包含“只接收預訂”的時間段。
商家商品補貼率:
- 統計商家活動內基于商品的整體補貼力度(如果近7日門店無交易額,本項指標直接按初始分數計算得分)。
- 基于商品的補貼包括:滿贈、折扣商品、第二份半價、買贈、指定商品滿減、加價購、平臺新客專享折扣商品、x元M件、第N件優惠、閃購爆品、商品券。
揀貨超時率:統計揀貨超時訂單占總揀貨訂單數的占比(如果近7日門店無揀貨訂單,本項指標直接按初始分數計算得分)
揀貨時長標準為:超過30分鐘視為“揀貨超時”。
不接單率:統計近7日不接單數占訂單總數的占比(如果近7日門店無訂單,本項指標直接按初始分數計算得分)不接單指出現如下情況:拒單、不接單、取消訂單不告知用戶。
廠商核心商品覆蓋率:統計近7日商家可售商品中廠商核心商品的占比均值。
商家現金補貼率:統計商家活動內基于非商品的整體補貼力度(如果近7日門店無交易額,本項指標直接按初始分數計算得分)
基于現金的補貼包括:新用戶立減活動、店鋪滿減活動、品類紅包、提前下單立減活動、再減、門店新用戶立減、立減運費、階梯滿減配送費、店外發券、下單返券、商家券、配送費券、邀請購買、好友助力。
9)消息中心
① 面向客戶
推送中心:包含推送編輯、定時發送、發送頻率等。
推送數據:包含門店推送記錄,推送點擊率,點擊率流量來源,推送關閉率,TD回復率。
② 面向業務
全部消息:匯聚所有的通知。
重要消息:被標記為高優先級的消息。
功能消息:功能更新相關消息。
營銷消息:營銷優惠以及流量活動消息。
門店消息:門店配置、運營相關消息。
商品公告:商品審核、上下架等消息。
商家培訓:培訓相關消息。
系統通知:客服回復、申訴結果以及其他系統消息。
③ 第三方客服信息系統
留言:包括訂單環節的客戶和騎手溝通對接留言。
智能機器人回復:包括關鍵字設置及自動回復信息。
平臺客服:與平臺客服溝通反饋投訴相關信息。
三、設計要點
1. 平臺數據
商家后臺的本質是經營信息的收發中臺,商家可在此接收所有經營信息,并對應配置下發所有信息。
因此從信息的來源側看應考慮平臺信息以及第三方接口獲取的信息整合,下發側也要對應配置好各個渠道數據的增刪改查機制。
2. 門店配置
門店配置核心流程是開店、裝修、接單,需要考慮到多門店管理、精確服務范圍保證服足夠務人群,多種裝修方式提高曝光、成交率,接單機制考慮接單與否以及接單價格。
尤其注意門店管理的列表是后期其他營銷活動、數據統計的基礎,應著力優化門店列表的靈活排列呈現、以及便捷查詢方式。
既能靈活應對不同類型的營銷方式,也可查漏補缺及時發現服務范圍缺口。
3. 商品配置
商品配置核心流程是:商品上架、下架、類目管理。
商品上架涉及到復雜的品類限制,需要填寫資料以及提交的資質復雜。
如何生鮮類商品與洗護用品的商品對應的信息差異巨大,所要求的必填信息就不同,同理商品審核所需要的提交的資質也不同。
下架涉及到庫存管理,通常來說商品是售罄后不在補貨才會下架。
對此有些商品如生鮮可能需要定期下架,而有些商品很少下架。
因此設計下架機制的時候要區分售罄和下架的區別,同時方便快速查找出需及時下架的商品以免破壞用戶體驗。
類目管理包括增刪改查與排序,需考慮類目中放的商品是SKU還是SPU。
4. 商品上架需要有糾錯機制
包括是否配置圖片、重量、必填信息等,缺乏相關信息會影響商品結算。
5. 營銷配置
營銷配置包括創建活動、覆蓋門店、覆蓋商品、覆蓋渠道、活動時間。需考慮門店、商品、渠道是否可參與多種活動,避免沖突。
活動時間考慮長期活動還是短期活動,長期活動可配置活動周期。多活動間要考慮最終價格計算優先級,同步給予自動計算或者手動選擇機制。
要點:營銷配置需要同步考慮訂單數據存儲、后期財務記賬協調
6. 訂單配置
訂單流程包括揀貨、配送、售后。涉及商戶、騎手、顧客三方,需要做好三方協調與信息流動設計。
涉及訂單狀態及時同步更新、客戶隱私保護。
在商戶對騎手環節:揀貨完成信息推送以及發起自配送。
騎手對客戶:配送信息回傳以及客戶評價接收。
客戶對商家:客戶發起售后明確退單類型以及退款金額(部分還是整體,券是否回退,配送費如何計算)等。
7. 數據統計
經營、流量、商品、服務、用戶、營銷、財務、數據中心的數據采集以及核心數據看板。分別從現金流、用戶、商品、訂單流程、營銷活動入手多方面采集統計。
在呈現階段需注重時間段、作用對象的選取,避免歷史數據堆積導致誤差過大。
本文由 @李修卜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本文只是簡單羅列當下商家后臺該有的功能及對應數據指標,具體為什么應該有以及對應的場景、設計細節有所欠缺,攤開來寫就是一本書了(笑哭~
有干貨
謝謝謝謝~
感謝分享,受益頗多,共勉??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