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系統篇:我接手了一個爛尾樓(二)

2 評論 4690 瀏覽 22 收藏 11 分鐘

編輯導讀:在工作中,經常需要接手一些遺留下來的項目,這些項目往往存在著不少問題。本篇文章作者結合親身經歷,根據項目中存在的問題,一一拆解解決過程,與大家分享如何快速有效的接手項目。

上一篇我們提到如何找出庫存的根本問題并制定方案進行優化;實際上在我們處理庫存問題的同時,成本價問題也愈發嚴重。

原計劃對于成本價的模式為財務手動對庫存采取先進先出的方式核算成本,因此當前系統只對庫存和采購單記錄了成本價,計劃財務每月將庫存數據及采購和銷售單據導出進行手工處理。

但由于庫存數據的混亂,采購價錯誤,盤點和報損庫存數據缺失等原因,最終財務這邊手工先進先出核算成本的數據也出現偏差;且恰逢財務對會計原則進行調整,需要采用移動加權平均價的方法核算成本;因此全面復盤系統對成本價的處理邏輯。

一、成本價核算方式

先簡單說明成本價的三種核算方式,分別為: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移動加權平均法; 選用哪種方法,根據本單位的會計原則確定。但是在一個會計年度里,不能變更會計原則。

1.1?先進先出法

先進先出法是以先入庫的先發出為原則,以先入庫存貨的單價計算發出存貨成本的方法;收入存貨時,逐筆登記收入存貨的數量、單價和金額;發出存貨時,按照先進先出的原則逐筆登記存貨的發出成本和結存金額。

若使用先進先出法,當物價上漲時,會高估企業當期利潤和庫存存貨價值,反之,會低估企業存貨價值和當期利潤。當虛增了利潤,就會加重企業所得稅負擔,以及向投資人分紅增加,從而導致企業現金流出量增加; 根據謹慎性原則的要求,先進先出法適用于市場價格普遍處于下降趨勢的商品。

1.2?加權平均法

加權平均法指以當月全部進貨數量加上月初存貨數量作為權數,去除當月全部進貨成本加上月初存貨成本,計算出存貨的加權平均單位成本,以此為基礎計算當月發出存貨的成本和期末存貨的成本的一種方法。

加權平均法的優點是處理比較簡單,在市場價格上漲或下跌時對存貨成本的分攤比先進先出法更折中;但這種方法平時無法從賬上提供發出和結存存貨的單價及金額,不利于加強對存貨的管理,且在物價變動幅度較大的情況下,按加權平均單價計算的期末存貨價值與現行成本仍然有較大的差異。

1.3 移動加權平均法

移動加權平均法是指以每次進貨的成本加上原有庫存存貨的成本,除以每次進貨數量加上原有庫存存貨的數量,據以計算加權平均單位成本,作為在下次進貨前計算各次發出存貨成本依據的一種方法。

用先進先出法計算的期末存貨額,比較接近市價,而且能是企業管理層及時了解發出和結存的存貨成本,是目前應用的最廣泛的一種方法;缺點是計算工作量比較大且復雜,更適用于經營品種不多、或者前后購進商品的單價相差幅度較大的商品流通類企業。

二、成本價問題分析

2.1?現狀總結

2.1.1 成本價錯誤

在公司當前采購場景中,與供應商達成采購協議時,部分供應商可以開發票(專票),部分供應商不可以開票;由于供應商開出的發票可以抵扣銷項稅,因此在這兩種情況下,我司的采購成本是不一樣的。

原采購功能中,由于與業務溝通的誤會,業務方認為開發票的采購價屬于含稅的,不開發票的采購價屬于不含稅的;因此系統這邊分別記錄了采購價和含稅價,對于不開發票的情況下,用采購價乘以稅率得到含稅價,導致含稅價記錄錯誤(實際上,不開發票的情況下,含稅價=不含稅價=采購單價),這一錯誤導致了當前采購單,庫存明細記錄全部錯誤。

2.1.2 成本價處理邏輯

由于之前考慮由財務手動先進先出,所以只在采購單和庫存明細中記錄了采購成本價,未生成單獨出/入庫單,出/入庫結果直接回寫到業務單據中;后續需要進行如采退出庫,盤點入庫,報損出庫等業務時,需要獨立開發一套庫存及成本價處理邏輯;此外庫存明細中只包含含稅成本價,不存在不含稅成本相關數據;

2.2 解決方案

對于采購單成本價,默認業務方所錄入的采購價全部都是含稅價(也更符合實際情況);對于開票和不開票的情況下,含稅價都為供應商給我司的報價;在開票的情況下,不含稅價=含稅價/(1+稅率),不開票的情況下,不含稅價=含稅價;

由于歷史采購價數據計算錯誤,因此在功能優化后,對于已產生的數據進行修正,包括采購單明細,庫存變動明細等數據。

結合上一篇的庫存處理結構,進一步根據移動加權平均價的原則,對成本價處理邏輯進行優化;詳見下文。

三、移動加權平均價改造

3.1?基本概念

3.1.1 移動加權平均算法

當以成本價m,入庫數量n商品時,在移動加權平均的原則下,成本價的計算公式為:(期初商品總價值+成本價m*數量n)/(期初商品數量+數量n)

3.1.2 含稅價和不含稅價

商品的成本價分為含稅和不含稅,正常情況下含稅成本價=不含稅成本價*(1+稅率),但是由于同一個商品可能存在A供應商開發票,B供應商不開發票的情況,所以含稅和不含稅成本需要分別處理并記錄。

3.1.3 成本價記錄的維度

在有多倉庫的情況下,不同倉庫采購的商品,價格或數量可能不一致;且不同的倉庫對應的貨主可能不一致;因此對于每一個倉庫的每一種商品,均有一條成本價記錄。

3.2?成本價變動

3.2.1 處理節點

在移動加權平均的原則下,成本價=商品庫存總價值/商品數量,所以當由于商品發生入庫的時,由于商品數量和庫存總價值的變動,成本會發生變動;

綜上,成本價的變動取決于庫存的變動,而庫存的變動依賴于商品的出入庫;因此當生成出入庫單時,同時也對成本價進行處理。

3.2.2 入庫單處理

入庫單按照單據類型,包括采購入庫,盤盈入庫,差異入庫,調撥入庫,配貨入庫,退貨入庫等;當生成入庫單時,需要分別在入庫單明細和庫存變動明細中記錄含稅價,不含稅價;并對商品價值表中商品的商品庫存總價值(含稅/不含稅),成本價(含稅/不含稅)分別進行更新。

不同的單據類型,成本價的來源不一樣,其中采購入庫的成本價為對應采購單的采購價;盤盈入庫的成本價為當時商品庫存的移動加權平均價;差異入庫,調撥入庫,配貨入庫單,退貨入庫均需要取原業務單據對應的出庫單成本價。

3.2.3 出庫單處理

出庫單按照單據類型,包括銷售出庫,調撥出庫,報損出庫,盤虧出庫,配貨出庫,采退出庫,差異出庫;當生成出庫單時,需要在出庫單明細和庫存變動明細中記錄含稅價,不含稅價;并對商品價值表中商品的商品庫存總價值(含稅/不含稅),成本價(含稅/不含稅)分別進行更新;

采退出庫和差異出庫的情況均需要取原業務單據對應的入庫單成本價,其他單據均取當前的移動加權平均價即可。

四、成本價異常監控

由于采購成本價是供應鏈的核心競爭力,因此可以提供成本價變動趨勢相關報表,輔助業務方進行決策;對于極端的情況可以通過預警來及時發現問題,如成本價波動超出一定幅度,可以發送預警通知給到業務和技術進行關注。

#專欄作家#

不橈,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專注電商訂單履行及供應鏈模塊。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成本坑比較深,比如同價調撥,負庫存等

    來自四川 回復
  2. 感謝分享 最近在做相關的業務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