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一個新功能,我們需要怎樣的思考?
編輯導語:作為一名產品經理,當我們需要做一個新功能或者新產品時,產出需求的過程總是比較痛苦的,因為市面上可參考的產品很多,但合適的產品功能才是值得借鑒的。因此在面對一個新功能時,我們首先要思考清楚需求,后續工作才能夠朝著爭取的方向努力。作者分享了如何思考并產出需求的幾點經驗,一起來看看。
在產出需求過程中還是比較痛苦的,現在太多產品可以借鑒,但是有些別人做了我們不一定適合做,因為在當下的市場環境,以及對方的用戶體量等多方面因素,別人產出功能要解決的問題與我們的方向可能不一樣,比如:“滴滴上線一個當打不到快車時,就推薦一個專車也是相等價格,讓用戶覺得特別驚喜,但是如果我們剛起步也照著做,就不行,這個前提是車輛足夠多,而且用戶足夠多,連快車都沒人打,推薦專車有什么用?”
按照上方問題延伸,實際要解決的問題是快車太少人打車,那所要產出的需求就需要針對這個問題進行解決,不是有推薦專車,用戶就會使用,也許是用戶在使用打車軟件時,發現總是定位不精準,導致用戶流失而不使用,這就是把問題弄清楚,然后去解決實際業務。
據說,愛因斯坦曾說,如果有人給我一個小時讓我解一道題,我會花55分鐘搞清楚這個問題到底在問什么,然后花3分鐘進行邏輯思考,花1分鐘寫下答案,最后1分鐘向出題者做一個簡單的解釋。
同樣用在產品需求上,我們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搞清楚這個功能增加解決了什么問題,最后才是需求的實現,如果無法弄清楚解決實際問題,功能將失去了它的意義。
針對實現一個功能或者需求時,小編大概有一些思考,不一定適合所有但可供參考,大概羅列了三個點,后續可能會有迭代,這就好比和算法一樣,每一次迭代都會更精準。
- 思考業務訴求,解決了業務實際問題是什么?
- 從全局角度思考,是否具備有拓展性?是否能夠兼容其他板塊?
- 從成本角度思考,這個是否可以用以前老方案替代,頁面是否可以共用等等?
因為從功能角度出發,所以全局思考是放在了第二位,解決具體業務為先,當然有些會把全局放在第一先思考,在這樣的場景下,公司戰略發展方向是某某,那產出的功能需求,也就是會跟著戰略方向走,但是作為產品經理的自己思考需求時,這個已經在腦海里。
一、思考業務訴求,實際解決業務中什么問題?
業務訴求有很多,具體因每個公司情況各不一樣,但是在我這里大概羅列兩類,分為單向和雙向的。
1. 單向
在我的定義里面,是解決公司的什么訴求,因為公司要買單,不能解決公司訴求,就沒有后備資源支持。
2. 雙向
這類一般是指B端產品,也會有C端方向,公司的訴求是什么?還有就是使用者的訴求是什么?都是解決實際的業務訴求,但是這類一般會將使用者訴求排在前面,其次是考慮公司的訴求,只有達成雙贏的結局,這才是結局一個好的訴求的解決方案。
在實際業務中,個人經驗偏向于B端,所以會更多站在B端業務方向來表達自己的思考。
思考具體業務時會優先從使用者的類型、使用場景、具體訴求,也就是想要通過這個功能來達到什么目的和訴求?
舉例:當某某餐廳商家,要在元旦節做一次充值的促銷活動,而在活動正式開始前的xx天,需要將活動傳播出去,這個時候真正的訴求是什么?不是傳播,而是傳播后的轉化,傳播是基礎,我們可以在傳播后增加一個收定金享受xx折扣的路徑,也許就能在具體活動中為商家最終轉化來上一個巧妙的臨門一腳。
二、從全局角度思考,是否具備拓展空間
如果屬于一對一定制的功能,有些時候可能可以少考慮后續的拓展,但還是會考慮技術的復用,不過都是后續的事情。
換個方向,做的功能是要具備拓展空間,簡單理解就是該功能不是為一個商家而服務,最好是能做成行業共用,或者市場共用的方案,像剛才提到的預售定金,在其他行業完全適合,珠寶行業、娛樂行業做充值活動時,都可以做到預售定金。
該功能現階段是否符合公司階段戰略規劃,也就公司重點發展方向,一般公司都會有階段性規劃,有些是以季度為標準,有些是以年為單位,但是創業公司靈活性較高,應該季度會更合理些。
對于拓展空間還有另外一個理解,就是商家使用該功能可以施展空間的大小,還是以做了預售定金的功能來舉例:“做了一個這個功能后,商家可以用來做交易購買,不能單做一個預售場景使用”。
三、從成本角度思考
這個成本角度思考,一般都是技術資源為主,因為一個新的東西投入研發成本較高,有可能還會跟不上市場,所以需要提前考慮,而且就算投入研發了,市場回報遠遠低于付出成本也是一次失敗的需求。
1. 從復用角度思考
一個產品前端在維護頁面,如果越多就意味著成本越高,所以越簡單越好維護,那在做相關需求時,就可以考慮頁面是否可以復用以前的老頁面,這樣就減少頁面的前端開發成本和維護成本。
還有就是從后端考慮,后端講究的是業務邏輯,也就可以復用以前老的需求的業務邏輯,寫過的代碼和從頭開始,前者更有成本優勢。
2. 從產品方案角度考慮
當推出一個產品功能時,很多時候我們都是進行預測,屬于一個未確定的事情,所以解決方案一定要簡單,越簡單成本越低,越復雜成本越高。
當然,不是說只考慮方案簡單即可,方案簡單的前景是方向正確,也就是前期的思考和調研做到位,使用者用這個功能來解決了實際的問題。
前期方案簡單,后續根據效果反饋進行迭代,這個時候才是考慮做到什么樣的復雜程度,也有些將功能做上線就不管,就會變成三不管地帶,也就是有些產品只想做需求但是不想對需求進行維護,維護屬于瑣碎的事,做需求上線后是容易比較看見表現層的成就,而維護往往是一個比較吃力的過程。
四、總結
做需求時是比較興奮,但當需求遇到阻礙時也是容易受挫的時候,往往是對需求在最開始思考不足導致,所以我們當接到一個需求時,最優先的不是動手去畫原型寫需求,而是搞懂這個需求背后要解決什么問題,這一步沒有弄清楚下一步就有可能是錯誤的行為,所以為什么說產品經理還有最重要的一關,就是學會砍需求,因為產品經理需要不斷的在做思考決策。
面向的需求思考清楚之后,我們才會進行下一步的成本和ROI考慮,因為問題弄懂了,也就是方向沒有問題,接下來就是思考我們的解決方案,從中最重要的就是需要考慮公司的利益,所有的方案、研發等一系例問題,都是圍繞著怎么幫助公司用高效的解決方案來處理此問題而已。
當然,不是每一個需求都是上線后非常棒,但是把思考清楚之后,對于需求上線后成功概率才會高,作為產品經理就是要把不確定性的事情,盡可能降低風險從而提高成功率。
#專欄作家#
小腦殼大思想,公眾號:增長小黑客,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多年運營和產品經驗,喜歡鉆研、思考,專注產品體驗和產品設計,目前深耕營銷工具中!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原來一個新功能的產生需要考慮這么多東西,如果不符合市場就是算是失敗了。
尋找產品需求,把握產品需求,需求與產品的有效聯結都是非常重要的。
產品經理如何解決需求,如何根據需求來設計功能鍵,這篇文章為大家提供了一個思路,值得大家學習哈哈哈
要不是看到這篇文章,我都不知道一個新功能出現的背后竟有這么大的學問!
產品經理需要不斷的在做思考決策,學會砍需求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