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設計師如何應對To B百萬級項目——轉型產品經理實錄
編輯導語:近年來,產品經理是很多互聯網人都向往的一大崗位,那么作為一名UI設計師如果想轉行做產品經理該如何做?作者總結自身項目經驗,給大家介紹與總結自己接觸百萬級項目,負責產品經理工作的方法,希望對正在轉型的你有所幫助。
俗話說不想當產品經理的UI不是好設計,這次跟大家聊一聊“UI設計師如何應對To B百萬級項目-轉型產品經理并0-1項目落地”。
第一次寫文章,分享一下自己的經歷和總結經驗,供大家參考;內容涉及的環節比較多,很多地方寫的也比較籠統,如果大家感興趣歡迎一起深入討論。
做UI也有幾年的時間,產品經理的種子也一直埋在心里,先跟大家介紹一下我是怎樣接觸到百萬級的項目,負責產品經理工作的。
由于我們產品經理人員的流失,導致剛剛接手的項目無人接手(其他產品經理也不想去接這個項目)因素有兩點:一是要與新的團隊去合作(成員比較難搞)、二是政企項目的復雜度(項目與合作對象),下面會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領導經過多方談話后,無人接手的項目就轉到我這里來了,人們總是對于未知的事物產生恐懼。而我此時也是悲喜交加,喜的是終于有機會去做產品經理的工作了;悲的是萬一項目搞砸了怎么辦?
其實一開始我是拒絕的,與其說拒絕不如說是害怕,怕什么?怕把項目搞砸、被開發甲方懟、Bug亂飛、產品不能如期交付…你不接手可以說是不在職責范圍內,一旦你接手后再出現問題那就是你的工作失誤,影響極大。
既然上了賊船那就好好當個海盜吧,萬一成功了呢?懷著恐懼的心理,接手了項目及近20人的團隊,并開始了與甲方第一次溝通(產品經理生涯正式開始)。
相信大家對產品的流程也倒背如流了吧,產品前期要進行需求溝通、需求分析、需求挖掘、產品原型設計、需求評審、開發、測試、驗收等一系列的環節。接下來分別從上述環節一一詳述并舉例說明。
一、需求溝通
1. 了解產品背景、業務流程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一環節主要是要與甲方溝通項目的背景、目標、方向,了解業務和流程,說通俗點就是為什么要做這個產品,要解決什么問題,怎么解決?業務流程是怎樣的?這里至關重要,一定要搞清楚業務流程、甲方要做的事情,切合現實場景幫助甲方去把需求說清楚、更具象化,并落實到文檔中,抄送所有相關人員知曉。
這里要注意一點:你所對接的干系人是否具有話語權或者決策權,是否代表領導或者用戶(往往對接人和使用產品的不是一撥人)如果以上都不是就要注意了,這時候如果不制定策略那產品開發完成后,你大概率就會聽到:
- “這不是我想要的”
- “為什么要這么做?”
- “這樣不合理需要改一下”
- ……
不僅會導致需求延期還會影響整個團隊的情緒。
二、需求分析
1. 分析需求,將原始需求轉換為產品功能點
為什么要將原始需求轉換成產品需求?一是要梳理產品邏輯和層級、二是要將語言翻譯成開發團隊可以看的懂的內容,這樣才可以進行后續的工作量評估、迭代計劃的制定等。
通過我們上一輪兒溝通后,已經對產品的背景、方向、目標、業務都已深入了解。這時心中大概也有了一個產品雛形,對接下來要做的事情也逐漸清晰。
第一步:我們將甲方提供的原始需求文檔,分析需求后轉換成產品功能點。這里通過第一輪的溝通和深入了解業務,對于用戶要做的事情已經清楚,所以轉換成功能點難度不是很大。舉個例子,如下:
- 甲方原始需求:“我們要通過手持終端現場把管井、隧道井、桿、塔……一些要素資源采集到手機上,并且可以錄入地理位置、相關信息以此來提高作業效率,幫助我們對資源的管理”
- 產品需求:“移動端增加井、桿、塔等要素功能圖標,支持點擊后地圖打點,打點成功后右側彈出信息卡片,用戶可編輯錄入;打點成功后,要素支持增刪改功能?!?/li>
我們在對原始需求分析的時候,要先從產品的一級開始,也就是業務的第一步開始。這樣的好處是邏輯、層級不會混亂,是按照業務邏輯一步一步的深入產品功能;如果我們上來就對照原始需求一條條拆分,接下來你很可能就迷失在產品中,非常混亂。
原始需求分析完成后,基本上產品的邏輯、方向、功能都清晰了,這時不要急于開始產品設計、開發,切記!哪怕你已經和甲方看過了需求內容,甲方也覺得沒有問題,也請不要暗自竊喜,急于進行下一流程。
有一點需要注意:在和甲方過產品功能文檔之前,最好先給內部開發團隊的同學講一遍,讓團隊知曉我們即將要做的事情,心理上有個準備(或者是哪些方案的成本較大,在給甲方看時,內部先消化掉,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三、需求挖掘
1. 繼續明確需求、發現隱藏需求(真偽需求)
相信大家都知道那匹馬的故事,這里在贅述一下:
100多年前,福特公司的創始人亨利·福特先生到處跑去問客戶:“您需要一個什么樣的更好的交通工具?”
幾乎所有人的答案都是:“我要一匹更快的馬”。很多人聽到這個答案,于是立馬跑到馬場去選馬配種,以滿足客戶的需求。但是福特先生卻沒有立馬往馬場跑,而是接著往下問。
福特:“你為什么需要一匹更快的馬?”
客戶:“因為可以跑得更快!”
福特:“你為什么需要跑得更快?”
客戶:“因為這樣我就可以更早的到達目的地。”
福特:“所以,你要一匹更快的馬的真正用意是?”
客戶:“用更短的時間、更快地到達目的地!”
我們需要對產品需求文檔結合多方用戶、業務、多角度進行深度挖掘,以此來發現還有哪些我們未知的、隱藏的需求。包括現在的功能點是否真的是用戶想要的?這些功能的實現能給用戶帶來什么價值?還有沒有更好的方案?
(不要覺得他們對業務了如指掌,流程極其完美,其實他們只是沒有發現問題而已,或者已經發現問題,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案,一旦有了更好方案即將面臨需求變更。)
我們在前期就需要把這些可能會發生的事情,盡量扼殺在搖籃里,將風險降低到最小值。舉個例子,如下:
甲方:“一條光纜會通過多個井、桿、塔等等一些物體,我需要批量添加光纜,以關聯放置在不同要素中,避免我們機械化的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產品:“為什么要做批量添加的功能?同一條光纜穿過不同的要素,光纜信息都是一樣的,而不同的光纜信息是不一樣的;現實場景中也不存在突然要添加一批光纜的情況,即使小概率出現,為滿足這一場景,很容易造成數據出錯,程序沒辦法控制。”
甲方:“我想先創建一批光纜,再去建立關聯,這樣就省去了一條條的創建時間,而且我們作業員都是專業的。”
產品:“我們在要素關聯表中,支持搜索功能,只要未被當前要素所關聯的光纜都可以搜索出來并建立關聯;創建光纜時,自動賦值共有字段既可以規避臟數據,又可以保證數據的正確性,同時也提高了效率,這個方案可以嗎?”
甲方:“可以?!?/p>
Ps:需求剛開始看起來似乎是合理的,那如果不進行分析、挖掘就將功能接下,那極有可能會要求在加一條“批量刪除光纜”的功能,既然都支持批量添加了,那批量刪除也一定會提出來。一旦用戶在實際使用時,發現不好用或者有更好的方案,那等待的只有需求變更,而且甲方還能夠說出為什么要變更,導致你啞口無言。
實際上一種場景,會有多種解決方案,這個時候就需要盡可能的把所有方案都羅列出來,從用戶、項目、商業的角度去選擇合適的方案,這樣在跟甲方闡述時也會更容易被接受。
在明確需求后,接下來就需要組織開發團隊進行需求講解,讓大家知曉我們要做的事情(在前期也需要將一些專業術語、相關業務資料給到大家)要注意一定要將情況實時同步給開發同學,這樣你就會發現合作順暢很多。
接下來就是開發團隊工作量的評估,排需求優先級,制定迭代計劃。(如一個月拆分4周,每周的開發內容,每周四發版驗收)等等。
三、產品原型設計
1. 原型文檔
在經過我們需求分析、需求挖掘環節后,一定要將結果,以書面形式抄送各相關干系人,讓大家知曉,切記(一定要抄送到位,不容小覷)!
接下來就開始我們的原型設計環節了,除了從商業、用戶、甲方、項目的維度去考慮產品框架,還要注意項目周期、開發成本、資源的問題。這些因素都將直接影響你的產品形態。而原型設計也要注意后續的可擴展性,具備快速響應需求變更的框架。
這一環節不要急著動手畫原型,而是要先思考;準備好紙、筆,將你的想法快速的留在紙張上,盡可能多的去思考方案,逐一去分析每個方案的利弊,最終得到結果,再去畫原型進行細節補充優化。切記!不要只考慮當前功能的展現,要結合整個產品流程,進行原型設計。
根據迭代計劃,我們將需求原型設計完成后,先內部過方案,內部達成一致后再去跟甲方過方案,切記!在跟甲方過完方案無誤后,一定要將結果抄送相關干系人,再進行開發階段,切記!!不要急于開發。
由于團隊的技術負責人前期一直強調,要注意開發成本,盡量降低開發同學難度的同時要滿足業務訴求……所以導致我接下來滿腦子都是怎樣的設計方案開發成本最低,復用率更高。
當你被一些外來因素干擾你決策時,不要急著去排斥,要去分析這些建設性的意見是否是合理的,如果是合理的我們就采納,去想辦法解決掉。如果一開始就帶有極強的排斥心里,那將會影響你后續的工作進展,心態一定要放平。
2. 交互文檔
交互文檔具體寫哪些內容?要怎么寫?以什么形式展現?
- 交互文檔的展示形式有很多,這里我習慣將交互說明文檔,放置在原型右側。這樣可以對照著原型去看具體的交互邏輯。
- 交互文檔內容包括:功能操作描述、跳轉邏輯、邏輯判斷等。其目的就是要讓開發同學明白功能是做什么的,怎么操作,有哪些狀態、校驗、判斷等等。
- 根據原型內容,按照順序逐一將功能進行展開描述;可分為功能描述、業務原則描述兩類。
注意原型文檔一定要有變更記錄,不同時間節點備份迭代內容,切記在一個文檔中從開始改到結束。如下圖:
四、需求評審
由于我們在與甲方過方案之前,已經與內部溝通過了,所以接下來的評審相對會比較順利。召集相關開發人員,進行需求評審就可以了。前面說到要將進展、方案同步給開發,并不是以開發成本為中心設計需求,而是要讓開發同學有參與感、責任感;更重要的是整個團隊都要熟悉了解業務,前期做好充足準備,避免大家出現為了做需求而做需求的現象。
會議開始之前不必過于擔心會出現反對聲音,因為你的方案是在眾多方案中推演決策而來的,所以這個時候你也有充足的依據去進行討論,當然如果有更好的方案也要虛心采納。
需求評審結束后,將最終的結果整理好,告知各個相關人員,接下來就是開發階段了。切記!如果出現需求變更,或者原型內容的改動,一定要第一時間告訴團隊內所有成員。
五、開發/測試/驗收
當大的功能開發、測試完成后,可以將產品成果給甲方進行驗收。主要形式為拉會議,召集甲方干系人,將產品進行演示、確認。這里目的就是再一次確認,因為開發之前已經給甲方做了心里建設,這里在通過平臺化繼續確認。
六、交付/驗收
項目交付后,如果出現需求變更,這里基本上都是大領導級別的了,一般都是當面會談,將變更內容落在紙面上,各方領導進行簽字確認后,再回到產品研發部。
機會是留給有所準備的人,希望大家能永遠保持積極的心態,一路披荊斬棘,升職加薪。
本文由 @三范范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我司也是做政企項目的,但工作流程有差別。我們是先出一版原型,再去和局里調研??罩秩?,局里是說不出什么東西的。
請問項目流程的配圖與文章中的產品流程為什么不一樣?圖片是隨便配的么?
你好,產品流程是在整個項目流程前環節中,拆分后進行細化的;而項目流程在實際工作中也會有所出入,比如很多公司沒有“交互設計師”,這一環節的工作內容也被融合到了產品工作中。
為什么要將原始需求轉換成產品需求?一是要梳理產品邏輯和層級、二是要將語言翻譯成開發團隊可以看的懂的內容,這樣才可以進行后續的工作量評估、迭代計劃的制定等。
走心的文章,細節的配圖,生活中一定是有品質的人。要繼續寫下去哦(頭像都很好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