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機交互 | 以用戶為中心的設計(UCD)是什么?
編輯導語:在設計過程中,以用戶為中心的設計,是強調用戶優先的設計模式,同時以UCD投資的回報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能落地執行是根本的條件。作者從五個方面帶你深入了解UCD的方面的內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人機交互】這個系列文章主要整理和分享我對于HCI(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領域一些相關概念的理解,方便大家了解HCI。
一、以用戶為中心的設計
User-Centered Design(UCD)是指以用戶為中心的設計,在設計過程中以用戶體驗為設計決策的中心,強調用戶優先的設計模式。
衡量以用戶為中心的設計優劣,可以有以下維度:產品在特定環境中為特定用戶使用時所具有的有效性(effectiveness)、效率(efficiency)和用戶主觀滿意度(satisfaction),延伸開來還包括對特定用戶而言,產品的易學程度、對用戶的吸引程度、用戶在體驗產品前后的整體心理感受等。
二、UCD是一個持續迭代的過程
▲ 資料來自于:INTERACTION-DESIGN.ORG | Guofu
UCD一般會分為4個階段。
- 首先進行用戶調研,理解用戶在情境中可以使用的系統;
- 接著進行分析,探索得出特定用戶的需求;
- 然后進行設計,產品和設計團隊開發解決方案;
- 最后進行評估,根據用戶的使用情境和需求,檢驗設計方案的有效性。
三、UCD如何了解你的用戶
UCD的操作流程囊括的方面非常廣泛,包含需求分析、原型設計、專家評審、交互Demo、用戶測試、視覺界面、切割編碼以及發布跟蹤等環節。目前據我觀察,對于用戶的深度了解是建立更好互動系統的先決條件,所以本節會著重在需求分析中用戶調研的部分。
▲UCD操作流程 | 來自百度百科
想要“了解用戶”需要做到:知道如何觀察和記錄人們的行為;了解用戶的動機,洞察人們有意識和無意識動機做的事情;了解和預測人們何時可能做某事;了解他們如何選擇以自己的方式做事 。
簡單來說,就是好的設計依賴清晰的映射邏輯,讓用戶可以憑借直覺或常識來指引行動。而什么是清晰的映射邏輯?可以通過以下的例子了解。
假設現在需要為一家電器公司改善2款4灶燃氣爐的使用體驗,需要你提出設計方案。下圖為A&B型號燃氣爐的設計方案,顯而易見的問題是部分方案中旋鈕與爐的對應關系讓人摸不著頭腦。
▲A&B型號燃氣爐備選方案 | Guofu
從此案例中可以看出A型號方案中,(a1)的映射邏輯更符合人的直覺,從左到右一一對應;B型號中,由于燃氣爐是2×2的結構,而旋鈕為4×1的結構,用一階去表達二階的過程中,需要遵循位置的映射關系。在小樣本調查中發現(b1)和(b2)準確率較高,仍有誤判的幾率。
可以看出B型號在映射的邏輯中,會存在多種映射可能,雖然增加了對應關系的說明,但直覺度越低則會帶來更高的錯誤率。把B型號的設計方案結合A型號的體現出來的優點,發現效果變得直覺起來了。
▲B型號燃氣爐升級方案|Guofu
所以,在設計方案的過程中,需要重視操作原理需符合常識和直覺,且顯而易見;所有的交互需符合映射模式,產品的可視界面應依據映射模式反映出產品的當前狀態。
四、UCD的團隊組成
在UCD的項目中,需要基于對用戶、任務以及環境的清晰理解,挖掘和改善整個用戶體驗。因此,設計團隊中應包括多個學科的專業人士、領域專家、利益相關者和用戶本身。
▲ UCD Team組成 | Guofu
專家可以使用設計指南和標準對于產生的設計方案進行評估,但在這個過程中需要特別注意,確保設計方案能跨越整個用戶體驗旅程;確保用戶參與評價方案;確保能保持長期使用情況,監控方案落地情況。
五、UCD需要關注哪些問題?
關于如何有效的進行用戶解讀并指導產品/服務設計,這里推薦一個分析的方法:ABCS框架。ABCS框架包含Anthropometrics(人體測量學)、Behavior(行為)、Cognition(認知)、Social factors(社會因素)四個維度。通過ABCS框架可以很好的進行產品/服務的脈絡梳理,為設計提供保障。
人體測量學:在實際設計需要考慮考慮目標用戶的身體特征,例如他們的體型、肌肉力量等,根據人體測量參數對設計進行可用性指導。
行為:通過探索人們的知覺感知模式去了解他們的行動背后的動機。
認知:通過探索人們學習力、注意力以及其他認知相關的能力,這些能力是如何幫助人們進行思考、判斷、以及如何進行邏輯推理。
社會因素:通過探索人們的群體性行為共性,涉及人們的社會角色、社會關系、社會環境等,思考以設計如何為人們提供支持。
在科技發展過程中,技術的創新并未帶來體驗的顛覆性改善。由于人們對于系統的認知、使用習慣、使用情境的差異,盡管系統設計之初進行了需求分析和設計評估,但在系統上線后仍是不如人意,未能真正的捕捉到問題。以用戶為中心(UCD)進行思考,基于用戶需求的設計對“未來產品”會很有幫助,我認為開始重視“研究”和“應用”是UCD推廣的突破口。
首先,充分的“研究”工作,正是當下中國大陸互聯網環境所欠缺的。HCI研究工作的開展需要基于專家學者的研究成果和人機專業的理論,進行研究假設。研究假設的論證過程需要嚴格控制數據收集(避免偏見)和分析,確保實驗結果的可重復性和可傳播性。
▲用戶評價判定形式-1 | Guofu
在研究的過程中,不同的用戶群體對于產品/服務的態度和反饋內容有所不同,我常以此建立坐標軸可以對用戶調研的信息進行歸類。不同反饋內容大致的識別方法可以參照以下規律。
▲用戶評價判定形式-2 | Guofu
積極且建設性反饋:對,還有……表現為表揚→會對產品/服務的亮點給予肯定,會經常性提供建設性的意見并樂于分享給他人。
消極但建設性反饋:不,是因為……表現為忠告→會對產品/服務有所抱怨,但還是提供建設性的意見。
消極且破壞性反饋:不是;表現為批評→會對產品/服務有所抱怨,而且有棄用的打算以及不推薦其他人使用。
積極但破壞性反饋:對,但是……表現為建議→會對產品/服務有所抱怨,但不得不用,一旦有市場上有替代品將會快速切換。
而在實際的“應用”工作中,由于現實世界中的問題存在成本效益平衡的問題,需要做出最佳的妥協以尋求經濟高效的解決方案。在HCI的應用中,開發MVP的演示原型,有助于分析和評估方案的可行性,為實際應用提供判斷基準。
▲時間&效益管理框架 | Guofu
另外,在面對用戶反饋的需求問題,總有輕重緩急之分。首先需要明確一點是,不要想著一款產品/服務能解決所有用戶的全部問題。在成本、時間尋求平衡,取得效益最大化的可能。
六、UCD的投資回報
你可以把用戶的行為數據理解為一個預警系統,它可以暴露很多問題(正面/負面),通過修正和微調你的設計可以提高產品的可用性(usability)和可訪問性(accessibility)。
▲User Centered Design Process | Guofu
- 在用戶的密切參與下,產品更有可能滿足用戶的期望和要求。這樣可增加銷售量并降低客戶服務產生的成本;
- 系統設計人員為特定情況和任務量身定制產品,從而減少人為錯誤產生的高風險,可以生產出更安全的產品;
- 設計師與用戶的緊密連接讓同理心發揮深刻作用,這對于創建尊重隱私和保證生活質量的設計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 通過關注產品和使用者,設計師可以通過UCD體會到人文價值的多樣性,這是朝著可持續發展邁出的重要標志。
- 從成本效益分析,你所設計的產品將會更實用、系統更完善,用戶財產也會更安全。
在不同階段采用UCD獲得的成效會有所差異,在實踐過程中了解用戶并不能夠保證成功,而且判斷需要了解到何種程度是非常困難的,可以在多重試驗中持續修正,以找到最優的基準線。
最后,當下時代發展,用戶會越來越具有挑選產品/服務的能力,產品的質量、差異化、可用性、易用性等變量成為選擇的重要因素。
整個UCD的過程,我認為都是在尋求平衡個體體驗與群體共性的落腳點,以個體體驗的線索蔓延群體共性。設計者有意識克服偏見,撇開開發者的慣性思維,理解用戶和自己的知識背景、思維方式、行為習慣的不同,能有效發掘表象背后的原因,探索用戶體驗改善的可行性。
創造就意味著不確定性,也許并沒有所謂最好的做法/最優解,我認為隨著用戶對于體驗的敏感程度提升,只有不斷創造更好的,才能獲得持續性優勢。
此外,談了這么多,我覺得UCD投資的回報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沒辦法一口吃成一個大胖子,能落地執行是根本條件。能在應用中洞察屬于你們產品/服務專屬的體驗經驗累積,這是UCD投資后,我認為最有價值的回報。
公眾號:龍國富,分享用戶研究、客戶體驗、服務科學等領域資訊,觀點和個人見解。每周原創更新,與你一起探索未知。
本文由 @龍國富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關注公眾號“龍國富”, ???♂?進入客戶體驗交流群~ 來一起嘮嘮客戶體驗。
不錯哦
“沒辦法一口吃成一個大胖子,能落地執行是根本條件”,很多事情都是這樣的,第一步是開始,然后是積累,量變到一定程度后才能引起質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