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價值觀:邏輯的一致性與產品的易用性

4 評論 6660 瀏覽 31 收藏 18 分鐘

編輯導語:對于產品而言,一致性是很重要的,本文的一致性主要強調計元素的一致,交互的一致和邏輯的一致。但事實上,好像并非如此。關于產品的一致性與易用性,作者闡述了自己的一些產品價值觀,分享了自己的思考,一起來看。

寫這篇的原因是,我腦子里積攢了許多個懸而未決的問題:

  • 為什么蘋果鬧鐘的默認選項是“稍后提醒”,而計時器的默認選項是停止呢?
  • ?為什么查看淘寶商品的時候,右滑查看圖片會突然變成更多推薦呢?
  • 為什么美團買菜的分類完全不互斥呢,既有基礎品類肉禽蛋奶,又要一些奇怪的tab叫做“網紅打卡地”
  • ……

看起來是這都是些無序的散點問題,但實際上,背后都指向一個問題,就是產品的一致性。我的預期是產品內在邏輯都需要一致,所以會對不一致的地方格外敏感,也就產生了這些疑問。

一、關于產品的一致性

本篇提到的產品的一致性包含三個方面,包含設計元素的一致,交互的一致和邏輯的一致。對于產品而言,一致性是很重要的,它的重要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即對內和對外。

對內:

設計元素的一致性意味著資源可以復用,避免存儲重復的紋理增加安裝包的大小;

交互和邏輯的一致性意味著部分代碼可以復用,不用每個模塊都自己做自己的,避免了代碼的冗余,提高了效率。

對外:

元素設計風格的一致能夠幫助用戶建立品牌意識,更好的在多種品牌中識別本產品;

部分交互和邏輯的一致性使得用戶學習成本低,使用起來更方便。

所以,產品內在的一致性是非常重要的,不過,也沒有那么重要,尤其是當一致性和產品的易用性打架的時候。在當前所有產品都趨向于越做越大,越做越全的時候,在老產品里做新模塊的難度和新開發一個產品的難度,就不可同日而語了,其原因在于,你不得不面臨一個問題,就是在產品設計的細節上,是否要和原有的類似模塊保持一致。

比如:

  • 你新增一個tab,那這個tab是不是和其他tab一樣支持左滑返回;
  • 你新增一個購買商品的頁面,那這個頁面是不是要和其他購買頁面的布局保持一致,右下角為購買按鍵;
  • 你新增一個用戶狀態叫做“一臉懵逼”,這個icon的大小是否和其他普通狀態(離線,在線,開會,休假)的大小保持一致。

一個產品經理可以偷懶的做法是,遇事不決,保持一致。

但凡開發問起,這塊的交互怎么處理,那塊的跳轉怎么處理,都可以回復“和之前xx模塊保持一致”,這樣他就不會再來煩你了。

但是這樣的話,你可能就掉坑里了……還是自己親手挖的那種。

二、是否一致根本不重要

當開發問你,這個地方的處理是否要和之前保持一致的時候,你的答案似乎是只能有兩個方向:

  1. 保持一致
  2. 不一致(如果不一致的話,需要說明怎么處理)

由于選項B看起來似乎還需要進一步填坑回答,怎么處理的問題,聰明的大腦為了節省能量不思考,很可能傾向于選A,也就是保持一致,并且能夠找到一堆理由說明保持一致也挺好的,你覺得用戶就想保持一致。

但實際上,是否保持一致并不重要,這根本不是你要考慮的關鍵問題。

你的思維被開發大哥的這個問題給局限住了,問題的關鍵在于:用戶想要什么?—>用戶在這些細分場景下的需求是什么?

這是一個需要推演思考的主觀題,而不是一個看起來簡單的是否題。

所以產品經理要時刻記住的是,我們不是面向問題做決策,而是要面向目標做決策。

一個事實是,用戶壓根不關心你在這個地方的邏輯是否保持一致。他關心的是,我要的東西你能不能給我。

雖然開始我提了三個問題,但那只是我作為一個產品蝗蟲的疑惑,所以我也強調了,只是“我”的預期。

正常用戶只想點進來直奔目的地,給他想要的東西他就爽,沒給到的話,就罵產品垃圾,根本不會多花一秒鐘去觀察你的布局是否合理,你的交互是否正確。

比如,以美團買菜為例,用的時候我觀察到它的目錄看起來很亂,給我亂的感覺主要來源于兩個點:

一是分類里邊有奇奇怪怪的命名,例如“網紅打卡地”,根本不知道是賣什么東西的;

二是分類之間也不互斥,我想買牛奶的時候看到一個分類叫“乳品烘焙”,另一個分類叫“美團奶站”,感覺倆看起來都可能有牛奶的樣子,這讓強迫癥就很不舒服……

產品價值觀:邏輯的一致性與產品的易用性

(美團app買菜頁面截圖)

但實際上,真正的用戶使用的場景是:

如果我有明確的購買內容,根本不會花時間在這里瞎扒拉分類tab,找到自己要的東西下單就走了

如果沒有明確的購買內容,本來就是當逛超市一樣隨便看看的話,看到“網紅打卡地”這么一個不知所云的tab,反而會好奇點進去看看,網紅打卡什么食物呢?是不是有我需要的呢?

如果用戶想買牛奶是為了配著面包當早餐吃的話,“乳品烘焙”就是典型符合用戶訴求的場景,既有牛奶又有面包,而如果用戶只是為了增強營養,購買日常飲用的牛奶的話,“美團奶站”里有各種鮮奶,看起來官方掛名,也非常的靠譜。并且,兩個tab看起來都有牛奶的亞子,而且確實也都可以找到想要的牛奶,選哪個都一樣。

所以,邏輯的不互斥,分類的不夠明確,根本不構成問題。

真正有問題的是,用戶點進去“乳品烘焙”卻只有面包沒有乳品,要在“美團奶站”才能找到乳品。那盡管分類是互斥了,但是用戶也罵罵咧咧了,“什么弱智設計,乳品烘焙沒有乳品,想買個牛奶都找不到”。

再比如,使用鬧鐘和計時器的兩個場景,用戶也絲毫不關注邏輯是否一致。

鬧鐘也好,計時器也好,當煩人的提示音響起的時候,我們只想關掉它。雖然鬧鐘的本質也是計時器,但由于使用鬧鐘的時候大多為睡覺的場景,在意識沒清醒的時候我們很可能模模糊糊誤觸到交互最明顯的黃色按鈕。

所以鬧鐘區別于計時器,將停止按鈕放在了沒那么顯眼的位置,是為了減少用戶的誤觸導致鬧鐘停掉,從而引發睡過頭的風險。

用戶選擇用鬧鐘功能不是因為它這個地方交互和其他計時器一樣或者不一樣而用的爽,核心目的是為了不錯過時間不遲到。

而產品的終極目的是為了滿足用戶需求,從用戶需求出發,這個地方的交互設計就需要讓停止按鈕不那么明顯。

產品價值觀:邏輯的一致性與產品的易用性

回到我們開始對產品一致性的判斷,產品一致性分為對內和對外的重要性,對外的價值大過于對內,而且我覺得是遠大于對內價值。

盡管分類互斥,邏輯統一的話,產品處理會很簡單,但這違背了產品設計的初衷,一致性從來不是理由,滿足用戶需求才是。我們想實現的內在邏輯的一致和用戶的理解是否一致,不能為了一致而一致。

所以,只要是用戶需要,哪怕是內在邏輯復雜,無論是否和之前的模塊保持一致,都需要保障滿足用戶需求。

更何況,我們更復雜一點就能換來千萬用戶更簡單便捷的操作,更順心順意的解決問題,天底下還有比這個更劃算的買賣嗎?

三、什么情況會有不一致的設計

大多數情況下,產品內部邏輯大概率是高度統一的,這樣用戶也不用費心記住每個頁面的通關密碼,比如這個頁面左滑返回,那個頁面右滑返回,估計用戶早瘋了。

但是有那么幾種情況,會出現和產品中其他模塊或者說同類型的其他產品不一致的設計,有這么幾種情況:

  • 有一種不一致,是用戶需要它不一致;
  • 還有一種不一致,是我們想通過不一致去告訴用戶提醒異常;
  • 還有一種不一致,是夾帶私貨的那種不一致。

第一種就是剛剛舉例的計時器和鬧鐘的例子,用戶在不同的場景下有不同的訴求,這天然決定了這個地方產品設計的不一致,用戶需求一定是第一位的。

第二種不一致,其實是產品故意的,通過不一致的設計告訴你這個功能和其他功能是不一樣的,很關鍵。

比如說微信轉賬的二次提示,大多數情況下付錢的時候可能點擊付款,然后掃臉支付就付款成功了。但當你和其他人進行大額轉賬的時候,會二次彈窗讓你確認對方身份。

如果交互一致用戶固然用的非常習慣,非常舒服,一把就轉賬轉過去了。

但在可能有風險的行為中增加二次提示,通過阻斷彈窗讓你感知到異常,從而從習慣性行為中脫離,二次確認你是不小心的誤觸還是的確要進行這類行為,雖然用戶會有點不爽,但這樣能夠避免更大的風險發生。

不過目前難點在于我們無法區分這是一次正常的點擊行為還是可能異常的行為,也無法拆分不同的群體,很有可能為了減少少數人轉賬錯誤的巨大風險,而影響到大多數人的使用習慣。

第三類不一致就比較有意思了,屬于夾帶私貨。比如說淘寶,當你查看商品圖片的時候,可以通過右滑查看更多圖片,當你查看完最后一張圖片繼續右滑的時候,就會看到更多推薦。

產品價值觀:邏輯的一致性與產品的易用性

淘寶的商品推薦頁—向右滑動

還原我作為用戶使用這個功能的心路歷程:

當我沉浸在查看這個T恤,想知道更多細節的時候,根本不會注意到底有幾張圖片,也不知道自己滑到了第幾張,所以會一直向右滑動,盡管圖二有一個小小的提示“滑動查看更多寶貝”,但我并沒有注意到,所以,出來圖三的商品推薦的時候,我是一臉懵逼的……

———當事人十二

至少我在這個細分場景下對此并沒有預期。那么淘寶為什么要做這種設計呢?

在最后一頁繼續向右滑動的用戶可能有兩種,第一是像我一樣對這個商品很感興趣,非常認真的在查看詳情所以沒注意滑動到了最后,第二種是看完了詳情覺得非常一般并沒有看上這件商品的人。雖然理論上,向右滑動應該查看更多這個商品的圖片,但這個商品它就五張圖,能咋辦?

如果繼續向右滑動進入商品詳情頁面的話,那就和下滑的邏輯沖突了,右滑和下滑都是一個結果,這個交互也很詭異。

那老老實實告訴用戶右滑沒有更多了,不返回結果也是ok的。

但之所以做了這么一個設計,其實某種程度上算是夾帶私貨。傳遞的信息是“雖然我沒有更多這個商品的信息了,但是我還有很多其他商品,客官都可以隨便看看?!?/p>

還原到實際線下買東西也是有類似場景的。

就好像你站在一個賣圍巾帽子的飾品店,問她你喜歡的這個帽子有沒有粉紅色,但這個帽子就倆顏色,白色和藍色。所以賣家看帽子可能沒戲了,會再跟你推薦一下他們家的圍巾,說這個圍巾賣的也很不錯,也很多人喜歡的。

如果你只鐘意帽子,那就擺擺手說不用了,如果你覺得那圍巾看起來也還行,那也可以接著逛逛。

淘寶的更多推薦其實也是同理。

雖然我覺得這個設計,有一丟丟傷害用戶,傷害我這類完全沒有預期會跳到更多推薦頁面的用戶,但好處是能承載另一波用戶的更多需求,也增加了產品的曝光率。

回過頭來,對于我這類用戶,也有容錯設計,我發現繼續右滑不是我想要的東西,就立刻左滑返回了。

這個設計怎么說呢,為了不被罵,又為了業務KPI,不得不這么做。那一定要在夾帶私貨的時候保留容錯性,讓懵逼的用戶能快速退回去,雖然他們還是會罵罵咧咧,但影響稍小一丟丟。

反觀朋友圈的商品就絲毫沒有曝光量不足的風險,因此也不需要類似的設計。你看朋友圈頁面某個朋友發的照片的時候,如果他只發了兩張,那你滑到第二張之后繼續右滑是不可能跳到下一個朋友的圖片消息的,無法繼續右滑告訴你這個商品消費完了,沒有更多圖片了,該退出去批閱其他朋友圈文案了。

今天的推送就是這些啦,簡單聊了聊產品的一致性和易用性的關聯,其實它就是個偽命題,從來都沒有是否一致,只有用戶需求,這倆根本沒有半毛錢的關系~

#專欄作家#

李濤,微信公眾號:檸檬two,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新人產品經理,專注于產品求職分享和社交/社區賽道產品思考。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不錯喲

    回復
  2. 交互一致用戶會因為使用習慣而感到舒服方便,但也增加了因為過于慣性而不加注意的風險。

    來自廣東 回復
  3. 關于產品的一致性與易用性,偽命題,其實就是圍繞著用戶需求在在轉,每一個平臺的他們的設計都是很精心的,都是有意義的。

    來自河南 回復
    1. 產品確實是圍繞著用戶需求在轉,落地到實際產品中應該是對應的功能吧?用戶需求駁雜且時刻變動,而在某刻/迭代之后的產品未必能滿足目標用戶提出的所有需求,這就要求產品經理如何對用戶的需求進行把控,不斷的更新產品功能的“邊界”(根據業務來定義什么需求該做、什么需求不該做、我們又做了什么),這也是本文對“邊界”考慮的一種思路吧。

      來自河南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