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老化產品:將“只能”變為“智能”
編輯導語:現代人的生活離不開智能手機,手機,儼然成了人們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本文講述老年人使用智能設備關關難的問題,智能設備對于老年人僅僅起到“只能”的作用,智能生活與老人的距離似乎還很遠,希望大家閱讀完文章,能有更多的思考,將適老產品融入生活中~
不知何時開始,現代人的生活開始離不開智能手機,吃飯盯著、走路抱著、睡前也要瞧著。
手機,儼然成了人們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到如今,這種趨勢仍沒有停下的意思,甚至勢頭更勁,一邊在人們的時間版圖上攻城略地,一邊開始試圖主導人們的生活。
刷屏的朋友圈,99+的工作群,催命的打卡軟件,眼花繚亂的社交APP……
樣樣離不開,事事放不下。
“即使被流放去荒島也要帶手機”,一度成了許多現代人對智能手機愛的宣言。
然而,在智能手機占領生活的現在,卻有那么一群人,始終徘徊在潮流之外。
一、“歲數大了,啥都不懂了”
一切要從四個蛋撻說起。
一位網友探望爺爺,期間爺爺打算出門買東西,問她是否有需要帶的東西。
并未多想,她便拜托了爺爺幫自己買蛋撻,店里有8個蛋撻30塊的活動,爺爺之前也買過,問題應該不大。
然而爺爺帶回的,卻是4個原價購買的蛋撻——他沒有看到活動標識,又不會用智能手機,只能去柜臺買。
且購買過程中,店員也并未提醒有這個活動,爺爺只能以原價買給自己的小孫女。
不會自助點單的老人/圖源@電視劇《幸?!?/p>
她說,小時候爺爺常買早餐給她吃,現在自己長大了,爺爺也會常問:
“你記不記得小時候,我給你買肯德基吃,你現在要吃的話我給你去買?!?/p>
經過這件事后,自己總告訴爺爺已經在手機上點好了,就是怕他在店里弄不清楚,打擊他的自尊心。
4個蛋撻,32塊錢,本來不是一件多大的事,卻直接竄上了熱搜。
話題#爺爺用原價給我買了四個蛋撻#一度達到4億閱讀,盤踞微博熱搜榜逾7小時,最高登頂熱搜第一。
一段看似普通的日常,引發無數網友共鳴,原因無他:這些問題,許多人都曾經歷過。
老年人搞不懂智能手機的情況,不是頭一回發生。
公交車上,一位爺爺沒有手機掃健康碼,也沒有幫忙掃碼的家人同行,司機只能按照規定停車拒載。
老人沒有手機,更不會掃碼
市場內,滿頭白發的奶奶不會手機支付,看著不收現金的商家一籌莫展。
如此種種,無不在提醒我們關注一個問題,當老年人遇到智能機:關關都難過。
首先,是使用難。
許多老年人眼睛花了,耳朵背了,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也不如年輕人快。
字小了看不清,聲音小了聽不見。
接電話,打電話,拍照片,一些看似很簡單的功能,教了很多遍,可能還是記不住。
老人在試著和智能設備對話
然后,是學習難。
“萬事有手機”的年代,我們已習慣,通過智能設備在線辦事。
解鎖、聯網、發消息、掃碼、支付…新功能層出不窮,有時上一個還沒學明白,新的又來了。
還有,就是辦事難。
線上點餐、購物,網上掛號、辦證,在線購票、繳費,銀行卡都可以通過手機辦理。
而在類似場合,老年人們常拿著手機一臉迷茫,當身邊沒有一個耐心講解的人時,舉步維艱。
老年人追不上智能機,咋辦?
常見方法,是選一臺老年機做平替。字體大,眼睛花了也能看見;聲音響,耳背了亦沒問題;厲害點的,沒準還有個收音機。
對于老年機,人們有著最為樸素的要求:能接打電話就行。
低要求的另一面,是老年機連不了網,拍照沒像素,許多功能、工具都沒有。
當一個年輕人得到一部老年機,往往首先會感到疑惑:這怎么用,怎么點外賣,怎么語音、視頻聊天,怎么買票,怎么美圖?
熱門話題#鹿晗被老年機整無語了#圖源@《哈哈哈哈哈》
事實上,老人們也有類似需求:平日里看看劇,聽聽戲,跟孩子語音視頻,跟親友聊天溝通。
只不過這些需求,或是未得到足夠重視,或是被“一刀切”,“反正老年人也學不會、不在意,那就不要有這些功能好了?!?/p>
二、智能,還是只能?
放眼看下周邊的狀況,其實如今,老年人搞不明白的,不止智能機。
天津某醫院,一位老人躺在地上崩潰大哭,在她旁邊,另一位老人坐在輪椅上不能動彈。
年邁的老人獨自帶老伴去醫院看病,可醫院太大了。找不到方向,取號、排隊、檢查,身邊還有行動不便的老伴……
迷茫,無助,焦急,窘迫,都成了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圖源@鐵驥視頻
前段時間,一則公益短片《局外人》同樣揭露了當下老年人的困境。
一位惦記兒子的老父親,獨自踏上探親旅途。
臨行前他準備了很多:水和干糧,給小孫孫的長命鎖,給晚輩的紅包,還有一信封現金……
他以為自己做了萬全的準備,卻不想一路鬧了不少“笑話”,不知道健康碼是什么,差點硬闖關;不知道怎么填寫表格,把健康碼整成紅碼。
他不明白,就是想出個門,怎么就這么麻煩,還是他想不到的麻煩。
上網搶票,不會,手機都弄不明白,怎么搶;
伸手打車,不知道那都是網約車,還以為坐車都要對暗號;
給兒子打電話,欠費的手機撥不出去號碼,他拿著現金連話費都充不上……
年輕人習以為常的生活,老年人卻寸步難行。
看似荒唐,卻又是冰冷的現實,這正是許多老年人的現狀。
2021年8月,湖南張家界,一位老人疫情期間被隔離在酒店,不成想卻鬧出了“笑話”。
生平第一次住酒店,老人不知道在哪洗衣服,最后把衣服泡進了馬桶。
一個不算智能的馬桶,尚且成了青老兩代人之間的“夏蟲不可語冰”之痛,遑論更新換代的電子設備。
事后老人回應
有兩位老人分享自己的經歷。
老兩口去公園晨練,撿了部手機,想打開手機撥打回去,奈何不會用,只能望機興嘆。
等了一會,電話終于響了,老伴兒卻不知道如何接。一連問了幾個來公園晨練的老年人,沒一個會弄的。
折騰了十幾個回合,終于遇到一位年輕人騎車路過,才和失主接上了頭,順利交還手機。
智能系統、智能設備、智能社會,似乎正在形成一道技術的鴻溝,將老年人攔在身后。
在許多智能化場景下,老年人跟不上腳步,也不知道如何跟上腳步。
女兒在第一次乘飛機的父親身上貼紙條求幫助
有研究顯示:老年人用微信遇到困難時,兒女(67. 5%) 、孫兒女(7. 4%) ,或親友(6. 7%)是他們的主要求助對象。
一邊,是出生就趕上了好時候,對新事物接受能力更高的新一代。
一邊,是面朝黃土背朝天,或是在工廠里兩點一線操勞一輩子、要強了一輩子,不愿麻煩兒女的父母。
常常發生的一種局面就是:不歡而散,因為溝通確實困難。
年輕人學習新事物快,許多東西平時就有接觸,常常一點就通。
老年人的肌肉和身體機能退化,對新事物接觸較少,需要點滴從頭學起。
何況,老年人不是智能機主要用戶群體,許多功能也就不會為他們設計考量。
主觀情況,是語言和想法存在差異,客觀事實,是技術與知識滲透程度不同。
長此以往,老人們常感到無能為力。
啥是智能?“智能,智能,就是把老年人給治了”。
現實讓兩代人在智能化學習這事上少了些共情,并不難理解。
只是,曾經的參天大樹在歲月的侵蝕下,變成了我們口中的“弱勢群體”。
總讓人覺得有幾分心酸。
三、別嫌他們煩
人工智能的初衷,是讓生活更加便利。
如果智能來了,服務就停止了,顯然與我們發展它的初衷背道而馳。
好在,他們正在被看見。
早前,國務院辦公廳就印發了《關于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
一些地區,老年人可刷身份證核驗健康碼,或開人工證明;
醫療機構提供一定比例現場號源,提供語音引導、人工咨詢等服務……
還有老年大學專門開設智能手機培訓班。
甘肅某地,一小伙在家中安裝了監控,教奶奶通過這個設備講話。
這一天,小伙通過監控和奶奶喊話,奶奶激動地跑來,舉著家里剛出生的白胖小奶狗給孫子看。
祖孫倆透過監控交流
河南周口,一位奶奶學會了拍視頻,激動地和閨蜜展示。
閨蜜開心之余,連連表示佩服:“你真能,你會拍視頻?!?/p>
試著自拍的閨蜜倆/圖源@周口觀察
他們摸索著學習網上購物,語音、視頻。
這些老年人,正努力嘗試著,和“智能”共處同一屋檐下。
流程簡化,關懷考量,這都是可喜的改變。
那么,改變到這個程度,夠不夠?
據相關數據統計,截至2020年底,我國非網民規模為4.16億,其中60歲以上老人占比達46%。
也就是說,有約1.9億老年人,可能在高速智能化的進程中掉了隊。
每個人都有變老的那一天,如果人終將被智能拋棄是必然規律,并被默許,那沒人能逃得過,包括你我。
即便是自信于“我老了肯定不一樣”的年輕人,也不得不承認:很多事是真搞不懂。
為什么智能設備的新功能那么多、那么難學;
為什么去買個東西,明明店員就在旁邊,還時要掃碼、關注賬號、注冊會員、收驗證碼、領券優惠……然后才能下單。
那么多流程,那么復雜,就算學懂這些,又是否真有必要。
感嘆買水流程復雜的年輕人
真有人能夠永遠不被潮流拋棄嗎?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被“智能”困住的老年人,“在街上看不到”的盲人,被擋在臺階下的輪椅……
方便快捷的主流生活之外,還有許多問題,需要我們去找一個答案。
網友關于互聯網世界的發言
如今,已有許多人已經行動起來。
北京,一位工程師小伙的姥爺,是一名輪椅使用者。
老人行動不便,常無法按到電梯按鈕困于電梯內,有次一個人等到在電梯里睡著,小伙心疼姥爺,決心要研發一款無障礙電梯,解決如姥爺一樣的老人們的出行問題。
黑龍江,在外地工作的孫女,給76歲的爺爺繪制了易懂版“手機使用說明書”。
用超萌的手繪和文字講解如何開關機、如何使用微信和視頻通話。
這些年輕人,在老人們迷失于智能時代的洪流時,及時將他們拉回了身邊。
也讓每個故事,都有了溫暖的后續。
接到孫女手繪流程圖的爺爺非常開心,正在認真學習中;
在團隊的努力下,工程師小伙的無障礙電梯項目進展不錯,已獲得中國殘聯的認可,未來投入使用,會幫助更多人。
保持著對少數人不利位置的考慮,不讓每一個人被拋下,這也是文明社會不可或缺的一環。
提起女兒教自己用手機,老兩口很開心
或者,如果暫時不能做得更多,其實還可以有別的一些。
老人就是對老年一無所知的孩子。
當發現他們步履蹣跚,步幅也變小變慢時,多一些耐心,多一些理解。
等他們幾步,拉他們一把。
就像,他們曾經對我們做過的那樣。
參考文獻
[1]《2020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
[2]《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
[3]中國社科院x騰訊(2018). 中老年互聯網生活研究報告.
[4]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20〕45號
[5]周裕瓊. (2018). 數字弱勢群體的崛起: 老年人微信采納與使用影響因素研究. 新聞與傳播研究, (7), 66-86.
[6]當老年群體遇上“數字鴻溝”:智能時代的新挑戰[J]. 陳徐毅. 中關村. 2021(04)
[7]三成中老年人玩智能手機 多半為與兒女交流[J]. 晚霞. 2015(17
作者:槽值小妹;公眾號:槽值
原文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z0HdZfMYz-f6bY9LswC3LA
本文由 @槽值 授權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議
za
現在可移動智能設備這么多。開發軟件打通即可。
看完挺心酸的
看到這篇文章真的感慨萬千,家中的父母在慢慢變老,但是智能設備更新速度越來越快,尤其是自己長期在外工作,沒法幫他們,真的很心疼
智能手機對老年人太不友好了,去醫院大多數掛號要么在手機上要么在機器上弄。我都迷糊了,老年人就更不懂了
智能手機對我媽這種50多歲的人來說只有微信電話短信和看小說的功能,對我外公來說就是連用都不會用的存在。
希望世上的數字鴻溝窄一點,畢竟誰都會有老了的的一天,誰都不想做被時代拋棄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