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臺建設:不只是IT工具,更是組織布局

1 評論 3498 瀏覽 19 收藏 33 分鐘

編輯導語:企業在進行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可能都需要面臨中臺建設的問題。然而,中臺建設的原理是什么?企業應該建設什么樣的中臺,并如何厘清數字化轉型和中臺建設的關系?本文作者結合實際經驗對上述問題做了解答,不妨來看一下。

與數字化轉型一起火起來的,是“中臺建設”。如今,在大多數實踐者眼中,中臺就是數字化轉型標配,以至于,一個幫助企業建設中臺的創業賽道異軍突起。同樣,喊出中臺建設口號的企業不少,但真正建起來中臺的,更是屈指可數。

但隨著中臺建設的火爆,有關“中臺建設究竟成不成立”的爭論也如影隨形。就連被認為是中臺建設典范的阿里,有段時間也傳出了正在“拆中臺”的消息。有人更是戲稱:“大公司上中臺,錢沒了;小公司上中臺,公司沒了?!?/p>

本項研究將探討數字化轉型中的三個關鍵問題:一是Why,即是否應該建設中臺?二是What,即應該建設什么樣的中臺?三是How,即如何建設中臺?

一、數字化轉型與中臺建設

數字化轉型是互聯網浪潮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沿著互聯網商業的進程,數字化轉型呼之欲出。整體來看,數字化轉型一共分為三個大類:數字化營銷、工業數字化和數字化管理,也有若干對應的同義詞或延伸詞(如表1)。我們對這些關鍵詞的百度指數進行了加權統計,發現了數字化轉型的三波浪潮(如圖1)。

表1:數字化轉型關鍵詞

資料來源:穆勝咨詢

圖1:數字化轉型浪潮熱度趨勢圖

資料來源:穆勝咨詢

備注:關鍵詞熱度參考百度指數加權計算,加權方式主要考慮了各個同義詞/延伸詞與中心詞的關聯度。

一波數字化轉型浪潮是“數字化營銷”,出現在2017年。互聯網轉型高潮屬于需求側的消費互聯網領域,而數字化營銷顯然是焦點。

前一波數字化轉型浪潮是“工業數字化”,出現在2015年。在流量紅利消失之前,互聯網轉型率先映射到供給側的產業互聯網。其中,工業數字化是毫無疑問的C位。

第三波數字化轉型浪潮是“管理數字化”,目前處于正在爬坡,預計會是在2022-2023年之間達到高點。

前兩個浪潮里,“數字化營銷”和“工業數字化”兩個趨勢進一步倒逼出了企業內部的“數字化管理”。要將產業的供給用于滿足用戶需求,必須要有企業作為樞紐。如果兩頭都是數字化的,企業就不得不讓自己的管理也走向數字化。過去,這個領域一直是由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來承接,但ERP作為工業經濟時代的產物,顯然無法滿足互聯網與數字化時代的需求。

管理數字化的本質,是打通企業內部的“連接”從而提升效率。這可以通過兩個方面來實現:

一是傳統的連接,即建設“業務中臺”,實現資源或能力的極度共享,這是最傳統的效率來源。

我曾舉過一個簡單的例子:糖醋排骨、魚香肉絲、松鼠桂魚這幾道菜,都需要糖、醋、生抽、老抽、淀粉等調料做成的糖醋汁,于是,廚師就可以提前調制好,在做某道菜時直接加進去就行。

其實,傳統企業也這么做,例如,將營銷資源集中起來,建立一個營銷體系作為業務中臺供前臺團隊調用。但這種操作在節約成本的同時,也會導致資源或能力輸送不到前線去,產出下降,速度也變慢。所以,傳統企業會權衡利弊,選擇是否建業務中臺。

二是數字化的連接,即建設“數據中臺”,讓資源和能力在極度共享后形成數據匯集,并基于算法進行智能決策。

互聯網企業在資源和能力的共享上似乎沒有太多顧慮,因為他們有數字化的解決方案。數據作為生產資料的價值已經無需多言,簡單的數據匯集,就可以發現更多的效率提升空間。加上算法智能決策(算法也是自動進化的),這種效率優化空間實在太吸引人了。

其實,企業根本無法抵抗數字化轉型趨勢,某種程度上,其選擇中臺建設是“被卷入”的??梢哉f,有無中臺決定了企業的未來,因為,有無之間的效率根本不是一個量級。

二、業務中臺建設的本質

先談談業務中臺。

業務中臺,被形容成為前臺打仗提供“彈藥”支持。什么是“彈藥”呢?一般的描述是,“彈藥”是交付產品、服務或解決方案的中間件,既有實物形態,也有非實物形態。但這種說法并不全面,容易導致中臺建設偏差。

業務中臺實際上是后臺的延伸,考慮后臺主要是做“平臺規則設計”和“資源池建設”兩項任務,業務中臺提供的彈藥也應該是這兩個方面。

一個被絕大多數人忽略的事實是,中臺提供的彈藥同時包括了“落地規則”和“輸送資源”兩個方面,根本就分不開,也沒有必要分開。

例如,一家酒店集團的供應鏈部門作為業務中臺提供的彈藥,應該是供應鏈能力。

供應鏈能力具體包括什么呢?看得見的是“資源”的構成,即整合供應商提供的設計、裝修、供材、信息系統資源;看不見的則是“規則”的導向,包括供應商準入標準、甄選標準、服務標準等?!百Y源”只有進入“規則”的框架,才能成為可以被前臺使用的彈藥。

另一類情況里,“資源”和“規則”就是一回事。

例如,金融機構的風控部門作為業務中臺提供的彈藥,應該是風控能力。他們看似常常都在說“這不行”“那不行”,但他們卻是以自己的風控知識(模型)來對具體業務進行判斷,他們的風控結論也會進入最終的產品里。他們提供了一種非實物形態的彈藥,既是資源(知識),也是規則。

對于業務中臺應該把資源池里的資源變成中間件,已經是不用爭論的共識,在考核上,自然是關注資源經營的效能(Efficiency);但對于其如何把平臺規則變成中間件,尚且存在認知盲區,也沒有明確的考核標準。

過去,很多人把規則設計相關的職能統一放到后臺,認為后臺設計的規則只要足夠有彈性,自然就可以應對一線作戰的復雜需求。

實際上,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或者說,這種判斷根本就是缺乏對于組織規律的認知。規則是死的,市場是活的,一定要有人基于基本規則去做不同應用場景的匹配。規則也應該有中間件,這也應該是業務中臺的主要任務。其實,如果沒有這一塊職能,業務中臺要想把后臺傳遞過來的資源經營出好效能,是不可能實現的。

所以,我們既可以說業務中臺應該對資源的效能負責,也可以說業務中臺應該為平臺的規則負責,這兩者之間并不矛盾,而是高度統一的。

在過去,大多企業所謂的“業務中臺部門”似乎更強調自己在落地規則,而沒有強調自己在經營資源。他們實際上是帶著后臺的腦子走到了業務中臺,是“偽業務中臺”。

我們甚至可以大膽地推斷,大多所謂“業務中臺”部門強調自己的主要職能是“落地規則“,本身也是因為這個職能難以考核。試想,如果業務中臺要主張自己落地(堅守)了后臺的規則,“一刀切”地當個規則的二傳手,不是很容易嗎?

我的建議是,把考核倒過來,從主要考核落地規則,到主要考核經營資源的效果。只有如此,他們才會以經營資源為前提,考慮如何彈性地適配規則,為前臺找到經營空間。

進一步看,一個能夠真正“落地好規則”和“經營好資源”的業務中臺,應該擁有三項能力(如圖2):

  • 連接能力——連接內外部合作者的能力,能夠監管住合作者,讓合作者交付有質量的服務,相當于蓋木屋時取到合適木材。如供應鏈中臺連接供應商的能力,再如生產部門連接設計部門的能力。
  • 整合能力——基于自身對于某一領域的理解,將各種服務進行整合的能力,相當于把木材搭建成一個木屋的基本框架。如供應鏈中臺設計各類流程和標準,讓供應商能夠各司其職,高效服務于生產。
  • 交付能力——基于自身的基礎能力,按照前臺要求進行定制化交付的能力,相當于按照(前臺)客戶的要求對木屋進行一定的個性化。如供應鏈中臺根據前臺的特殊需求,給出彈性的服務。

圖2:業務中臺的三項能力要求

資料來源:穆勝咨詢

三、數據中臺建設的本質

無論以“落地規則”還是“輸送資源”的形式輸送彈藥,本質上都是業務中臺沉淀知識的外化。知識,在這個時代是以數據為表現形式的,以數據來呈現知識,也是最高效的方式。數據中臺是業務中臺高效運轉的根本支撐。

當然,數據只是一個大概念,現在的時代,任何人都可以毫不費勁地高呼“數據就是一切”。但數據從哪里來?如何在“落地規則”和“輸送資源”上發揮作用?

讓我們先回到知識的概念。我認為,在數字化的時代,知識有三層:

1)指標(Indicator)——將看到的事實變成數字,進入一個絕對標準化的對話頻道。例如,將人才的某項素質變成分值。

2)模型(Model)——連接數字,說明數字之間的關系。在程序設計的語言里,有點像函數(Function)或子程序。例如,按照素質模型的5項維度來計算人才素質的綜合得分,這就是一個簡單的模型。

3)框架(Framework)——連接模型,說明模型之間的關系。在程序設計的語言里,有點像類庫(Class Library)。一項“落地規則”或“輸送資源”的賦能,一定是依靠綜合知識的支撐,一定需要調用某個領域的若干模型。例如,要為前臺經營單元輸送人才,需要綜合經營單元里角色的素質、經驗、技能等級等模型,甚至要考慮人才的業績產出節奏,再計算出候選人的適配程度,選出最合適的人。

數據,實際上是經過“指標”計量之后,在“框架”和“模型”里頻繁計算后,得出有價值的資產。數據讓規則適用更加明確,讓資源分布更加清晰,從而大大提升了企業的各種效率。

數據中臺的建設,我以前曾將其稱為“全域數字化打通”。

其實,數據中臺應該稱之為“業務中臺的數據化”。我的意思是,如果沒有業務中臺的建立,強行建立數據中臺是很難打通各類業務的。而業務如果不能打通,那么數字化可能就是隔靴搔癢:一是收集到的數據就不可能有太大價值;二是數據的結果也很難產生足夠的業務影響。最終,數據中臺可能有名無實。

數據中臺的意義在于:一方面,它連接了需求側的各種應用場景,各種用戶需求被翻譯為數字,便于企業最大程度進行消化;另一方面,它連接了供給側的各大職能,研發、采購、生產、客戶關系等職能一體化協同,高效回應用戶需求。這種“連接力”的根本原因是,數字是最沒有爭議的溝通頻道,與傳統溝通方式相比,威力不是一個量級。

數據中臺必然建立在IT架構上,但在這個方向上,尚且存在分歧。

傳統的IT架構匹配的是傳統的金字塔組織,企業在信息化的過程中,按照職能劃分,建設了若干具有重復功能且缺乏連接的系統,被戲稱為“重復造煙囪”。顯然,將能夠共享的能力建設成為統一的平臺,才能適應平臺型組織的趨勢。

有的企業在寄希望于“微服務”這種模塊化技術構架,這是不可取的。微服務依然是基于獨立業務形成的“煙囪式解決方案”,不同之處只是在“煙囪”之間搭建了橋梁(通過標準協議進行訪問),形成了一種松散耦合的效果。從數據層面來看,微服務的數據只能通過接口進行交互,無法在數據庫層實現相互訪問。

一個不容回避的事實是,構建系統如果不能從全局出發,而只是在各項業務上尋求局部最佳解決方案,必然是低效的。一方面,局部的最優方案大多并不是整體的最佳方案,而不斷尋找最優方案的過程中增加的復雜性,將導致更大的系統復雜性;另一方面,如果業務無法連通,數據困死在煙囪內部,必然喪失整個系統可觀的協同效應。

如果構建系統要從全局出發,組織上就不能分而治之,一定要有一個統管全局的數據中臺部門。在此基礎上,為了避免數據中臺陷入“事后看數據”的誤區,還應使其與業務中臺緊密連接,形成一個協作閉環(如圖3):

  • 首先,業務中臺生產數據并傳遞給數據中臺;
  • 其次,數據中臺處理數據,產生結論后(如各職能的最優決策建議),分享給業務中臺;
  • 再次,業務中臺使用結論后,又產生了新的、數量更大、顆粒度更細的數據,給予了數據中臺更多的“原料”。
  • 最后,數據中臺通過處理更多更優質的數據,產生了更高質量的結論,讓業務中臺更靠近用戶的真實需求,并能產生更多更優質的數據。

圖3:業務中臺與數據中臺的協作閉環

資料來源:穆勝咨詢

這個閉環是無限循環的(Infinite Loop),每循環一圈,企業就能產生更大的競爭優勢——供需的連接更加緊密。而這種競爭優勢的集中體現,就是“數據資產”。

更可怕的是,這種優勢的增加是不可逆的。另外,這種競爭優勢一旦超過一個閾值,企業的霸主地位就再也無法被撼動。其實,這才是若干清醒的企業瘋狂追逐數字化的原因。

四、中臺建設的組織原理

從組織的角度,中臺被翻譯為Middle Office;從IT設施架構的角度,中臺也被翻譯為Middle Platform。所以,不少人將業務中臺理解為一個IT架構、工具或產品,例如,阿里打通淘寶和天貓的五彩石項目就被普遍理解為一個IT架構上的創新。

從IT角度建設數據中臺的思路,應該說已經相對成熟,這得益于這個賽道近年來的蓬勃發展。我們發現,從云徙科技、奇點云等企業開始,幫助企業建立數據中臺已經成為了一個頗有想象空間的生意,還獲得了大量融資(圖4-圖5)。

圖4:2017-2021年數據中臺服務商融資筆數

資料來源:天眼查,穆勝咨詢

備注:樣本為天眼查中含“數據中臺”標簽企業

圖5:2017-2021年頭部數據中臺服務商融資金額

資料來源:天眼查,穆勝咨詢

備注:頭部數據中臺服務商指樣本企業中單筆融資金額超過1億RMB的服務商。

但我還是要強調,數據中臺并不是一個成熟的IT產品,而應該是一個解決方案。數據中臺的服務商應該擁有一個方法論,但這種方法論必須導入企業,基于企業所能夠提取的數據,對數據進行加工,并對數據流轉機制進行設計后,才能形成企業自己的數據中臺。

部分服務商號稱自己有數據中臺的成熟產品,這相當于兜售萬能靈藥,是相當不靠譜的。正是因為不少服務商的冒進,這個賽道由最初的高歌猛進,逐漸走向了泡沫刺破后的穩定。2021年度,無論從融資筆數還是從頭部企業的融資額來看,數據中臺賽道的熱度都在回調。

進一步看,即使將數據中臺理解為解決方案,也并沒有觸及本質,可能會導致企業在中臺建設中迷失。無論是業務中臺還是數據中臺,說到底都是組織建設問題,IT系統是組織結構的一種呈現形式。

早在1967年,著名計算機科學家、程序設計師和黑客麥爾文·康威(Melvin Conway)就曾經提出過一個觀點,后來被總結為“康威定律”——設計系統的組織,其產生的設計等同于組織之內、組織之間的溝通結構。這個定律中,最基礎的一個觀點就是——組織溝通方式會通過系統設計表達出來。

下面,我將嘗試闡述以往幫助企業建立業務中臺的思路,再基于“業務-數據”的聯動關系,引出數據中臺的建設思路。

業務中臺一定是要沉淀出可以“被共享的能力”,如果前臺依靠自己的本地能力解決問題,那就與業務中臺無關。而要實現能力的沉淀,業務中臺部門應該有三層結構(如圖6):

1)基石層——聯動后臺的界面,確保了對后臺資源和規則的感知。這個部分負責把后臺提供的資源和規則初步轉化為知識(即“框架化”和“模型化”)。同時,他們也要負責向后臺反饋,這可能引發整個職能條線(后臺→中臺→前臺)建設思路的變化。

2)夾心層——知識的應用層,確保了知識的彈性。這個部分在基石層提供知識后,通過應用場景的采集和分類,形成方向性的解決方案(這種方式也被稱為“業務中臺的碎片化”)。同時,他們也要負責基于反饋來修正方向性的解決方案。

3)BP層——向前臺派出的BP(Business Partner),確保了對于市場溫度的感知。這些BP進入前臺團隊,與他們協同作戰,在感知市場溫度的前提下,確保解決方案能夠定制化交付。同時,他們也要負責將市場的反饋向企業內部進行傳遞。

圖6:業務中臺的三層結構

資料來源:穆勝咨詢

有一個說法是,業務中臺應該專注于沉淀能力進行共享,因此應該與前臺部門進行邏輯分離。這種說法有一定的道理,要提供被共享的能力,一定要從前臺業務中抽象出模型和框架,就不能把太多的精力放到參與具體業務中。但如此一來,卻容易造成業務中臺不接地氣。而上述的三層結構完美解決了這個問題,至少,在我們的咨詢項目實踐里,這種組織設計是比較受企業認可的。

數據中臺的結構顯然應該和業務中臺有很大程度上的相似性,也應該是三層結構(如圖7):

1)基石層——基于企業全局構建IT系統(或者稱DT系統),形成數字化的底層框架。同時,他們也要負責匯總反饋數據,修正底層框架。

2)夾心層——基于底層框架,形成次級框架和主要的模型,對接每類應用場景,以產品形式支撐每個方向的解決方案。同時,他們也要負責基于反饋來清洗數據,修正模型和框架。

3)BP層——向業務中臺派出的BP,這些BP進入業務中臺團隊,確保數據中臺提供的產品實現服務化,即讓商業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ce)完美落地。同時,他們也要負責基于業務邏輯抓取數據。

圖7:數據中臺的三層結構

資料來源:穆勝咨詢

直觀上看,夾心層和BP層的建設應該是最難也是最亟需的。實踐中,不少企業都對我們提出了此類要求。但他們幾乎都忽略了,自己的基石層太過羸弱,根本無法支持夾心層和BP層。于是,他們推出的BP層幾乎都無法融入派去的組織模塊,他們的夾心層也會做出大量華而不實的“產品”,雙中臺的建設也會因此走向失敗。

我們的項目經驗揭示了兩個中臺建設規律:

其一,先有業務中臺建設,再有數據中臺建設。解決了業務中臺,數據中臺的建設事半功倍。

聚焦到業務中臺建設,其本質就是一個“組織轉型項目”,具體包括了業務中臺的流程、架構、考核、激勵、知識管理等一系列子模塊,這是企業走向數字化的前提。說白了,這類項目既是在幫助企業為各職能條線的運作補課,又是在幫助這些職能條線實現更大的賦能彈性。

其二,建設基石層、夾心層、BP層投入的項目時間應該是5:3:2。解決了基石層,夾心層和BP層的問題迎刃而解。

基石層建設的難度在于,大量職能條線基本都是憑“手感”在運作。他們既沒有能力說清楚規則,更沒有意愿說清楚規則。就前者來說,需要有理解和重塑業務的能力;就后者來說,需要有推動組織轉型的能力,巧妙地撬動各個職能條線去改變的動機。

所以,無論從哪個角度說,企業的中臺建設可能都需要外部咨詢機構的賦能。但這種賦能絕非不是兜售“萬能解藥”那么簡單。

五、組織和數字化轉型的因果糾結

最后一個需要被解決的問題是——究竟是組織轉型推動數字化轉型,還是數字化轉型推動組織轉型?不少企業在兩者之間糾結徘徊,其實大可不必。

一方面,如果組織不變,數字化轉型必然事倍功半。

第一個理由是如果僅僅將數據中臺作為一種IT工具,不可能打通部門墻。

數字化轉型讓各部門之間的數據形成連接,共享可視,而數據自動形成的決策也會相對中立,從而大大加強協同。但不要忘了,用數據的始終是人,如果沒有組織轉型,員工的責權利沒有變,每個人都可以找到理由不使用數據,尤其是在數據中臺尚未成熟時,這些理由更是可以信手拈來。

第二個理由是數字化轉型著重依賴的IT部門不可能強大到撐起整個數字化轉型。

當前,大量的企業自然是以CTO或CIO帶領IT部門作為數字化轉型的龍頭。

最開始,他們也是信心滿滿地投入戰斗,但越推動就發現越尷尬。大量的業務部門連標準化都沒有實現,如何進行數據化甚至數字化?

但業務部門可不管這些,他們把IT部門當成萬能的機器貓,要求他們無限“賦能”??刹皇菃??

我輔導的企業的某位業務大佬的話很有代表性——“數字化轉型不就是讓業務變得更好,給我們賦能的嗎?”IT部門有苦難言,卻又無言以對,只能被逼充當“產品經理”,但這相當于要他們在沙堆上建高樓,效果可想而知。

另一方面,如果沒有數字化,組織轉型也必然事倍功半,或者說,沒有經過數字化轉型加持的組織轉型,可能會損失可觀的轉型紅利。

當組織內的部門、團隊、個人在一體化的數據中臺上實現連接,此時的協作是最穩定而高效的。所以,當組織結構的改變帶來業務模式和相應數據流轉機制的改變,就應該通過數字化轉型來固化和強化改革成果。

而平臺型組織的架構決定了,企業是以用戶為中心,各組織模塊并聯協作的。這類組織模式需要信息以數字的方式進行高度共享,沒有一體化的IT平臺,根本無法達成這個要求,這必然需要數字化轉型。

這里舉個實際的例子。穆勝咨詢輔導一家汽車模組制造企業轉型平臺型組織,當項目能看到雛形時,我們就建議他們重新評估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性。因為,當前中后臺已經明確了市場化的激勵機制,即對賭之后的超額利潤分享,如何讓這種激勵機制落地下去就是一個只有數字化才能解決的事。

隨便舉一個小問題吧。不同難度的項目,項目參與者應該有不同提成比例吧(與公司分享利潤)?

而項目難度又是由什么決定的呢?由設計難度、生產難度、供應鏈難度、客戶穩定性等十幾個因素決定。每個因素變了,項目的難度等級都可能變化。

而項目難度變了,整個項目團隊的規模就應該變化,項目團隊規模變了,提成之后的利潤分邊(給每個人的)又會動態變化。市場的瞬息萬變,只有通過數字化系統才能消化,否則,組織轉型無法深入。

最后,我們需要戳穿一個一直爭論不休的偽命題——中臺建設究竟成不成立?

有人以大廠為標桿,一直關注大廠在“拆中臺”還是“建中臺”,并以此作為中臺建設是否成立的論據。這種思維是狹隘的,陷入了非此即彼的誤區,實際上還是沒有理解組織和數字化轉型之間的關系。

企業發展的階段不同,面對的市場不同,有的企業在“建中臺”,有的企業在“拆(舊的)中臺”,但他們一定會“建(新的)中臺”。業務中臺和數據中臺的邏輯是恒定的,不會消失。

#專欄作家#

穆勝,微信公眾號:穆勝事務所(ID:hrm-yun),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镀脚_型組織:釋放個體與組織的潛能》作者,知名管理學者,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工商管理博士后,管理學博士,穆勝企業管理咨詢事務所創始人,互聯網商業模式和組織轉型研究專家。

本文整理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看的云里霧里的,沒有實際案例理解不了

    來自上海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