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解析B端C化(下篇)

1 評論 4701 瀏覽 44 收藏 25 分鐘

編輯導語:近年來,B端C化十分火爆。作者將基于產品落地經驗和市場趨勢與大家分享他理解的B端C化概念,以及如何讓B端實現C化。本文將針對“視覺篇”與“運營篇”的解決思路,與大家探討B端C化可以如何做。推薦對B端C化感興趣的用戶閱讀。

近年來鋪天蓋地的卷起B端C化的風,在此之前我們也認真閱讀了許多B端前輩分享的經驗之談。本文將基于產品落地經驗和市場趨勢與大家分享我理解的B端C化概念,以及如何讓B端實現C化。

本文由我與產品體驗設計師 —— 陳皮紅豆沙 共同完成專題探討,為的就是給各位讀者最全面最專業的知識分享。

上篇文章和大家分享了【B端的背景與趨勢】、【為什么會有B端C化】以及【如何B端C化】中的“B端劣勢“分析和“交互篇”解決思路,本文將針對“視覺篇”與“運營篇”的解決思路與大家探討【B端C化可以如何做】~

一、視覺篇

1. 信息維度多?設計瀏覽動線,突出重點

很多B端產品萌芽的初期都面臨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沒有專業的UI。

大多數的產品團隊會采用互聯網上的開源組件庫來促進產品快速落地,比如ElementUI、AntDesign等,雖然市場發展的現在也開始有“產品體驗設計師”這樣的崗位來解決諸如此類的問題,但無論是開源組件庫還是產品體驗設計師都需要明確如何利用視覺的表達,正確的將產品框架層的信息優先級做到有重點的突出。

一般來說,在一些常規的信息模塊中(視覺呈現較為統一,沒有太大變化,如報紙),人們一般以“F”型、“割草機”型這類有規律的動線進行瀏覽,但是實踐證明,大量的常規信息很容易讓用戶產生疲憊感、甚至誤操作,因此在界面設計中,我們通常會使用icon、色彩等,讓用戶保持瀏覽的積極性。

正因如此,衍生出了新的瀏覽動線——“彈跳式”動線。

在彈跳動線中,每一次“彈跳”也意味著用戶眼神的聚焦,如何讓用戶眼神聚焦到我們想讓用戶聚焦的地方,就成為了產品視覺體驗設計的重點之一。

綜合項目經驗以及用戶測試、反饋,總結了以下幾點更易于獲得用戶的關注度:

擴張性偏小的元素<擴張性更大的元素:

案例:icon的對比選擇

線性的色彩填充<面性的純色彩填充<相同色調帶漸變/帶光效的色彩:

案例:優先按鈕與次級按鈕

顏色飽和度低<顏色飽和度高<相同色調的插圖:

案例:

但是需要注意遇到強烈高飽和度色彩,人們會第一時間注意到,但很快會轉移視線。

畫面信息擁擠< 畫面適當留白:

案例:

哪怕是彈跳式的動線,信息的整體排布也應遵循用戶固有的瀏覽習慣,即重點信息的關注仍因保持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具體瀏覽路線可以參考上篇提及的“古騰堡原則”(傳送門:PC端彈窗設計十全大補)

值得注意的是,一個頁面如果在多處過度使用視覺強調樣式,反而會弄巧成拙,從找不到重點到到處都是重點,仍無法達到井然有序的突出視覺動線。

2. 產生疲憊感?情感化設計,讓產品人性化

說到情感化設計,我們不得不提到諾曼的《情感化設計》,它詳細的向我們解釋了情感化的支撐理論,許多的設計思路也來源于此。

從人的情感需求出發,需要滿足本能、行為、反思,三個層面。

行為層我們可以從交互細節入手,選擇合適的交互方式,讓產品本身成為使用產品的“領路人”;反思層我們需要結合產品定位、戰略乃至產品運營入手讓用戶感受到產品更深入的溫度。而本能層,作為感官刺激最直接的反饋,則可以更直接向用戶傳達出產品的性格以及關懷。

在B端的處理中往往僅通過產品側的功能、交互側的使用方式的角度去解決,但無論再高效的功能/交互,沒有表現層情感的傳達,也只能解決負面情緒,而難以提升正面情緒。

基于代爾夫特大學提煉的61個人類情感指標,并結合B端的使用場景,獲取到B端產品下用戶的負面情感指標:

解決負面情緒的是提升用戶體驗的關鍵,這里我們以視覺為例,簡要描述如何向用戶傳達出情感的溫度。

擔心:

場景案例:信息會被泄露出去嗎

不解:

場景案例:這個按鈕能實現某個功能嗎,點了試一下

煩躁/生氣/暴躁:

場景案例1:試了好幾次總提示我失敗,到底是什么原因?

場景案例2:這個操作不符合邏輯,真難用;反應太慢了;升級后原先的數據怎么找不到了!

場景案例3:學習了好久還是不會用這款產品 ……

厭惡:

場景案例:總是掉鏈子,bug太多,沒法用!

當一個產品滿足了用戶的需求后,如果同時能關注到他的不良情緒,可以幫助產品和用戶建立起良好的“合作關系”。

3. 數據分析難?可視化展現,更直觀清晰

B端產品中最不可或缺的元素與產品功能就是數據展示,大量的數據歸總既不便于閱讀、也無法直觀對比數據情況,因此數據可視化設計便應運而生。通過對數據與信息的主觀分析歸類,將之通過立體或圖形結合的形式為使用者建立清晰的心理模型和數據圖像。

(關于可視化的發展史上可追溯至1950年,當時人們利用計算機創建出了首批圖形圖表,可以說是數據可視化圖表最為早期的雛形)

當前廣義數據可視化的涵蓋范圍很大,而我們當前所研究并被大家所熟知的則是是數據可視化中“可視化圖表”或“可視化信息”的方向。

雖然可視化可以更好的幫助使用者對數據的認知減負,但傳統B端產品傳遞給大眾的印象往往是枯燥、呆板的。而如今一些新形式的B端產品設計理念也試圖在拋開用戶對于產品的這種既定印象

3維乃至4維5維的視覺在數據可視化層面有著天然的優勢,可以幫助用戶更快速的理解數據維度所表達的核心價值。近年來網速等硬件設施的升級也為3D化視覺帶來可落地的基礎,設計師也嘗試在產品設計中融入更多的3D化元素。

除此之外,據頁面埋點數據顯示,可交互的數據圖表,能極大提升數據頁面的留存時間,也更有助于用戶對數據信息的掌握。

對于一些BI類的產品,也可以考慮基于具體的業務場景,廣泛使用表現形式更為具體的數據圖表,不應受限于一些傳統的柱狀圖、餅狀圖、折線圖等。具體可以參考一些開源Datav組件庫。

二、運營篇

1. 形象同質化?善用產品亮點維護產品辨識度

一個產品的品牌包括什么,或許對于設計師來說已經超綱了,但是對于急需將產品推向市場的產品團隊來說卻是不容忽視的問題。

說到這里可能又會有人說到B端品牌不重要,沒錯,早期B端確實沒有什么品牌的概念,一個蘿卜一個坑,一個行業中同類產品寥寥無幾,有一個名字就足夠被了解。

可我們上文提到一個現象,“B端的內卷”在互聯網爆炸信息的今天 如果產品沒有足夠的辨識度,可能在對比產品時就會被人遺忘,而如何在市場增量有限的情況下把握住現有的市場流量,品牌就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對于產品的品牌而言,除了極具品宣特色的一些信息和工作外,我們最容易做到的就是——產品視覺語言的統一。當產品業務流程打通后統一的視覺語言,形成產品調性,應該成為打造產品品牌的第一步。

如何形成統一的視覺語言?

在我們建立B端產品的初期,品牌打造的需求一般是優先級較低的。很多時候B端的產品因為系統龐大、邏輯復雜等因素,為了快速開發上線 降本增效,往往多使用開源組件庫進行快速開發迭代。后期如果想要做到更具個性化的B端產品,統一的視覺語言,可以算做是第一要務了。

人們對B端產品的形象感知還停留在早期的陳舊視覺及體驗上,而現階段很多B端產品也更在意界面帶給用戶的高效、愉悅、領先等感受,這些都是視覺語言的魅力。

并且希望通過視覺的提升,給用戶更沉浸的使用體驗。而統一的視覺系統也更能夠使產品帶給使用者更強的精致感、品質感,也是提升用戶信任的一種手段。

例如飛書5.0的升級,在品牌形象及視覺語言上也進行了非常大的升級,以確保產品整體的一致性與產品的差異性。

同時,也因為B端產品的特殊性,需要給用戶更多的沉浸感以提升效率,因此近年來深色模式也是很多產品選擇優化的功能方向

(1)UI組件的統一

(這里不會和大家深入如何構建產品的UI組件規范,很多前輩也在此有所建樹,若有機會接下來可以和大家進行深入分享~)

“產品具有個性化UI風格”實際上已經是C端的常規操作,而在B端的運用上,卻是一個成為成熟產品的首要目標。原因則在于我們剛剛提到的B端產品大量的使用開源組件庫,導致同行業之間拉不開差距,這是一個優勢也是一個劣勢…

如何從有限的范圍內創造出具有個性風格的產品組件呢?

這里簡要和大家分享一個思路:定義設計價值觀——確認UI風格——豐富組件細節

(2)建立IP或插畫系統,情感化設計貼合用戶喜好

近年來IP的打造是品牌建立的熱門方向,因為在產品或服務的應用中可以提供親切而積極的形象,IP角色也通常被用作營銷工具與傳播工具。

形象可以說是情感化載體的最佳選擇之一,幫助傳播企業服務及品牌的專業技術價值。IP的使用及傳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企業建立與用戶之間的潛在聯系,搶占用戶心智,讓用戶對品牌形成更清晰的理解和認知

C端產品中的IP使用幾乎是非常常見的品牌營銷手段(如阿里動物園,其鮮明可愛的形象已經深入用戶心中),在越來越豐富的B端市場中,也逐漸興起起來。

IP形象的設定與使用首先要符合目標群體的用戶行為和用戶心理,貼合產品用戶的視角及期望,同時也體現產品的戰略發展方向。在另一個方面,有時整套的IP打造對B端產品來說有點投入過大,那么近年的日常運營插畫系統/組件,倒也是不錯的選擇。

a、空數據場景

線上中最常規的一個使用場景為空數據頁,在異常狀態中可以結合IP形象設計場景,減少用戶在看到空頁面時心理上的失落感。

同時我們在前文也提到,B端的空數據狀態可以通過結合業務與功能去搭建場景,幫助用戶在操作不當或者數據匱乏的時候安撫用戶。一個好的空數據頁不僅可以告訴用戶面對的是什么,更是可以轉為積極地向用戶介紹全新的功能、鼓勵用戶去嘗試和使用。

b、營銷落地場景

日常運營中也可以根據活動主題搭建場景融合IP形象或插畫場景,一方面可以強調品牌感知,另一方面可以增強連貫性和一致性

c、用戶角色場景

產品中默認頭像也是情感化使用的比較常見的方式。默認頭像融入IP首先可以增加整個頁面的精致感,其次可以在其他有頭像展示的場景中多次進行品牌曝光增強用戶的品牌記憶并與用戶進行更多的情感互動。

d、客服or智能助手

在客服或智能助手中使用IP形象,給用戶心理安慰,客服不再是冷冰冰的機器,而是有故事與性格的小助手。

2. 客戶觸達單一?運營手段助力維系客戶

傳統的B端簽單主要靠地推和電話營銷,在互聯網的蓬勃發展下,SaaS產品可借助SEO(搜索引擎優化)、內容營銷、線下活動、行業論壇、展會等形式,與客戶建立聯系。

除此之外,B端決策群體的擴大,直接接觸產品的使用者,有更大的機會推動簽單的決策。

而如何接觸到產品的使用者呢?最常見的手段則是基于產品的官網采用免費開放注冊的方式提供體驗產品的機會。

但實踐中我們經常發現在這一層常常會有非常高的客戶流失率,這一定是產品不夠有競爭力的原因嗎?現狀未必如此。俗話說“酒香也怕巷子深”,再好的酒也需要“吆喝”才能被吸引,B端同樣需要營銷運營。

這里將以會員成長體系、節日活動營銷為例,介紹C化B端的常用營銷運營手段。

(1)會員成長體系

會員體系的核心目的在于引導用戶體驗服務后,通過權益激勵的方式刺激用戶持續使用服務,從而養成習慣,形成產品粘性,最終達到產品持續的收益轉化。

因此這樣一種運營手段可以說是C端實現用戶增長的重要利器之一,但無法從單個用戶獲取利益轉化的B端有使用的必要嗎?

答案是“有一定的必要”。為什么當C端產品開拓B端時,會比B端更容易實現用戶增長?原因很簡單——C端的用戶粘性使其具備足夠活躍的私域流量,不僅僅可以輕而易舉的實現拉新更能促活,而這正是B端所缺少的。

產品簽單前,會員成長體系可以結合免費試用版本(也就是常見的B端C版)形成驅使用戶產生產品粘性的手段,從而最終推動最終決策。

例如酷家樂的個人版會員成長體系,雖然大部分B端產品不同于酷家樂,同時承載著C端的業務,但其做法同樣值得借鑒。

當用戶在決策前的調研階段,不僅僅只是毫無頭緒的測試點擊試用版,而是通過會員體系的激勵促使其一步一步的探索將更易于用戶對產品的正確理解。同時也簡單實現了非權益用戶的拉新、促活,甚至留存。

產品簽單后,會員成長體系可以結合不同付費版本促進產品與權益用戶的深度聯系,持續增強用戶粘性,提高產品的轉化,甚至傳播。

例如阿里的飛天會員體系,和其他B端產品相同的是,不同的升級服務對應不同的付費方式;差異之處則在于,消費模式的多樣化,功能單價化。

權益用戶通過消費的累積,除了可以直接獲得對應價值的服務以外,更采取了消費總額的階梯門檻制,達成門檻后,可以為用戶提供更多差異化的服務權益,以一種巧妙的手段推動用戶更多的轉化。

(2)節日活動運營營銷

在產品用戶量逐漸遞增之后,對于用戶的運營和增長離不開產品營銷,對此C端產品已經有各式各樣成熟的營銷及增長手段。因此對于用戶群體更具針對性的B端產品,在此時期就可以嘗試選擇一些合適的C端營銷案例來助力增長。特定時期的運營氛圍或主題活動都可以用起來了。

節日活動的營銷還得從最大的說起,那就是眾人皆知、老少皆宜的“雙十一”。今天,在雙十一發展的第十二個年頭,全民的促銷狂歡已經成為人之常情,而B端的產品營銷也變的情理之中。

由此發散,其實B端的促銷也未必只有雙十一,運營方式也未必只有價格上的促銷。

在今年的程序員節日,阿里云在其節日活動期間,推出了“云小寶A計劃”,基于游戲化的運營活動,通過用戶裂變等的方式讓用戶參與其中,生動有趣的實現了拉新、促活、轉化、傳播。根據官方數據,今年同比去年1024活動,完美的翻動了10倍+的新注用戶量。

三、結語

從前經常有人說“B端體驗不重要”,自從“B端C化”被搬到臺面上引起各位業內熱議,可以讓B端產品設計師“理直氣壯”的挖掘并設計落地更多的B端的優質用戶體驗。在這過程中,除了可以像C端產品學習,同時也很有必要深入B端用戶群體,了解更多用戶需求,才能真正做到屬于B端的體驗設計~

 

作者:NatsuYin_夏夢

本文由 @NatsuYin_夏夢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絕了這篇,正好解決了我遇到的一些產品優化的問題

    來自浙江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