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疊屏適配的10條建議

12 評論 5449 瀏覽 16 收藏 10 分鐘

編輯導語:自折疊屏手機出現之后,各大應用廠商為了給折疊屏手機用戶帶來更加完美的使用體驗,便針對這類用戶進行適配設計。本文結合折疊屏相關設計規范以及遵守用戶體驗設計原則的基礎上,總結了10條折疊屏適配建議,值得閱讀學習。

背景:

隨著折疊屏手機的普及,各大應用廠商為了讓用戶能有更好的使用體驗,開始逐步適配折疊屏。同時華為谷歌等頭部企業相應的推出了折疊屏設計規范,本文結合折疊屏的設計規范以及用戶體驗設計原則,總結了10條折疊屏適配建議。

折疊屏手機展開后的屏幕尺寸跟平板的尺寸類似,兩者之間的適配有一定的關聯性。不同點在于,折疊屏手機是一個硬件有兩種展現形態,大小屏之間可以來回切換,因此需要更多的考慮交互和使用體驗。

原則:

  1. 連續性:從折疊狀態到展開狀態,體驗應該是連續的,無縫的連接。
  2. 可讀性:充分利用屏幕空間以保障可讀性,內容展現合理、易讀。
  3. 操作性:尊重用戶心智模型,在不同的場景下合理安排重要內容和操作選項。

熱區:

當屏幕展開之后,更適合雙手握持,因此按雙手可觸達屏幕的程度區分,可分為ABCD四個區域:

  • 可以通過伸出手指來觸達該區域,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并不方便。
  • 手指自然狀態即可以很舒適的觸達到該區域。
  • 觸達到該區域具有一定的挑戰性,需要手指盡可能的彎曲。
  • 雙手握持設備時,這個區域難以觸達。

在屏幕展開的適配中,應該盡量考慮雙手操作時的便捷性,避免把需要頻繁操作的功能放置在雙手難以觸達的區域,從而造成不好的用戶體驗。

形態:

折疊屏有三種形態,分別是Close、Unfolded和Tabletop,這三種形態分別對應不同的使用場景。

  1. Close:合起來的形態,正常手機的大小,以手機的交互和展示方式為主。
  2. Unfolded:展開的形態,接近于平板電腦,但由于尺寸和比例的區別,需要進行適配。
  3. Tabletop:筆記本形態,類似于筆記本電腦打開的形態,需要單獨適配。

適配建議:

一、充分利用屏幕

自適應和響應式都是多屏適配常用的方式,區別在于自適應需要針對不同的屏幕大小進行單獨設計。優勢在于可以更好地利用展開后的屏幕空間,根據屏幕分辨率展示不同的內容和布局,充分利用屏幕。

二、考慮體驗連續性

相比自適應布局,響應式布局優勢在于能夠很好地適配不同寬度分辨率,不會出現因屏幕太小而內容過于擁擠,很好的解決了使用體驗連續性的問題。適用于重復布局、瀑布布局等應用。

三、沉浸式體驗

當用戶專注于一件事情時,不要因為屏幕的變化而過多地去打擾用戶。即便是用戶主動觸發的操作,也要保證體驗不受阻斷的前提下,給用戶提供最輕量的選擇。適用于音頻和視頻等應用。

四、重新設計布局

詳情頁的排版由于物理空間的限制,屏幕不能像書本一樣左右延伸,而屏幕展開之后,可以打破原有的排版方式,讓用戶獲得更接近自然真實的閱讀體驗。適用于文章內容、雜志、書籍等應用。

五、避免視覺阻擋

折疊屏展開之后,不可忽視的一點是鉸鏈的區域,可能會因為折痕反光等問題導致顯示不清晰,因此彈窗盡量避免居中顯示,應置于屏幕的左側或者右側。同理Toast的顯示位置也該如此。

六、減少阻斷

在手機上填寫表單時,通常會全屏顯示。而像這種臨時觸發的對話框,可以使用懸浮設計,填寫完自動關閉即可,因此并不會遮擋主要信息內容,也并不需要占用過多的屏幕空間。適用于表單填寫、登錄注冊等場景。

七、減少頁面層級

折疊屏的優勢在于屏幕較大,因此手機上需要跳轉的頁面在折疊屏上可以同時存在,例如新聞APP中,左邊是內容列表,右邊是點擊該條內容之后的正文詳情。不但減少了反復跳轉的層級問題,還可以讓內容展現更加清晰直觀。適用于新聞類、聊天工具等應用。

八、易操作性

手機屏幕為了握持感,在寬度上做了一些犧牲,只能在高度上做延展,因此導航欄通常置于屏幕底部,既好操作也不影響閱讀。當屏幕展開之后,寬度變寬,導航欄可以置于屏幕的左側或者右側,同樣是為了雙手握持的時候更加方便地操作。

九、提升使用效率

為了提升使用效率,可以根據應用的實際情況,選擇分屏滑動或者全屏滑動。

十、考慮更多模式

應用的場景雖然不多,但也需要考慮到桌面模式下內容的展現,如果圖片和標題分布于上下兩個屏幕,閱讀起來會比較費勁,體驗也不友好,因此要避免圖片被折疊的問題。

十一、最后

不管是手機平板還是折疊屏,都有相同的適配原則和其獨特之處,在適配的過程中需要充分的考慮用戶地使用場景,盡可能地為用戶解決問題而不是制造麻煩。提前想到使用中的痛點,就能做出越來越多讓用戶喜愛的產品。

參考:

華為折疊屏設計規范:

https://developer.huawei.com/consumer/cn/doc/90101

谷歌折疊屏設計規范:

https://m3.material-io.cn/foundations/adaptive-design/foldables/overview

 

本文由 @撿蘑菇的人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折疊屏跟ipad適配,應該是開發來調適配還是ui設計師要做折疊屏跟ipa的設計稿哇

    來自廣東 回復
  2. 哎,感覺還是無法適應折疊屏,可能要等到技術有一個大的飛躍才會真正應用

    回復
  3. 可能我個人不是很喜歡折疊屏把,目前做出來的效果差強人意啊

    回復
  4. 最怕的折疊屏還是怕屏幕裂開,手機是越做越小或是越做越大,整體體驗肯定是沒有整面好

    來自福建 回復
  5. 不得不說,看完這篇文章之后,我就有了心動的感覺,想買的沖動。

    回復
    1. 可以先去店里看看UI的適配

      來自湖南 回復
  6. 現有的折疊屏感覺做的不是那么盡善盡美,雖說確實技術有很大的發展,但是我對這方面沒有特別的購買欲望

    來自河北 回復
    1. 用來送禮的手機

      來自湖南 回復
  7. 折疊屏這個理論提出了很久了,實物也有好幾款了,但是存在的問題其實一直沒得到很大的改善

    來自江蘇 回復
  8. 確實考慮到了很多問題,但是感覺折疊屏還是不太成熟,很多方面總是感到雞肋?

    來自廣東 回復
  9. 目前折疊屏真的還是不太行,很多方面還是會存在一些問題

    來自江蘇 回復
  10. 作者所總結地這10條折疊屏適配建議非常合理,各個方面考慮地全面,專業。

    來自江蘇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