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地鐵導視系統很「哇塞」,11個案例給B端設計的啟發
編輯導語:一個好的設計,能給用戶當下最需要的重點信息,協助他們做出決策。本文作者以“杭州地鐵導視系統”為例,分析了其中11個比較好的設計,以及其對B端設計的啟發,一起來看一下吧。
導視系統被廣泛應用在商業綜合體、公共設施、寫字樓、城市交通等公共空間中,它是人與環境交互的可視化系統。我們可以理解為,設計者通過相應的可視化指引性設計,幫助人們達到他的目的地。
根據交互形態,我們可將導視系統分為靜態、動態和可交互態:
- 靜態:環境中固定顯示的(一般是貼的、寫的或印制的),不會因為環境或是相應設定而改變
- 動態:會隨著環境或是相應設定而改變的導視界面
- 可交互態:這種導視系統是隨著機器人、人工智能等技術而出現的,例如商場里面的機器人,你對著它說話,它會做出相應的導航反饋
根據導視系統每層涵蓋的范圍不同,我們可將導視系統分為一級、二級和三級:
- 一級:例如商場總平面圖、廣場導視柱
- 二級:例如商場樓層的導航圖(包括每層樓相應的平面圖)
- 三級:例如每層樓的衛生間、服務臺等名稱牌
導視系統是一個復雜的系統,想要設計好導視系統,不僅要了解導視系統本身是如何設計的,還需要知道整個導視環境的真實狀態,也要知道如何設計使用者的行為動線,對符號學社會學等也需要有相應的認知。
導視系統就如B端界面中的導航,兩者的設計思想大同小異。
設計者既要具備宏觀的視角,也要具備設計好細節的專業能力,為使用者清晰規劃“我在哪兒、我可以去哪兒、如何回來”的解決方案。
今天就跟著知果來看看「杭州地鐵導視系統」設計的好的地方吧。
01 避險機制
設計者考慮到門內工作人員在開門后,可能會導致門意外撞到正在門外走動的乘客,因此在門外框定了一個黃色警示區域,并在上面寫上「開門區域、請勿站人」,讓人感覺很貼心。
乘客們走到這個地方后,會自然而然避開,降低突發事件概率。當然,現在此門被貼上了封條,應該是暫時不用了。
02 突出重點
在地鐵的出口,不僅標注了大大的「出+箭頭」標識,同時還將高頻地點直接顯示在了靠近「出」的位置。知果想,要么是設計團隊以往有類似經驗,要么是設計團隊后來受到反饋補加的,總之很不錯。
將乘客在該口要去的主地點直接突出化設計,提升了乘客自助前往目的地的概率,無需再問其他人或查手機協助。
03 差異化顯示
這是一條通往地鐵出口的長通道,墻面均由如下的白板組成,對于乘客來說,即便某些白板后面有什么特殊之物,也壓根分不出,而這就可能出現危險。特別是小孩子經過這么長的通道,喜歡一路上打打鬧鬧。
設計者在將背后有特殊之物的白板進行了標注,第一防止乘客誤觸,第二也為地鐵出現緊急情況要使用消火栓提供了一眼定位的便捷性。
04 防錯機制
如果沒有“當心觸電”,很多小孩子走過很可能會拿手翻翻、玩玩,萬一出意外就晚了。因此,即便這么不起眼的位置,設計者也是很用心,加了警示標志。
05 面面俱到
這個出口位置顯示的內容與方式和02是不同的,但它們之間具有互補關系,05是概貌信息,02是突出重點地點。
通過05覆蓋了幾乎所有乘客的需求,直接告訴大家從C出口出去,可以到達哪些地方;02告訴大家,大部分在此處下車的乘客主要去哪個地方。
06 相鄰設計
現在的衛生間除了滿足日常的需求外,基本都增加了母嬰室、殘障者衛生間,體現了現代城市公共設施的人文關懷。
在杭州地鐵的導視系統中,不僅放大了衛生間標識(地鐵衛生間是乘客的高頻使用功能),同時與衛生間相鄰的標識也進行了符號化與文字示意,讓乘客通過一處便可知曉關于地鐵衛生間相關的基礎設施。
07 一圖勝千言
都說圖比文字來的更容易讓人理解,更直觀。知果抬頭看車廂內的禁止行為時,想到假如都是文字,就需要讀很久才能一一知曉,況且很多時候,我們根本就不會有耐心去讀。
而設計者將這些禁止行為全部轉換為讓人容易理解的圖片,我們掃一眼就立刻知道了,無需去閱讀文字。同時,圖很多時候比文字來的省排版空間,是一個很妙的設計手法。
08 圖化步驟說明
知果覺得這套圖形化說明書設計的非常好,原有三:
- 是誰使用的(圖上有個輪椅標識)
- 使用哪個對象(向下箭頭)
- 如何使用(極簡文字說明+清晰化圖示)
這個安全帶的使用方式很多人基本一看就會用,用不了10秒鐘,且對于做輪椅的殘障者來說,非常友好。
09 愛心專座
「愛心專座」四個字,溫馨又直觀的讓乘客知道這個角落上的獨座是給哪些人專門留的。假如沒有這四個字,乘客們就不會明白設計者背后的思考。
10 反向置灰
試想一下,你要是站在一條路線的前面,想知道下一站是去哪里,如果它的整條線路都是彩色的,我們是不是需要花較多的時間去確認下一站到底是哪里。
而設計者以當前站為起點,當前方向終點站為終點的這條線路連起來繪制為彩色,反向繪制為灰色(灰色站點直接可以被忽略),如此便提升了乘客定位下一站的效率。
并且在可換成站點直接進行標注,乘客就可以知道哪個站點是換乘站點,以及可換幾號線。
11 電梯導視牌
1. 總分結構
首先導視牌中通過「此電梯前往」一句話告訴乘客通過乘坐該電梯你可以去哪里;再通過「-1」和「-3」的區分,讓乘客知道「-1」是干什么的,「-3」又是可以做什么的。
在「-3」前面有個「您在此」的標識,讓乘客對當前的環境妥妥地清楚。
2. 圖文結合
導視牌光用文字會讓乘客覺得閱讀干澀以及不易定位。
通過將文字中的關鍵詞提取后轉化為圖形,圖文搭配的方式,不僅讓導視牌變得好看了,也讓導視牌的信息變得更加簡潔了,提升了乘客的閱讀和理解效率。
3. 重點突出
導視牌中用了顏色和文字放大的方式將乘客關注的關鍵點突出,有效引導了乘客的視線。
12 對B端的啟發
如果要對杭州地鐵導視系統做個啟發式總結,知果覺得有這4點我們可以學習:
1. 無處不在的圖形化
多思考是否用圖形可以更好的、更直觀的、更簡潔的展示。乘坐地鐵的人們,大部分是匆忙的,他們只想通過地鐵能快速到達自己的目的地,并不想在地鐵上多停留。
因此,能用圖形化來表示清楚的,就不要通過純文字來描述。實在需要文字,可以用圖作為增強理解的標識。
B端系統中,適當通過圖配文,會提升用戶的理解效率。
2. 簡潔為王,突出重點
重點突出,非常有利于用戶定位和閱讀信息。人們乘坐地鐵,無非是想知道自己乘車的位置在哪里、乘車的方向對不對、地鐵上下層各是做什么的、出口信息是什么等關鍵信息。
因此,設計者從乘客場景訴求出發,將當前場景下的關鍵訴求突出和放大,便于用戶即刻明確。
B端界面的突出重點方式除了字號加粗變大外,還有排版的差異化、顏色的差異化等。
3. 隱喻性色彩
杭州地鐵導視系統,無處不在隱喻性色彩,用的恰到好處。例如愛心專座的粉色、出口的綠色、禁止的紅色、警示的黃色,都非常符合用戶的認知。
在B端系統中,數據的狀態均可以使用顏色去表示,識別效率會比文字高。
4. 如有必要,才增實體
「如有必要,才增實體」是知果對「如無必要,勿增實體」的修改。在杭州地鐵系統中,我們會發現,大部分導視牌都是對乘客有用的,很少會出現對乘客無用的信息,真正起到了對乘客的有效引導。
B端也是如此,不要出現與該場景下無關的信息,避免混亂用戶。例如,不要為了獲取用戶的信息,讓用戶填寫一堆除了必要信息以外的信息,導致用戶關閉界面,直接逃走。
13 寫在最后
假如我們細心觀察,會發現杭州地鐵導視系統的設計與B端界面的設計有相似之處。導視系統的導視圖和B端界面都是與用戶交互的媒介,它們設計的好壞,會給用戶不一樣的感覺。
設計的好,就會讓用戶覺得你很懂我;設計的不好,就會讓用戶覺得你很笨拙,都給我了一些什么無關緊要的信息。
我們都希望設計出用戶喜愛的交互媒介,那么就要了解用戶來你的系統主要是做什么的,他們期望達到什么結果,以此來構建系統的交互流程、功能要素等。
及時給用戶他們需要的當下場景下的重點信息,協助用戶做出良好的操作決策。
好啦,知果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我們下期見~
#專欄作家#
知果,公眾號:知果日記,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浙江工商大學品牌設計專業碩士,《B端思維-產品經理的自我修煉》作者。在產品設計流程、產品設計原則、產品設計方法、產品設計規范方面均有豐富經驗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杭州地鐵標志我深受其害,在機場找了半天地鐵標志
很棒很棒誒,從地鐵上也能了解到這么多,學到了學到了
嗯感覺一般般啊哈哈哈,不都這樣嗎,沒什么新意,小細節做的好吧
從圖片來看,我覺得杭州的地鐵細節做的會比廣州地鐵好一些,廣州的舊線路的線路圖基本上沒有廁所標識,不知道哪一站下車才有
廣州1、2、3、4、5、6、8號線列車內線路圖上均有哪些站點設有廁所的標識。6號線以后開通的線路全線設置廁所因而不需要標注。
哇塞,杭州的這個地鐵設計的好貼心,希望全國各地的地鐵都能夠向它看齊。
這些突出的點也是給設計人的一些啟發,細節做的很好,很人性化
現在的地鐵不都這樣么
還沒有去過杭州,一定會多注意下身邊的細節小事,作者寫的也很哇塞
能給用戶體驗滿足感最大化的設計就是非常成功的。
導視系統是一個復雜的系統,想要設計好導視系統,不僅要了解導視系統本身是如何設計的,還需要知道整個導視環境的真實狀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