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廠B端啥都干-表格設計入門指南(中)
編輯導語:表格是信息的一種常見呈現方式,提供數據支撐,也是B端產品設計的重要部分。本文作者將從表格設計的底層思維來看,經常做表格的小伙伴一起來學習下吧。
書接上回,上一篇B端表格指南向大家展示了一些常見的表格樣式,在產品設計能力中,一個人的眼界往往決定了這個人的產品設計下限,所以我將常見表格樣式的介紹放在了第一篇,那么第二篇將從底層思維上給大家提供一個可行的提升方案。
與第一篇不靠譜的業務場景和解決方案相比,第二篇會減少業務的部分,而是一些枯燥的理論知識。
一、表格的意義
首先,通過上一篇文章,可以大致了解到,表格由兩個部分組成:
- 展示:表格本身
- 控制:工具欄
這是我們最直觀能夠看到的兩個部分,而這兩個部分又由多個小部分組成。
由此,表格的意義就已經比較清晰了。
1. 向用戶展示數據
-
- 告訴用戶,這個表格是展示的什么數據(標題)
- 向用戶展示每一條數據的內容(表頭、單元格、分頁)
2. 提供便捷的數據操作
-
- 更快、更準確地搜索到想要查找的數據(搜索欄、排序)
- 更快、更準確的編輯數據(行編輯、工具欄)
3. 其他(特殊設計),既是為了查看,也是為了操作
通過了這一輪的思考與總結,可以將表格的概念內容深化到設計原則,并由此衍生、具化出設計思路。
二、表格的設計原則
設計原則很簡單,一是易讀,二是易用,雖然只是簡單的幾個字,這其實不止是表格的設計原則,也是在做產品時需要時刻考慮的。
三、易讀性設計思路
首先,用戶讀的肯定是單元格里的內容,而單元格實際上是由行和列組成的,為了便于閱讀,可以先考慮行高、列寬的問題,其次是行順序/列順序、合并行/合并列、固定行/固定列,最后,再考慮單元格內的內容是否合適,這個合適包括超出的部分如何顯示、缺失值如何顯示、是否有其他顯示的方式等。
其次,可以使用一些小統計功能,來減少大統計的功能,這是一個我在日常工作中的一個小經驗,所以多說幾句,在B端產品中,不論是哪個級別的使用者(普通職員、部門管理者、總監等),他們都有一個統計功能的需求(誰不想站在全局看問題呢?),然而,數據是有權限區分的,不同的人看到的數據統計肯定是不同的,但我們是否需要為每一類用戶都做一個數據統計頁呢?非用戶的要求下,我個人認為是不需要的,我們可以通過在操作中,將一些小的統計功能植入進去,就比如上一篇文章中介紹的合并列的例子。
這里有兩個小統計,第一個是部門統計,通過兩個小統計功能,幫助行政人員了解到各部門的人數情況,其次,在分頁器的位置,告訴了用戶一共有50條數據,這就意味著,一共有50個員工,這樣就解決了行政人員的一個統計需求,而不是要做一個儀表盤頁面來展示公司的人員情況。
最后,是一個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其實應該放在第一個介紹,可是這個手段更應該是UI設計或者交互設計來提,但誰讓咱是小廠的B端產品經理呢,所以我還是把這個方法歸納進來了,這就是斑馬線設計,在上一篇文章里,我也介紹了這個方法,其實就是一個簡單的隔行變色的設計,選擇兩種顏色,然后相鄰的兩行用不同的顏色交替出現就可以了(聽上去很多行都要設置顏色,但其實前端開發使用的組件,只需要一個單詞,一個命令就可以實現了)。
這里,除了叫做隔行變色的靜態斑馬線設計,還有一種動態的斑馬線設計叫做高亮行,這是一種當鼠標掠過每行數據時,劃過的那一行會有一個強對比度的變色效果,能夠幫助用戶更專注于鼠標指向的那一行數據(這個聽著好像也很復雜,還要知道鼠標的位置,但其實前端開發使用的組件,也是一個單詞的配置就搞定的)
四、易用性設計思路
易用性與易讀性在設計上是有本質區別的,易讀性是為了讓用戶閱讀數據更輕松,更直接,這是易讀性的目的,這也讓易讀性的設計有跡可循,而易用性是為了讓用戶操作起來更簡單,更快捷,但在設計的時候,你會很容易的發現,怎么才能讓用戶操作更方便呢?
似乎并沒有一個有跡可循的設計思路,這是因為,看數據只需要動眼睛,你只需要看見、看明白就行了,而操作數據是需要動腦子的,你得思考,為什么操作,怎么操作,要得到什么結果,至少要這三步,你才能進行操作。
顯而易見,得到結果其實就是易讀性上的問題,而為什么操作,怎么操作才是易用性的問題,那么這么推論下來,要想提高易用性,你得先知道用戶為什么要操作。(用戶的為什么有很多,這里跟易讀性一樣,我舉其中三個例子來說明)
1. 為了易讀性而操作
是的,你沒有看錯,為了提高易讀性,我們可以引入一些操作,因為用戶的視覺能力、視覺習慣是有區別的,比如在財務系統中,假設會計更??吹氖鞘湛罘剑蚩罱痤~,打款時間,以此來推算某時間段內的總成本問題,這樣她好做公司的財務匯報,那么她在看財務表的時候,肯定更希望這三列數據排在前面,這樣她能最先看到。
而項目管理的人,可能更希望看到項目名稱,打款金額,打款時間,這樣他能把控各項目在某時間段的一個成本問題,所以他看財務表的時候,肯定希望他想看的數據在前三列(在實際產品中,我們大概率會把他們拆開,做一個項目管理的模塊,做一個財務管理的模塊。)。那么為了讓兩個人都能更好的查看這個數據,我們可以提供一個列拖拽的功能,這樣用戶可以按自己的需求,對列順序進行控制。
2. 為了減少錄入工作而操作
有一些數據可能需要經常進行修改,并且是大量的數據需要修改,比如某個公司的財務系統和項目管理系統還沒有打通,那么項目管理人員要在系統里把控項目成本的話,他需要每個月底找財務要一次數據,然后錄入到他的項目管理系統中去,那么這里有至少三種方法來幫他減少這個數據錄入的工作量:
- 首先,最簡單直接的就是把財務系統和項目管理系統打通,然后每個月,甚至每天將財務數據推送到管理系統就可以了;
- 其次,你可以做一個自動導入的功能,因為財務表都有特定格式的excel表,你可以做一些數據轉換的模塊,然后項目經理拿到財務表之后,在項目管理系統里點擊導入提交就可以了;
- 最后,你可把項目管理的表格做成可編輯的表格,讓項目經理可以直接在表格上編輯數據內容,直接修改每個項目當前的一個成本金額,而不需要點到每個項目里去一個一個編輯。(這里放個簡單的實例,年齡這列是可以雙擊進行編輯的)
3. 為了更快、更準地搜索到數據而操作
其實標題已經很清楚了,就是查找數據,說白了就是模糊搜索、精準搜索、篩選的組合,這個其實不用單獨說,誰都會設計,而且隨便設計一下,都能對用戶的搜索效率產生一定的提高效果,但我們更應該追求一種高效的搜索設計,而不是隨意地、肆意地去使用搜索功能,這里我一直沿用的設計思路是簡潔為輔,業務為主,為什么為主的業務放在卻放在這句話的后面呢,等介紹完之后我再做解釋。
簡潔:大家可以看下淘寶的搜索功能,雖然他是C端的產品,但他值得我們借鑒,淘寶的搜索很簡潔,只有一個模糊搜索的搜索框,就能讓用戶搜索到想要找的商品(數據)。
業務:不同的業務有不同的搜索方式,這往往體現了使用者的使用場景、表達方式、做事風格、思維方式等,比如現在要查一個交易訂單:
-
- A場景,剛剛有個人要退貨,他說他昨天買了個XXX,你去處理一下,那么A可能是去訂單系統里,輸入時間是昨天,然后輸入商品名稱,這樣來查到這個訂單,然后去操作,這里日期是個精確的時間范圍,昨天00:00點到昨天23:59,然后商品名稱可能是個模糊搜索
- B場景,剛剛有個人要退貨,這是他的電話號碼,你跟他對接處理一下,那么B可能直接去系統里查這個電話號碼,看看最近有幾筆訂單,如果只有一筆訂單,可能就直接給他關閉了,如果有多個訂單,可能就會做個電話回訪,然后再關閉相應的訂單。
- C場景,剛剛有個人要退貨,他說他買了個XXX,然后他說我們的商品XXX,他想要XXX…….,吧啦吧啦說了一堆(遇到這樣的人,能打住他就打住他,盡說些題外話),那么這時,你的信息量可能就只有商品名稱了,最近買的人比較少還好,能夠搜索的到,如果商品只是模糊搜索,最近出貨量還比較大,想通過一個名字搜索到,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搜索需要深入了解用戶的使用場景才能更高效的設計,這里再說說,為什么業務為主,要放在后面說,不要一上來就為用戶設計一大堆的搜索條目,除非你很懂使用者的使用邏輯,比如行政管理中的人員管理,我們可以知道,用戶肯定是會基于員工的姓名、工號、部門來查找相應的人的,所以我們可以先把這三個放上去,但用戶不一定通過手機尾號、學歷、職位來搜索,這時就先別放上去。
那么有的人說,我先放上去,要是用戶不用,我再刪掉不就行了嗎?相信我,用戶的心里永遠是“我可以不用,但你不能沒有”。除非你設計的搜索條目實在太多,用戶已經吃力了,否則,他們是不會讓你減少搜索條目的,但他們會在心中暗暗的說,這破產品,設計一大堆沒用的。
五、小結
好了,這就是表格設計的一些底層邏輯,關于思維導圖里的表格設計手段,因為篇幅原因,我還有很多沒有介紹到,但是,我想已經足夠為大家打開一扇窗了。其次,我羅列的手段肯定還有遺漏,如果你發現了,也歡迎你給我留言。
最后,謝謝你的閱讀。
本文由 @何海不擇細流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 ,基于 CC0 協議。
有兩個點
1. 對于不同部門的人而言,看到整體數據應該是一個基礎需求
2. 斑馬線目前而言已經很少b端會使用了,因為不夠簡潔。不過hover上去變色倒是還是用,不過最近大廠有在悄悄改變以前hover的變色狀態
這個題目很真實了哈哈哈,小廠b端真是啥都得干
哈哈哈,人少沒辦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