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設計調查問卷(一)
編輯導語:設計調查問卷是許多工作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本篇文章作者分享了設計調查問卷的方法,從設計問題到設計答案選項都詳細地說明了,一起來學習一下,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如何設計問題
首先進行調查問卷都需要確定設計目的,做這次問卷調查是為了什么?摸底現有版本的用戶滿意度情況?探索接下來的界面大改版方向?對某一些即將增加的功能進行需求分析?
有了目標后,在設計問卷的每個問題時,要隨時對齊這個目標,看問題是否服務于目標,如果沒有可以將這個問題刪掉。例如,如果設計不受性別影響,就別讓用戶回答性別。盡量讓問卷簡短精確。
1. 將人口統計學信息放在最后
人口統計學信息(年齡、職位、收入、性別、州、國家等)對用戶需求分析很重要,但用戶調研中應注意不要一開始就用官方、枯燥、會讓人聯想到查戶口的的人口統計學問題給用戶設立障礙和心理壓力。
- 如果這個統計學信息可以通過數據獲取,就不要重復在調查問卷里詢問
- 也有一些人口統計學問題可以放在一開始的情況,例如如果這個統計學信息會影響到你后面的問題設置,那么就把它放置在一開始去問。比如說根據國家/地區不同會在后面設置一些專屬于某個國家/地區的特殊性問題,可以在一開始詢問。
2. 避免使用否定
例如:“以下哪個不是您使用網站時存在的問題”,尤其應該避免含蓄的否定,例如“以下哪個您極少認為是經常用到的功能”。
3. 用詞時避免導向性
因為你的一些導向性用詞會暗示特定回答?!澳阏J為抖音極速版和抖音普通版哪個看視頻更流暢、穩定?”
4. 避免雙重問題
例如:“你對xxAPP的外觀和可用性的滿意度如何”,另一種是包含隱藏問題的雙重問題,在這類問題匯總一個暗示性的問題包含在一個明確的問題中。
例如“你在使用視頻形式發布筆記時,喜歡用模板還會自己制作?”,這里涉及兩個問題,一個是發布筆記會使用視頻形式還是圖片形式?(這里相當于認定了用戶使用視頻發布筆記)另一個是發布視頻筆記的時是使用模版還是自己制作?可能有的用戶根本不會發布視頻筆記,所以這里最好用遞進形式。
二、如何設計問卷調查的答案選項
答案要讓用戶保持思考,避免陷入連續勾選是或否等固定回答選項模式
1. 何時使用自由回答(開放式)問題
- 對一個特定主題了解不多,因此無法進行可靠的答案分類。
- 問題的答案具有開放性,答案很多,不適合羅列歸納。例如:你平時會用哪款教育類app?
- 已知回答列表很長。
- 項目之初進行的探索性研究。
- 有一個在沒有回答列表的情況下很容易回想起來的問題,例如:你平時用什么方式放松心情?
自由回答是用低成本從用戶那里獲得新點子,了解用戶真實需求的有效途徑,在用戶訪談和焦點小組里常被用到。
開放性問題有它的優勢和特點,但是也需要用戶花更多精力、時間去輸入,所以答題率可能沒有其他形式問題高,要減少開放式問題的數量。
一般應該避免用一個很難的開放性問題來開始調查,這會使答題者覺得費事又耗時,應從一個封閉式問題開始,這個問題不要讓用戶有脅迫感,讓用戶循序漸進。
2. 封閉式問題的回答
封閉式問題的回答方式多為復選框、多選、檢查表等。
1)單選
單選應該在幾個選項之間具有排他性。用戶選了A,就不應該選擇B,它們之間具有排除性時適用于單選。
例1:
學歷適合單選,因為學歷是唯一的。
例2:
是和否類的問題,也可以用單選。
例3:
這類問題后,通常會根據答案給出不同的拓展性問題。比如用戶回答有,會基于有慢性病的用戶生發出一些問題。如果沒有的用戶,就不需要顯示這幾個問題。
單選題,盡量要把所有情況包含進去,例如:您覺得xx功能好用嗎?A好用 B不好用 C不好說 D沒用過該功能。這里要給用戶一個沒有用過的選項(D選項),不要預設所有用戶都使用過這個功能。還要給一個中立選項(C)。
2)多選
而有一些答案間不需要排他性的,就需要用多選,比如在xx場景下,會遇到什么問題?這種問題探索用戶的痛點為目標。這時候應該用多選,用戶的痛點不一定是唯一的。
例1:
比如:列出你常用的電商APP名稱?用戶常用的不一定只有一個,這時就需要多選形式,在答案里可以列出幾個代表性競爭對手的app名稱,但要注意提供“其他”選項,并預留回答空間。
3)量表
量表是可以衡量的,也是在調查問卷中常用到的一種,因為是可以計量的,所以可以通過量化的用戶的選擇衡量結果和效果。
(1)李克特量表LikertScale?:這類量表通常會用一些陳述語句。
例1:xx(應用名稱)很容易上手。
例2:使用xx(應用或系統的名稱)是一個非常令人沮喪的經歷。受測者被要求指出他或她們對該題目所陳述的認同程度,或任何形式的主觀或客觀評價。通常使用五個回應等級,但許多計量心理學者(psychometrician)主張使用7或9個等級。
一項最近的實證研究指出,5等級、7等級和10等級選項的數據,在簡單的資料轉換后,其平均數、變異數、偏態和峰度都很相似。比如在使用1-5的范圍時,回答選項通常是1=非常不同意,2=部分不同意,3=既不同意也不反對,4=部分同意,5=非常同意。
當中間選項“無意見”不能用時,有時會使用四等量表──一個強迫選擇(英語:forced choice)的方法。李克特量表也許會受到幾種因素干擾而失真。受測者也許會回避勾選極端的選項(趨中傾向的偏差);對陳述的習慣性認同(慣性偏差);或試著揣摩并迎合他們自己或他們的組織希望的結果(社會贊許偏差)。
以下是一個李克特量表:
(2)語義差異量表Semanticdifferentialscale:該量表會沿著某個維度和焦點放置n組詞,每組是兩個相對的詞。它的優勢是可以保持問卷的簡短。語義差異量表最大特點就是非常簡單,把李克特量表的句子,變成一組形容詞。但它有限定條件,就是這些詞要針對同一個標的物(某個系統、某個應用、某個功能),才有意義。
4)NPS題
NPS也是一種量表,可量化的形式。它的形式其實非常簡單,一般從0到10,0代表不可能推薦,10代表肯定的推薦,共11個分數選項供用戶選擇。
NPS非常重要的一點是:不光要知道用戶是否推薦你的產品,更重要的是要知道why。
如果不推薦是為什么,如果推薦是因為哪些原因。這樣才可以取長補短,為之后的優化確定方向。
這里就需要對用戶的答案設置邏輯判斷,這里可以設置3個題目,針對用戶的反饋給出不同的探究why的題目。
比如我判斷0-4分定義為不推薦的用戶,這時候主要需要知道用戶為什么不推薦,給用戶發放題目2;5-7分為比較中間的用戶,這時候讓用戶分享下建議和意見;給用戶題目3,8-10為推薦度較高的用戶,這時候側重為什么推薦,知道自己的優勢才可以更好的保持。
之后通過邏輯判斷設置,邏輯如下圖所示(市面上的一些問卷調查工具會提供該邏輯判斷功能)。
最后的效果如下圖所示:
本文由 @ 一朵前浪花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議
2在哪2在哪
還在鴿中
期待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