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出一款超越微信的產品?
編輯導語:作為超級產品,微信可謂是行業標桿般的存在。而它之所以能走得那么穩,是因為它的定力足夠強。微信的每次“變”都是充分思考后的“變”,是站在用戶角度上做出的“變”。這種種都與微信做產品的邏輯有關,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如何做出一款超越微信的產品?相信每一個產品經理都想過、或者在潛意識里想過這個問題。
上一個將“超越微信”作為口號和營銷是老羅和他的產品「子彈短信」,后來改名「聊天寶」。在發布會上,這一幕意味深長,頗有挑釁之意。
后來的故事可能大家都知道了。微信還是微信,聊天寶已經不再聊天了。
類似這樣的故事幾乎總在上演,市場從來不缺挑戰者,但微信似乎從不畏懼,巋然不動穩如山。
有人說是因為先發者優勢,用戶遷移成本太高。誠然有這客觀因素,但我從另外的視角看到了更重要的原因。
我讀到過幾個微信的產品故事。其中一個讓我印象頗深。
我們都知道微信主打移動端,后來才推出 PC 端。深究一下背后的原因,為什么呢?我自己就很難講的清楚。
是因為QQ如此嗎?可是微信又不是QQ。是因為要滿足“上班族”在電腦上用微信的需求嗎?可是這又不是微信的主要用戶群。
微信的創始人張小龍親自分享過這個故事,他說:
“我們一直對外界說不做 PC 版,因為我們認為這是一種破壞。如果非得用電腦,為什么不用 QQ 呢?因為用 QQ 可能找不到人,用戶經常只是掛在電腦上,而不是真的在使用 QQ。微信的理念是“永遠在線”,因為手機就是隨身攜帶的場景。那為什么微信后來還是做了 PC 端產品呢?因為有用戶反饋他們確實人就在電腦旁,為什么不能用電腦輸入呢?用手機打字太辛苦了。所以現在我們看到的微信 PC 版,在微信眼里,其實只是一個方便打字輸入 Web 版?!?/p>
所以我們可以理解,為何登錄電腦端的微信必須手機掃碼,而不是直接輸入賬號密碼就可以登錄。
微信背后,從來沒有「人有我無」的焦慮,也從來沒有「為做而做」的包袱。一切的背后,都必須有「為什么做」的充分思考。
「為什么做」,不是來自對手,而是先來自用戶,其次來自思考
光是這么說,可能不太有說服力。也許有人會說:那視頻號呢?不就是“抄”抖音的嗎?
抖音的橫空出世確實側面沖擊了社交領域的用戶時間。有人說,「視頻號」是對抖音的一種防守。
這是一個外人看到的結果,卻不是做「視頻號」原因。
張小龍也公開回答過做視頻號的原因:
在 2017 年的時候團隊就在嘗試“短內容”,因為用戶在微信里并沒有合適的地方生產“短內容”。而“短內容”究竟是什么形式,始終沒有確定。直到變化開始發生。
隨著環境的變化,用戶在微信里的行為也發生了變化。每天發送視頻數量上升了 33 倍,朋友圈視頻發表數量上升了 10 倍。
所以,這才是「視頻號」誕生的真正原因。
對微信而言,抖音的成功不一種“壓力”,而是一種“啟發”。
這個變化帶來了新的潮流,帶來了用戶的變化,帶來了需求的變化,所以微信也要隨之變化。
這就是微信的邏輯。「為什么做」,不是來自對手,而是先來自用戶,其次來自思考。
如果要回答文章開頭的問題,“如何做出一款超越微信的產品”,抱歉,本文確實不是答案。只是希望能給到一些啟發。
我的身邊有很多產品朋友,我經常跟大家交流,發現產品人普遍都很焦慮,這種焦慮有的來自公司,有的來自對手,但很少是來自用戶。
大家常常為了流量、為了數據、為了速度使出渾身解數,就漸漸地不再重視產品本身,更難以傾入對產品的思考。
但是我們看到,微信之所以成為微信,是因為始終關注用戶、關注思考,而很少關注對手,關注競爭。
本文由 @啟盈同學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
我還說來看看是什么高招呢,微信應該很難被超越了短期內,它已經做的很好了
如何做出一款超越微信的產品呢,感覺這篇文章的內容沒有給出一個很好的回答。。。
感覺短時間內很難??除非技術上有什么大的突破有新的東西
聽君一席話,如聽一席話
如果qq好友沒有上線,群可以任意開,至少我不會用微信。
這標題黨…………寫的,這也太水了吧?找個廠上班,懂?就這還大廠產品經理呢
如何做出一款超越微信的產品?最簡單可行的辦法是做夢,夢里都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