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交易平臺內部流程優化——流程優化案例(一)
編輯導語:如何解決內部效率,縮短全流程時效呢?本文作者分享了一次交易平臺內部流程優化的過程,從溝通過程和分析思路兩個方面進行闡述,希望能給你帶來一些啟發。
最近有幸認識一個非電商的朋友,恰好對流程優化有需求,而我也對理解其它行業有興趣,遂促成了這次交流。
交流后雙方的感覺都很良好,有幫朋友找到了一些方向,遂想記錄一下。朋友的行業是某低頻交易商品,交易渠道也是通過線上互聯網平臺方式進行。由于是商業信息,故不便公開朋友的具體行業。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猜測一下這是什么商品?
一、溝通過程
1. 目標及關鍵性結果確認
朋友首先提出了最迫切的問題:希望解決內部效率,縮短全流程時效。但未提供明確具體的指標(從多長時間縮短到多長時間),溝通后先明確目前全流程是2~3個月,希望縮短為1~2個月。
但有另外一個非常重要卻容易忽視的點,我問他“提升效率的目的是什么?”。他思考后,認為還是為了通過提高效率,擴大自己的規模,能在同樣的時間里處理更多的訂單。
為什么明確這一點,是因為我們要明確,不能因為優化效率,導致終極目的受影響。假如內部效率的提升,帶來的是管理成本的增加,從而間接影響了擴大規模要使用到的資金和人力,那就會和終極目標背道而馳。
2. 業務主流程識別
朋友講述的主流程:
我加入主流程未識別的部分:
未識別的部分主要是業務方容易因為無法統計、無法衡量、或者問題少而忽略,但實際也是企業的成本,無論影響多少,都需要先記錄下來,加入整個流程進行評估。
最終關注的主流程確認及各節點平均時長:
通過溝通,確定將“售后環節”剔除,因商品性質原因基本為一次性交易,故售后占比成本較少。但是將前置環節“資源搜集”加入進來,因有不可衡量的投放成本,即使流程起點不便于量化,但還是先加入進來。
3. 業務支流程識別
支流程流程圖:
- 尋找有需求的賣家及其資源:現階段賣家多習慣線下熟人網絡溝通,沒有網絡交易習慣,網絡更多是信息發布和宣傳作用。
- 賣家上傳信息:主要是證件要求嚴格,信息量大,但信息的提交上結構化處理不嚴格,來回溝通較多。另外溝通過程中也了解到內部審核效率較低。
- 買家咨詢:原因是由于商品性質為非標準化商品、低頻交易、目前業務量基數不夠大,所以需求匹配不夠精確。
- 買賣雙方線下復核商品:交易金額大雙方慎重,會線下核對商品用途、是否和實際符合。
- 買賣雙方正式談判:確認后即正式簽約。
4. 圈定建議改善點
流程優化建議:
- 尋找有需求賣家及其資源。因該領域用戶更多習慣線下交易,需要主動和該領域的KOL建立聯系。這種聯系比較復雜,不是通過資金投廣告可以完成,更多是資源互質建立信任,依賴關系圈定用戶更多。
- 買賣雙方正式簽約前的環節細化。包括賣家上傳信息時不同類型填寫內容的區分(目前不同商品填寫內容相同)、推廣渠道多樣化(依賴抖音免費推廣較多)。
- 對主流程細化后不同的分支流采用不同的運營流程(目前不同產品類型,在運營上采用的都是相同的運營方式)。
組織管理建議:
- 員工的職能不同任務的輕重點,要制定不同占比的KPI
- 對于員工每天處理事情的先后,有要適當的SOP指導
二、分析思路
1. 從大框架出發
需求分析整體框架(具體可查看以前文章《適合新人:企業內B端產品的調研和運營方法》)。
2. 按現實場景裁剪
本次溝通只涉及公司業務流程了解,不涉及公司內部具體項目安排,故大框架鎖定在“接收需求——需求理解——方案評估”這三個大環節。
再看支線框架。由于是初次溝通,只需要了解大框架和背景,不需要了解具體需求細節和具體干系人,所以:
- 發掘和接收需求:剔除對干系人全面了解和具體需求池的記錄
- 需求理解:所有的子節點都需要去操作
- 解決方案評估:不要進行太深入的落地理解
本次流程溝通重點在“理解”,幫助朋友客觀了解自己的現狀,而非“解決問題”。
可能有的朋友會覺得奇怪,不幫助對方“解決問題”為什么還要溝通?然而現實情況下,大部分時候提出問題的人并不是不知道怎么做,而是由于當局者迷的身份不能看清自己的現狀,以及事事需要兼顧難以劃清輕重點。所以我們需要先幫對方梳理思路,只有問題清晰了,才能有真正有效的解決方法。
3. 補充:對于了解朋友企業現狀的其它工具
1)行業規模、PEST
市場規模、潛在用戶、影響市場大小的關鍵因素:該行業受政策和疫情影響較大,因為用戶群體特征和習慣原因潛在用戶巨大。
2)行業生命周期
萌芽、成長、成熟、衰退、夕陽:雖然該行業非朝陽行業,但是建立壁壘后穩定性較高。
3)產業地圖
上下游有什么樣的企業,垂直型企業較少大多數只是操作其中一環:該純平臺信息型的企業多、該行業像朋友這樣垂直型兼具交易型較少。
4)波特五力
現有競爭者競爭能力、潛在競爭者進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供應商討價還價能力、購買者議價能力:目前朋友的企業除了規模,其它都比較有優勢。
三、總結
心有框架、手有筆劃,既要吸收理論,也愿你能多思考自己做的事。有機會應用與其他行業是很難得的學習機會,是進一步理解本質和感受碰撞的過程。
如果你有興趣的話,可以猜猜這是什么商品。歡迎交流~
本文由 @我叫更更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沒太明白優化了什么流程
有人猜到了嘛?我是沒猜到哈哈哈哈哈但感覺思路還是挺清晰的~
假大空。